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教育理论适合小学教师使用
1.孔子、《礼记》: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以育人、启发诱导、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学行结合、温故知新、虚心好学、实事求是、以学为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夸美纽斯: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这本书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同时提出教育者本身也应当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教育别人。
3.卢梭: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儿》,副标题是《论教育》。这本书,通过虚构一个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来的妻子“苏菲”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其核心是以自然教育的原则培养适应未来理想社会的新人。这个理论被称为自然教育理论,其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卢梭将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这本书也触及到一些遗传、环境、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问题。
4、杜威:
美国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代表。
他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他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他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还有著名的儿童中心论。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即有教师和教材转移到儿童(也就是学生)。有人把这种变革和哥白尼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的意义相提并论。好比说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儿童(学生)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儿童中心论很像现在的以学生为本。
5.陶行知: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曾师承杜威,但并不是全盘吸收、简单照搬。他创立“生活教育”学说,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倡导“创造教育”和“终身教育”。毛泽东同志曾给予他“人民教育家”的光荣称号,郭沫若先生把他与孔子并称为“中国最伟大的两位教育家”。
生活即教育。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陶行知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由此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课本。
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
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说,这是对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方面。陶行知的“做”与杜威的“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6.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是苏联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被称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几乎无人不晓。维果茨基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原理:
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产物。
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
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的。
人与人的交往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
最近发展区概念:
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维果茨基在1931-1932年将总的发生学规律应用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问题时提出来的。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的发展水平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果茨基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三种类别:学生能独立进行的、即使借助帮助也不能表现出来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现出来的。它所体现的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当然,他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同时,他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儿童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7. 杰罗姆·布鲁纳: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运用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构筑了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受环境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一是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二是强调直觉思维。除了注重学习过程之外,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即边做边想。
三是强调内在动机。在布鲁纳看来,学生在一般教学条件下,学习的动机往往很混乱。有些学生谋求好成绩,是为了一些外来的动机,如为了得到或避免教师和家长的奖励或惩罚,或为了与同学竞争。而布鲁纳更重视的是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而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当然布鲁纳在强调学生内部动机时,并没有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即要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如果错了,还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以及如何纠正。
四是强调信息提取。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尽管这从生物学上来讲未必可能,但现实生活要求学生这样。因为学生在贮存信息的同时,必须能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
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布鲁纳认为,一个教学的理论应包括五个主要的方面:
一是事先为学习者安排学习的最佳经验。布鲁纳认为,教学要着重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意向和目标针对性,要把学生的技能转变成他们自己的智力活动的安排。这就是说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相关联,要把所教的东西转变成学生所求的东西,把教学的过程转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所教的知识转换成与学生的思想规律有关联的知识,变被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并且按照学生自己选择的方法去学习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二是为学生的最佳理解提供一种知识结构。布鲁纳指出,教任何一个学科,或者教任何一组有关联的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题材的结构。每门知识都具有一种层次的结构,它通过每个人的编码系统而被接纳,又可以通过相应的再现模式表现出来。所以他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采用一定的编码方式掌握知识的结构。
三是提示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的详细说明。布鲁纳曾经“任何思想、或任何问题、或任何一种知识都能够用足够简单的形式描述,使任何特殊的学习者都能用一种可辨认的形式去理解它”。因此,简单地说,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正确的和有用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根据这种思想,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变成各种年龄的学生都能够理解的结构,并以一种最佳的呈现顺序去安排这些结构。
四是成功与失败的作用及奖励与惩罚的性质。布鲁纳承认强化手段对学习的作用,但他更重视学习的内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大量降低‘外在的’奖励和惩罚作为学校中学习的因素的重要性”。布鲁纳认真分析了当一个人企图认识某事物或精通某项工作之后所出现的两种极端状态,即成功与失败和奖励与惩罚。他认为成功与失败是眼前工作本身内部存在的。因此,它们构成内在动机;而奖励与惩罚是由父母和教师控制的,它们构成外部动机。他认为成功与失败所构成的内部动机足以保证学习或工作的动力需要。如果这时再给子奖励和惩罚往往会产生消极作用。
