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如何看待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据调查发现,60%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太大,在所有问题中排居首位;64%的教师认为工作量适当、精力主要放在备课、上课上是生活中最开心的事情。
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教师的工作量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大量的学生作业、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外,还承担了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未考虑教师的机体承受能力而承担过多的临时交办任务、一人多岗现象,鼓励教师的“牺牲精神”,而忽视了维护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倡导教师做科研型教师,人人搞课题,以及所谓的学科整合;及因师资匮乏等原因班主任不能享受减一半课时工作量的工作待遇等。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有许多教师渴望可道理解,渴望得到救助支持,渴望得到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健康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⑵ 如何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开设专门课程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活动。既要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又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利用继续教育的形式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在校内引进专门人才进行授课。或者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通过这种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还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训练。2、开展心理咨询 所谓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前来咨询的人员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困惑,回复到健康状态。心理咨询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通过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帮助教师排解心理困扰,矫正不良行为和思想倾向。让教师心理障碍问题有地方倾诉,有渠道宣泄,有人为之疏导劝诱,使他们走上健康从教的道路。 二、自觉保持愉悦的心境 哲学家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劳和痛苦,愉悦的心境是增进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是人们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在生活、工作中要力求做情绪的主人,有意识地培养乐观、愉悦的心境。教师精神饱满,充满热情,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学生的“上课厌倦症”,以自己轻松愉快的心境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教师走上讲台如同演员登上舞台一样,应调节好情绪,忘掉自我,全身心地进入教师的角色之中。在课前,除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还要稳定情绪,情绪过于激动,授课时会难以控制自己,思路会模糊,容易偏离教材中心,甚至会有失教师的身份说出一些过激的话来,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授课前如情绪激动或心情烦乱,可以闭目养神,摒弃杂念,远眺窗外,或听一段柔和的音乐。因为听一曲欢快的曲子或观赏一会绿叶鲜花,可以使情绪得到改善。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对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有着积极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能,避免单纯地说教,使授课内容及形式最大限度地生动、丰富起来。 三、主动调整心理需要 常言道:“心病需要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维持心理健康归根到底还是靠广大中小学教师自己。 教师自身应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积极预防、调控不良心理障碍和情绪,并学会主动去调整自我心理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级论”理论学说中指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它是产生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一般说来,需要的强度与活动成正比。有了不合理的需要,并且不正视现实,只一味地听凭无度而无望的欲望的引导,只能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教师应有对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并以此作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自觉地为此勤奋努力工作。如在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问题上,不从个人的立场上看待,而是全面衡量,客观对比,合理评价,才能在“心理失落”时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上的自我平衡。如有位老师说:“我真倒霉,从今年开始参加评课要现场写教案,评高级的条件也比以前苛刻得多,而且又不能分配住房,不能补课,还要参加业务上的培训……”这个老师的心里一直有这样解不开的结,如果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事物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反省自己,与时俱进,那么心理的疙瘩就会排除,这沉重的包袱就会慢慢地解开,得以健康的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是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不同,需要不同的心理适应,以保证心理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适应,使人心情舒畅,工作关系团结协调,家庭和睦友好,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失调,引起消极的心理适应,往往使人心情消沉苦闷,工作关系紧张,这必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教师之间客观存在“你上我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的状态,同事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形成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教师之间如果建立融洽和谐的共事协作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彼此交往频率提高,信息交流加快,而且也有助于优化育人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坦诚、豁达,真诚帮助别人,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缩短与他人,与社会的距离。当与他人有矛盾时,学会设身处地的方式去体验别人,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避免出现判断错误和不恰当的行为。只有在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 五、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 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各中小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有选择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使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耐压”度。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
⑶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教师,在我们岳阳市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为社会培养着各种人才,在社会的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社会给予老师的不理解甚至误解还是很多,我们老师也认为这个行业压力越来越大。我的身边还有些人说:“当老师好,当老师多轻松喽,钱多,假多。”我想一些人没能真正理解教师这个群体,没能真正体会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压力,没能真正了解教师的不容易。
1、城里竞争激烈 忧心住房
城市优越的条件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方面优秀的教师的聚集,说城市里的学校聚集了教师界的精英一点也不为过。而在精英队伍中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一种激烈的竞争压力。稍有不顺,就有可能被淘汰。
城市工作环境好,大家都向往,但城市的消费高却也是人所共知的。虽然城市里的老师的工资几年来已有所上涨,但面对于那飞速上升的房价,作为教师,就那一两千元的月收入,何时才能买上城里的昂贵的住房呢?如果单位没有住房福利和补贴,老师们辛苦一辈子,也许也顶不过那几十方米的房子。这样的收入与房价比,教师们忧心住房问题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他们因此而产生的忧虑和压力也可想而知了。
2、农村教学任务重 生活清贫
与城市相反,农村的学校,一般都是在缺编下运作的,虽然社会中就业一直都不容易,但就农村学校的就业条件,要留住一个老师却也不容易,要留住一个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
但学校的任务却不能因为老师的不足而减少,即使老师不够用,也不得不让有限的师资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于是一个老师担任几个科目,一个老师做着几个老师的工作的事情也就发生了。工作量大,这是农村教师的事实,困扰着我们的还有我们的与生活相关的收入和业余生活。还有农村学校往往是寄宿学校,老师们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才睡,真的很累。
⑷ 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高分悬赏!
