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级学生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㈡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我学会了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备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
3、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三、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以美丽的街景为题材,体现了城市的繁荣、家乡的美丽。
2、情境串。本单元共有4个信息窗,依次是:美丽的街灯——漂亮的街心花坛——壮丽的观光塔——多彩的街道夜景。
四、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三个:一是表内乘法;二是百以内数的加法口算;三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教材的地位。
(1)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完全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是表内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叫不完全乘法)。这是乘法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2)是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
(3)是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4)是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的基础。
3、知识构成。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单元,共设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信息窗2:简单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
信息窗3: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除混合运算。
信息窗4: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材解读
1、信息窗1——美丽的街景
(1)本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位同学到市府大楼前参观的景象:高耸的市府大楼、漂亮的街灯、欢庆的气球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由于大楼宏伟高大、街道很长,气球比较多,这些信息都无法直观的表现出来,采用了对话、表格的形式展现这些数据。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3个红点。2个绿点共5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算式 40×20 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第二个红点: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算式 22×30 学习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第三个红点: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算式 23 ×12 学习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这是本信息窗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第一个绿点: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算式 32×21 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
第二个绿点:新闻大厦有多少间办公室?算式 24×20 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到过什么地方又玩过?看到了什么?然后再出示市府门前这一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教师添加上一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提出问题。
②要加强口算和估算。本信息窗是把口算、估算和笔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出现,解决第一、二个红点问题时,虽然多种策略同时出现,侧重点是口算;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时,学生可能估算,可能口算,也可能笔算,但这里要以笔算为主。
③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虽然是笔算,但各部分积都不进位,强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突出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第二部分积个位上的0不写的理由。这一问题是本信息窗的重点。
④解决第二个绿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写竖式,一般学生想不到简便的写法,教师可以提示、引导,然后通过比较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比较简便。
⑤自主练习:共安排了9道练习题。
第7题,是一道填表题,呈现的是一份海洋小学三年级校服订购单。练习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的意思,然后计算出得数填表。注意合计栏的填写,明白哪些栏要填,哪些栏不填。
第9题,除了完成第(1)题外,第(2)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树?”还可以补充条件进而提出更多的问题。
2、信息窗2——漂亮的街心花坛
(1)本情境图呈现的是城市街心花坛的场景。通过花坛、喷泉及灯柱等景物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安装工人的对话和信息牌标注的形式呈现的。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3个红点,也就是说三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算式27×23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红点:“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算式 22×28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第三个红点: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信息窗1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情境图进行观察,理清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乘法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让学生谈一谈家乡的公园,教师加上相关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②按照以往的经验,本信息窗的第一个红点应该是“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而在这里却是第三个红点。如果把这一问题隐去,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一共有多少个喷头?一共买来多少个灯泡?这四个问题都可以用作第一个红点。在处理第一个红点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然后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并汇报及交流自己的算法,这里要突出的是简单的进位。第一个红点是本信息窗的重点。
③第二个红点重点是估算,应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这是本红点的重点),也就是要突出估算的策略。
④第三个红点,明确要解决“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的灯泡与装30根灯柱需要的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30根灯柱比较。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需要注意:该问题的解决一是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二是学生列式计算时,可以分步,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本类型的题目提倡分步解答);三是不要提出“归综问题”的类型,重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⑤自主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目。
第5、7题都是用乘法解答的现实问题,练习时,可让学生看图编一个包含数学信息的故事,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再独立地分析解答。再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等。
⑥第8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入场式的情景,并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许多数据,是一组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说说本校运动会入场式的情况,在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道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⑦聪明小屋是一道排列问题,教师要引导学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列举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该题共有8种情况:飞机——汽车——飞机;飞机——汽车——火车;飞机——火车——飞机;飞机——火车——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轮船——火车——飞机;轮船——火车——火车。
3、信息窗3——壮丽的观光塔
(1)本情境图呈现的是同学们到观光塔观光游玩的情景。提供了登观光塔的人数、门票的钱数以及经过路口的车辆等丰富的数学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工作人员、观光的学生以及交通民警说出的。
(2)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也就是两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算式 28×39 学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买6张票,100元够吗?算式30÷2×6 或30×(6÷2)再与100比较,学习运用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学时可以从参观观光塔的话题引入,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
②第一个红点问题的乘法计算是较复杂的进位乘法,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再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第二种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应加以引导,主要是为学生的估算策略打基础。
③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应明确要解决“买6张票,100元够吗?”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里有几个2张。在交流时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这里要注意,教师不要提出“归一问题”的类型。
④如果学生提出“15分钟经过路口的车辆大约有多少辆?”等,可放手让学独立完成,作为练习来完成即可。
⑤自主练习:共安排了12道题目。
第7题是织毛衣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渗透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先填表,再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
第9题时面食店卖出食品的个数和钱数的题目。本题的信息、问题比较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计算。第二、三问可借助第一问的答案来解决,如果学生没有借助第一问的答案,而直接用综合算式来解决,教师应予以表扬。
第12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前两组题,寻找每组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后面两组题目,然后可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规律是否正确。完成练习后还可以让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4、信息窗4——多彩的街道夜景
(1)本情境图呈现的是多彩的街道夜景。包含有街道旁的广告灯、广场上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树上的彩灯、停车场上的旅游观光车等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观光人、商人以及标注等形式呈现的。
(2)有关信息窗的说明。本信息窗是只有情境没有例题,更没有探索。意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这里的综合应用是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决。在这里关键是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读懂图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学时要让学生读图,读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也就是要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避免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教材中已提出:如果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学生还可能提出如下问题:广告灯的租金是多少钱?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交流中巩固提升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这里既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拓展与提升,也有计算方法的交流与巩固。
(4)自主练习:共安排了17道题目。
第5题,求幸福小区离少年宫有多远,需要先求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要想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需要借助第一题的答案;算式是:648÷9×11
第8题是一个大型停车场的情境,表中提供了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第(2)小题有两种缴费方式,分别算出所学费用后再进行比较。
第15题学生可能列成下列算式:43×5×2;43×6×2;在这里要上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第17题练习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住的楼层与楼梯层数的关系,然后再解决。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可能没有类似的经验,教师可列举学生熟悉的例子或实物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白楼层数和楼梯台阶数的关系。
我学会了吗?是一幅草原牧场的综合情境图,辽阔的草图原牧场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学生可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监测。除了解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外,学生还可提出:马和羊一共多少只?如果每只羊每天吃15千克草,这群羊每天吃草多少千克?等两步计算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小组和班内交流,并进行集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出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
(5)适当增加三位数乘三位数,三位数乘四位数。
㈢ 小学数学三年级“除法”的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在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③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过程,增强数学活动经验。
②让学生经历探索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3)情感态度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除法的应用价值。
②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㈣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当分数能转化成有限小数时(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计算比较简便,当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就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
2、分数、小数乘法混合运算,如果小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时,可直接运算或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比较方便;如果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能进行简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3、有些题目,不一定把全题统一化成分数或化成小数计算,可以根现运算顺序,分成几部分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算法。
㈤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混合计算题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如有乘方先算乘方
㈥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15道
65÷5= 906÷3= 870÷4= 716÷5=
80÷6= 783÷3= 804÷2= 148÷8=
246÷7= 750÷5= 103÷3= 123÷3=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 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