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教学开放

小学教学开放

发布时间:2020-11-24 08:57:20

㈠ 开放的小学数学课堂怎样开放

封闭的、僵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发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及教学活动二方而予以开放,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数学远离生活是目前教材的一大弊端,然而不少教师却非常尊重教材,恨不得将教材“复制”“粘贴”到学生的头脑中。教学内容的封闭,学生学得寡然无味,所以,教学内容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师生都应是教材的创作者,教学过程也应成为教学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出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而积和体积计算后,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鸿发制箱公司最近要设计一种新规格的硬纸箱,你能设计出最好的方案吗?由学生白行为公司设计方案满足了学生展示白我的心理需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学生积极投入这一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活动,学生在整个方案设计活动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数学,数学实在有用,而这,源于教学内容的开放。
二、教学问题的开放
问题是数学心脏,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然而,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简单的封闭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牵入教师预设的“圈内”,表而上课堂上气氛热烈,实际上思维含金量极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学问题空间的开放就成了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而积和体积后,不少教师都会出这样的题目:一个长方体纸箱,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3分米、2分米,这个纸箱的表而积和体积各是多少?相对来说,这类习题就比较封闭,它只需要学生套用长方体表而积和体积计算就能很快算出答案,而且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应该说这类题目对巩固有关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有一定帮助的。然而,数学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双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精神的培养决不是套用公式机械解题所能实现的。为此,可这样设计:设计一种新纸箱,要求正好能装24个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盒,并选择一种最佳方案。这道题所涉及的问题是开放的,它要求学生必须冲破常规思路的束缚,改变原来固有的思维定势,充分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三、教学活动的开放
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白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首先是白主活动。同样以“设计新纸箱”为例来阐述。为了让处于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设计方案中来,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可对学生说:“在你们桌上放着几袋小方块,你可以利用小方块帮着设计,如果你觉得不必用小方块的,当然也可以。”这样,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于是课堂上呈现出忙碌的景象:有的学生用小方块搭、拼;有的拿着笔在纸上画示意图;还有的学生将24分解成二个整数相乘的形式在设计……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白主开放的,白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其次是探究活动。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学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存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学的功能就没有达到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让学生进行探宄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知识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不仅智慧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可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最后是合作活动。由于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由于学习内容的开放,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教师让学生在独立白主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而,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白然及人类社会的必须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可以这样说,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正引导着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能向学生提出智慧的挑战,又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㈡ 小学开放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哪个更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而中国的教育发展问题自孔子办学以来,教育者们都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而中国古代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为主。随着考试制度的融入,教学的目的之一又增加了考试分数的标准,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的发展与否,最终又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否高效,就成为教育是否成功的核心问题了。而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去探索和实践的问题。由于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导向、为学生终身发展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的高效课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改革道路,同时也希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来提高课堂效率,学校为了使我们实验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和运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曾分批派遣实验教师去其他兄弟学校观摩学习,收获不匪,效果显而易见。
我认为,高效课堂的要点我最初以为无非就是以下简短的六个字,即 “自主型,开放式”,而经过一年的课堂体验,才真正明白课改的真正核心所在。下面我将一一分析,正确与否,请予指正。
1. 课堂主体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均为老师讲台讲,学生下面听。教师成为一节课的主要演员了,这种讲课模式自有学校教育之日就一直使用。当然,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将老师所掌握的知识系统的,全面的讲解给学生。但是,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是否其注意力能完全集中,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课堂效率无法提高,而课改的目标,就是改变课堂中学生的地位,过去的课堂主体是教师,而课改后的课堂主体是学生。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是主导地位。教师则要从原来的“主演”转变角色为“导演”。即现在是学生讲解问题,教师从旁指导。角色的转变将学生推向讲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主动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总结答案,解决问题。而且会考虑怎样在课堂中向其他同学去展示并解释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会主导查阅课本和资料。主动去总结知识点,这样其实就像老师备课一样,也记忆和总结了重点和难点。而由于学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更容易去集中注意力,去讨论和探究,去补充和完善。这样课堂也活跃起来了,知识点也掌握了,学生也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了。同时学生的勇气和语言组织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课堂效率自然也就高了。而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引导地位,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的课堂真正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老师退出了展示的舞台。把舞台真正让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演作用”。
2. 座位编排和小组划分的变化。传统课堂上座位编排和小组划分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成绩高低划分编排座位。二是以身高来划分小组和编排座位,三是按整体班级纪律考虑来划分小组编排座位。这样的方式或多或少的会照顾不到一部分或个别学生。坐在后边的学生或周围没有优秀学生自然会有消极情绪,产生厌学思想,这样就在课堂教学中就很容易照顾不到他们。而高效课堂就打破了常规的座位编排方法和小组划分模式。将各小组围起来。面对面坐。这样就打破了前后座的限制。每个学生都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周围都是黑板,学生随时可以站起来就近展示。小组中的优差生平均分配。优生带差生。这样便可帮助同学共同提高了!
3. 预习很重要,练习是保证。传统教学一般为学生课上听老师讲,下课写作业。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体现,有被动学习。而高效课堂因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上课必须由学生展示和讲解内容。为了将展示做到更好,必须课前通过预习做足充分准备,那么预习的地位便重要很多。而在学生展示完后,马上进行练习。这可以做到趁热打铁,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效率也就体现出来了。这也大大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的压力。
4、参与展示的学生多,机会多,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同时也便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5、按导学案来分组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分组展示,体现了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学生经常黑板展示,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高效课堂要以教学内容为主导。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我认为提高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计好教学方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题型。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也只有这种氛围才能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性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这和谐氛围中教师才能听到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改善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高效起来。(3)当堂检测要精讲细练。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在讲解时要做到”精讲”:重点点播,难点突破,不要拖泥带水。
高效课堂改变了我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使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更加有特色。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可以说高效课堂挑战了学生更挑战了教师。
1、挑战学生的学习习惯。
刚开始高效课堂实行的时候,孩子们很茫然,摸不到头去。孩子们习惯了过去的学习方式显得很棘手,有些不适应。高效课堂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从过去的“听”要变成到现在的“说”和“论”,从被动到主动这种质上的根本转变。
2、挑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过去的孩子们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最多也只是有个同桌,课堂环境很静,而高效课堂却把孩子们分成一小组一小组的,每个成员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了,而是这个团队的一份子。高效课堂提倡小组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任务给这个团队带来荣誉。各小组学习要有规律,成员之间互相平等,不排挤差生,要是这个团队有很大的进步,小组之间各成员的团结合作至关重要。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想断都难啊!这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无论何时团结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3、挑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效课堂提倡学生主动预习,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知识的创新。小组团队在一起对于一个问题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一人一个看法,一人一个主意加在一起解决问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谓“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高效课堂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知识创新的平台。
上述所讲高效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挑战,现在传统的教学变了,学生“变”了,当然教师也不能原地踏不走了也要跟着改变了。其实高效课堂不但挑战了学生,更挑战了教师。
1、挑战教师的抉择,传统与高效选择哪一个?
其实在高效课堂实施时,教师也很茫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培养出不少人才,为什么还要实行高效课堂呢?在教师的心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疑问。在很多地方的学校里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孩子们的课桌虽然拉到了一起了,但是教还是以前的教法。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形式上是高效的,其实本质上还是没有变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在老师的心目中,他们还未能接受新的教育模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有可能他们也努力了,但是还是未能走出传统教育的阴影。那么面对传统和高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全盘的就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定传统教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我觉得高效课堂意在“高效”,如何对待传统?那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者相结合,实为高效。
2、挑战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高效课堂中会发生令教师出乎意料的事情,在小组加分过程中孩子们是很在乎分数的,这组加了,那组没加,孩子们叫喊着。稍微处理的不当,课堂顿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了。这就考察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了。在奖励过程中,可以组长自己加分也可以换种奖励的方法可灵活多变。
3、挑战教师的组织能力。
高效课堂在小组的成立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差生会受到成员的排挤,一不注意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并不是高效课堂的目的所在。高效课堂本着让每个学生都学好的原则,告诉老师一个道理,组建好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首要任务。可见教师的组织能力何等重要!
4、挑战教师的教育智慧。
高效课堂要取得高效,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充分的展示教育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突发问题时,教师需急中生智完美的解决问题,这样高效课堂才能真正的高效,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赞同。
因此高效课堂挑战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挑战教师,我认为只要师生协力共同努力定能达到高效!

