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浚字士治文言文教案百度文库
【原文】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浚博涉坟典,美姿貌 典:典籍
B.皆望风自引而去 去:离开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 苦:艰苦
D.三者一乖,则难图也 乖:违背,不一致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浚“恢廓有大志”的一组是(3分)
①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
②吾欲使容长戟幡旗
③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
④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⑤寻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⑥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浚后来变得开通豁达,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那些不廉洁的人,听到消息后,都自行离去,刺史徐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B.王浚任巴郡太守,严明法令,对生育的人实行休整并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就任益州刺史后,将盗贼张弘绳之以法,深得百姓爱戴。
C.王浚就任益州刺史后,大造连舫大船,舟船规模很大,前所未有。王浚用木材建城,树起高台,有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武帝谋划伐吴,朝廷百官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析利弊得失,皇帝非常同意其看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译文:
(2)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参考答案:
4.C 解析:苦,意动用法,以……为苦
5.D 解析:是说王浚不注重个人品行的锻造,是别人对王浚的评价 是说王浚被任命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州事。
6.C 解析:(“用木材建城”错,是在船的四周以木栅为城,“城上可以骑马往来”错,从上下文看,应是船上可以骑马往来。)
7答案:(1) 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习俗的人,并用威严信用待人,异族境外,大多前来归顺投降。(2)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有了合适的位置,那么吴国就变成强敌了。
解析:(1)得分点为“怀”“辑”“威信”“徼”等词语。
(2)得分点为“令”“卒”“更”“强”等词语。
参考译文:
王浚,字士治,是弘农湖人,家中世代为二千石。王浚博通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不被乡里人称道。稍后才改变志节,爽朗旷达,恢宏有大志。曾经修建宅第,在门前开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有人对他说路太宽有何用,王浚说:“我打算使路上能容纳长戟幡旗的仪仗。”众人都笑他,王浚说:“陈胜说过,燕雀哪能知道鸿鹄的大志呢?”州郡征召王浚为河东从事。一些不廉洁的官吏闻其到任,皆望风而去。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才貌俱全的女儿,因选择夫婿而未嫁。徐邈便大会同僚佐吏,令女儿在内观看,女儿看中了王浚,并指着告诉了母亲,徐邈便把女儿嫁给了王浚。后为征南将军参军,羊祜以深交知己待他。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为人志向太高,奢侈不节,不可单独担当大事,对他应该有所抑制。”羊祜说:“王浚有大才,将要实现他的愿望,是可以任用的。”后转为车骑将军从事中郎,有见识的人认为羊祜可算是善于荐贤的人了。
后任巴郡太守,此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孩多不愿养育。王浚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条款,减轻徭役课税,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不久盗贼张弘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迁王浚为益州刺史。王浚设下计谋,将张弘等贼人全部杀掉,因功封关内侯。王浚在任,怀柔安抚招来的不同习俗的人,并用威严信用待人,当地各族百姓,多来归附。王浚被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一向知道王浚奇略过人,便密上表章,请仍留王浚于益州。于是复任王浚为益州刺史。
晋武帝谋划灭吴,下诏让王浚修造舟舰,王浚造连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装载二千余人。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又在船头画上鹢首怪兽,以恐吓江神,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自古未有。王浚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满江面,顺流漂下。不久晋武帝拜王浚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
当时朝中大臣对伐吴纷纷议论谏阻,王浚给皇帝上疏说:“臣多次查访研究吴楚的情况,孙皓荒淫凶暴,荆扬一带无论贤愚,没有不怨恨的,观察目前形势,应从速伐吴。今日不伐,形势变化不可预测。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则吴国就成了我们的强敌。再者,臣造船已经七年,船日渐腐朽损坏,另外臣年已七十,死期临近。以上三事如不遂人愿,伐吴更加困难。诚恳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机。”武帝内心同意王浚的意见。
㈡ 文言文学习方法教案
文言文学习方法教案:
纵观近十几年的文言文试题,除了在选材方面注重史传类,文质兼美,命题点多,适
合高中生阅读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
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近三年(1999年)以来的文言文试题,题量
一般是6道,6道题的测试内容分工明确,基本上是前三题注重测试“言”,后三题注重测试“文”,分数
“平分秋色”,各占9分。文言文测试“言文”并重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重“言”不重文,实质上仅仅是
古汉语测试的不良倾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受到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好评。故
这一命题特点一直在文言文命题中保留着。2002年虽然有调整,但阅读部分的命题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
、概括能力。可能考虑到考生答卷的总书写量和阅卷等多种因素,在题型方面,文言文测试一直采用选择
题,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而这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这是阅读的“
