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5 19:25:28

『壹』 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您想要问什么?学校的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都要要切合实际的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贰』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一、落实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开学初,在学校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细心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领会其教育思想,认真撰写教学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把握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适时拓展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做到有的放矢,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收效明显,成绩突出,得到领导的认可,博得同行的口碑。
二、凸显以人为本,营造和谐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给予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师生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释放,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课堂得以真正“活”起来。

『叁』 品德与社会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教师的准备
说到教师准备,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媒体资料的搜集、学生情况的研究等。没错,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当前我们这支队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与“三维目标”相关的准备。这与我们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有关。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师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差距。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对照检查,同时还应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情感是否融入到教学中,自己是否被教学的内容所感动,如果不能感动自己,如何感动学生。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师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差距。当然,教师还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具备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课件的制作能力等。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否应该问问自己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吗?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里涉及到准确、适度和到位等问题。
二、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 要从单元角度考虑教学目标
(二)必须进行“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是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是设计具体方案的重要依据。
了解学生包括: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品德形成的规律。还包括:学生的喜怒哀乐;家庭、社区环境;不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等
(三)必须关注社会生活
(四)强调“贴近学生生活”不是只讲身边的事
(五)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所提示的知识点

教材是引发儿童活动的一种工具,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让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
教材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的资源、案例,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看图讲述的课本。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富有特色的课程,扩展教学内容。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理清思路,确定方案
(六)研究教材,利用教材
1.尊重教材,结合实际拓展教材2.贴近学生实际,坚持教学目标,拓展教材内容
3.教材设计的活动不一定适合我们.
4.教学参考书上的活动不一定合适.
(七)教学活动的设计
1.设计活动必须贴近教学目标;
2.设计活动要考虑其可行性,不要顾此失彼;
3.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儿童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
4.要研究科学有效的方法,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5.问题的设计要周全;
6.要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7.尝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8.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也应该重视板书

『肆』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地理知识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大家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我以为,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在将到我的家乡这一单元时,请学生回答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何特产,有哪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交流,学生兴趣较高,都参与进来.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宣传家乡,写广告语.这样处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自己需要而又有乡土特点的社会地理、生活地理学习资源.三、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课的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德育课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1. 游戏竞赛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如学习人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时,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其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难以尽述.总之,作为地理题材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总之,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力图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将活动过程最优化.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伍』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位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陆』 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道德部分内容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尊重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特定生活的规律
青春期这个关键的时期要加大品德培养的力度,在初中阶段这样的一个学习重点的确定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的实际,在这个阶段里面孩子的确要确立一个正确的规范意识,养成一种积极的对待社会的态度。而这些都主要还是属于品德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更多的强调的还是孩子的道德水准。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认识和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而现有的思想品德课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张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与集体和国家、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的孩子就进入到了青春期,而青春期恰恰是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一个过渡期,也是人生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过去我们认为青春期也许会自然而然的渡过,但是在当代社会里面,特别是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又都处在这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能不能够根据这些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针对性的来设计我们的课程,设计我们的学习内容,把我们所学的东西和他们这个时期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的情况结合起来,对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看起来这是一个特定的生理事情,但是由于这种生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是一个急剧发展的时期,如果我们的思想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跟上,那么极可能在这一个阶段为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隐患。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
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传统的德育很注重把我们认为正确的那样一套道德规范、价值规范简单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忽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他所扮演这样一个主角的地位。也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双主题相互推进这样一个过程。能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他在课堂上能不能够注意力集中,能不能够和老师之间进行正常地知识上、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的交流,这样一种习惯的养成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使他可以在单位时间里面数倍于其他同学的这种学习效果,养成这样一种习惯,这样一种学习习惯,是提高成绩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看来是一个道德问题,事实上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影响到他知识的掌握,影响到他的成长。
三、从生活入手注重习惯养成,养成良好习惯
道德其实就是告诉学生一系列的规范,让他养成这样一种生活习惯,所以我们的德育就在于要使学习把外在的规范内在化,变化一种规范,让遵守道德、遵守社会规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这既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学生未来是否能够成功的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

