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9 21:20:06

㈠ 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要采用哪些教学策略

悬念是对一个抄问题还袭没有得到答案的 “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验愿望。在三年级科学《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㈡ 小学科学课堂调控策略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怎么写写论文用的。请教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调控策略的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
白石小学科学课题组 付日亮执笔
一、课题的提出
科学课较之自然常识课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学目标变革,引起学习内容、活动组织、课堂形态、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革新,最终落实到课堂上,表现为教学的主体性和开放性。这给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了自主和选择的空间,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开放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积累科学事实与现象,丰富探究经历。因此科学课的开放性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科学课堂的组织和调控上。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实行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氛围。但现实中教师要实现课堂真正的民主开放,做到“乱而不散”,却并不容易。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也就决定了科学课活动多,材料多,实验多。而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总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他们喜欢各种操作活动,却缺乏自制力,该制定实验方案他们却盲目地急于操作,往往教师良苦用心准备的材料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为他们随意玩乐创造了条件,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科学合理的课堂调控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课堂调控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当然也就更加直接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成功引导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亲历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主要取决于教师采取怎样的策略对课堂进行合理调控,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有效资源,把握和调节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调控是教师对课堂上学习情境的创设控制,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达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的策略使用,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用。
课堂调控策略是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地生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技巧。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整体的掌握与调控意识,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有机整合、重组课堂生成的新的有效的资源,灵活运用课堂提问、教师角色转换、课堂信息重组、课堂评价等策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个性化地展开与教师、文本、环境诸因素的对话,从而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符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并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理念,逐步构建起儿童的外部世界知识,从而使得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3、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理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在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受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生主体的这种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主体,探究活动还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来进行。而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放任自流。教师的“导”正是为了使学生逐步成为真正独立的探究的主体。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教学材料的有机组合。它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成功引导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亲历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经历科学家式的科学探究过程,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收获?这一切,取决于教师所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取决于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对科学课堂进行适当的调控和引导。
准备好了有结构的材料,并非就能构建一堂好的科学课。只有合理、有效地对材料进行搭配、使用,才能有效调控科学课堂,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如何使用有结构的材料呢?
1、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
并非所有的材料取来便能使用,要想利用材料构建科学课堂,还需对材料加以适当处理,使之与教学实践更为紧密结合。材料是死的,怎样使材料活起来?这就需要加上教师的智慧,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成为“有结构的材料”。
如教学科学五上《阳光下的影子》,通过测量竿子在阳光下影子长度、方向的变化来掌握相关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学生扶着竿子,晒在太阳下,不适合;如果不扶,竿子又无法始终自行直立于地面。对这些材料加以处理,在竿子下加上底座使其能自行直立,或改用细长筷子,插入装有沙子的杯子中,如此处理后,就便于学生能长时间地进行准确观察与详细记录,从而了解有关影子的科学知识。
又如教学科学三下《流动的空气》,按教材所示,通过花露水香味的传播使学生感受到空气在教室里的流动。而在实际操作中,花露水的香味传播不是很快很明显,学生体会不深。对此材料进行处理,改用有较强挥发性,且气味明显的汽油,效果大大增加。学生在短时内便能明显感受到汽油的气味在室内的传播。另一活动:通过观察香点燃后的烟的飘动,了解空气的流动。因香的烟细而淡,很多学生无法观察清楚,对此材料进行处理,在点燃的香后挂上一块黑布,在黑布映衬下,烟的飘动相当明显,学生能有较形象地感知。
2、注重材料提供的方式。
要使材料有结构,不仅要注意材料的种类、材料的组合,还要考虑根据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材料提供方式,通过对材料的控制来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
(1)教师指定式。
在科学教学中,有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都有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和要求,不能有任何改动和调整,这时教师只能给学生提供指定的材料进行操作。如,酒精灯的使用、测量水温的方法等等。
(2)自主选择式。
课中有多个问题要研究,或者有多种方法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只需要将充足的材料集中放在一起,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材料合理搭配使用,去证明自己的设想。
如教学科学五下《测量摆的快慢》,学生需要探究摆速与角度的关系,摆速与绳长的关系,摆速与摆重的关系,为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因此课堂上重点让学生选择一个因素开展研究,而不同的因素,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让学生选择研究哪一个问题,明确如何探究,需要哪些材料之后,自主选择所需材料开展活动。而不是将一大堆材料都提供给学生,反而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造成干扰。
通过提供几组实验材料供学生挑选,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有一种指导作用。学生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的无形支配下,会有各种较为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案,避免了学生思维的漫无边际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使学生经历“选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选择有结构的材料”这一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创造力有了充分表现的时机。
(3)依次呈现式。
随教学进度依次提供给学生,材料的提供时机一定要恰到好处,切忌简单机械、整齐划一。有些课需要逐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那么,每组材料之间就得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就得分阶段提供各类材料。这样,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同时,材料的依次呈现,也可在无形中调控课堂纪律,避免学生随意操作而影响教学活动。
如教学科学五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教材在编排上就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使学生从模模糊糊感觉到物体的沉浮与轻重、体积有关,在后续活动中又感觉到沉浮与轻重、体积无关,最后又感觉到与轻重、体积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这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肯定到否定又再次肯定的历程,都依赖于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有结构的材料”只有随着学生思维的步步深入而依次提供才能引导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使探究活动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全部呈现,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反而会因为学生随意瞎摆弄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又如在教科学四下《简单电路》一课时,给学生1个灯座,1个带电池的盒,2根导线,问学生你能用这些做什么?很快学生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我再发给学生1个灯座和1根导线,问:你能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加1个小灯座吗?学生依照我的提示和材料显示出的信息,动手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接下来我再提供1根导线,问:你能在原有的电路基础上再用上1根导线,改装成一个新电路吗?学生会思考这根导线加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从而自己组装出一个并联电路。以上的实验材料,紧扣“你能利用它做什么”依次提供给学生,“它”就是结构材料,是“它”在调控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而非简单地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上改装,使学生尊重自己的研究成果,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避免那种盲目将已经装好的电路拆开再重装,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究的材料上,无暇顾及其他的事,避免课堂上“乱”而“无序”的现象出现,教师既调控了教学,又把握了课堂的“秩序”。
综上所述,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调控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需要广大科学教师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不同,提供的材料方式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有精心的设计、选择、提供相应的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典型材料,利用材料调控学生的思维,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他们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型学习的基础和保证,但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并不意味着学生探究学习的完成,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探究学习的实质,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探究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利用科学、有结构的语言调控课堂教学
