『壹』 如何在小学思品课堂中运用微视频教学
小学思品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健康地成长发展,这既是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精神情感的培养。所以,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运用微视频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促进自身学习效率的提升。
『贰』 如何提高小学思品课有效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利用教材,而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发展。
二、活用对话教学策略,创设有效情境
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造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因此,对话是师生通过平等沟通,主动而富有个性精神地认识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动。在对话中,学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教学则成为真正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生活的讨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他们因此而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
1、搭建平台,实施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搭建开放互动的对话平台,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胸襟列加宽广,创意更加涌动,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可以组织辩论,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等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2、抓住生成,组织对话
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是师生其同完成的创造性活动,课前预设必须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构思。课中的“生成”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实施预案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从而构建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的过程。
3、解读文本,关注对话
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某种意义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充分建构。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诚面对,相互渗透。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渗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视教材为“新的活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课文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与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色彩的思想与言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化”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由此就需要教师们在组织思想品德和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并且认同课程,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去参与到课程中去。这种将知识引入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必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所有牵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老师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的理论灌输,做到立足教学的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验证,参与到这种开放的、创新的课程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3.多媒体教学法
在授课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生活中的快乐》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来进行教学,立足于社会实践,把快乐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板书转变成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满勃勃生机。
总之,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紧扣教学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叁』 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导入主要有哪些方法
故事导入法
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新课的学习。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漫画导入法
以形象诙谐,机智幽默,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漫画、动漫导入新课的学习。
既增添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具有明显效果。
歌曲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导入新课的学习。
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以释怀学生心灵,在轻松愉悦环境中感悟新知,获得学习的乐趣。
实例导入法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导入新课。
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
小品导入法
以形象直观、生动鲜活的小品表演的方式导入新课。
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抓住学生的心思,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学生思索,展开课堂教学。
游戏导入法
借助简单的游戏导入新课。
生动活泼,突出了学生的直接感受,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便会主动积极地思维和理解新知识。
谈话导入法
以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性谈话直接导入新课。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学习动力。
影视导入法
以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中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情节导入新课。
烘托课堂
『肆』 如何使小学品社课堂更有教学效果
【关键词】品社课 教学效果 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 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小品表演、游艺活动、启发谈话、设置悬念等等。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材灵活运用。如:我在教学《美丽的生命》一课时,用了图画导入,先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地平线,然后问同学们这单一的一条地平线美不美,怎样能让它变得美丽,然后找同学到黑板上来描绘,直到画面丰富时候,再找同学说为什么现在的画面比刚开始的一条地平线美丽了呢?从而引导学生们说出,画面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开始,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绝对的吸引了过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源于生活,激发情感。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教育,要使其内化不是凭空想象来实现的,而是以一定的教育内容为主线。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新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近社会生活,让社会走进课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教学软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学习材料,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思路。如教学《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一课时,老师课前搜集大量的与课文有关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然而这些资料都是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见过的,有所了解的东西。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利用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的方法来使学生总结出从电视机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发达了。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空间的、有说服力的图片素材,唤起了孩子们原有的生活体验,并与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联系,与现实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引用故事,知情明理。《品德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因此,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已成为这门学科的灵魂。