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谈谈教师该怎样提升课堂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海德格尔视语言为人类的最后家园。语言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师语言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外壳——语音,决不是单纯地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说话艺术,要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口才。说到底,教师也是靠口才吃饭的。教师是依靠语言来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口才是教师最大的资本。一名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想学、爱学、乐学、学会。明明是同样的讲课内容,由于表达方式与技巧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和收获大有不同。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语言艺术的教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喜欢听他的课,难从他的手中学到真知。所以,我们必须在训练自己的声音上狠下功夫。 声音是影响教师语言魅力的决定性因素。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协调、美妙、悦耳、动听,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我们可以采用数码机进行录音、录像,有针对性地、反反复复地进行提升自己的声音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 1、幽默。幽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调味剂,是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法宝。谁希望站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整节课板着面孔、照本宣科的老师?教师懂得运用一定的幽默语言艺术,寓教于乐,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能让学生赏识你的“能力”,容易走近你,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高学习效率。幽默是金,幽默是一种才华,幽默是一种智慧。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说:“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 2、语调训练。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的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在一段文章或一句话里,哪儿该轻,哪儿该重;哪儿该缓,哪儿该急;哪儿该抑,哪儿该扬,教师都要反复训练,准确把握,成竹在胸,否则从头到尾一个音,不但不能很好地讲授教材的要旨,更激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3、声调训练。声调是指说话声音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在课堂上,我们的声音是否太尖或太低或太嘶哑?过尖的声调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芒在背,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会吓坏学生;太低的声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声音嘶哑,更令学生反感。所以,我们要设法训练自己的声调,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协调、美妙、悦耳、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传授知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音量控制。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大和小。课堂上,有的教师声音大如洪钟,每每心情不畅,更是雷霆万钧;有的教师声音小如蚊虫低吟。其实,过大的声音震耳发聩,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过小的声音让学生听不清楚,实在令人费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开关,做到声音洪亮、圆润、饱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5、控制好语速。语速指的是教师语言的速度,即说话的快慢程度。有的教师说话快,语速则快,学生还未反映过来,一句话已完;有的教师说话慢,语速则慢,拖声曳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左耳不进、右耳不出”,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速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慢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无限的信息。 6、注意停顿。教学语言中的停顿非常重要,如果一句话停顿不当,意思千差万别。同时,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确定次重点。教师停顿愈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愈大。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停顿少,学生思考的余地荡然无存。试想,学生能接受得了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哪里该停,该怎样停,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停顿有效。 7、发音训练。虽然教师们都已取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教学中发音不准或夹杂方言或重复过多或存在口头禅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发音训练,能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杜绝有悖教学常理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语言艺术。如果你能注重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那么你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一定会大有长进,不说像相声演员一样巧舌如簧,在课堂上也能从容应对。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有成就感的、令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必须设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养,讲求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富有粘性、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B. 教师语言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人生最大的乐事,是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遇上一位名师,这位名师不仅课讲得令听者如痴如醉,他还是人生命运的导师、幼小心灵的守护神、为迷途羔羊指点迷津,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成长为名师呢?语言艺术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老师学问再高,但是表达不好或者表达不清,他的学问是要大打折扣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我今天的题目就是“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希望听了这节课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语言力求生动有趣。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传说清朝末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他去参加乡试,由于不学无术,试卷到手却什么也不会,最后到交卷的时候没辙了,就在试卷末尾写了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我是李鸿章大人的亲妻”,可是他不会写“亲戚”的“戚”竟写成了“妻子”的“妻”。这位主考官就相当的幽默,你猜他怎么样批改的?他批了六个字“所以我不敢娶”,他将错就错,把录取的“取”写成娶妻的“娶”。大家想一想,在我们批阅学生的日记和作文时,是不是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又是怎样批改的呢?有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批语呢?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功于教师语言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他们,让学习的全程活动生动活泼,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教学语言的首要前提是动情,然后有趣。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避免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忌讳表达含糊,阐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毛病语言、无效语言,那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说话处处皆学问。
除了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外,还要注重你平时的说话,说话处处皆学问。我们在座的许多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所以我们要切记,无论是面对学生还是面对我们的孩子,如何开口说话。