在科学课堂中,引导课堂教学开展的因素,除了有结构的材料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载体,那就是教师的语言。科学教师的语言,体现出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科学探究活动顺利、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科学课堂中有结构的语言是指教师的具有引导功能,能体现探究的层次性和科学性,并能够引导明确指向教学目标的语言。它能够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典型行为和思维过程。教师如何通过对语言的调控,突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艺术性,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气氛的渲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1、有结构的语言是科学的语言
科学的语言首先应该是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合理性。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语言,这样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环境,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求学与严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要使用科学专业术语。科学的语言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专业术语,而不应该使用日常用语。这样为学生学科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昆虫单元中,教师往往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昆虫的口器叫作“嘴”,把蟋蟀的触角叫作“须”。这些微小的一个字、一个专业词能给学生带来点点滴滴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用词要准确。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讲究用词的准确性,科学课课堂上不应该是出现“语言味”,有些学生喜欢把语文课内学来的生动字词运用到科学课上,在这时教师就需要纠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概括的准确、简明,有一定的明确性、描述性。比如,在描述猫的脚掌时,可以说“猫的脚上有一个梅花状的肉垫,能够使它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很小”,而有些学生会说“猫的脚上有一个梅花状的肉垫,能够使它行走时无声无息”。同时,如果学生使用“小猫很调皮”等拟人化的语言,教师应该加以纠正。
2、有结构的语言是必要的语言
在科学课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叙述要有针对性,要层层推进有根有据。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乐趣和兴趣去参与对智慧的挑战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智慧的“生活”。科学课课堂出示给学生的材料必须是少而精的,是最简单而且又能指向科学概念的。有研究者发现,在一堂课中,不合格的教师讲话的时间占到80%,而成功教师的讲话时间只占20%。因此,科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少而精的,在关键的时候要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导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教师讲的越少,学生自己的发现就会越多,探究活动开始以后,要尽量不向全班学生讲任何东西,因为那样做会使学生停止探究和思维,迫使学生注意听教师的讲解,不得不将教师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行为,转移自己的积极思考,取而代之的是被动接收。
(三)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效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课堂变得更为重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的调控能力成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主要素质之一。尽管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毕竟是学生,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里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学生一方而言),打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们的思路。对于这些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科学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效地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那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处理地好,教学的整体损失较小;有的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没能处理好,且给全班同学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习上较大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多么得重要。但是,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要讲方法和艺术的。该如何做呢?
1、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一定要灵活机动。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此,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家庭背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活,自尊心很强;而有的属于外向型,活泼开朗;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2、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否则学生如果了解到你的“那两下子”就会进行抵触式的“抵抗”。所以教师应尽量利用无声的眼神、表情、动作与有声的语言配合,方法多样进行教育,尽量使学生在心理上取得认同,并要防止学生行为上的反复。
3、教师的语言运用要恰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要做到“一针见血”,不能然学生抓住你的“不是”,并且使用的语言要恰当准确、严爱有加,切不可过多的使用非教学语言,更不能讽刺挖苦。评价也要恰当准确,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全体同学的反感。
4、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对于课下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切不可拖延。否则,一是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同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二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不严谨”、“好忘事”的印象。
因此,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教师要具备一些特殊的能力,能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1、教师要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要运用细致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获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并及时分析,正确判断,随时调整教学容量、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获得教学的主动权。
2、教师要有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定手段对学生听讲状态和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教师的调控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控学生听课情绪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二是调整教师讲课速度、方式、步骤和环节,保持传递知识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
3、教师要有高超准确的解惑能力。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甚至是离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热情地予以解答和引导。为了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信息,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思、去问,不怕学生多问,深问,怪问。特别是对有“独到见解”或“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更应格外保护。
总之,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做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觉得学生很不好教。所以提高课堂的调控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①制订实验方案。
②成立课题组织。
③确定实验班级。
④收集资料,完善方案。
⑤进行必要的实验前测。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09年7月)
①依据方案制订分阶段工作计划。
②制度化地开展和实施教师的学习研讨活动。
③进行阶段性论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研究方案。
④撰写论文,深入组织研讨。
3、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0月)
①收集整理研究的资料和成果。
②撰写实验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除以上归纳的几个调控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在课堂、教师、学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得到共同成长。
1、构建了动态的生成课堂
(1)教学环节弹性控制。①提出弹性问题。“弹性问题”是指问题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②留下弹性时空。我们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甚至2/3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大家趋同时,让思维发散的学生发言,因为他的发言是引发点,能触发更多的生成性资源。
(2)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我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民主式”的,包括以下几种方法:①“合作式”。“合作式”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形式。②“质疑式”。“质疑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们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③“对话式”。“对话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3)教学评价多样结合。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将即兴评价和延缓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2、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促进
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课题研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首先,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在实践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分析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也比较有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教研室专家的认可。
再次,教师的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从不懂科研为何物到初步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再到把科研方法运用与日常教学研究中。可见,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小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学习策略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调控策略的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
白石小学科学课题组 付日亮执笔
一、课题的提出