只有联系学生生活,才可能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教材中大多选有一个主体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的选取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人和事,让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感悟高尚,从而以此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榜样。如:在教学《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时,首先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信息图片资料,并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有关他们的事迹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家乡的名人事例故事进行拓展性的讲解,一下子唤起了学生求知欲,孩子争先恐后地讲出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并道出了心理话。再针对“他们为什么成为名人?为什么是家乡人的骄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什么不平凡的业绩?开展讨论,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谈感想,说体会,表决心,从而达到了知情明理的目的。 3、创设情境,感动学生。人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不仅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还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不仅是理智的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全面通过情感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饱满和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先创设了父母在工厂辛苦劳动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表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后,我用竞赛刺激法,让学会说说帮父母做过哪些家务,并表演做家务,比一比谁为父母想的多。从而形成了以“境”促“情”,以“情”化“境”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三、提问要有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要有层次性、系统性,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面向全体,提问数量要适中。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为宗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启发学生,将情感体验和参与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1]贾德福.小议教学中运用小黑板[J].江苏教育.1983(14) [2]王心宽.用信息技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5]史贤瑧.激活数学课堂教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J].魅力中国.2009(13) [6]陈巧妹.从课堂教学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凯里学院学报.2010(01) [8]周晓兰.趣味性让课堂充满阳光[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06) [9]李青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9)[10]曾月强.课堂讨论要注意几个方面[J].小学教学研究.2002(10)
『伍』 小学品社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设计
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多种渠道地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特产的名称。教学难点:能够找到家乡的特产和自然环境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1、调查家乡的特产的知名度。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家乡的特产。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了解特产特点1、出示图片,图上的产品你认识吗?吃过吗?2、这些产品有什么特点?3、这些产品都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因为颇具特色,所以闻名全国,这些产品就是我们日常说的————特产。(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二、了解各地特产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学习课文后汇报交流。根据学生说的随机课件出示特产的图片或资料。2、你还知道全国各地的哪些特产?3智力小问答:看谁的知识面最广!(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海南水稻福建武夷山花蟹台湾大鹏湾铁观音茶江苏泰州市橡胶三、探究特产成因1、思考:为什么各地会有不同的特产?和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吗?(四人小组讨论)调查表特产名称吐鲁番葡萄调查途径询问家长、上网、查阅网络全书产地新疆吐鲁番原因分析丝绸之路将葡萄种子引入了中国。新疆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合葡萄的生长。我的收获特产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2、集体交流,交流调查表。3、小结:特产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四、交流各地特产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搜集到的各地特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更全面地了解各地特产的特点。2、总结全文。第二课时一、介绍家乡特产1、课前,我们分小组了解了家乡的特产,下面分小组交流,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向同学作一个详细的介绍。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上台介绍一种特产的产地、特点、加工、历史等。(如龙井茶、杭州丝绸、王星记扇子……)教师可以穿插着介绍相关的文字资料或播放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3、小结。二、宣传家乡特产1、家乡的特产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但是现在家乡的特产知名度如何呢?2、课前我们的同学走上街头进行了“家乡特产知名度”的调查,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3、出示调查表。特产名称了解人数知名度(%)龙井茶丝绸西湖藕粉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共调查了()人1、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怎样使家乡的特产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让我们来为家乡的特产设计一种较为合适的宣传方式。(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种特产。老师提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a)创造性写作:怎样做广告,写创意广告词,宣传优质产品,树立品牌意识。b)美术:为特产设计外包装。……3、各小组分头讨论、准备。三、推广家乡特产1、分小组交流。2、教师点评并小结。四、课后延伸:课后了解的家乡特产。附板书:3、家乡特产知多少海南橡胶福建武夷山铁观音茶台湾大鹏湾花蟹江苏泰州市水稻以上就是《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陆』 小学品社评课堂教学反思应注意什么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现作如下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柒』 教学经验交流 怎样提高小学品社复习效率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大多喜欢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的情况居多。而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有些道理很难讲清楚,空洞与抽象的说教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如何使学生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志趣,用孩子乐于接受的简朴语言来表达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采取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志趣与热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积极动脑,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信息。那么,怎样才能积极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构建民主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学生拥有自主权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传统教育模式是侧重于知识的学习接受,轻知识的迁移运用。而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增加了一些活动课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动脑处理信息、合作探究的能力。教材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教研教改的新路子。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体现高尚的师德,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指导学生在实践、合作中学习,帮助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还应该倡导教学民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的教与学处于和谐统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勇于克服困难。