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地理知识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大家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我以为,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在将到我的家乡这一单元时,请学生回答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何特产,有哪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交流,学生兴趣较高,都参与进来.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宣传家乡,写广告语.这样处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自己需要而又有乡土特点的社会地理、生活地理学习资源.三、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课的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德育课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1. 游戏竞赛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如学习人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时,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其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难以尽述.总之,作为地理题材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总之,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力图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将活动过程最优化.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❷ 求电子版《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吴履平主编,2001年)
书名=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 地理卷
作者=吴履平主编;课程教材研究回所编
页码=507
答
ISBN=7-107-12998-8
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1
附件已经上传
❸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走得更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使其融入现代教育的体系之中.切实可行的法是在现有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开辟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的通道:在不影响原有课程和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在有关学科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报告、讲座,或参观、旅游、表演、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显然,这是各相关学科教师,包括地理教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1、在地理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地理学科融自然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地理学科易于同其他学科建立科际联系,包括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中国特定的地理舞台,存在于某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地理学科中多显性分布在人文地理学,诸如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和农业地理等分科知识中.例如,物质文化层面的中国古代耕作文化、南北方古民居和园林的不同文化特色、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宗教文化、风俗民情等.由此看来,地理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借助于地理教学这一载体,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现实、可行的。2、将中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地理教学的具体措施(1)努力挖掘知识元素,精选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中,有些内容在地理教材中显而易见.诸如,夏历中十九年七闰法比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发现这个周期早160多年;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我国古代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等.教授这些内容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其中,有些内容地理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关于地壳运动“沧海桑田”之变,以前常常由珠穆朗玛峰上有海洋生物化石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可进一步,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引入:沈括于公元1074年到河北西路(约在今河北省西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边防去察访时路过太行山麓,发现“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便实现了渗透之功效.利用古代地理知识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注意精选相关内容.例如,关于教材中的地图知识,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教学时要有选择地介入.关于经纬度制图,清朝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最早采用经纬度制图法测绘的地图.道光年间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采用经纬度制图法编绘的世界地图集.该图集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也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堪称为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的开创性著作。(2)以多元化途径营造教学氛围,创设学习情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出现于地理教学中,往往是作为一些支撑知识用来论证和说明问题的.教师要深入探讨、精心设计,采用灵活的方法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学时限内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生动而鲜明地突出地理知识点,同时起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之目的.对于人文色彩浓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居住文化的地域性,教师可以准备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北平原地区的口袋房、内蒙草原地区的帐幕(如蒙古毡包)、华北地区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洞穴(如延安窑洞)以及岭南地区的干阑(如吊脚楼)等,从中体会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关于风俗民情,诸如民族服饰文化,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民族服装实物展示或让学生穿戴好模拟表演,使教学更生动,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各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性格.③以构建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机制,搭建互动平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具有广阔的外延,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地理课堂,利用互联网搜集或社会实践调查,发掘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相关的报告、讲座、参观或旅游,注意寻找切入点,针对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激励他们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有价值的创见;还可以组织学生竞赛、社团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人生智慧。总之,地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中有地理学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审视、甄别和探讨,根据时代需要在地理教学中加以融入和渗透,把地理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现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❹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