四、教学的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
(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首先教学会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来选取社会生活当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和人物来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当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当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讨论社会上的问题、话题或者是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导入课堂,也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如果我们把道德的教育理解为一种抽象规范的教育,认为只要把相关的道德规范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的教育就完成了任务的话,那当然可以通过自主的体系来完成,但事实上我们说要把一个规范变成一个学生的自觉的要求,把他对规范的认识变成对自己的一种内在的信仰,这的确又不是我们说通过知识灌输来完成的。我们要敢于坚持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道德的传授,很重要的就是在课堂进行生活场景的仿真。所以如何主动把道德教育引入到生活,和生活对接起来,在鲜活的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这是我们应该非常注意的。同时我们应该针对教育目的,有意思的选择能够反映我们的教学内容的这样的案例,加以筛选、改造进入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而不是简单的、纯粹、活生生的把生活案例照搬到这个课堂上来。
(二、)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态度。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很大程度是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给你多少灌输。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当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的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使学生能够自主,在很大程度是启发他的需求,形成自主学习的一种强烈的愿望,甚至是终身学习的一种习惯。课堂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内在的要求。教师要提出要求,要启发、引导创设条件,营造氛围,不是说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完全放任自流,课堂放给学生去讨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游离于课堂的边缘。你所提出那个现实问题是否足够仿真,是否能够达成你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要创造条件。

『柒』 对品德不良的小学生教育方法有哪些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措施
分析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探究纠正不良品德的措施,实现帮助、引导、教育学生健康发展的德育目的。 [关键词] 不良品德 原因 简析 措施 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产生很多老师都进行过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此,我也在自己从事的这几年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究和借鉴的基础上,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便于与同行磋商。
一、什么是品德不良行为
1.品德不良行为的含义与类型
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它具有一贯性、严重性、有意性、倾向性等特点。
品德不良的学生可以分为一下四种类型:顽固型、随流型、忏悔型、冲动型。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简析
(1)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①家庭的不良影响
a.家庭结构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包括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家庭关系结构的破坏;家庭意识的不良和家长的不良性格等方面。
b.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消极影响。如父母教育不力,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
②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的不良影响