科学课较之自然常识课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学目标变革,引起学习内容、活动组织、课堂形态、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革新,最终落实到课堂上,表现为教学的主体性和开放性。这给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了自主和选择的空间,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开放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积累科学事实与现象,丰富探究经历。因此科学课的开放性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科学课堂的组织和调控上。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实行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氛围。但现实中教师要实现课堂真正的民主开放,做到“乱而不散”,却并不容易。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也就决定了科学课活动多,材料多,实验多。而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总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他们喜欢各种操作活动,却缺乏自制力,该制定实验方案他们却盲目地急于操作,往往教师良苦用心准备的材料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为他们随意玩乐创造了条件,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科学合理的课堂调控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课堂调控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当然也就更加直接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成功引导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亲历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主要取决于教师采取怎样的策略对课堂进行合理调控,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有效资源,把握和调节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调控是教师对课堂上学习情境的创设控制,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达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的策略使用,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用。
课堂调控策略是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地生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技巧。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整体的掌握与调控意识,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有机整合、重组课堂生成的新的有效的资源,灵活运用课堂提问、教师角色转换、课堂信息重组、课堂评价等策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个性化地展开与教师、文本、环境诸因素的对话,从而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符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并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理念,逐步构建起儿童的外部世界知识,从而使得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
3、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理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在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受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生主体的这种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主体,探究活动还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来进行。而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放任自流。教师的“导”正是为了使学生逐步成为真正独立的探究的主体。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教学材料的有机组合。它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成功引导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亲历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经历科学家式的科学探究过程,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收获?这一切,取决于教师所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取决于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对科学课堂进行适当的调控和引导。
准备好了有结构的材料,并非就能构建一堂好的科学课。只有合理、有效地对材料进行搭配、使用,才能有效调控科学课堂,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如何使用有结构的材料呢?
1、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
并非所有的材料取来便能使用,要想利用材料构建科学课堂,还需对材料加以适当处理,使之与教学实践更为紧密结合。材料是死的,怎样使材料活起来?这就需要加上教师的智慧,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成为“有结构的材料”。
如教学科学五上《阳光下的影子》,通过测量竿子在阳光下影子长度、方向的变化来掌握相关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学生扶着竿子,晒在太阳下,不适合;如果不扶,竿子又无法始终自行直立于地面。对这些材料加以处理,在竿子下加上底座使其能自行直立,或改用细长筷子,插入装有沙子的杯子中,如此处理后,就便于学生能长时间地进行准确观察与详细记录,从而了解有关影子的科学知识。
又如教学科学三下《流动的空气》,按教材所示,通过花露水香味的传播使学生感受到空气在教室里的流动。而在实际操作中,花露水的香味传播不是很快很明显,学生体会不深。对此材料进行处理,改用有较强挥发性,且气味明显的汽油,效果大大增加。学生在短时内便能明显感受到汽油的气味在室内的传播。另一活动:通过观察香点燃后的烟的飘动,了解空气的流动。因香的烟细而淡,很多学生无法观察清楚,对此材料进行处理,在点燃的香后挂上一块黑布,在黑布映衬下,烟的飘动相当明显,学生能有较形象地感知。
2、注重材料提供的方式。
要使材料有结构,不仅要注意材料的种类、材料的组合,还要考虑根据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材料提供方式,通过对材料的控制来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
(1)教师指定式。
在科学教学中,有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都有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和要求,不能有任何改动和调整,这时教师只能给学生提供指定的材料进行操作。如,酒精灯的使用、测量水温的方法等等。
(2)自主选择式。
课中有多个问题要研究,或者有多种方法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只需要将充足的材料集中放在一起,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材料合理搭配使用,去证明自己的设想。
如教学科学五下《测量摆的快慢》,学生需要探究摆速与角度的关系,摆速与绳长的关系,摆速与摆重的关系,为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因此课堂上重点让学生选择一个因素开展研究,而不同的因素,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让学生选择研究哪一个问题,明确如何探究,需要哪些材料之后,自主选择所需材料开展活动。而不是将一大堆材料都提供给学生,反而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造成干扰。
通过提供几组实验材料供学生挑选,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有一种指导作用。学生在这些有结构的材料的无形支配下,会有各种较为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案,避免了学生思维的漫无边际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使学生经历“选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选择有结构的材料”这一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创造力有了充分表现的时机。
(3)依次呈现式。
随教学进度依次提供给学生,材料的提供时机一定要恰到好处,切忌简单机械、整齐划一。有些课需要逐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那么,每组材料之间就得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就得分阶段提供各类材料。这样,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同时,材料的依次呈现,也可在无形中调控课堂纪律,避免学生随意操作而影响教学活动。
如教学科学五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教材在编排上就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使学生从模模糊糊感觉到物体的沉浮与轻重、体积有关,在后续活动中又感觉到沉浮与轻重、体积无关,最后又感觉到与轻重、体积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这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肯定到否定又再次肯定的历程,都依赖于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有结构的材料”只有随着学生思维的步步深入而依次提供才能引导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使探究活动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全部呈现,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反而会因为学生随意瞎摆弄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又如在教科学四下《简单电路》一课时,给学生1个灯座,1个带电池的盒,2根导线,问学生你能用这些做什么?很快学生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我再发给学生1个灯座和1根导线,问:你能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加1个小灯座吗?学生依照我的提示和材料显示出的信息,动手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接下来我再提供1根导线,问:你能在原有的电路基础上再用上1根导线,改装成一个新电路吗?学生会思考这根导线加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从而自己组装出一个并联电路。以上的实验材料,紧扣“你能利用它做什么”依次提供给学生,“它”就是结构材料,是“它”在调控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而非简单地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上改装,使学生尊重自己的研究成果,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避免那种盲目将已经装好的电路拆开再重装,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究的材料上,无暇顾及其他的事,避免课堂上“乱”而“无序”的现象出现,教师既调控了教学,又把握了课堂的“秩序”。
综上所述,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调控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需要广大科学教师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不同,提供的材料方式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有精心的设计、选择、提供相应的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典型材料,利用材料调控学生的思维,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使他们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型学习的基础和保证,但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并不意味着学生探究学习的完成,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探究学习的实质,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探究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利用科学、有结构的语言调控课堂教学
在科学课堂中,引导课堂教学开展的因素,除了有结构的材料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载体,那就是教师的语言。科学教师的语言,体现出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科学探究活动顺利、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科学课堂中有结构的语言是指教师的具有引导功能,能体现探究的层次性和科学性,并能够引导明确指向教学目标的语言。它能够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典型行为和思维过程。教师如何通过对语言的调控,突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艺术性,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气氛的渲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
1、有结构的语言是科学的语言
科学的语言首先应该是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合理性。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语言,这样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环境,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求学与严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要使用科学专业术语。科学的语言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专业术语,而不应该使用日常用语。这样为学生学科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昆虫单元中,教师往往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昆虫的口器叫作“嘴”,把蟋蟀的触角叫作“须”。这些微小的一个字、一个专业词能给学生带来点点滴滴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用词要准确。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讲究用词的准确性,科学课课堂上不应该是出现“语言味”,有些学生喜欢把语文课内学来的生动字词运用到科学课上,在这时教师就需要纠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概括的准确、简明,有一定的明确性、描述性。比如,在描述猫的脚掌时,可以说“猫的脚上有一个梅花状的肉垫,能够使它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很小”,而有些学生会说“猫的脚上有一个梅花状的肉垫,能够使它行走时无声无息”。同时,如果学生使用“小猫很调皮”等拟人化的语言,教师应该加以纠正。
