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24 07:46:31

❶ 小学品德今昔对比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中。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在《幅员辽阔的祖国》这一课,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了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卡片,并让他们自己拼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记住了各省区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这正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材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炼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在学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

1、坚持学习。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2、勇于反思。老师不但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用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品社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如:不迟到,不早退等。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小学品社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愿快乐永伴老师和学生!!!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632字)

(一)开放性的教学处理。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加上一首首悠扬的春天乐曲,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愉快地融入春之旅程。学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弹奏、快板、朗诵和种植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赞美春天,寓教于乐,丰富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三)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三:小学五年级品社教学反思(1052字)

为了很好的教育好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我特制订了如下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全部的能量。

一、明确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学科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与社会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在教学《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尝尝苦滋味)、双赢观(我们的国粹)、依存观(我们的地球村)、分享观(拥有好心情)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快乐》和《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四:小学品生和品社课的德育反思 (1115字)

在小学阶段,低段1-2年级是《品德与生活》,它主要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中高段3-6年级是《品德与社会》,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显然,它们来源于生活,知识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要求提高了。

一、提高重视度

《品德与社会》虽然列入了考试科目,但是远远不如语文、数学用的功夫多。《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老师都不重视,上课没精神,学生怎能喜欢?因此,对品社这门课程一定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用好教材

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学校、爱家庭、爱劳动的教育。结合实际、回归生活、亲近社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看一看、查一查、找一找、访问与调查、参观与考察、想与做等多种活动方式,在体验中让学生得到启迪,在总结中受到感染,使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三、开放的课堂教学

内容上的开放,从教材扩展到学生感兴趣的题材;空间上的开放,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等生活空间;时间上的开放,时间可以与学校活动或其他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展。资源的开放,现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地理、历史内容很多,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共享,以这些内容为载体,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对祖国的爱,对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父母的爱。开放式的环境,课堂时间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角色的转换,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从而使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得到发展。

教师要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这也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更多新见闻,拥有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体验,结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创设出更好的教学环节,成功地驾驭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你,喜欢这门课!

❷ 小学品德家乡的春天教学反思

我们家乡公园里什么最漂亮?”如果你现在问我们班的孩子,他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到:“亭子!”。在《家乡的春天》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知道家乡太仓有许多美丽的小亭子,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开展了美术 “江南的小亭子”教学活动。虽是首次接触水墨画,但孩子们的兴趣很是浓厚,这不,亭子翘翘的角、柱子圆圆粗粗的、还有一根一根的栏杆,小朋友们都画得有板有眼的。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在我想谈谈我的想法,以便以后能在上类似的课时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❸ 小学品德与社会今天我进步了吗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生活教学,提升情感。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对于这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很努力的去体现小学品生课的生活性这一基本特点,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例如课上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时我采用了课前调查、课上讲故事、师生对话、小组交流、榜样激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首先由《幸福拍手歌》引入课题,接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课本13页上的“今天又有新发现”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秘密,感受学习的快乐。然后,通过游戏来体会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在第二个主题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故事去领悟我们每天只要付出努力,就会进步一点点。随后让孩子交流分享进步的快乐,并布置课后填写学习档案,让孩子逐步形成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同唱《进步拍手歌》,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课堂。这些活动设计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以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的积极性,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也在愉悦的活动中有了自信心、上进心;同时发展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情境教学,提升情感。
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我在教学《今天你进步了吗》这一课时,注重心情体验,让学生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课前,我准备了《幸福拍手歌》,结束时我准备了《进步拍手歌》,让学生去听、去唱、去演,把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快乐心情始终围绕着学生。情景教学,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净化了心灵!
三、出现的问题:
现代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不缺少来自各方的爱,缺少的是情感的体验,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在教学《今天我进步了吗》一课中能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效果就会比较好。
总之,品德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❹ 什么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程中,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长性,学生的对于四者的区别很难把握,这样在学习中就可以进行规律总结突出本质,选择性强调对象和背景的对比,整体性注重的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理解性离不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恒长性保持本质的不变。
二、对个人经验的反思
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从而获得提升。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他的经历升华为真正的、富于个人气息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经验形成过程的同时应该是解释和理解的过程,重新阅读经验的过程也仍然是解释和理解的过程,这样才能常读常新,每一次的阅读过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创造的过程。
三、对教学关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学反思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对具体事务的反思上,而不可见的关系在反思活动中经常被忽视。从关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当前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的关系、教师本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等;从关涉的教学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关系;从关涉的教学支持系统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课程与教学改革、时代精神与理念等的关系等等。
四、对教学理论的反思
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持续的有些理论都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同时,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源泉,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理论的前兆,蕴涵着丰富的可能性理论。对教学理论进行反思有三种基本的样式。第一是对实践的理论反思。对于教师个人经历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体系,应不断地从理论层面进行解释和建构,通过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之间的不断观照、反省、联结,既可以完成对实践的理论提升,又有机会对先有理论进行审视。第二是对教学理论的实践反思。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某一教学理论后,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还原,该理论的各种元素得到实践的考验,使得教师能够进一步理解教学理论中的道理、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原有理论的判断与选择。第三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论反思。在理解和学习教学理论时,教师是主人而不是理论的奴仆,教师有权利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学术专长对教学理论进行反省,对理论进行修正与再创造,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理论发现某一理论的缺憾,从先有理论推演新理论,从其他学科不断更新的概念范畴中建构新理论,这种针对原有理论的修正、推演概括与建构就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论反思。