阶梯”。因此,从测试能力看,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文意的理解能力,只有个别题目(一般是最后一道题)考
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分别是B级或C级。这就使考生在掌握较扎实的文言文知识的前提下,感到文言
文试题相对简单,心中有“底”。因而,文言文整体得分情况相对稳定,区分度较好。文言文测试能力的
相对稳定,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
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
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近几年的文言文选材多出
自封建社会官修的所谓“正史”,如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2000年选自《三国志·胡质传》“
裴松之注”,1999年苏琼选自《北齐书·苏琼传》,1998年李若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等,以
上史书都列在“二十四史”中。选文内容或忠孝,或法制,或处事高明,或英勇有智谋,或清正廉洁……
这些都是教材没有出现过的,其包含着的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积极因素,有一定的教益作用,适合
中学生阅读。高考把学生没学过的内容和课内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非常巧妙地测试出学生课内文言文学
习的水平。例如2001年《田单列传》11题中的实词“拔、附、乘、龙”和12题中的古今词,“反间、南面
、鼓噪、扰乱”等都是课内学过或涉及的,只不过换了一下语境而已。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推断的题
目,如1991年第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顽鲁”的意思,如果注意到上文的“贤俊者自可赏爱”,二
者是对举比较,则不难据“贤俊”一词推断出“顽鲁”的意思是“愚昧而蠢笨”。
4.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如前所述,这是
2002年将增加的新要求,说其“新”,只是与近十几年的高考相对而言,在1990年以前的高考中,文言文
笔译的题目并不少见。增加文言文笔译的好处,一方面体现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另一方面,从测试
的目的看,既考了理解文意,又考了语言表达,可以说一举多得,导向良好。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复习,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习惯,自然复习方式也不能强求
一律,从教学实践看,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有熟练地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
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
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的错误。
怎样整体把握文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提取主要信息法。即拿来一篇文言文,通过整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
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
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与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
把握了上述信息,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文章的“大意”。在这个前提下再读题、做题
,也许仍会有小的偏差,但一般不会有大的失误。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意,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
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还会混淆是非,如2001年第16题,如果不把握文意,就极易作出错误选择。
二是倒啖甘蔗法。这是根据试题的测试特点,利用试题题面快捷地帮助我们把握文章
的方法。考生速读了一篇文章,有时受理解能力限制,可能不会迅速获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便可试用此法
:当考生速读了一段文字,也已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但不能判断自己提取的信息是否正确,也可使用此
法印证。
文言文试题的最后两个题,近年来的考点一般都是信息筛选和文意把握,前者设问点
定在把文中能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若干信息抽出让考生辨析,据此可判定文中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有怎样的性格,或有怎样的品质,或行为有何特征等等。如2001年《田单列传》,考了能表现田单“兵不
厌诈”手段的问题;2000年考了能说明胡质父子“清慎”的问题;1999年考了苏琼善于“处事”的问题;
1998年考了郭永刚直抗上的问题等等。而最后一个题目则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选
肢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
意的“提示”,把读过原文获取的信息与此相对应,便可印证自己的阅读结果,有时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
话,一读最后一题的题面便可豁然开朗。
2.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
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
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如1990年第15题,“上车弗谢而去”中的“谢”,有以下几个义项:A.急
欲B告诉C.感谢D.告辞,不联系语境就弄不清是“谁上车”,“谢”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知道“上车”的是田单,因另一个人鲁仲子跟他说了他不喜欢听的话,于是他生气而去,所以这里的“
谢”是“告辞”的意思。又如1992年第12题的“除”,1993年第12题的“勤”等都是结合语境考一词多义
。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面逐渐扩大,由考一个词扩展到考几个词,如2000年、2001年的第11题,就分
别考了“省、审、樵、信”和“拔、附、乘、北”几个实词。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都必须结合语境。
至于文意整体把握方面的考查,就更离不开原文,离不开语境。
3.认真细致地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如前所述,2002年翻译文言句子将在第Ⅱ卷单独
设题,文言文翻译的三字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当然是