我这儿有一个中西教育的最常见的对话,大家可以听一听:
家长篇
1、 对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国:来,宝贝,妈妈抱你起来。
西方: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2、 对孩子的爱好
中国: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
西方;孩子,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3、 对孩子的将来
中国: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西方: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4、 对临考的孩子
中国:我告诉你,你给我好好考,要是再考不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
西方:孩子,轻松地去考吧,只要努力了,就不用去计较结果。
C. 教师和学生说话的艺术·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非常普遍的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这些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我们做得如何?我们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对话吗?海姆·G·吉诺特所著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告诉我们,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防止暴力 语言暴力,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到的景象。 骂人和训话,是语言暴力最常见的表现。一些老师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不由分说地将学生训斥一通,把和这件小事有关的、和这件小事无关的所有事件都联系在一起,倾盆大雨般的骂过来。最让学生难堪的是,老师为了自己“爽”,常联系学生的人品进行一番讽刺和挖苦,让学生感到无地自容。骂人是教师的一大忌讳,这只能让学生也学会骂人,并引起学生的憎恨。嘲讽就像砒霜一样,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会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 侵犯隐私,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体现。老师看到一位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沉思,就走过去问他怎么了。孩子说没什么,教师还不罢休,说“你可以告诉我,我能理解你的心事,你究竟因为什么而烦恼?”孩子说没有为了什么而烦恼,教师继续说:“听着,对我来说,你就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了解你的性格,也知道你的情绪。你一定有什么心事,对吗?”……老师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对孩子来说一点帮助也没有。有品位的人从不刺探别人的隐私,保持礼貌就是要保持距离。喧嚣、冗长而且多嘴多舌地提供所谓的帮助只会让人觉得尴尬,只能导致抵制和怨恨。 质问,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一个孩子向老师哭诉,说自己站在大厅里,一个高年级的孩子走过来,打了自己头。老师听了之后说:“他只是走过来然后就打了你,是这样吗?”孩子说是的。老师又问:“我不相信,你一定做了什么了。”孩子说,我真的什么也没做。老师说:“我每天都会站在大厅里,怎么没有人来打我?”孩子听了之后更加大哭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本该做的事情是倾听而不是指责,是同情而不是否认事实。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推理上去想问题,而不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遭遇,是质问这种语言暴力产生的根源。 语言暴力的形式还有很多。2.鼓励孩子 要鼓励孩子学习,最基本的做法是让孩子们的学习有安全感,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害怕。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对失败、批评和出乖露丑的恐惧。 要鼓励孩子学习,教师首先就要在班级中营造减少恐惧的氛围。一位老师在这方面很有心得。在开学之初,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信,信中写道:“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我想鼓励所有的同学都来积极回答问题。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害怕这样做,因为他们怕答错了被其他同学取笑。我希望大家帮个忙,如果有人答错了问题,其他人请不要对他取消逗乐。我不允许我们的班上有同学用语言或者手势暗示别人‘你是傻瓜’,这样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从而阻碍了学习上的进步。请大家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的答案’,切忌攻击别人。”这位老师是对他的学生说的,也是对所有的家长和其他教师说的。 要鼓励孩子学习,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期望。比如,在面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每个孩子都会竭尽所能,争取取得好的成绩。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和家长给孩子一些貌似仁慈的话语,说不定会打击孩子奋斗的信心。比如说“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满意的。”孩子在听了这样的话语之后,会认为家长和教师已经不再看好自己,认为自己“连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说不定还会因此而自作聪明地认为,还是不要努力比较保险。 要鼓励孩子学习,教师和家长要避免过于夸张的诱导。当孩子在某一学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对他说:“试试看,很简单的”,那他可能会做类似的推论:“即使我用尽全力去学,也只能证明我会做简单的事情;如果我失败了,就说明我连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推论的结果是,只要去做就是有风险的,如果不做就不会丢脸。 鼓励是一门艺术。用来鼓励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不管那种方法,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孩子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是孩子喜欢学习的关键。3.学会倾听 说和听是同时进行的。对学生成长有益的话语,并不一定都能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再听这一环节上做文章。为了教导孩子学会倾听,某学校规定了讨论式的学习必须遵循的规则: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必须先复述前面一位同学的讲话内容,直到对方满意为止。这条规则并不像听起来那样简单,它所揭示的正好是恰当交流的核心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奇妙的变化:他们都变得说得少,听得多,而且从设身处地的领会中受益匪浅。4.拒绝伪善 巴金描述的私塾,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给学生打板子的事情也是严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用虚假的话语欺骗学生的现象却丝毫没有改善。一个孩子因为起床晚了迟到,教师坚决不相信孩子的话语,非要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没有办法,孩子就开始编假话哄骗老师开心。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时,说起话来一套一套,但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幅模样。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基本上都做不到,“为人师表”的话语成了极大的讽刺。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结语—— 开学第一天,一所私立学校的全体老师都收到了校长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我亲眼目睹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 毒气室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 孩子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 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 妇女和儿童被受过高中或者大学教育的毕业生射杀; 所以,我怀疑教育。 我的请求是: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永远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 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只有用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有人性时,才显得重要。
D. 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自然亲切,声情并茂,充满感情,学使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课堂气氛活跃,有的教师则不然,虽然满腹经纶,却词难达意,语不传情,使课堂气氛紧张,还有的教师一遇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就说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还会啥!”,这样生硬训斥的语言,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性。它只会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语言,不管教师的心有多好,其效果都是不好的。那么呢?