http://www.hpe.com.cn/HPWEB/Sample/Detail.aspx?id=&Item=EcationTechnology&Code=112
握住快乐的金钥匙
——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健康
一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它维系着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维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快乐,因而应该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性、充满幸福和欢乐的职业。然而,笔者2000年5月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我县小学教师进行大样本测查,发现近三分之二的小学教师至少存在某一方面的精神症状,有四分之一的小学教师存在五方面以上的精神症状,其中有少数教师程度已相当严重,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社会发展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职业。这种尴尬使不少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类似“心理感冒”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中,不仅导致早衰甚至早逝,并且弥漫性地投射到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然而,目前要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在短期内大幅度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是不大可能的。在外界条件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自己是否无能为力了呢?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压力状态下,帮助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释,自我放松,自我成长,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出于一种“助人自助”的神圣感和使命感,笔者和同事一起在城镇、农村、山区各选择一所学校,进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行动研究。
我们提出了一些支柱性的口号:
“我们没办法改造客观世界,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主观世界。”“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压垮,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压垮;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打倒,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倒。”
我们把可读性很强,操作性也很强的心理健康自学材料发给教师,要求他们自学、自省、自悟;
我们每月一轮顶风冒雨深入三所学校作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我们布置教师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做书面认知作业;
我们要求教师睁大眼睛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快乐;
我们让教师根据不同的情绪困扰开展小组讨论,在交流与合作中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人际交往,解决共同问题……
⑸ 学校如何填写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情况调查表
学校如何填写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情况调查表
具体的表格样式是什么?
《心知识》集团编辑部专业为大家解决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难题。
⑹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可以加快提高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的业务能力 ,使之尽快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也为其今后的进一步成 长打下基础。可以提升骨干教师的能力,使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专长, 结合其原有的教学... www.wsdxs.cn/html/xinlixue
采纳哦
⑺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1、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注挑战着教师的心理。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已进入全面的改革,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在教师中形成必须排序的现状。这种排序,让教师们与之相应的压力随之加大。学校方面也给教师施加了很大压力。由于高考和中考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多以升学率高低、考入名牌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多少来衡量,这就造成学校不得不为教学质量而给教师加压。这促进了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也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出于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影响,许多家长把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家长们在为孩子择师时的标准非常苛刻,他们希望老师年富力强、有教学经验,希望老师是名师等等。随着家长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攀升;现代社会使得学生视野开阔、信息量大,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再“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动摇,无形中向教师工作提出了挑战。
3.教师职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压力。教师自己力求“敢为人先”,“追求完美”,致使不断自我加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老师的观念和知识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满足,特别是在日益严峻的升学压力下,一些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表示怀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中小学教师们的主要负担。
此外,部分教师也受到自身性格的制约。许多教师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生活。有的教师除了看书、学习,没有业余爱好、没有休闲场所,紧张的工作情绪得不到放松;还有的教师自身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内心焦虑、嫉妒、孤独无法排遣。
二.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及表现
1、焦虑。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在成为高压力人群。近几年来,随着学生高峰期的来临,中学各班容量大多在60人以上,中学教师除了正常上班外,还要面对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据我们对教师的工作负荷调查,有30%的人认为非常重,46%的人认为很重,23%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的人认为很轻。长期巨大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极度紧张、焦虑。
2、抑郁。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三年,但评价体系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功利化的教育观、高升学率的质量观、高学历的人才观,依然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像三座大山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同时近年来,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量化考核、职务职称评定、竞争聘任上岗、末位淘汰等措施,使不少失败的教师心理失衡、精神不振、抑郁沮丧。