❺ 教育部对中学各科每周的标准课时量的规定
中学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学教师周课时量
高中: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1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0节;政治、历史、地理周课时不少于10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4节。
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0节
初中:
①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②担任班主任周课时不少于12节。
③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周课时不少于2节(一校两址或学生数在2000人以上的减半),副校长周课时不少于4节,中层干部周课时不少于6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④对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可在上述规定课时减少1-2节;
⑤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老教师,在规定课时中相应减少20%。
⑥对因病、怀孕待产及处于哺乳期的教师,可酌情减少课时量。
⑦专职教辅人员每校不超过3-4人;实验室教师为专职教师。
(5)小学地理教学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机会,始终被列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是中国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教师队伍有力支撑着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意见提出,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快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意见同时要求,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❻ 求支教小学四年级地理教案。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好选择和生活相关的,也比较有趣些。
比如天气,看那里是南方还是北方,一年四季会出现哪些天气,然后重点介绍,和当地出现的天气联系起来说更好。
还有地势等,比如处在平原地区的就跟他们讲平原的地理只是,处在山区的就讲山区。
最近几天很忙,没时间写教案出来,先给你点方向性的意见吧。
❼ 初中的地理教师资格证能考小学的什么
初中教师资格可以考小学教师,至于可以考什么这具体要看职位表所招老师是否有专业限制
❽ 英国小学课程中为什么还要必须学地理
英国小学大纲教学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科学、艺术、音乐、体育、地理、历史、计算机、现代外语、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宗教知识。这份乍看大纲里面的教学内容太过丰富,但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太多,并且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巩固而知新。
根据英国国家规定,在公立学校所有的5~14岁的孩子都必须要学习地理,课时占所有课程的10%左右。学习地理的三个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索能力;通过学习英国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英国小学的地理课应该算是社科研究类课程的一部分,这个跨学科的课程把地理、历史、时事、社会常识都融入到人文课里,揉成一个整体。
英国小学的地理课主要是通过5个方面来达成学习目标:地理技能、区域知识与理解、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
❾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喜爱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何使学生喜欢上科学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的。
一、 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经常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要寻根觅底地追问这是为什么?这种由好奇心产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从科学教学出发,就能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能使他们明确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如上“淀粉的踪迹”一课,讲到用碘酒检验淀粉,我让每个同学把手指洗干净,再把碘酒涂在手指上进行消毒,随后让每个同学把饭粒放在桌子上摆整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同学报告,饭粒变脏了,手指也变脏了。饭粒和手指都出现了蓝黑色,这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同学们都产生了奇妙的感觉,要研究的问题竟是如此奇妙,还能不情绪高昂,精神振奋?
二、通过展示动画 ,引起学习兴趣。科学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的关键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声、光、图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比如教学“鸟”这一课,首先放鸟的录像,千姿百态的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仿佛置身于百鸟之中,乐于跟随老师去学习鸟的知识。
三、寓教于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导入新课就可以采游戏的方式,如教学“植物的果实”时教师先请学生猜几则关于果实的谜语:“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了红饺子,吐出白珠子。”“身穿绿衣裳,肝里水汪汪,生的孩子多,个个黑脸堂。”学生猜出了很开心,并初步掌握了果实的特征,然后再学习果实的知识更有兴趣。讲授新知识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教《磁铁》时,教师可以用“磁铁钓鱼”、“巧取曲别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都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运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看看听听变为主动的说说做做,效果十分明显。
四、利用周围环境,吸引学习兴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的变化是很大的,改变了学生根本的学习方法,要以“探究”为核心,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自己去“活动”,让他们自由观察、测量、发现、探索,并进行记录。在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课是需要到室外进行的。如上“寻找动物、植物”这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花池边,小树林等地,让学生分小组带上记录本、昆虫盒,放大镜、捕捉工具等,自己去大自然中寻找动物、植物,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有的小组找到了蚂蚁、蜗牛、桂花树、榕树、桃树、柳树……以及许多不认识的小动物和植物。当学生把哪些不认识的小动物和植物来问我时,我并不是把知道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把哪些不认识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认真记录下来,回家后上网查阅或到书店查阅有关的资料,下节课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并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吸引了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发展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五、组织动手实践,激起学习兴趣。好动是儿童的特点。他们拿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总希望拆开来看个究竟。组织学生做一些实验或制作一些东西,他们总是感到十分有趣。在科学教学中安排一些由学生动手的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有时也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例如:我教学《电路》一课后,我布置给学生课外作业(实验):用自选材料制作一个并联电路。两天后,一名男同学将自已的“得意之作”送来了。原来他用的灯座和电池夹都是用健力宝盒拧成的,而开关竟是用破旧的门插销和橡皮筋儿做成的弹性开关。一名女同学受到电路组装的启发,将一开即响的音乐卡改装到自己的**记本和文具盒上,给它们安上了“报警”装置。 此外,还可围绕教材利用活动课时间,认真组织有趣的科学课外活动,把学和做、学和玩、学和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兴趣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就会喜欢上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