在遇到学校的教学设备缺乏、教学硬件差的情况下,有些老师怕麻烦,图省事,不爱动脑筋,不愿制作简单的教具,教学手段落后,认识方法单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多动脑、多动手,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扩大信息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小学生的品德源于他们的平时生活中的认识和感悟,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品质。现代的小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上进心强。但是也存在着辩别是非能力较差,缺乏艰苦奋斗思想和实干精神,物质生活上互相攀比的心理较为突出等弱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和实际参与情况是不同的,这是很正常的。针对小学生的思想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不让任何一个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对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活动中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兴趣;对在活动中做得不太好的学生给予理解、宽容,给予机会,培养其信心,不能因为其回答错误就板起脸教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当学生因受到教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而产生成就感时,就会对思想品德课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很重要。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一课时,这节课教材围绕电视机的变化说起,引发学生思考产品为什么会不断更新。电视机是我们每一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物品,学生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电视机是否进行过更换,什么原因。上课后我首先让他们在全班进行交流谈谈家里的电视机为什么要更换,由于事先进行过调查,学生交流得很好。这时顺势引导让学生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史,如由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大屏幕液晶电视机等等。通过电视机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了产品的更新与人们的需求变化及科学的不断发展有关。这时我拿出大量的图片等资料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同时要求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其他的事例,让学生看到并不只有电视机在发生变化,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教育学生要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现在起,要好好读书,珍惜现在的分分秒秒。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情感
1、课堂导入,情感激趣。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媒体或课件,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一个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考虑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而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着综合作用。尤其是小学生情感的产生,更离不开情景。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其情,即激起学生学习本课文的浓厚兴趣,主动积极地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因此,我常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他们引入局面语言环境中,去陶冶、去感染,激发他们的情趣和愿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读讲中,有时穿插一些能够启发思维的提问,让学生联想,进入新的意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教四年级上册《美丽的生命》一课时,同学们明确植物、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生命。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应该关爱和善待它们。在讲的练习中,同学们议论纷纷地说了伤害它们的可耻性,看到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悟,我又结合课文插图问: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你们平时是不是像他们那样呢?这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激发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少学生竞相发言,自作检查,教学效果很好。
2、言传身教,创设意境。身教与言传相辅相成,又是创设意境的一种手段。为了培养激发学生思想品德的兴趣,受到祖国优良传统的熏陶,去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祖国,老师首先应成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榜样,然后才能使学生进入书面语言的意境去理解、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言传加身教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思想品德的意境之中。 润物细无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受到熏陶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出学生酷爱思想品德、学习思想品德的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比如:当讲解到献出爱心、延续生命时,学生有可能认为老师又在讲大道理。这时我问学生:我校举办的为震灾区、旱灾区捐款的活动,你们有没有参加?我校还举办过为某一位学生治病捐款的活动,你们有没有参与?因为大多数学生同学都参与了,这时他们很自豪地说:我们参加了。紧接着,我说:你们的这种行为就是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奉献,只不过平时我们并未十分关注,而我们的社会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才繁荣富强的。你们将来走上社会以后,绝大多数同学就会成为奉献于社会,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样讲解,从学生身上引发开来又回到学生身上,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进而激发学生们积极奋发、不断创新的精神,很自然地对学生们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参与
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新理念下,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面对知识独自的过程,而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以获得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要为学习创造宽松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给一些适当的平等的参与机会,增进学生的自主性意识。老师要当好指导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对道德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争辩中去发现问题,提高认识,建立新概念,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所验证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周围的其它事例。教师是指导者也应是一个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老师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
2、以小组调查、讨论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分小组学习方式,使更多的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这样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之间的和谐, 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教师要经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激励,能够在自然、轻松、和谐、民主的条件下主动把外部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内化。
3、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学生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目标。例如:在活动天地小小设计师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更方便于生活的用品,为他们搭建一个各抒己见、展示自我、个性张扬、大胆创新的舞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意识。于是,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一个个金点子诞生了,设计出了很有创新意义的产品。虽然他们的表达不够清楚,还有的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这种创新精神令人感动。通过活动学习,学生真正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和创造的幸福。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知识本身是富有魅力的。教师如何用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使他们体会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心情上的喜悦,其中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教师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把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组织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和谐统一的教学过程。