3、倦怠。教师时刻处于育人和个人事业冲突之中,部分教师为体验成功、追求个人发展逐渐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兴趣、热情,或“经商下海”,或“考研深造”;教师职业地位、经济待遇的低下,也使部分教师自暴自弃、牢骚满腹,失去了对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评价的滞后性,使教师付出与获得之间有时不成比例,难以立竿见影,所有这些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4、交际不适。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群体,与社会联系、参与社会活动较少。据调查,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6.99%,在校外与他人经常交往的只有14.69%,且在人际交往中有不适感觉,表现出固执、偏激、好为人师等不良倾向。
三.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教师心理问题的发生。就教师自身而言,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而通过学习与运用压力应对技术,教师心理健康有望得到有效的 促进。
1、优化“大环境”,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满足教师成就感。
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满足教师合理的要求;要认真履行《教师法》,确保教师享有法律赋予的全部权益,提高教师职业威望,真正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社会要更新质量观、人才观,为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自我实现的机会,满足教师成就感。
2、放宽“小环境”,给教师松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信任教师,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推行民主化管理,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要树立科学评价制度,给教师松绑减负,拓展教师生活空间,充实自我、调节生活;要严格限制班容量,逐步实施小班教学,确保教师法定的休息、娱乐时间,定期为教师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使教师与时俱进,放飞心情。学校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并且消除那些不必要的压力来源,如额外的工作任务、过多的会议、不合理的考评制度等等。此外,学校和校领导应采取一种重用和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业务上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时常给予能够满足教师们个人需要的激励,建立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
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作为教师本身,首先应该养成知压、减压的习惯,了解自己面临的压力,主动帮助自己应对压力。其次,学习一些压力管理策略,如认知重建、设立合理的目标和期望、掌握一些时间与目标管理策略等等。最后,对于工作繁重的教师,有必要掌握一些身体放松策略:如进行适当的运动和肌肉放松,每次30分钟左右;多听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烦躁不安时,可听舒缓的轻音乐,抑郁焦虑时,听一些激荡的交响乐;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闭上眼睛冥想,使自己逐渐进入一种舒缓、宁静的氛围中,融入自然,忘却烦恼。或者,也可以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把情绪适当排解出来。例如心情不舒坦时,痛哭一场或捶打枕头,以避免在重要时刻把不适合的情绪表露出来。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情绪矛盾,可以求助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及时化解情绪障碍,以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4、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
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因此我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应加强人文关怀,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为教师排忧解难。具体做法有:(1)指导教师有效驾驭心理压力的方法,增强其心理防卫能力;(2)引导教师合理思维,多进行正向思维与客观思维,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减少消极情绪;(3)鼓励教师多参与群体与社会活动,扩大心理交往空间;(4)鼓励教师在繁忙中求休息;(5)协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空间。学校和教师的互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和保健,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总之,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的进步。面对种种压力和挑战,教师急需发展自身的承受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无可厚非,应该正确对待,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使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⑻ 小学教师有常见的心理问题怎样解决
一、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开设专门课程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活动。既要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又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利用继续教育的形式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在校内引进专门人才进行授课。或者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通过这种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还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训练。2、开展心理咨询
所谓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前来咨询的人员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困惑,回复到健康状态。心理咨询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通过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帮助教师排解心理困扰,矫正不良行为和思想倾向。让教师心理障碍问题有地方倾诉,有渠道宣泄,有人为之疏导劝诱,使他们走上健康从教的道路。
二、自觉保持愉悦的心境
哲学家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劳和痛苦,愉悦的心境是增进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是人们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在生活、工作中要力求做情绪的主人,有意识地培养乐观、愉悦的心境。教师精神饱满,充满热情,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学生的“上课厌倦症”,以自己轻松愉快的心境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教师走上讲台如同演员登上舞台一样,应调节好情绪,忘掉自我,全身心地进入教师的角色之中。在课前,除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还要稳定情绪,情绪过于激动,授课时会难以控制自己,思路会模糊,容易偏离教材中心,甚至会有失教师的身份说出一些过激的话来,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授课前如情绪激动或心情烦乱,可以闭目养神,摒弃杂念,远眺窗外,或听一段柔和的音乐。因为听一曲欢快的曲子或观赏一会绿叶鲜花,可以使情绪得到改善。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对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有着积极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能,避免单纯地说教,使授课内容及形式最大限度地生动、丰富起来。
三、主动调整心理需要
常言道:“心病需要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维持心理健康归根到底还是靠广大中小学教师自己。