应追求的目标,但这毕竟是对专业翻译的要求。作为高考,应特别注意一个“信”字,即以直译为主,按
照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译成现代汉语,只有难以直译或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思的句子,再
酌情采用意译(只翻译原文基本意思,不拘于原文词句特点)。特别要注意译出重点实、虚词和有活用的词
语。因为,文言文翻译测试的目的除了考查理解能力外,也包含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如果重点实、虚词或
活用的词语译不出,当然句意的表达要受到损害,这自然要影响得分。如1997年第16题,理解“徒流及死
,具有等差”一句,就必须注意辨析“徒、流、等、差”等词是否译出,否则就没法做出正确判断。
其次,要灵活运用“留(保留)、补(增补)、删(删除)、换(替换)、调(调整)”等文言
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翻译效率。
4.考查把握文意或分析概括方面的题目,不仅考查考生能不能读懂原文,更重要的
是考查考生思维细致、严密的品质。应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对原文细加分析,将选项中的表述与原
文一一对照,方可保证没有疏漏。例如,1998年高考第22题: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项。其
他三项BCD都没失误,只有A项“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原文实际是在李若水“
章再上”,而后“乃止”的,并非当即接受他的意见。这一题目的设计,若不细致推究,必然会做出错误
判断。
(三)、解答文言文试题应注意的问题
文言文试题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居重要位置。由于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
因而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个考生语文试题的总分能否进入高分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Ⅰ卷,而文言
文又是第Ⅰ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文言文失分太多,第Ⅰ卷的分数上不去,进入高分段则很难,这是许
多考生多年的答卷实践证明了的。而作为选择题的15分文言文题目,如果细心推敲,实际极有希望得满分
。
那么,解答文言文试题应注意哪些具体问题呢?
1.切忌读不懂原文就急着做题。语文试卷文字多,容量大,除了语言知识运用题,
还有阅读、写作等;又加上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处于首场考的地位,因而极易造成考生的紧张心理,致使
许多考生在做文言文题目时,读不懂甚至读不完原文就急着做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答好题目是很困难
的。所以,考生必须克服心理障碍,安排好时间,一定要读懂读完原文再做题,要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功
”,“读”就是磨刀,是“砍柴”的基础。
2.克服轻“敌”麻痹心理。文言文试题选材稳定,题型稳定,测试点稳定,致使许
多考生产生错觉,认为文言文题目真的简单,分数唾手可得。其实,高考任何层次、任何测试点的题目既
有较易的题,也有较难的题,实在轻视不得,麻痹不得。事实上近几年的文言文试题得分率虽然由1997年
的0.48到2001年的0.6以上,逐年提高,但从文言文测试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水平看仍不十分理想,所以
应指导他们努力做好每一道题,以提高得分率。
3.做书面翻译题除了注意准确体现原文的意思外,还应注意语言通顺、无病句,注
意书写大方、工整、清晰。有的考生或许认为文言文翻译考的是“翻译”,只要意思对即可得分,其他方
面“差点”无伤大雅。孰不知每年考生多,阅卷的时间短,考生答卷的整体质量一定会影响阅卷人的印象
和情绪,可以肯定地说,如果题目翻译得好,但答卷态度不严肃,不认真,书写潦草,一定会影响文言文
的得分。
4.注意选择题中障碍的设置。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一样,文言文阅读
由于采用选择题,命题人在选项的编制方面必然也会设置一些障碍,以检验考生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文言文试题中常设的障碍主要有:
①用已知的干扰未知的,例如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又如古今词的考查。
②在对文意的综合考查时,常常采用混淆是非的方式。如2001年第16题,题干要求选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所给的四个选项,ABD在文意的概括与分析上没有错误,C项“田
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
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之所以错误,主要在于他是否“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
内应”,原文中的表述是“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军”,这里送给燕军的是金千镒,而
并非富豪自身打入敌军作内应。同样,1999年第16题错项设置也采取了混淆是非的方式。
③断章取义,即有意将原文有关事件的经过搞乱,做出一种错误的结论。如前所述的
1998年第22题的考查。
二、文言文阅读要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高考易丢分的一项。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
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
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支,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然后,借助这个大
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前边的粗读已经理出一点头绪,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原来
没弄懂的地方就变得比较好懂了。如果碰到比较难的文段,就要反复这样“串”几遍。“词不离句,句不
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有些同学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
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应该知道,所选文言段
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二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
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要
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
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
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