以上是我对于高效课堂的一些浅见,而在理解高效课堂模式时,是还有一些疑问没有解决的。就此提出希望指点。
1. 座位编排方面。围成一圈的座位编排方式虽然便于学生交流,但在学生自习时,纪律问题就无法保证,难免会有说话,玩闹现象,分散注意力!
2. 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在高效课堂中,学生预习和课上展示都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说白了就是考试内容,而像具有美感和趣味性的科目,他们的美感和趣味性就会大打折扣,专家老师曾这样讲过:这种教学模式叫做“放养式”,是指让学生自由的学习和思考。但很难闻到知识的香气,只是必须要吃,不是因为知识有味才吃的。而我则认为,最好的是在放养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闻到知识的香气,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去吸收,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文科性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兴趣,让他们不是为考试而学,而是真正因喜欢而学。这样做效果是否会好些?而兴趣是什么?不是课本上那些没有生气的文字和重难点。而是他们希望从老师或其它方面获得书本上没有的具有美感的和趣味性的知识。那么这就需要考虑在高效课堂中怎样去协调这些问题了!
3. 展示环节,在展示过程中,在台上展示的只有个别同学。而大部分同学还必须在台下听,这样是否能保证这部分同学也能理解这些知识。而展示同学除需要展示的问题外,其它问题是否也能学会?这些问题都学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去探索,去解决。
总之,这次的高效课堂实验然我收获颇丰,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也要结合本班具体情况来进行研究,所以课改之路还是很漫长的。最后我用几句话来总结我的感受:
七律 谈课改
课改路遥需求索,殊途同归为学生,一江修水流不尽,半山青草促前行。而今登坛祭孔子,后世定留改革名。江南长袖能起舞,江北亦可绘丹青。要识庐山真面目,绝知此事需躬行。