2、有结构的语言是必要的语言
在科学课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叙述要有针对性,要层层推进有根有据。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乐趣和兴趣去参与对智慧的挑战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智慧的“生活”。科学课课堂出示给学生的材料必须是少而精的,是最简单而且又能指向科学概念的。有研究者发现,在一堂课中,不合格的教师讲话的时间占到80%,而成功教师的讲话时间只占20%。因此,科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少而精的,在关键的时候要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导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教师讲的越少,学生自己的发现就会越多,探究活动开始以后,要尽量不向全班学生讲任何东西,因为那样做会使学生停止探究和思维,迫使学生注意听教师的讲解,不得不将教师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行为,转移自己的积极思考,取而代之的是被动接收。
(三)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效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课堂变得更为重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的调控能力成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主要素质之一。尽管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毕竟是学生,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里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学生一方而言),打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们的思路。对于这些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科学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有效地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那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处理地好,教学的整体损失较小;有的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没能处理好,且给全班同学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习上较大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多么得重要。但是,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要讲方法和艺术的。该如何做呢?
1、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一定要灵活机动。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此,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家庭背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活,自尊心很强;而有的属于外向型,活泼开朗;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2、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否则学生如果了解到你的“那两下子”就会进行抵触式的“抵抗”。所以教师应尽量利用无声的眼神、表情、动作与有声的语言配合,方法多样进行教育,尽量使学生在心理上取得认同,并要防止学生行为上的反复。
3、教师的语言运用要恰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判断要准,要做到“一针见血”,不能然学生抓住你的“不是”,并且使用的语言要恰当准确、严爱有加,切不可过多的使用非教学语言,更不能讽刺挖苦。评价也要恰当准确,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全体同学的反感。
4、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对于课下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切不可拖延。否则,一是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同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二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不严谨”、“好忘事”的印象。
因此,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教师要具备一些特殊的能力,能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1、教师要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要运用细致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获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并及时分析,正确判断,随时调整教学容量、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获得教学的主动权。
2、教师要有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定手段对学生听讲状态和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教师的调控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控学生听课情绪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二是调整教师讲课速度、方式、步骤和环节,保持传递知识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
3、教师要有高超准确的解惑能力。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甚至是离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热情地予以解答和引导。为了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信息,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思、去问,不怕学生多问,深问,怪问。特别是对有“独到见解”或“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更应格外保护。
总之,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做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觉得学生很不好教。所以提高课堂的调控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①制订实验方案。
②成立课题组织。
③确定实验班级。
④收集资料,完善方案。
⑤进行必要的实验前测。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09年7月)
①依据方案制订分阶段工作计划。
②制度化地开展和实施教师的学习研讨活动。
③进行阶段性论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研究方案。
④撰写论文,深入组织研讨。
3、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0月)
①收集整理研究的资料和成果。
②撰写实验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除以上归纳的几个调控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在课堂、教师、学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得到共同成长。
1、构建了动态的生成课堂
(1)教学环节弹性控制。①提出弹性问题。“弹性问题”是指问题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②留下弹性时空。我们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甚至2/3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大家趋同时,让思维发散的学生发言,因为他的发言是引发点,能触发更多的生成性资源。
(2)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我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民主式”的,包括以下几种方法:①“合作式”。“合作式”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形式。②“质疑式”。“质疑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们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③“对话式”。“对话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3)教学评价多样结合。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将即兴评价和延缓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2、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促进
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课题研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首先,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在实践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分析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也比较有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教研室专家的认可。
再次,教师的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从不懂科研为何物到初步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再到把科研方法运用与日常教学研究中。可见,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课题研究课中,我们从典型的学生身上发现,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能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讲出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意见,有独立的思想,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既能表现自我的个性,有创造性,也能与学习伙伴认真合作,相互帮助,优化学习效果。从实验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所学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对探究的问题有独立的选择性,在小组活动中善于讨论,善于总结归纳小组意见,自主学习能力有了长足发展,学习成绩也有了飞跃式的提高。
七、研究反思
1、生成性教学的多变性、复杂性,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每天都在进步成长的学生,如果我们仍固守着陈旧的经验去操纵教学,那么课堂生成将成为难得一遇的精彩。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课后的反思,经常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不断加厚自身的专业底蕴,不断锤炼和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2、“教”的重点在于为“学”服务,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上。所以,“教案”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教师在何时点拨等构成导学的主要内容。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一名顾问、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帮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
3、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追求热闹场面,要以高质量的问题来激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这就有赖于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研究与调控,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学习环境、学习心态的研究与设计。正因如此,教师才具有“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将表现为高效的“引导”功能。
4、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但也不能一味地跟着学生的兴趣跑,面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必须把握正确的“度”,分清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意义的,捕捉和发散那些对学生个人成长有利,也符合科学课价值观的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无效生成。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郝京华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 (美)兰本达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4、《以结构性材料实现有效探究与意义建构的统一》 黄晓冬等 网络文章
5、《科学究竟是什么》P46 张红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版
6、《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P215 喻伯军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2005版
7、《课堂掌控艺术》 蔡楠荣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版