出新知。
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
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
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高考临近,在做文言练习时,要注意多积累考试经验。
三、夯实基础,课本复习三遍
新教材文言文篇目数量增多,课文难度增大。即便将古诗、古代戏剧单元除去,还有
十一个单元。高中生在两年半时间里(一般高三上学期就结束课本教学了),需要学习这么多古诗文,其
记忆理解背诵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复习不及时,巩固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的文言文只能留下浅淡的
痕迹,课上出现不
知所云、答非所问的现象是丝毫不足为奇的。然而,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
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
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尤其是辨
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可见,学好课本,巩固基础
知识,是关键。那么,知识如何得到有效的巩固?如何做到迁移,转化成能力?归根结底,没有量的积累
,就没有质的飞跃,不能有三隅在胸,便不能以一隅反之,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触类旁通。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那么为什么要复习三遍呢?这是遵循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确定的,为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三遍复习
法,采取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个体到群体的方式。
第一步,从高一开始,每学完一册书,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
(这里也有老师要求的),在假日里,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三年一贯,“学而时习之”。这是
疏通重点的一步,旨在熟记要点,形成口笔交互
效果,增强记忆。
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最好不包
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
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
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一般高三先
讲第五册,大约两个月后能讲到第六册,如此安排这两册就可以及时复习)。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
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
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
第三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这一步
,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于第二步的深化与提高。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形式上,好象是在串讲文
言文,而实质上,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
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
课有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
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
解进而从容的运用。
三、加强针对训练,复习稳扎稳打
前面的三步复习,如果缺乏有力的督导措施,极容易半途而废或者事倍功半。
第一步,检查作业即可。而对于二、三两步,则必须加强针对训练。以考核来
促进复习,以成绩来检验效果。
第二步,一单元一测,命题侧重课本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和文学文
化常识,加上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名句名篇的默写。测试时间以一
课时为宜。
第三步,一册一测,时间以两课时为宜。除了以上内容以外,再加入课外考查,翻译
和阅读一律选自课外(最好选用最近六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也从中命题,这样可以一举两得,节
约复习时间),考查要点要与本册知识点衔接,
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这种检测题,必须教师自己命题,针对课本,针对学生,针对自己的教学。备课组里
,几个老师最好分工合作,根据具体情况,各分一部分命题任务,
便于集体备课脑力资源共享,也避免重复考查无效劳作。
四、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
(一)、以题知文法
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
能力,因而可以用“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来概括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段,多出
自教材之外的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同时又为保证答案在课内,保证考查范围不“超纲”,所选文段
一般不是节选其中一个现成的片断,而是缀联写人叙事纪传体史传文的若干片断而成的一篇完整文段。
㈢ 六年级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网络上有
学奕》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 粗读课文 设疑自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复述《孟母三迁》典故,学生猜。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学生自读课本小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
(1)、板书课题,质疑。
(2)、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题目(课件出示插图)。理解题目后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设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中谈感受(文言文难读、难懂)。
3、老师范读
(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
(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多)
4、学生同桌互相练读。
5、指明朗读,注意正音:鸿鹄(hu) (fu)弗若与 弓缴(zhuo)
6、哟,你们一下子似乎变成了满腹诗文的少年书生了!在熟读课文情况下还有什么疑问?