一、教师语言艺术的意义
(一)、是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通过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它是教师教学表达艺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若在语言傍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
(二)、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 无论教学手段多么先进,但教学语言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一般来说,教与学所包含的语言活动主要有讲授、解释、讨论、提问、回答、复述、概述等。即使是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自主权较大,但语言活动仍然是绝大多数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是老师要少讲学生多讲,老师要精讲、画龙点睛的讲、启发诱导的讲。
(三)、教学语言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综合反映着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它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知识学习同老师表述的清晰度有显著的关系。教学语言艺术的严密程度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艺术的内在逻辑性,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系统、条理、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若教师的教学语言逻辑混乱,表述不严谨只能使教学内容漏洞百出,捉襟见肘,自相矛盾。教师教学语言的动听程度决定了教师语言感染力的大小和学生的语言接受程度,动听的语言制造着引人入胜的魅力。
三、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首先要说得对,进一步要说得好。
(一)内容美。内容美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从教学内容看,一要“真”,二要“善”,三要“美”。从教师个人看,一是要“知”,二是要“意”,三是要“情”。教学内容的真善美和教师的知意情互相渗透支撑起了教师语言内容美的大厦,教学内容的真善美是客体,呈相对静止状态,教师个人的知意情是主体,呈相对变动状态,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教师个人把它表现出来。
(二)形式美。形式美是通过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讲究词语的推敲。
(三)音色美。说话要“甜”一点,语调要丰富一点。
(四)情感美。教师情感的喜、怒、哀、乐要表之于语言。情感丰富,可以讲得眉飞色舞,生动传神。
(五)节奏美。节奏是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
四、语言艺术的基本方法。
1、说明法
2、论证法。
3、推导法。
4、联系法。
5、比较法。
6、拆开法。
7、突出法。
8、提问法。
9、委婉法。
10、借助法。
11、综合法。
教师语言表达的各种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的,互相补充的,这些方法本身就是相互交叉,密不可分的。
E. 怎样锤炼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海德格尔视语言为人类的最后家园。语言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师语言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外壳——语音,决不是单纯地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说话艺术,要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口才。说到底,教师也是靠口才吃饭的。教师是依靠语言来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口才是教师最大的资本。一名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想学、爱学、乐学、学会。明明是同样的讲课内容,由于表达方式与技巧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和收获大有不同。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语言艺术的教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喜欢听他的课,难从他的手中学到真知。所以,我们必须在训练自己的声音上狠下功夫。 声音是影响教师语言魅力的决定性因素。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协调、美妙、悦耳、动听,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我们可以采用数码机进行录音、录像,有针对性地、反反复复地进行提升自己的声音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 1、幽默。幽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调味剂,是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法宝。谁希望站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整节课板着面孔、照本宣科的老师?教师懂得运用一定的幽默语言艺术,寓教于乐,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能让学生赏识你的“能力”,容易走近你,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高学习效率。幽默是金,幽默是一种才华,幽默是一种智慧。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说:“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 2、语调训练。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的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在一段文章或一句话里,哪儿该轻,哪儿该重;哪儿该缓,哪儿该急;哪儿该抑,哪儿该扬,教师都要反复训练,准确把握,成竹在胸,否则从头到尾一个音,不但不能很好地讲授教材的要旨,更激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3、声调训练。声调是指说话声音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在课堂上,我们的声音是否太尖或太低或太嘶哑?过尖的声调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芒在背,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会吓坏学生;太低的声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声音嘶哑,更令学生反感。所以,我们要设法训练自己的声调,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协调、美妙、悦耳、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传授知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音量控制。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大和小。课堂上,有的教师声音大如洪钟,每每心情不畅,更是雷霆万钧;有的教师声音小如蚊虫低吟。其实,过大的声音震耳发聩,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过小的声音让学生听不清楚,实在令人费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开关,做到声音洪亮、圆润、饱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5、控制好语速。语速指的是教师语言的速度,即说话的快慢程度。有的教师说话快,语速则快,学生还未反映过来,一句话已完;有的教师说话慢,语速则慢,拖声曳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左耳不进、右耳不出”,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速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慢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无限的信息。 6、注意停顿。教学语言中的停顿非常重要,如果一句话停顿不当,意思千差万别。同时,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确定次重点。教师停顿愈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愈大。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停顿少,学生思考的余地荡然无存。试想,学生能接受得了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哪里该停,该怎样停,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停顿有效。 7、发音训练。虽然教师们都已取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教学中发音不准或夹杂方言或重复过多或存在口头禅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发音训练,能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杜绝有悖教学常理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语言艺术。如果你能注重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那么你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一定会大有长进,不说像相声演员一样巧舌如簧,在课堂上也能从容应对。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有成就感的、令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必须设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养,讲求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富有粘性、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
F. 如何提高教师语言的幽默艺术
1、教师的语言要平实。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学生,如果能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炫耀卖弄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师语言作用几何?作用很大——引领学生,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就是没有炫耀,更不能有卖弄之嫌。这也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努力改进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而富有说服力,作用于学生,作用于课堂。至于自己的功底,我深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简洁有用的语言定不会埋没了它们!