『捌』 人教版小学品生品社教学资源有哪些
一、“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体系
品生/品社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说的是,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中将会重复出现,但是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是螺旋的,提升的。因此,同一主题下,每个年段的教学目标不能孤立存在,目标的设定要考虑整个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考虑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针对不同年段的同一主题,要抓着力点,侧重点,把握住年段目标,并在落实过程分层施教,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以便真正实现“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宗旨。
• 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同样体现在一个单元各个主题的活动中
例:五(下) 《向人民英雄致敬》教学目标上也是相互联系,逐步提升的.首先, “勿忘国耻” ,知道了1840年以后我国遭受的列强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危害.接着, “觉醒的中国人民”了解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寻求救国之路的豪迈气概;再次,通过“光辉的历程”,了解了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接着,又通过“黄河在怒吼”,感受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经历重重险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通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一步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
二、“抓住主线,合理选择与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课改以来,人们对课程资源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无论是文本的、非文本的,还是有形的和无形的,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中充斥着。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乏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热情,但往往却身陷“处处皆是课程资源”而不知如何合理选择与有效利用的情形中。课程资源的选择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实效性的发挥等,都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达成效果。而品生/品社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品生/品社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针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做呢?教者要围绕着课程的教学目标,抓住一条主线,通过课程资源,使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构建一个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相互关联的网络,形成立体的多元的思维方式,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例如在学习《从统一到鼎盛》、《秦汉一统》、《唐朝盛世》这部分主题时,学生要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概况,就必须广泛地收集资料,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去感受我国历史的辉煌、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些内容多而繁杂,时代久远,生涩抽象。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时,也往往只是罗列事例,就事论事,没有对课程资源进行细致加工深入理解,即使利用了课程资源,也仅限于对资源的分类、汇报,在点、面中记忆、感受,而不是形成一个立体的、鲜活的、生动的情境,不是运用手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思考阐述,从而做出决策和判断。那么这些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呈现给学生呢?教者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如何考察、评价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这一条主线,让学生进行层层剖析。每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是栩栩如生的,都应该让我们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关于他的事功、学识、见地、性情、修养等,我们都要有所了解。历史人物决不应该只是一个曾经做过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们在学习时,读到这个人物时,就如见其人一般。以秦始皇为例,我们就要思考:他都做了哪些事情?(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等)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如何做这些事?这些事对当时及后来有何影响?他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发?如果把这些人物、事件和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感也就形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而课程资源只是为我们完成任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帮助学生扫清了认知、理解、研究、建构等的障碍,满足学生探究兴趣和主动学习的需要。
再如,在学习《环绕地球看世界》这一主题内容时,情感、态度、体验要达成的目标是“体验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教学时,教师往往和学生一起收集了很多关于各个国家地理、气候、风景、人物、产品、衣着、饮食、风俗等的资料、照片、录像、实物等,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就像往一个大篮子里抛物品,满满一大筐,种类齐全,花样繁多,每个方面都涉及,每个内容都点到,没有层次感,没有梯度,没有侧重点。教学内容泛化,课程资源成了大比拼、大杂烩。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和实施课程的条件,是属于工具性、手段性的。在选择课程资源时,要使课堂教学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应当考虑:利用什么样的资源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主题目标,二应当考虑:这些资源如何围绕目标,通过一条主线来呈现,三要考虑这些资源的主次、梯度、侧重点。针对这类主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状况,(在这里的地理知识不要上成地理课,意思是地理要讲,但不要详细讲。)然后结合这些特点阐释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如何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以日本为例。物质资源方面:岛国---会发展养鱼和捕鱼产业;雨水多——种水稻,达到自给,小麦和玉米要进口;优良港口——发展船运和造船业;多地震,多海啸——国民危机意识、环保意识及团结意识……学生根据主线和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由近及远、由静到动、由局部到整体地处理好课程资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而不是去记忆一些零碎的知识或去训练单一的孤立技能。
又如教学《传递文明的纸》这类内容的教学又该如何抓住主线,合理选择与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呢?我们可以围绕纸的产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纸是谁发明的?在纸发明以前,人们如何记录信息和书写的?(甲骨文,碑文,鼎文.)纸为什么会逐渐代替了龟甲,兽皮,丝绸,竹简呢?它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在探究中穿插学生的体验活动,即了解了纸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不能盲目、泛化,又不能千篇一律,要围绕目标,抓住主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
三“道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关于“道德”,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生活,就是人们生存、活着。人的生存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活着,就会有喜怒哀乐,就需要满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生活就必须与环境发生作用,这个环境不仅是自我的,也关涉到他人,这就要求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道德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如吃了蒜的人,一般不主动到公共场所去,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虑到会影响他人,一种是考虑到有损自己的形象。道德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面对面地谈话、互相握手致敬,当我们爱与恨、思考和活动,我们的阅历体验,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喜好与厌恶等等,无不完整地、现实地、具体地、处处地在生活的过程中体现。道德是以生活为沃土而生存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比如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性学习,只注重正面教育,教师往往以道德权威者、真理的化身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无视学生的各种想法、情绪或心理。如关于“孝敬”这一道德教育,以前我们总是用传统的小故事、小事例去说服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忽视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学生没有“孝”的需要和动机,找不到和书中一样的理想的事例,觉得“孝”起来很困难、很抽象,“孝”的道德教育也就没了生命力。有的甚至还与他们在生活中已形成的道德伦理发生冲突或“碰撞”,使学生产生种种的困惑、迷茫,迷失了“自我”。其实“孝”在生活中处处体现,只要让学生再现亲历的典型事例,包括他们所做的、所遭遇的、所追求的、所爱的、所忍受的,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价值和自己的理解去思考,去交流,去体验,去感受,去沟通,去自省,道德的判断、道德的选择、道德的行为,便会在他们的生活中逐渐地自然地清晰起来、成长起来,获得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道德教育的价值也会得到完整地体现。在日本,小学生就留有“每天拥抱妈妈3分钟”的家庭作业。随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一个月、半年、一年以后,甚至更长,我想儿童会有许多的不同的感受,“孝”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便会在内化的过程中自觉地丰富起来、升华起来。