❺ 品德与社会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教学反思

《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开放性单元,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课教学通过三个活动的设计,切入孩子的生活经验,建构能够引发孩子喜爱和投入的识字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课标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这节课我在这方面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教师带领学生从课本出发,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围绕主题"外面的世界",开展开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并对"外面的世界"发生兴趣与乐于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生活环境的氛围,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也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理念.
二,学习过程情境化.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先后创设了在逛小区中识字,在购物中识字,在看电视时识字,在人际交往中识字等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学生在情境的演练中生成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生成新的情境,学生不仅仅建构了识字的方法和技能,而且在动态的口语交际情境中使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落在了实处.这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了巧设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用心的设计让这节课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情趣,
三,识字方法多样化.
《外面的世界》这课,是一节启发学生到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方法指导课.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的识字数量,更关注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是否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否产生过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否得到了积极的价值引导.在这节识字课中,学生所见到的字,均为渗透性识字,不可能也不要求在一节课内完全掌握,但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学生有了自主识字的"金钥匙",有了因为识字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识记更多的字,不再只是老师的愿望,一定会成为现实.
当然,回想这节课教学,也让我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其一,这节课是属开放性单元的课程,教学前如果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搜集材料效果应该会更好.其二,这节课安排的活动内容太多,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够.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个开放的课文,是一节启发学生到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方法指导课。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除了课本内的知识外,重点还是放到培养学生的课外识字的兴趣和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本课要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身边生字,增大词汇量。还要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收集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的识字数量,更关注孩子是否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这节识字课中,学生所见到的字,均为渗透性识字,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学生掌握了自主识字的“金钥匙”,于是识记更多的字。瞧,孩子走在大街上,开始留心路牌、街道名了,开始留心街道两旁的店铺名了,逛超市时注意商品名了,看电视时也不忘记记住电视节目名称了等等,孩子已经能通过多种识字途径自主识字了。

❻ 小学品社评课堂教学反思应注意什么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现作如下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❼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实例

简析《拒绝不良诱惑》一课中教学方法的运用

《拒绝不良诱惑》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新课程教科版八年级上册讲授《拒绝不良诱惑》一课中,该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辨别不良诱惑,知道拒绝的方法,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是非观。教学难点是学会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拒绝不良诱惑的好品质。

在本课中主要使用了故事导入法、小品演示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在课堂导入时,首先运用寓言故事,《鱼儿的命运》,讲的是河中的一条鱼儿,面对香喷喷的诱饵,它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但学生在这种合作式学习中没有好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讨论也不是很活跃,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小品《优等生的堕落》中,让四个学生去演示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逃课上网,小品中一个学生说旁白,两个学生演逃课上网的角色,另外一个演好生角色,他在两个经常违纪学生的影响下,一步步变成一个迷恋网吧的瘾君子。看完小品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他们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

在讲授抵制不良诱惑的危害时,教师运用讲授法,给学生讲解了几个故事,让学生去分析、讨论,故事主人公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的原因,去探究拒绝的方法。

最后教师小结全课,对全文进行点评,布置作业。

我认为本节课,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1、对于一些开放性强的问题,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

2、进行分组讨论时,没有引导、启发学生很好地对课题展开深层次的去探究、分析,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个性发展。

3、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学习时,课堂纪律有些乱,教学秩序不好。

4、小品演示中,学生排练不是很熟练,表演不是很到位等等。

本课的改进措施主要有:

1、在上课前让学生多积累、收集相关材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对课题进行探究学习。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挖掘、探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对于学生自己很难理解的课题,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去学习,而不是随意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合作,以便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

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参与学生当中,参与师生互动,这样可能会使课堂更有活力,学生更感兴趣。

❽ 品德与生活《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的要求编写而成。

学情分析:

通过对三年级学生的了解,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呵护和关心,体会不到做父母的辛劳。这样的倾向不仅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容易成为任性娇纵、意志薄弱、依赖性较强、缺乏责任感的人。

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和反思。本课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的要求,在“我是家中小宝贝、“爸爸妈妈我最爱”、“我为家中添欢乐”、“十一金点子大比拼”四个环节中,强调对比、强调感悟、强调发展,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思考、讨论、交流、表达,并在活动中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

教学目标:

体会家长的辛苦操劳,感受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增强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的家庭责任心。

❾ 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麻烦告诉我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产生影响。他为此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育家,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理性的反思、总结、再反思、再总结的教师也许凭自己的经验能维持一阵子,但是他到底能走多远,的确让人难以做出肯定的回答。教师要自主发展,就必须有“反思”作前提。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写好本学科的教学反思,下面我主要从写作内容来谈谈自己的做法一、成功得意之处 可以写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珍惜劳动成果”内容时,课前我在校园内录了一段同学们乱扔剩饭菜的录像和一些相片。在课堂上播放和展示后,我让学生交流观看的这些画面的感受。紧接着我组织同学们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浪费劳动成果的危害”的探讨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发动同学一起出谋划策,怎样杜绝这一校园不良现象。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和建议。此设计环节引起教学的共振效应。二、失误不足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非常的重要。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三、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它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例如在讲到九年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和平使者”,国家做出裁军百万的决定时,有个学生当机提问说:“老师,您不是说国家裁军百万吗,为什么每年都在征兵呢?”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更为学生这个“智慧的火花”感到高兴。四、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我们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五、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阅读全文

与小学品德教学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