7、生质疑。
二、精读课文 解疑合究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初读课文。
2、小组合作,古文、译文对比阅读,解疑探究。
三、品读课文 质疑再究
1、安静的思考,热闹的讨论,让老师觉得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热情,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发言?(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汇报给大家听
生:我发现文中有很多之,但是意思都不相同
2、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4、汇报交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交流对这每句话的理解,再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2)、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有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
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
生:找句子 读
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
5、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
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聚精会神----------心猿意马
一丝不苟----------东张西望
6、表演读
四、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儿,对你们来说一定有了很深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是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来同学们,发挥我们的才能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创作几句警示语,为他们指明道路。
2、 学生自创警示语:
五、推荐阅读 提高素养
1、推荐阅读出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选入本课的一句话),同桌理解交流,加深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感悟。
2、搜集《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读一读。
3、扩写或者创编故事。(假如两个人都专心致志,结果会如何?)
附: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学有所获三心二意,一无所得
态度决定一切
《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3.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是谁的至理名言(孔子),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列子》里记载的一则寓言故事就进一步证实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二、 整体感知
1. 师范读课文。
2. 自由读。(读出朗读节奏)
3. 指名读。
4. 集体读。
5. 学生质疑,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小组合作。
预设:汤:热水 去:距离 以:认为
东:向东 为:同谓说 知:同智,智慧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省略句)
三、 合作探究
1. 文中两小儿为什么在争辩?
明确:太阳离人的远近
2.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小儿甲:日初近,日中时远
小儿乙:日初远,日中时近
3. 支撑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视觉/触觉
4. 那么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生活在现代科技发达社会的你,能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对他们的看法作一合理的解释吗?
四、 领悟升华
1. 这场争辩结果如何?有无胜负?
明确:没有胜负,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决也”。
2. 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为何不随便下个结论呢?
明确:实事求是,大量事实表明,做学问、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后患无穷。
3. 对与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对他说什么?
预设:两小儿:(1)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看问题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 (1)人再有学问也会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
(2)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或学习有何新的打算?
师小结:听了几位同学对自己以后的规划,从你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真诚,心动不如行动,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目标的认真踏实朝着自己的人生规划迈进!
㈣ 文言文愚蠢的父子教学设计
首先得先读懂这篇文章的意思:
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儿子很笨,儿子的老爸专又不教他.一天,儿子的老师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美,但您的儿子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很乖巧.怎么会不通事务呢?老师说:我们来试一下他,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甘愿受罚.富人把儿子找来问了,儿子笑嘻嘻地说:怎么不知道,米是从布袋里来的.富人改变面容说:你这笨儿属子,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老师说:唉,有这样的父亲,儿子又能怎么样呢?
㈤ 文言文的教案怎么写
豪声称,浩值得称道的理想手段
内口“内”通纳放置在
3这篇文章是刻画字符的精品。只有他们把这个数字超过五十字不耐烦了巨大的画出来的人物生活让人过目难忘。抓住本质特征的人物“激进”的显着特点。第一句都“王蓝田心急”指向的中心。只选择吃鸡蛋的生活是一件小事,但很典型的。吃鸡蛋,所以做其他事情可以想像的。作者妙用动词“刺,扔,胫骨,啃,吐”的典型描述的动作,“愤怒,仇恨的神态刻??画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因为我看到的伟大人民,并最终获得上帝留下了非常鲜明和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