教师自身应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积极预防、调控不良心理障碍和情绪,并学会主动去调整自我心理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级论”理论学说中指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它是产生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一般说来,需要的强度与活动成正比。有了不合理的需要,并且不正视现实,只一味地听凭无度而无望的欲望的引导,只能是自讨苦吃,自寻烦恼。教师应有对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并以此作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自觉地为此勤奋努力工作。如在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工作安排等问题上,不从个人的立场上看待,而是全面衡量,客观对比,合理评价,才能在“心理失落”时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上的自我平衡。如有位老师说:“我真倒霉,从今年开始参加评课要现场写教案,评高级的条件也比以前苛刻得多,而且又不能分配住房,不能补课,还要参加业务上的培训……”这个老师的心里一直有这样解不开的结,如果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事物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反省自己,与时俱进,那么心理的疙瘩就会排除,这沉重的包袱就会慢慢地解开,得以健康的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是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不同,需要不同的心理适应,以保证心理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适应,使人心情舒畅,工作关系团结协调,家庭和睦友好,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失调,引起消极的心理适应,往往使人心情消沉苦闷,工作关系紧张,这必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教师之间客观存在“你上我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的状态,同事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形成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教师之间如果建立融洽和谐的共事协作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彼此交往频率提高,信息交流加快,而且也有助于优化育人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坦诚、豁达,真诚帮助别人,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缩短与他人,与社会的距离。当与他人有矛盾时,学会设身处地的方式去体验别人,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避免出现判断错误和不恰当的行为。只有在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
五、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
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各中小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有选择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使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耐压”度。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
⑼ 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作为一位教师,他要么是在帮人,要么就是害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心理健康如果出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具重要性。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的水平。这让我们为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担心,也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担忧。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并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适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祥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五方面:一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有热情,才能更加的投入工作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二是教师要了解实时的教育政策,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三是能在教育界建立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具有稳定而积极的心境;五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要懂得如何调整自己,学会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如何使自己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在这我将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自身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一)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凡事首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让心大一点: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变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变小了。很多的事情往往都是自己把它给想得太复杂了,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万事开头难……这些告诉我们的是事情的开始或许有点难度,但只要平心静气的把心放宽一点,放大一点千里之行也不过是难在第一步,万件事也不过是第一件事情难完成。再大的事情也不过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心释放出来,要看到这大千世界的气象万物。死死的握住你的双手,你什么也没抓住,伸出你双手你就拥有的整个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二)必须加强身体锻炼。心理健康其实与身体健康也是有一定的联系存在的,现代的教师不应当追求自己身心都健康。多做户外运动,提高自己的保健意识,注意饮食的结构,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运动方式,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影响。(三)学会简单化生存人生的追求是什么?如果要说起来有很多金钱,名誉,地位,有太多太多,但作为老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点,让自己的人生追求简单化:有个伴、有个窝、有点钱、有好友!(四)确立对自己的信心人的毛病是不相信自己,因此总看别人。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并且要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学会扬长避短才是正确看自己。(五)永保一颗平常心对生活、对工作、对自己、对别人,都不要有过高的要求。面对生活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我们都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只要尽力的去付出,结果也不过成功或失败。成功了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可这种感觉又能持续多久?失败了带来的是痛苦与失望!其实无论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应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既积极主动地做事,对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而为,但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都完美,始终保持从容淡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