㈣ 小学科学课程光的传播使用的什么科学教学策略

课题 光的传播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难点:实验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电灯(或其他光源),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蜡烛,火柴,半透明的白纸,挂图。学生准备:学具材料,剪刀,胶水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1、谈话: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光你们有什么问题? 2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光的知识:什么物体能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 l 、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1)谈话:说一说,哪些物体能发光?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源。 (3)讲解: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有的是燃烧发光,例如蜡烛、松明(点燃后用于照明的松枝)、火柴、煤等;有的是靠电能发光,例如手电筒、各种各样的电灯;有的是靠生物体内部变化发光,如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有的是靠天体内部变化发光,例如太阳光,星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讨论: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2 、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 (1)讨论: ①从门窗或密林缝隙中透过来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②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㈤ 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要采用哪些教学策略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要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改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从教师思想和课堂教学入手,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实施。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真正重视科学课程
在小学阶段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专职教师缺乏,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造成低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的科学课程不属于学生与学校认定的主要课程,在思想上没有很重视这门课程,就造成教师在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科学课的质量。
要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先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科学课不重要的观念,只有真正认识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实行。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的教师才会精心地准备课堂。
二、认真制定教学目标
开设科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增长见识,了解生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一些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满足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如何让学生得到较大的收获,提升他们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是仔细斟酌,制定合适的目标。
例如我在上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脑》一课时,刚开始制定的目标是以了解大脑的形态和结构为主要目标,但是在深入探究后,发现学习大脑的知识要想讲透不容易,也必然会涉及许多科学名词和抽象的概念,而认识大脑及大脑的功能是为学生理解如何科学用脑提供科学依据,学生更需要在如何科学用脑方面得到科学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纠正他们平时在学习生活上一些错误观念,让他们通过本课学习后知道如何科学用脑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开发大脑功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初步认识大脑的结构特点。2、了解大脑分为左右半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3、了解大脑各区域的功能,认识大脑的主要功能,体验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4、认识科学用脑的意义和保护大脑的方法。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科学用脑的意义与方法。
这样的目标设置让教学这堂课程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为课的目标服务。环节需要用什么方式呈现,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预设学生的课堂反应,提前设计应对措施,以便减少因准备不足而派生出的无用环节,从而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脑》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用脑,在教授如何科学用脑之前,讲解大脑构造和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纯粹的知识灌输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人的大脑却是一个打不开的“暗箱”,为了克服对这个“暗箱”理解的障碍,我设计与“人的大脑”相似的又是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猪的大脑”作为替代品,让学生在兴奋的猜测后,通过对猪的大脑的观察,直观地了解了人脑的结构和特点,轻而易举地揭开了“暗箱”。这样的体验观察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快捷地明白人的大脑构造,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服务。
在“大脑是指挥中心”这一知识层面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分析这些活动是由大脑相关区域控制的,至于活动内容我们基于学生全休参与的原则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教学大脑的功能时,课堂上设置的几个有趣的小游戏,如:听声辨人、大家来找茬等简单的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了大脑各区域对人体各种活动的控制功能,把原本极抽象的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让孩子们体验到学而有乐,思亦有趣。在这一环节设计上不采用课本上的“记忆力”、“创造力”游戏,是因为记忆对于人的大脑功能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不能清晰体现大脑对各器官和各种活动的控制功能,而创造力游戏——拼七巧板,也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所以把游戏简单化,清晰化,这样更能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实施评价方面,我们试图通过日常学习中常见到的现象以判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巩固已学的知识,把科学用脑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四、有效利用课堂生成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充分的预设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充分的预设,并不表示教师对教学的全控制,也并不表示教师对学生活动和思维的干预。叶澜老师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简单的电路》一课,做连接电路的实验,十二个小组里还有一个组的灯不亮,我没有简单的说:“你们课后再试试吧”,而是让他们小组演示做法给全体同学看,大家一起分析、寻找失败原因,帮助这个小组获得成功。这样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握课堂生成的资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同时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五、大力拓展课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时,总习惯把拓展活动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而如何研究却无后话。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时,要加强实效性。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确定学生比较容易完成的、确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要及时督促检查,鼓励评价,适当时可以交谈、书信、家长签字的形式取得家长对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支持。对于那些中长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尽量设计些简单易行图表式的记录单,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过程性反馈,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看,让别人来欣赏,使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同学间的认同和肯定,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热情,真正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生活,走向社会,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真正与科学学习零距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思考、创造性的去设计、艺术性的去实施。相信我们在不断摸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让学生出彩,让课堂精彩。”