我们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生活中,通过对学生的品德施加有目的、有方向的影响,来实现学生对自己品德的主导构建。生活本身是学生成长的“养料”和资源,也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生活又是人的生活,道德的价值就是要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他们的真实生活。换句话说,“道德具有推进个人良好生活之功能,而不是无端干扰它。”(弗兰克) 。为人、为人的美好生活而存在的道德,不但离不开生活,并且还要高于生活。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
四、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1、利用模拟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因此,教师的职责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兴趣因素,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愿意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直接动机;变换导语,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结合实际质疑问难导入等。例如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我设计了用手语对学生说“我见到你们很高兴”,在学生不懂老师手势的情况下,让学生体会老师当时内心的着急与苦恼,再激发学生去探究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导入《走近残疾人》这一课,学生就能较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模拟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教学中,我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用学生亲身的实践去巩固道德认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
在教学《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这节课时,我严格把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渗透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司机模拟演练活动。幻灯片场景为公路,不时变换交通标志,全班同学参与,手握方向盘,见到交通标志要说出标志的含义及如何行驶。学生们两手在胸前握着方向盘感觉就像真的司机行驶。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强化开车要小心,进行了注意安全的教育。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其乐融融。
2、重视问题的设计
社会课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解决问题是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核心。从既有知识与现实认识的矛盾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课程特别提倡的。
E·R·汉密尔顿说:“教与学的全部过程贯穿着提问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恰当地选择提出问题的时机,科学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就可以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知识上、情感上的交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注意,积极的思维,而且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3、重视板书的作用
板书不但是教学重点的显现,好的板书,对学生认知的提升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心设计板书,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非常重要。例如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的板书,我设计了两个心形图案。代表残疾人的心形图案中随教学进行,写入“困难、痛苦、坚强”等词语,而代表我们健康人的心形图案中,也相机写入“同情、尊重、赞美”等词语。在教学的总结阶段,我引导学生把我们心中对残疾人的“同情、尊重、赞美”送入残疾人的“心”中,教师随机把“同情、尊重、赞美”填入代表残疾人的心形图案中,并引导学生体会:残疾人的内心会发生哪些变化?三年级的小学生能很自然想到“困难、痛苦、”变小了,更有学生想到“坚强”变大了。这种教学效果让在座的老师没有想到。
4、课内外结合,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学好《品社》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一方面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品社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知识极为广泛。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文本比较简约,它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提示和引导,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把社会生活中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把本校、本社区和本地区的相关课程资源及时地充实进来,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同时要作到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在课堂上,通过种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学生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和整合,凸显教育意义,变得更加清晰,课后,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生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例如:在学习第九册《帮助残疾人》时,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以怎样的行动帮助老人或残疾人,以怎样的行动计划去实施,然后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残疾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把行动落实到实处。教学《生活中的安全》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安全常识之后,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一起寻找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
5、引导家长重视,带动孩子学习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导致许多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再加上对本学科的不了解,导致本学科被许多家长说成可学可不学的学科。为了教育家长,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方面,就要动点脑筋了,一种方法是与语文教师沟通合作,结合教学内容共同布置写一写的作业,如结合爱家乡教育要求学生写一写“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特产”,结合遵守规则教学布置学生写一写“自学课上”、“放学路上”的观察所得。也可以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渗透,达到教育家长,重视本学科的目的。例如学习《生活中的安全》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调查问卷: 1、在. “健康与安全” 、“ 学习成绩” 、“文明守纪” 、“自理能力”4个选项中,家长认为孩子的( )最重要。理由是什么?2、你认为孩子应知道哪些安全小常识?这些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家长了解本学科教学目的及其在孩子学习及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与教师形成合力,共同要求孩子学好本学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一致观点,认为在小学所有课程中,社会学科是对社会情况和社会事件做出最敏感和最快反应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它一直是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对于学生而言,它既是学生梳理生活的平台,也是借此眺望社会的窗口,是一扇走向社会的大门。
五.关于品生与品社教学活动的设计
值得关注的若干现象:
1、活动丰富、多——万箭齐发一触即收之感
2、问题提的大——学生发言、发问活跃,涉及面广,问题深浅程度不一,导致教师无所适丛,无法归纳、整理
3、活动本身的妥当性,教育性——三年纪学生丢手绢;教学过程中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体会同学相处,故意损坏同伴的画。)
4、课上意外的处理——例如:要求学生蒙眼体验盲人,如果活动中发现有的学生把蒙眼布扒开缝儿,怎么办?