㈢ 浅议如何打造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课堂

让教学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都足够开放教学课堂的开放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学的时间开放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课堂上要注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们自主地去探究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以外有更多的时间合作学习知识。

㈣ 小学数学教学什么才是有效的开放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㈤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明显的三点不足:其一,教学内容孤立,没有统一在一个整体系统中进行教学,造成许多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结论,特别是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所采用的问题通常只有唯一的答案或唯一的解题方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思维变得僵化,变成固定的模式;其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学生练习,归纳总结,整个过程都由教师单打独奏,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互动,得不到启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其三,传统数学教学,活动内容平泛,活动形式单一,活动主体是教师,学生纯属听众,学生很难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这些因素,致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在新课堂中采用的开放式教学能克服这些不足。变传统的“封闭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其主要思想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和内容必须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实用性,能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联系生活实践达到既掌握数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放教学过程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经常变换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步骤,寓教于乐中,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情感,达到提高数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有的老师误认为开放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自由处理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也是毫无步骤和目的的活动,学生满教室跑,看起来气氛十分活跃,实质收不到效果。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开放式教学谈点体会:
一、采用“开放式”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式教学的内容是用一般化和多样化的问题来表现在教学中,采用的问题是既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又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来选择的,它不同于采用“常规”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考虑下面两个条件:
(一)问题必须适合于学生
1、问题中必须包含有学生熟悉的东西;
2、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感兴趣;
3、学生有解决问题的需要;
4、应用已有的知识足以解决问题;
5、有真实感;
6、问题有足够的变通性,以致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作出各种变化;
7、学生感到问题有难度,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8、解答后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9、解答后学生渴望解答另外的问题。
如:六年二期内容《复习列方程解应题》,采用与同学交朋友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中所设计的问题是老师的年龄、体重、兴趣:散步(相遇问题),跳绳;爱好:养鱼(求鱼池的周长和面积)、存钱(求利息)……,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他的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或兴趣爱好。在题中涉及整数、小数和分数包括百分数,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知识所辖代数和几何初步知识。这样与实践生活相联的问题能使学生懂得数学的实用性,并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问题必须与数学思维有关
1、问题要从较高的数学观点出发,进行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
2、为了形成抽象的概念,数学活动必须把日常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数学化,也就是所谓的“生活数学化”;
3、解答后,经过思考能产生新问题,并得出一般或特殊的规律。
二、开放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过程、内容、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开放式教学的过程,即就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积极的讨论、观察、思维等活动,最后获得结论。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被看成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活动,它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一)初步探索:学生开始进行研究时,通常是尝试性的通过辨认问题,以找出解决问题各种可能的线索。
(二)孕育:这是在研究过程中的暂时间歇,经过孕育,可能出现新的思想、观点。
(三)系统探索:深思熟虑后,获得了可能达到结果的线索,根据这一线索,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并猜想出结果。
(四)检验猜想:检验解题思路是否对各种情况都适用,从而修正或证实猜想的正确性。
(五)解释或证明:通过个别例子试验进一步研究为什么猜想成立,找出证明的依据。
(六)重新组织: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通过重新组织使问题明朗化,看看能否用新的方法简化问题,使它更加系统化、一般化。
(七)总结:最后把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系统总结,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把整个研究系统地表达出来。
虽然数学研究从名义上比开放式教学难得多,但两者都有某种相似性,过程是一样的,只是程度的差别,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数学研究”式的实践活动在发展能力和思维上起着重大的作用,开放式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这种研究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三、开放数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活动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经验到数学理论的抽象过程,以及从数学理论到现实世界的具体化过程。在开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材料把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就是“数学生活化”,力求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由于学生所进行的数学活动和他们的需要紧密相连,因而感到趣味,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专心致志的思考。通过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牢固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希望学生能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理解与拓宽内容。但是,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根据主观判断来进行的,课堂教学计划往往只能为某一类或另一类学生而设计,而且有时为了追求课堂的高效或是公开课时追求尽可能的所谓的“完美”而不站在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角度设计问题。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不是开放,甚至可以说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比如,前段时间我听一位教师在讲三年级的《可能性是大小》时,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摸球,其中活动一是让学生在摸球过程中发现“哪种球的数量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这样一个规律,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活动记录表,表上在“我发现的规律”一栏写到“在这个摸球过程中,黄球有( )个,摸到了( )次,白球有( )个,摸到了( )次。( )球的数量多,摸到的次也( );( )球的数量少,摸到的次数也( )。我发现:摸到某种球的可能性与这种球的( )有关,( )越多,可能性越大,( )越少,可能性(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时各组代表的发言千篇一律,都是按照老师的设计回答的。这样的结果虽然有效,但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达到其所谓的教学目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这样无形中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陷入了教师的既定框架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在“我发现的规律”一栏什么都不要提示,让孩子们自由总结,这样不更能放飞孩子的思维吗?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一定严格地跟随内容的发展固定教学的进程,而是根据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控制教学进程,而是根据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控制中取得进步时,教师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数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有新的发现时,教师要灵活地处理。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开放实质就是指学生按照自己兴趣和能力学习教学内容。
总之,开放式数学教学是通过问题(包括数学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让学生探索,发现结论,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发展数学思维。尽管开放式教学比一般的教学费时间,但它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上却节约了大量时间,它通过改善教学过程,在更多的时间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综合能力。