㈥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完善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现阶段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是每个科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㈦ 小学科学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有三大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其实就是化难为易,把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把一件大事分解成一件件小事,这样你就会发现:从小处着手,从易处着手,事情也许并不很难。怎样化难为易呢?(一)化抽象为形象1、语言的形象化。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2、图像的形象化。图像包括图片、图表、草图、绘画、摄影、幻灯、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在无法借助实物的情况下,图像直观是实现形象化的最主要途径。通过图像的直观性可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所阐述的道理,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尤其是教师自绘图画是很有教学价值的。 3、动作的形象化可以用直观表演、直观演示、直观操作。(二)化理论为实践,从生活中寻找科学性,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实践中获得,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课本知识。(三)化未知为已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四)化复杂为简单,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二、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一)由结论到过程,让学生学深学透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展示知识本身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卷入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二)由知识到问题,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研讨,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当然,问题要设计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有新颖性,使其能够有效引领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三)由已知到未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四)由一元到多元,“一元”指的是一元标准、共性认识、普适价值,“多元”指的是多元解释、个性认识、独特价值。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生活的多种体验感悟。多样化和个性激活了课堂、激活了思维,有助于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出个性来。(五)由传承(接受)到创新(质疑),学习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传承和接受,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创新和质疑。这样的学习才会学得深学得透。(六)由依赖性的学到独立性的学,“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杜威)教材的编写因为要受到书面形式等的限制,总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当教材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把学科知识内容固定下来时,它必然省略了隐含在其中的有丰富内容的思维过程,这样就带来一个矛盾,即内容上包含着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而形式上是简单、呆板、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这也就是说,以书本(教材)形式出现的知识,它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七)由教知识内容到教思维方法。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内容时,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和说明的表述上,而是要进一步深入进去,挖掘和揭示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的产生与形成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三、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越学越爱学、乐学的具体策略有很多,但这些策略一定有其共同的特点和秘诀:富有情趣。情趣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发现的幸福。这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源泉。(一)教师要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上课要投入。 ——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前提。(二)挖掘学科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核心。(三)“寓教于乐”,把游戏、艺术引进教学,使教学活动充满情趣。——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敲门砖。(四)体验成功,让学生在你所教的学科上获得成就感。——这是让你的学生热爱学习的公开的秘密武器。(五)重建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家的感觉(安全感)。

㈧ 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充满童趣的策略研究

一 、实验教学低效性的具体表现
(一)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匮乏或具浅表性
学生的科学实验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戏活动的层次,把一个个实验当作体育课里的游戏,“图”个热闹,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小科学家”来研究问题。虽然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科学实验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二)实验活动中学生参与率低下,缺少合作
在实验活动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形式是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莫不做声,只顾自己做事,毫不理会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去研究的,并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觉得自己是“观众”;也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把这份探究的权利留给自己,并没有合作的意识,这大大影响着实验的开展。
(三)实验活动操作不规范,处于无序自由状态
新课开始,学生往往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总不能坚持很久,他们总想自己操作,总认为实验很简单,无需老师讲得那么清楚,坚信自己能顺利完成实验。随即带来的自由探究带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发挥性、无序性,对科学的真理现象蛮不在乎,远离了教材的意图,陷入了“玩玩”的状态。
除上述三点外,实验教学低效性的表现还有很多方面,例如,在科学课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学习态度不稳定,总凭着一时的兴趣进行学习。这样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能力的培养,好多学生的心理活动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手创造能力更是不能充分发挥,那么怎样在科学实验课中,变教师的主动为学生的主动,怎样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二、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经过教研组两年多的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落实科学课常规 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何树德老师在《新教师的成长提示》中对我们年轻科学教师说过这样的话:初为人师,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如果能构建起人性化的学习常规,对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实施新课程以后,新的教学理念指引着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教师必须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时时放在心上,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就势必要构建新的学科教学常规。
何树德老师将学习常规概括如下:

收集资料很重要,举手发言要做到,听清任务勤思考,观察物体需全面,

实验现象记得清,研究主题讨论好,小组汇报集体议,组内活动音量低,

允许汇报声音响,全班听到要做到,同伴发言专心听,如有补充要发表。

只要常规落实到位,我们的科学实验就有了保证。学习常规不是要学生记忆背诵条文,而是理解后的行为守则,学生的自觉行动。笔者将何树德老师关于科学课的学习常规打印出来,把它们抄写在实验室黑板的左侧,让他们每次走进实验室从头到尾读一遍,让学生明白实验课不是体育课、也不是活动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约束,学生自然能初步遵守,慢慢地习惯这样的科学课堂学习。在分组活动时,能控制音量,不会认为教室是个农贸市场;也不会把分组活动误解为自由活动,漫无边际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只是明明知道还要再不小心中继续违反,大多是想动手做个究竟,想弄个明白,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只要耐心教育,给他们树立合适的标杆,经常提醒督促,他们会慢慢开始遵守课堂学习常规的,这一点我们要充分相信他们。
(二)遵循实验设计原则 设计有效实验
1、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验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科学实验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又存在着差异。
三、四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很不稳定,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三上第一单元中“植物的叶”一课的实验设计,我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叶(枫叶——掌形叶;银杏叶——扇形叶;竹叶——披针形叶;雪松——针形叶),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大自然中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不同种树的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各不相同。
五、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如:六上能量单元的《电磁铁》一课,有一个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可以这样设计:
(1)发现问题:各组电磁铁钉尖、钉帽的南北极各不相同。
(2)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按方案实践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2、实验设计要符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
科学课具备自己的特点:1、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2、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3、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在科学课中,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终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那么,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发现问题:各组电磁铁钉尖、钉帽的南北极各不相同。
(2)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3)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讨论研究方案。
(4)汇报研究方案,明确操作要点。
(5)学生按方案实践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交流。
(7)小结。课件出示: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交流总结的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质疑精神。这样的设计和操作是有效的。
3、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等等需要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设计时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学校和周边环境去考量,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如设计六上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调查时间,然后再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最终明白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指导学生整个实验过程 扶放结合有的放矢
小学科学高段实验相对于三、四年级来说较为复杂,所以对于实验和观测的要求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时候我们便会拟订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定规则,以求实验顺利有效的进行,但这种顺利和有效完全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性。如在实验操作前给学生制定这样的实验分工:
操作员:负责固定杯子,用手指控制杯底的小孔。
发令员:准确观察水平面与杯子刻度,及时发令。
计时员:时刻关注时钟,根据发令员的发令及时记下起止时间。
记录员:将计时员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并统计出所需时间记录在黑板上(为记录方便,“秒”用符号表示)。
这样的实验操作安排的确能指导学生有序快速的完成验证过程,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动手并无动脑,他们根本不用去思考我怎样能更好的操作。我们要怎么分工,谁做什么?这很重要,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分工合作。
指导学生整个实验大致要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小结反思等过程。实验过程中要扶放结合,教师要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
1、指导学生进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内容作出书面计划。制订计划就是“事先想”,“想好了再做”。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思考一下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进一步明确问题、准备材料、明确方法步骤等。为使探究活动更具目的性、计划性,我们把“事先想”的内容记录下来,想好了才能做。
如四上第一单元“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课的实验设计,教科书中给了一个不完整的研究计划的范例,以指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和可进行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围绕研究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的,只有在准备好材料的前提下,我们走进课堂才有底气。学生才会专注地听老师上课,以至于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地投入到实验当中去,开展研究,弄清真相。
课堂教学片断:
师:教科书上的研究计划是一个范例,并不能概括所有的计划,我们来制订一份详细的计划好吗?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个。(教师投影出示。)

研究计划
一、 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二、 研究的准备: 100毫升水的烧杯、1小袋食盐、1只小匙、
1根筷子、 1张记录纸、 1台天平
三、 人员分工:材料员 、 操作员
记录员 、 汇报员
四、研究方法:
1、
2、
3、
五、实验结论:
100毫升水在大约20摄氏度的水温下,大概能溶解( )勺食盐,约( )克。