2、教师语言要幽默。为师者,谁都希望自己的讲课或说话收到最佳效果。而教师语言的魅力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教师语言要机智。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样英俊的男孩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老师马上接口道:“你也美得并不空洞,不光人帅,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小兴安岭?”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把“空洞”一词的含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4、教师语言要有激情。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文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缺乏兴趣,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课堂实效不高。 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高效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5、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学生就会用最快的行动去集合队伍。又如:“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看谁跑得最快?”等等。虽然是几句很简单的话,可对学生来说,有时就是他们的“动力”。对待做的不到位的同学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顶撞老师的学生,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6、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活动的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去激发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不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朴素,不可生搬硬套。身为教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自然而然。否则将陷入画蛇添足的尴尬局面。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综上,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礼仪的课堂里,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个演讲家,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它既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G.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海德格尔视语言为人类的最后家园。语言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师语言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外壳——语音,决不是单纯地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说话艺术,要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口才。说到底,教师也是靠口才吃饭的。教师是依靠语言来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口才是教师最大的资本。一名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想学、爱学、乐学、学会。明明是同样的讲课内容,由于表达方式与技巧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和收获大有不同。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语言艺术的教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喜欢听他的课,难从他的手中学到真知。所以,我们必须在训练自己的声音上狠下功夫。
声音是影响教师语言魅力的决定性因素。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协调、美妙、悦耳、动听,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我们可以采用数码机进行录音、录像,有针对性地、反反复复地进行提升自己的声音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
1、幽默。幽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调味剂,是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法宝。谁希望站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整节课板着面孔、照本宣科的老师?教师懂得运用一定的幽默语言艺术,寓教于乐,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能让学生赏识你的“能力”,容易走近你,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高学习效率。幽默是金,幽默是一种才华,幽默是一种智慧。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说:“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
2、语调训练。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的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在一段文章或一句话里,哪儿该轻,哪儿该重;哪儿该缓,哪儿该急;哪儿该抑,哪儿该扬,教师都要反复训练,准确把握,成竹在胸,否则从头到尾一个音,不但不能很好地讲授教材的要旨,更激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3、声调训练。声调是指说话声音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在课堂上,我们的声音是否太尖或太低或太嘶哑?过尖的声调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芒在背,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会吓坏学生;太低的声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声音嘶哑,更令学生反感。所以,我们要设法训练自己的声调,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协调、美妙、悦耳、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传授知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音量控制。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大和小。课堂上,有的教师声音大如洪钟,每每心情不畅,更是雷霆万钧;有的教师声音小如蚊虫低吟。其实,过大的声音震耳发聩,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过小的声音让学生听不清楚,实在令人费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开关,做到声音洪亮、圆润、饱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5、控制好语速。语速指的是教师语言的速度,即说话的快慢程度。有的教师说话快,语速则快,学生还未反映过来,一句话已完;有的教师说话慢,语速则慢,拖声曳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左耳不进、右耳不出”,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速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慢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无限的信息。 6、注意停顿。教学语言中的停顿非常重要,如果一句话停顿不当,意思千差万别。同时,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确定次重点。教师停顿愈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愈大。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停顿少,学生思考的余地荡然无存。试想,学生能接受得了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哪里该停,该怎样停,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停顿有效。 7、发音训练。虽然教师们都已取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教学中发音不准或夹杂方言或重复过多或存在口头禅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发音训练,能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杜绝有悖教学常理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