5、追求一节课的完美——1、《爱护小动物》。带小动物到课堂,手掐着小动物的脖子,发出惨叫,漠视动物的痛苦;生打碎了鱼缸,鱼死了,师不在意,主题活动形同虚设2、体验耳聋,问学生听不见的请举手?有没有听不见?3、《爸爸妈妈抚育我》安排学生给家长洗脚,让学生说出感受,想象的成分很多,年轻的家长身体健康没有需要,学生就找不到真实道德体验,还不如采访大人。
如何评价教学活动
应当看:
活动的方式是否恰当,是否围绕教学目标
活动的时间是否充分
活动的要求是否合理
活动的指导是否到位
参与活动的学生是否兴奋,精力是否集中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
二、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正是基于对课标的正确解读,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从儿童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三、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本节课,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通过听歌曲、讲故事、听故事、讨论、交流、汇报、采访、朗诵等形式
四、活动过程重视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拨动孩子们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导行。
『玖』 如何上好小学品社课(课堂随笔)
让学生喜欢品社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还得养成良好习惯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情感,更是要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正确了解祖国,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等活动,不断修炼自己,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本书内容大多取自生活,都是些寻常事,且恰恰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活实际,而孩子的思想很单纯,在同伴之间要进行社交。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交到更多的朋友呢?但是在交友的同时,应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好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外面的世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我校的孩子,他们还小,不怎么懂事,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正处于摸棱两可的阶段。若在昏沉的引诱下,会导致学生不爱学习,不仅自己不学,还会影响他人,甚至逃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有正确地引导,关键是老师要起带头作用,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指路人。如何把学生从坑里拉出来,重新振作精神,扬眉吐气。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但不是叫你孤军奋战。因而在遇到困难或坏人的时候,及时寻找朋友或老师来帮助,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坚持到底把困难解决好。
对于这些浮于表面的现象,大多能感知到,可有些却不知不觉地隐藏在知识的背后,虽然学生的知识丰富,头脑中或多或少保持清醒状态,但迷信活动依然存在,比如看风水,算命,看手相等。不过像我们有点知识头脑的人一般不会轻易相信。可现在出现更为高级的,比如电脑算命。偶而个别学生还很重视星座。这时老师要指导学生不要踏出科学之门,用科学来揭穿这些迷信活动的真面目,不仅自己学会了,还要回家后如何跟亲朋好友谈科学知识来拯救那些精神迷惘的人。
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打架斗殴已成家常便饭,要让学生分清黑白是非,任何一种小小的行为就是属于欺负行为,严重的会导致犯罪。且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讲哥们义气,动不动一大帮人打一架,老师要引导如何处理这桩小事。首先正面面对错误,其次,承认错误,最后道歉。别小看,就因学生平时不注意才会最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
『拾』 如何增强小学思品活动课的教学实效性
认识和感悟、领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创设品社情境,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参与社会,我创设活动时,才会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把握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三,成为具有爱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小学品社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敢于挑战学生的心理与课堂常态,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自己去发现和创造;3,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教学中,并促进知识向道德能力的转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所以。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为学生认识社会、交通标线,让所谓的枯燥“说教”。 总之,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教师在创设品社教学情境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教与学是心灵: (1)情趣性原则 学生通过情趣性活动,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景、体验生活。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1。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 四,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创设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触及他们的心灵,在有情趣的教学中,能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才能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去感受生活,教学中。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 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妈妈。五,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因此,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实践、认识和感悟,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揪住问题,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2,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并结合教材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调动起学习欲望,要源于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课堂教学,弥补同学的不足。教师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适应社会。 训练习惯、积极的人格发展,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认知水平,强调活动性,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可是。”在小学品社课堂教学里,促进他们健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要具有博大的开放性、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验生活,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的形式进行,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情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大量活动的使用。让学生走进社会? 一,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兴趣爱好等等,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动口的广阔空间。在学生探讨活动中。在时而深沉舒缓,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激活课堂,并积极把知识内化为操行。 (2)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方法的运用,教师应如何正确认识。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交通信号、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也是最容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平安回家》一课,注重学生体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习惯和操行的、责任心、表演。以“孝敬父母”为例、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向上,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认识了解社会,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可提高其对品社知识的吸收率。《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