a.某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b.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互不沟通,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削弱了教育的力量,甚至相互抵消。 c.有少数教师本身缺乏师德,或者品德不良,给学生带来了直接的不良影响。 d.有些学校破墙开店,教师经商,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学校里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e.学校的各种压力,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焦虑与挫折,从而产生不良行为。 f.有些教师对学生或家长的要求过高、过严、过急,而忽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尊严,无节制地加大他们的精神压力,以至造成他们的对抗心理而产生不良行为。 ③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a.社会上各种错误的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b.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 c.学生群体亚文化与小伙伴的不良影响等。(2)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观原因①中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 a.他们正处在迅速社会化阶段,未定型、可塑性大; b.他们自我意识能力差,因而抗腐蚀能力差,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诱惑和熏染; c.他们既有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又乐意成群结队; d.他们重感情、易激动。②不良行为者的主观原因
a.错误的道德观念,被强烈的个人欲望所驱使。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分不清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头脑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所致。 b.异常的情绪表现。经常遭受挫折,导致学生以不良行为对付焦虑。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逐渐形成了一种冷漠怀疑和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自己的前途也失去了信心,他们常以反抗、捣乱、抵触等行为来对付心中的失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品德。 c.明显的意志薄弱,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当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时,不能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战胜强烈的个人欲望,也会产生不道德行为。 d.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不良行为习惯是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在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常常使学生不知不觉的采取类似行为,这种坏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又加强了类似的行为习惯。 三、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措施 品德不良学生虽然犯有道德过错,但并不是不可纠正的,应该看到青少年的思想还不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害的影响下可变坏,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变好,我们要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满怀热情地去关怀和引导他们。 实践证明,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是完全可以得到纠正或改变的。针对学生的问题,我认为矫正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措施有: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消除疑惧心理。品德不良的学生因常受到教师的斥责,对同学们存在戒心和敌意,认为教师和同学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常以一种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因此,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先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为此,应设法改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应带头真心实意地尊重、关
心和爱护这些学生,只有用火热真挚的心感化他们,使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相信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作知心人,接受教育的时机才会到来。其次,教师还要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这些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使他们感受到被集体接纳的温暖,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当这些学生体察到教师的善意,体验到集体温暖,他们才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乐于接近教师,接受指导,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并从中受益。 (二)善于发现积极因素,扬善救失。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使其具备克服缺点或错误内在精神力量,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的“闪光点”作为转变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发其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使其逐步由品德不良变成品德优良。 (三)抓住转变时机,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是旧质不断更新、新质逐渐积累的过程。如何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这对转变品德不良学生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犯错误后,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险性,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这就是醒悟。这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是很重要的。所谓转变,是指学生开始在行动上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这时学生一心希望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赞扬。学生此时对老师的态度很敏感,教师对他们哪怕很微小的进步的肯定、表扬、鼓励,会进一步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和信心,并使其正确的行为不断地强化而巩固下来,这时若采取视若无睹的态度,就会扼杀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重犯旧错。学生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进步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学生一旦出现反复,往往心理紧张、思想压力大,认为再不会得到尊重和信任。这时教师绝不能表现出厌烦情绪或放弃教育,要正确地分析学生反复的原因,并在反复中寻找
积极因素,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学生的行为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就进入巩固期,这时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形成,也开始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自己体验到变好了的快乐。但仍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要鼓励其再接再厉,防止出现满足现状的心理,应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其良好的品德不断完善和巩固下来,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四)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品德不良学生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其品德不良行为,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行说理教育、组织正确舆论、严格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正面教育、以奖励表扬为主、奖惩分明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适当的时间让他们懂得进步绝不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实现社会、时代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办法使用得好,就可使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从而教育他们去改变现状,不断要求进步。 (五)通过实践活动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品德不良学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言行不一、反复性大、易于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的重点只是放在一般道德认识的教育上,忽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客观上就可能会继续助长认识和行为之间的脱节,甚至使学生因长期看不到自己行为的进步而丧失前进的信心。行为训练既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进行,也可结合日常生活,随时把道德要求与日常行为方式紧密结合,促使他们产生与道德动机相一致的行为效果。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是重要保证。因此为创造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条件,还应统一学生、家庭及有关方面的认识,组成一个统一的教育督促网,在校由教师、班集体负责督促、检查,在家中由家长督促检查,通过这样的组织,保证学生能始终按规定的道德要
a.某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b.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互不沟通,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削弱了教育的力量,甚至相互抵消。 c.有少数教师本身缺乏师德,或者品德不良,给学生带来了直接的不良影响。 d.有些学校破墙开店,教师经商,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学校里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e.学校的各种压力,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焦虑与挫折,从而产生不良行为。 f.有些教师对学生或家长的要求过高、过严、过急,而忽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尊严,无节制地加大他们的精神压力,以至造成他们的对抗心理而产生不良行为。 ③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a.社会上各种错误的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b.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 c.学生群体亚文化与小伙伴的不良影响等。(2)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观原因①中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 a.他们正处在迅速社会化阶段,未定型、可塑性大; b.他们自我意识能力差,因而抗腐蚀能力差,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诱惑和熏染; c.他们既有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又乐意成群结队; d.他们重感情、易激动。②不良行为者的主观原因
a.错误的道德观念,被强烈的个人欲望所驱使。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分不清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头脑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所致。 b.异常的情绪表现。经常遭受挫折,导致学生以不良行为对付焦虑。他们对社会上的一切逐渐形成了一种冷漠怀疑和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自己的前途也失去了信心,他们常以反抗、捣乱、抵触等行为来对付心中的失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品德。 c.明显的意志薄弱,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当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时,不能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战胜强烈的个人欲望,也会产生不道德行为。 d.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不良行为习惯是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在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常常使学生不知不觉的采取类似行为,这种坏习惯的维持所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又加强了类似的行为习惯。 三、学生不良品德的教育措施 品德不良学生虽然犯有道德过错,但并不是不可纠正的,应该看到青少年的思想还不定型,可塑性很大,在有害的影响下可变坏,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变好,我们要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满怀热情地去关怀和引导他们。 实践证明,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是完全可以得到纠正或改变的。针对学生的问题,我认为矫正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措施有: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消除疑惧心理。品德不良的学生因常受到教师的斥责,对同学们存在戒心和敌意,认为教师和同学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常以一种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因此,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先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为此,应设法改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应带头真心实意地尊重、关
心和爱护这些学生,只有用火热真挚的心感化他们,使他们从实际感受中相信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作知心人,接受教育的时机才会到来。其次,教师还要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这些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使他们感受到被集体接纳的温暖,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当这些学生体察到教师的善意,体验到集体温暖,他们才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乐于接近教师,接受指导,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并从中受益。 (二)善于发现积极因素,扬善救失。善于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择善去恶,使其具备克服缺点或错误内在精神力量,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的“闪光点”作为转变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发其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使其逐步由品德不良变成品德优良。 (三)抓住转变时机,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是旧质不断更新、新质逐渐积累的过程。如何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这对转变品德不良学生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犯错误后,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险性,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这就是醒悟。这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是很重要的。所谓转变,是指学生开始在行动上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这时学生一心希望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赞扬。学生此时对老师的态度很敏感,教师对他们哪怕很微小的进步的肯定、表扬、鼓励,会进一步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和信心,并使其正确的行为不断地强化而巩固下来,这时若采取视若无睹的态度,就会扼杀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重犯旧错。学生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进步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学生一旦出现反复,往往心理紧张、思想压力大,认为再不会得到尊重和信任。这时教师绝不能表现出厌烦情绪或放弃教育,要正确地分析学生反复的原因,并在反复中寻找
积极因素,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学生的行为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就进入巩固期,这时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形成,也开始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自己体验到变好了的快乐。但仍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要鼓励其再接再厉,防止出现满足现状的心理,应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其良好的品德不断完善和巩固下来,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四)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品德不良学生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其品德不良行为,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行说理教育、组织正确舆论、严格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正面教育、以奖励表扬为主、奖惩分明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适当的时间让他们懂得进步绝不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实现社会、时代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办法使用得好,就可使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从而教育他们去改变现状,不断要求进步。 (五)通过实践活动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品德不良学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言行不一、反复性大、易于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的重点只是放在一般道德认识的教育上,忽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客观上就可能会继续助长认识和行为之间的脱节,甚至使学生因长期看不到自己行为的进步而丧失前进的信心。行为训练既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进行,也可结合日常生活,随时把道德要求与日常行为方式紧密结合,促使他们产生与道德动机相一致的行为效果。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是重要保证。因此为创造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条件,还应统一学生、家庭及有关方面的认识,组成一个统一的教育督促网,在校由教师、班集体负责督促、检查,在家中由家长督促检查,通过这样的组织,保证学生能始终按规定的道德要
求和行为方式行动,行为效果的好坏,都能及时得到肯定与否定的评价。 (六)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品德不良的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既要改变错误观念,又要有效地控制外部诱因的影响,引导他们与诱因断绝联系,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在矫正的初期,当新的行为习惯还不够巩固、旧的不良行为习惯仍有潜在力量的情况下,让这些学生避开有关诱因是有益的,可以避免引起“旧病复发”。但根本的办法是使他们增强在面对各种诱因时都不受影响而坚持正确方向的能力。这样在新的动机和新的行为习惯已初步形成的时候,可给予他们与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并在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品德,由于年龄、个性及事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其行为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具体对象的具体问题,应该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教育措施,力戒千篇一律和形式主义,这样才能有效地矫正中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