㈥ 如何为小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我的美术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虽不足,但从中也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 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各式各样的民居》一课时,我扮演成导游,让学生跟着我一起游玩全中国(播放有关视频),看完后,问学生:大家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大家都会一起回答:“开心!”你喜欢那种民居?有的喜欢客家围屋,因为造型是圆圆的,很特别,有的喜欢蒙古包,因为造型也很特别像一个黄金包子一样,还有的喜欢窑洞,因为也很特别,没有想到在山洞里也可以住人,等等。除了丰富的图像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还有在背景音乐中他们已经感受到各式各样的民居背后的文化气息,这样就可以基本达到教学的目的了。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各式各样的民居》的教学中,我把色彩、造型、特色重点,让他们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民居,说说原因,这样学生画起来就自然把重要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古老的交通工具》这一课,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轿子、马车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仿佛时光倒流到古代,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呈现他找的花轿有多漂亮。看着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意识。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因此,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㈦ 美国小学课程教学的开放表现在什么方面

一、性教育课程
在美国,各州教育法令都有规定,在公立学校进行性知识教育以前,学校必须有正式书面的家长信告知家长,家长有权利决定让其子女参加或不参加,也就是说学校征得家长同意后,方可进行性教育课程。
美国性教育教学并不统一,一般有专业授课,课时以一周一节到两节不等。其教学内容也因各州而有所不同,一般以美国学校健康联合会颁布的性教育课程大纲为主,该大纲将小学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园小学三年级的低幼儿童性教育,第二阶段是四到六年级学生的性教育。两个阶段在教学知识上的偏重点有所不同。
在小学低年级,性教育以爱护、保护孩子为出发点。而在小学高年级中,专门的性教育课会男女分班进行,采取的形式很多,有录像、图片及老师的讲解。

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使命。如何培养?我觉得主阵地在课堂,通过实践发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放来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教材观的开放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名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使用现行教材的过程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充实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例如,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等等。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材上有现成的例题进行教学。我在教学时,书上例题没有照搬使用,而是自己重新设计成:植树节六1班和四1班小同学一起栽84棵小树,两班人数相等,……,两班同学各栽多少棵?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两班各栽了多少棵?学生一般是把它们平均分的,也就是两班各栽42棵。在学生感到成功太顺利时,教师点一下,平均分合理吗?学生觉得这不合理,然后师生讨论得出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再由学生自己确定按( )比( )分配,并把它填在横线上,成为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按照教材的思路,教师重新设计例题,而且不是一下子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例题,这样扩大了例题的思维空间,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思考题,结果是事半功倍,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深感到教师教材观的开放是多么的重要。
二、角色观的开放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角色的观念,废除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那么怎样操作呢?我觉得一要让学生大胆质疑,二要给学生机会去探索。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问题意识强,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疑问。
问题提出来了,还是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尽管他们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但是他们的发现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上的,不仅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而且在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探索中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发给学生带有方格的平行四边形纸和其它的工具。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我想知道……”,针对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即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相互合作,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张画有正方形格子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另外还有剪刀,三角板等工具,看哪个小组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本课的尝试操作是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数方格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宽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放手,设计让学生操作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学生可用数方格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也可跳离数方格的框框,直接利用所给工具,在已有知识上,发挥小组的智慧,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学开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