实验记录单

食盐(勺)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溶解的勺数请打√

生:莫不做声,静静地看计划。
师:明白怎样写计划了吗?我们一起来商量商量。
经过一段时间商量,我们最终研究方法大致统一如下: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食盐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2勺,这样一直加到食盐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制订计划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还要有交流研讨的活动,这样能很好地填补了思维的“空白”,也为进一步修正计划做了必要的补充。小组如何分工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一名材料员、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方法如何?在这个实验中,一勺盐是多少又是一个变量。教师强调取一勺盐为一平勺,用尺子把高出勺子边缘的盐轻轻刮去,实验前教师要做好示范,这相当重要。同时让学生明白,必须在溶解了第一勺以后再加入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并及时做好记录。
经过这样的系统操作,学生也明白制订计划的重要性,每次实验要经历“事先想,想好了再做”的步骤。当然计划的制订也有不少的方法,我们不能一个标准,尽量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去制订,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才能。有了计划,实验的开展也有章可循了,实验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减少了无谓的时间,少走弯路,向着有效的学习目标迈近。
2、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前猜想和假设
当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以后,我们一般会让学生猜想和假设,如果只是为了得到答案走走形式,那探究活动的过程就会显得毫无意义。因为学生根本体验不到科学家发现这一真理时的思维过程。
例如:三下第五单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实验设计中,“推测蜡烛、橡皮、回形针、胡萝卜、铁螺帽……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是能做出自认为有“根据”的预测的,教师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根据”。对有的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形成的假设,会是一个在学生一定思维下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揣测。
所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猜想和假设也尤为必要,学生一旦经历了这个过程,他们在猜想和质疑中把问题推向高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他们的思维从零乱变得有序条理;在开启知识的大门时,学生的假设也变得更有悬念,促使自身更关注实验的过程,指向更明确了。
3、控制实验材料 明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很多时候,我们课堂的实验步骤是由教师一步一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或是简单的操作。在整个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从学生表面上看是参与了,其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心智活动很少的,不利于学生发展。
例如,四上第一单元“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活动中,教材插图向我们展示了高锰酸钾溶解水的现象。学生对这现象心存怀疑,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如果上课就借助插图来进行教学,这样上上算了,不再实验的话势必学生肯定把这个疑问永远放在心里,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所以课前我为每四人一小组准备了半杯水的烧杯、一个小匙、一瓶高锰酸钾、一根玻璃棒。讲清实验注意事项后,(如在实验前向学生说明高锰酸钾不能直接用手取,而应该用小匙等。)学生发现自己做出来的现象的确这样,一开始小颗粒进入水时就立刻溶解了,稍大点的颗粒因为没有立刻溶解,这些大颗粒像丝带似的沉到水底,成深紫色聚集在一起。学生搅拌之后整杯水成紫红色的溶液,最终颗粒不见了,全部溶解于水,说明高锰酸钾是能溶解于水的,不像面粉那样沉在烧杯底部。这样学生在实验中验证、体验、进步,在快乐中成长,学习效果也理想。
在学生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有活动的提示。笔者认为有的活动要求,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当真的需要教师提出的时候,教师必须在学生活动之前交代清楚,在提供学生实验材料之前先交代活动的要求,材料还在教师手中时,你说话学生会听,因为他们还想拿你的材料,还不能自己去摆弄材料,但是如果你没有把事情交代清楚就把材料给学生,然后想起来还有要求需要补充的话,学生一般是不会听你的了。所以对于活动提示,教师一定在材料提供之前说明清楚,但是不能太多,最好不超过三条,清清楚楚的交代,否则学生记不住也做不好。
4、引导分析现象和数据 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
实验后的交流汇报,教师往往指向实验结果,忽视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当学生说出结论后,往往我们做老师的就感到万事大吉了;忽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匆匆的走过场,没有指出存在的问题,其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隐患。甚至会扭曲实验本来的结论,影响了正确的认识事物。首先要求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再者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重点培养数据意识;第三,讨论和交流时一定要进行提炼。在科学实验课中,我们要让每组同学进行实验后的讨论和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见解未必是全面、有效的,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在这样集思广益下,学生获得了信息的整理、修正,更完善了当时的见解,步步向真理逼近。
5、小结反思
做完实验,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有些实验能成功?为什么有些实验会失败?适当的反思有助于促进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加以分析,找到关键的问题再实验,再小结,在反思中学生意识到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养成良好的观察态度。
(四)保证实验探究时间 创造拓展探究空间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得要有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得要留出出错误耽误的时间,得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要有时间来展开讨论。因此充足的时间成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追求“小步走”,设计很多环节,一环紧扣一环,讲究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小,便于教师控制,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剥夺了学生在课堂里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教师的不断叫停而变成 10*2或5*4。在《电和磁》这一课中,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按照一般的处理,指导学生通电线圈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磁性,让学生尝试,用不了几分钟时间,探究活动就结束了。但如果设计成在学生探究了几种增加磁性的方法后,着重探究通电线圈的引出、不同绕法、放置方法等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相助锦囊,一切活动都由学生按思路有条不紊的进行,直到全班同学都完成探究。这么大块的探究时间的保证,让孩子在有计划的实验步骤下自主探究,增加了对线圈增大磁性的感性认识和科学认识过程。探究怎样使小磁针偏转幅度更大这个实验,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是需要不同的时间的。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有的组已经完成,有的组还在继续的情况;有时,由于时间的不充分也可能的出的结论是从书中“偷”来的;有的实验的时间也很长。这个时候需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当然,在这20多分钟的实验探究时间里,并不是放养式的自由探究和实验,教师将是更加繁忙。在学生初步进行了怎样增强小磁针偏转角度的方法的探究活动后,会觉得自己的研究活动结束了,会觉得无事可做。赭石,教师适时的给小组提示卡,让他们变得有事可干,而且这个任务也能促进学生继续对磁性增强的探究,这里明显体现一个递进的探究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利用实验探究活动的时间差,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开展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加交流,减少教学的低效性,为科学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㈨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策略

教师们要找准“科学教育的自我”,形成一种对科学正确教学的认识。即把握科学学习的两个层次:一是其过程,一是其概念。
科学作为一种过程只是指学生可以以科学家进行工作的方式为榜样。然而,科学家通常从事于自然情景下的问题探索,而这种情境对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不清楚的,无经验和无独立研究可能的。因此千万不能在无视学生学力的情况下,就让学生一味的自己探索。首先就要求让学生清楚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并努力为这个目标建立一个探究的过程.这就是科学教学提倡的建立一个实验并探索其结果,以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思想的重要意义。由于科学探究的复杂性,使得科学教学更提倡以学生的相关经验、习惯、技能水平等发展水平,进行启迪和诱导。对于小学生来说,为学生建立一个研究模型是致关重要的。有了这个模型,学生就可以进行模仿实验,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科学必须体现出科学的本质,即对自然现象和人的思维及研究方法的高度概括,故此,科学教学一定要体现出科学的“概念”。因为,当思维成为科学学习的中心,可以使教学超越材料和教学目标划定的界线,构建起学生的思想世界。没有这种超越和构建,教学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前人的脚印之后。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在于“产生结果的过程的重要性”。科学教学需要超越单纯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模式,启迪科学精神和思维,让个体沿着科学的道路去追求科学的真知。将“保证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得到实验现象”作为教学的全部,必然会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敏锐性、科学性的推进,学生的科学认识思维发展必然会被淹没在一个个没有思维结构的活动中。

阅读全文

与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