『捌』 说一说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道德部分内容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经常发牢骚: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真的是有些无可奈何,现在的孩子受社会的影响太大了,我们对学生教育一周,不如学生在社会中“浸染”一天,是啊!这确确实实是一个让我们棘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目前全社会还没有达成一个共同认识,很难采取一些共同的行动的时候,我们不妨放一放社会的影响这一客观因素,而从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找一找原因,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重言传更要重身教。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也是学生信任、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道德素养、道德行为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也会影响着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比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不乱丢乱弃、不不随地吐痰,要讲诚信考试不作弊,但是课后我们有很多老师自己却做不到:随地吐痰者有之、乱丢乱弃者有之、进修考试作弊者有之、看到水龙头流水视若无睹者有之等等,试问:我们的思品课道德教育的效果能会怎样?
第二:道德教育采取体验式教学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实效。按照体验式教学的三段式:亲历、感悟、反思。学生唯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感触才更深刻,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与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下经过自己的“反刍”才会有感而发、有言能发。比如:我们在教育学生磨砺坚强意志的时候,如果我们能走出课堂而采取一些有一定强度的活动:拉练、劳动、体育竞赛等等。而后再加以教师的引导,我们的教学效果会不言而喻。
第三:道德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教给学生掌握怎么做。这一点也是我们德育课的落脚点。比如:我们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见义智为的中学生的时候,就可以花较大的力气给学生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该如何做,德育课只有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才会让学生懂得思想品德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成长有帮助的。

『玖』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

阅读全文

与小学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