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数学教案,
几年级的呀
㈡ 一篇完整的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这是核心部分,写出你在教学设计的活动及问题)
还可以增加板书设计、设计意图
例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推理概括能力,向学生渗透函数对应思想。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悦耳的背书声,吸引海底的小鱼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它们啊!出了几个题目让你们做!
小鱼说:你会吗? 2×5= 4×4= 3×1= 5×4= 1×2= 5×3= 4×2=
4×3= 2×2= 1×3= 2×4= 2×2=
师:同学们,你们1—5的乘法口诀学得真认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编口诀,你们敢挑战吗?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师:老师很喜欢鱼,可是又老是养不好鱼,于是我就想,用三角形摆金鱼可以吗?(课件先出示一条金鱼)
师:摆一条金鱼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2条呢?那么摆3条、4条、5条、6条呢?
学生讨论,然后完成下表。(教材61页主题图下面的表格)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提问:1、 6是有几个6相加得到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那12呢?18、24、30、36呢?
2、你能根据1×6=6,1×6=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 板书:一六得六)
师:你能编出6的其它5句口诀吗? 请你把教材61页的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
在生汇报时师板书,并让生说一说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来了。齐读!
师:认真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这些发现都可以帮助我们记住6的乘法口诀。
师:你认为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你有好办法很快记住吗?
如果我忘记了“四六”是多少怎么办?
口答:5个6比4个6多几,比6个6少几?
师:现在自由记忆口诀看谁记得最快?
1)齐背 2)分组背 3)对口令 4)开火车背 5)指名背 6)同桌比赛,谁背得熟练
三、趣味练习,应用新知
1、用口诀读下面的乘法算式
2×6= 3×6= 4×6= 6×2= 6×3= 6×4= 6×5= 4×5= 6×6= 1×6=
2、钓鱼小高手2×6= 4×6= 6×4= 1×6= 6×5= 6×6= 3×6= 6×2= 6×3= 5×6=
3、谜语: 有时挂在天上,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首诗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字?谁能最快的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根据图形说口诀和乘法算式
四、情感沟通,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还 可以加上教材分析、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㈢ 小学数学教案
额。。复杂啊!
㈣ 小学数学人教版3年级至6年级教案电子版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 复习 1、听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 (2) 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 (3) 9个十是( )? 3个30是( )?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七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笔算练习 注意方法和书写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第六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
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
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目标: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学难点 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书P75 1 、2 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
2、书P75 3 先自由说,再指名回答。
三、小结
四、拓展练习
数学游戏:
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每个图案是5平方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 生1: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生2:我们认为是100。 ……
师: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探究新知
(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太慢了。
师:有什么好的办法,请你告诉大家。
生2:我们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3:我们还有更快的。
师:哦?说出来大家听听。
生3: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妙!
师: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
……
生: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按照例题的要求提问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反馈练习:
(1)练习填空:(出示投影片)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3页做一做题目。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三、练习
练习二十 2
四、小结
教学反思:
㈤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教案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一、概念区分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个东东。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新课标中提供的几个都是,《同心圆》、《南极考察》,主要是提供实际的教学例子,而不是所有教学的细节。以其范例
与教学的配合为主进行设计
教学案例是主要用来交流,或者自我教学实例积累的。
案例相对比较简单,把教学的内容实例和教学设计意图表现出来就行了。这个例指的是教的内容“例”,而不是这堂课作为例。(苍山子)
教案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苍山子)
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学设计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稍有不同,但基本原则是类似的。主要的原则还是突出“设计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忌讳流水账。
虽然文章的格式多样化,但开篇要介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难点突破方法,或者再加上设计此文的背景,即解决的问题。
常见的格式有:一、表格式如: ------------------- ------------------- ------------------- -------------------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双边活动 | 设计意图 |
------------------ ------------------- ------------------- ------------------- ------------------- -------------------
教学环节 包括:课堂引入、教学过程(分课题)、练习、总结等。
双边活动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操作、提问与回答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
样文:http://222.132.51.46/waswz/yz/itw/sjk.htm(苍山子)
二 课例(教学实例式)
特别是报纸比较喜欢篇幅短小的课例模式,不要求全面、详细地论述教学的过程,只要突出教学的主要特色与主要思想就行了。
通过需要介绍清楚地内容包括:课题、设计思想、教学思路。
由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从思想、过程的侧重不同进行设计,甚至只针对评价也可以写成一个课题,这类文章的很大不同就在于局部地、重点地体现教与学的思路。
重在讲思想的案例:
http://222.132.51.46/waswz/yz/itw/fs.htm
重在讲过程的案例:
http://222.132.51.46/waswz/yz/itw/zhk.htm(苍山子)
三 课堂实录的写法与不足的弥补
课堂实录就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文字记录,主要格式是:
师:-------
生:-------
师:------
生:-------
课堂实录有较大的优点,能够看出整个课堂的上法,可以看出教学设计之外的很多实际的细节。但是,课堂实录存在很大的缺点,读者、编辑都不宜看出其中蕴涵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法。我的一篇《先声夺人第一课》很大原因就是看着很热闹,但看不出方法与目的,结果试投过多处都没有中稿。时隔一年,一个编辑在我的网站上看到,感觉很有意思拟修改后采用。当然这还是本实录写的不够好,实录发表得也很多。
常见的弥补方法:
(1)在篇首先介绍明白你的授课方法 ,可以针对过程进行预先简介。
(2)在每一个课堂实录的环节之后加注解,对本环节进行简单的解释,说明教学的意图。
没改过的《先声夺人第一课
㈥ 小学数学经典教案格式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主备人:
参备人: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 小数的意义
1. 自学小数的意义
2. 小组交流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3.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4. 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5.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⑴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⑵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⑶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6.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7.作业:第 页
㈦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讲义或者教案
http://www.isud.com.cn/soft/sort01/sort0355/down-11758.html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案(2)
课题:面积是多少
适用年级:三年级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并会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与联系,初步探索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设计说明:本案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材料”,即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其中“说一说”旨在引导学生对所学面积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拼一拼”和“画一画”是书上例题和练习的拓展,旨在引导学生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数一数”和“量一量”是两种基本的求面积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拓展思维;“估一估”是面积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形成初步的量的概念,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本部分使用者则为学生;第二部分为“教学参考”,即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教学过程,为教学此内容的教师提供参考,使用者为教师。第三部分为“教学反思”,即内容设计者在教学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进行的综合思考和修改建议。
第一部分 学习材料
面积是多少
......
㈧ 小学数学的教案要怎么写
一、标题、课型、课时。
1、语文只需写出课文题目,数学要注意主标题和副标题。
2、课型主要有复习课、新授课等。
3、课时要注明课时数。
二、教学内容。
1、注明页码;
2、注明例题序号;
3;注明习题序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目标;
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写清本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学习什么,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等。
2、难点:重要写清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如何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等。
六、教具的使用。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学习;
3、巩固提高;
4、知识扩展;
5、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可以简单的描述哈,也可以用简略图表示哈,就行啦!
最后还应该作好课后反思,有力教师专业经验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
㈨ 小学数学全册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结合“心情表”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学习调节自我情绪的简单策略。
活动准备
1、表情娃娃图片:(笑笑脸、哭哭脸、生气、愤怒)。
2、与幼儿人数相同的镜子若干。
3、幼儿“心情卡”每人一张
活动流程
1、师幼谈话,教师选择一首欢快的曲子让幼儿一起欣赏。
(1)、宝宝听了这首曲子你们觉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词,如:开心、高兴等),并让幼儿用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2、让幼儿说自由发言,和小伙伴一起来分享她们的快乐。
“宝宝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还遇到过那些高兴的事情?”
3、让幼儿用面部来表现心情。“你们有这么多高兴的事情和开心的事情,那有没有过不顺心的事情,让幼儿自由发言,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伤心、难过、生气等)当你有这样的心情时,你的面部会怎么样? ”
4、教师出示表情娃娃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娃娃的心情:
(1)、笑笑脸:娃娃为什么这么开心,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么开心?让幼儿自由回答,发挥幼儿想想力,让幼儿做一个笑笑脸。(幼儿观察娃娃的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向下弯,嘴巴向上翘)。
(2)、哭哭脸:娃娃为什么会哭?他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你喜欢笑笑脸还是哭哭脸?(幼儿观察娃娃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像上翘,嘴巴像下弯)。
(3)、生气:娃娃为什么会生气?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幼儿自
由讨论回答。你在生气时还会做什么动作?(幼儿观察娃娃面部
表情:眼睛和眉毛紧皱,两嘴巴一闭向上翘)。
(4)、愤怒:娃娃为什么这么愤怒?他怎么了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幼儿给娃娃想办法把愤怒变为高兴。(发挥幼儿想象力)
小结:每个人的心情好坏有时我们会从她(他)的脸上都会看出来,遇在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要想各种办法来帮助她们。
5、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好多开心的事情,但不可能事事都顺心,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烦心的事情时,你会怎样让自己变的快乐?让幼儿想办法来发言,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都要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情,你们不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帮助你、还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看看你喜欢的动画片电视、好好睡一觉、到外边散散步等等,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笑起来。知道笑能使人美丽健康。那样我们就会永远是个快乐的小天使。
6、听口令做表情游戏:让幼儿照镜子,听教师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变变变,我变的很快乐!变变变,我变的很生气!… ”
活动延伸:
出示“心情卡”让幼儿认识了解,并把每天的心情画在上面,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每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