五是在学校环境中激发思想的程序。布鲁纳把知识获得的一切过程都看成是问题解决过程的例子。并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根据所得到的感性材料到提出试验性的假设,这需要把新来的信息和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内在世界模式相联系而完成的。二是用更多的感性材料对试验性假设作进一步的检验。如果两者一致,这个假设就得以保持;如果不一致,就要改变假设使之与感知的事实相一致。布鲁纳提倡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去进行发现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有价值的“顿悟”。有利的家庭情况和学校氛围将会使一些儿童比其他儿童成为更大的“发现者”,“教师们应当力争教导学生坚实地掌握他们的学科,从而促使他们成为自主的和自己开动脑筋的思考者,当他们的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时,他们将会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
8.苏霍姆林斯基
苏氏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在苏联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他把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转化成了苏联的优秀学校,被视为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的教育理论被公认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网络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论教育
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他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进行十年制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基础知识,从不让他接受劳动训练,而在他毕业时把一把铲子交给他开始劳动,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论述,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体的五育任务。
论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关于教学基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体经验介绍和建议,基本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他从智育的基本任务出发,要求正确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两对矛盾,即教学——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在促进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目的,实现和谐发展的总任务。
关于教学——教育的统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或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反对把教育看成与学习和教养相隔绝的东西,认为教学、教育和教养是统一的。
关于教学——发展的统一。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古脑塞进儿童的脑子,往往不让儿童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言语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时常有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门用于背诵的机器。”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9.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曾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中学为实验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并撰写《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系列著作,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学派。
巴班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一条新的教学论原则,即教学最优化原则,阐述了现代普通学校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实质、准则和研究方法,并较为系统地指明了将最优化思想贯彻到学校实践工作中去的途径。
研究最优化的方法论前提。巴班斯基认为,在有规律的相互联系中详细研究教育过程所有组成部分的教学系统论方法,是制订、选择最优教育决定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只有采用系统的方法,教师才能考虑到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过程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以及实现这一过程的条件。要想找到适合一切条件的万能教学法、教学手段或教学形式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每一具体情况下评价受教育者的可能性、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进行美育和其他的条件,必须选择正是该情境下最好的教育与教学过程的方案。
将最优化思想贯彻到学校工作实践中去的心理学基础。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是教育学发展中的一个逻辑阶段;它直接依据教育学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心理学所取得的成就也促进了最优化思想的发展。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教育过程最优化就是最合理地完成某种教育任务所采取的理智和意志的行动。选择最优化方案要求教师具有特别善于从教育角度思考问题的本领,即要进行问题探索思维,而不是复现思维。只有在创造性思维的条件下,教师才会从一系列可能的方案中挑选最接近该情境的一种方案。
最优化的实质和准则。巴班斯基认为,在现代学校中,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就是指选择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他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用这种观点来考虑教学方案时,教师不是简单地从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案中选出一种进行试验,而是信心十足、深信不疑地选择最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案或课堂教学方法。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的四个准则:一是在现代条件下,在形成知识、技能、技巧和形成某种个性特点方面,在提高学生教养水平方面,取得最大限度可能的结果。二是为达到一定的效果,师生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三是为达到一定的结果,师生花费必要的精力最少。四是为在限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结果,花费的经费最少。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条件、取得同样效果的情况下,哪种方案最能节省教学经费,那种方案就是该情况下最优化的方案。
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一是教学过程的内容、结构和活动逻辑能保障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完成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一般发展的任务,使之符合国家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使每个学生达到最大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二是在不超出学校和劳动卫生学规定的家庭作业时间标准的情况下,达到预定目的。
最优化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最优化要求教师在备每一节课时都必须依靠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创造性地选择最好的方案来讲新课,课堂教学的设计切忌公式化、陈规旧套和千篇一律,既不可夸大某些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也不可平均使用这些方法和形式,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把它们最好地结合起来。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就是选择最优化的教学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和必要的速度,保证良好的教学条件。因此,讲最优化不能只谈个别方法,而必须谈现实最优化的方法系统,把一整套方法合在一起才能包括教学过程的全部特征。最优化的方画法系统是教学论上的新概念。教学最优化要求把教(教师的活动)的最优化和学(学生的活动)的最优化结合起来。巴班斯基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最优化的方法:
教的最优化方法:一是综合拟定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具体化。二是使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突出其中主要的、实质性的内容。三是有意识地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最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完成一定的教学、教育任务。四是对学生因材施教。五是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精神心理条件和审美条件。六是采取专门措施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选择教学的最优速度。
学的最优化:一是在教师影响下,学生应当了解他们面临的基本任务的全部范围,把基本任务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二是经常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题的主要问题上,努力寻找最好、最合理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三是通过有效地自我检查,努力逐渐调整自己的活动;四是发挥实际学习可能性的长处,克服短处;五是合理支配时间,在保证学习的高质量的同时,坚持提高自己的学习速度;六是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时间消耗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在教师巧妙地指导下的学习活动的自我组织是符合最优化标准的,它保障不会使学生感到负担过重而又达到可能的最佳效果。
10.加德纳:
加德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展心理学教授,国际联运上享有盛誉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被各国教育学、心理学界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包含如下涵义:
一是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二是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尽管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八种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是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分析,传统的智能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现代工业社会,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
四是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多元智能的理论结构: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认交流的能力。
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逻辑—数理智能: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身体—动觉智能: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自知—自省智能: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交往—交流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自然观察智能: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Ⅱ 语文小学教师招考理论知识与课本知识的度该怎么把握
总的来说,教育学和心理学占1/4,语文专业知识就是:字.词.句子(造句.默写名句.缩句.扩句.改写句子.修改病句等)阅读并回答问题.关于作文既要考教师的写作(写下水文),又要考查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同时要考查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无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学生的训练主线是否突出明了。即语文教师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大纲,驾驭教材(渊博的文化知识)懂得教法,灵活的训练主线,有应急措施等。“打铁还要自身硬”嘛。
Ⅲ 小学教师如何适应新教材的螺旋式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如何在课堂中发挥最大效益,好的教学方法无疑是重要的。教师只有很好地掌握好的教学法并有效地使用之,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
笔者在几年的理论力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不断地采取了螺旋式的教学方法,并使之趋于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方法基于下面的观点,一是主要问题要利用课堂时间解决;二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到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从长远的观点看,学生掌握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才能为将来能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意义更大。
理论力学理论性强,具有高度抽象性,这为学生锻炼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场所。对解力学问题,北京大学教授朱照宣[1]提出“仿照‘思维实验’(Gedanken—experiment)的说法,不妨称之为一种‘思维操练’(Gedanken—exercise)吧”。
螺旋式教学法的实质在于把课堂作为教授课程及进行思维操练的实验室,使课堂从古典的讲习演变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促使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发生“共振”。
一、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技巧
对于大学本科的教学,本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
教学过程广义地讲并不起始于开始上课的一瞬间,教师的备课是重要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教材的组织、研究、透彻的分析,掌握各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对课程的讲法进行设计。教师如若不能掌握的东西,当然无法教给学生。因此过程大致为:①教材的整体分析,分配课时;②各章内容的分析,分配课时;③各章中重点内容,难点的分析,这需要不断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的,方法如何,效果怎么样;④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设计的中心思想是:在讲授内容的同时,给学生以适合他们程度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并用一些吸引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题,最后通过模仿、实践的过程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并掌握一些方法。这里的课堂设计并非只指一堂课的设计,它应注意到内容的整体性和前后的连贯性。课程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难点、重点分散原则,即一次集中解决一个难点;
2、难点、重点反复出现原则,反复并不是重复,每次反复应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层次出现,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应用进入更高一个层次;
3、探索式教学原则,在严格证明及求解之前,对问题的各种探索式教学方法可使人大开眼界;
4、机动性原则,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根据学生的反应,应采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
5、整体性原则,把整个课程当成一个整体,注意前后内容的关系,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技巧:
1、适当的问题,提出问题应该目标集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去模仿与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采用了“小问题”方法,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思考的方式得到较大提高,受益匪浅;
2、启发和帮助应顺其自然。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思想,给以启发,但不是包办,应使学生有一份合理的工作;
3、注意节奏,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掌握讲授快慢,对重点、难点应慢,但这里所谓的“慢”。并不是慢慢地讲,而是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认识,从而引起相同的思维,以达到快的效果;
4、特殊及普遍化。无论是讲题,还是启发学生做题,注重对特殊问题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了解各种解法的形成过程,采取了哪些步骤,并力图阐明促使采取这一步骤的动机和想法,目的是为了提出一般的方法和模式,即使学生形成普遍性的认识。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也可使之特殊化,以增强感性认识。
5、类比。类比就是相似,类比方法通常在教学过程中的中期及后期采用,课堂例题,启发性问题及讨论题应安排有序,选择的问题的类比性清晰;
6、问题的分解和组合,有两种含义,其一是,遇到较复杂的问题,首先应把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了解,弄清问题后进行分解,判断问题的哪些细节值得较细致的研究,然后试用某种新方式重新组合;其二是,把各类问题进行组合,得到新的问题,此法一般在教学后期使用,利于开拓思路。
还有更细一些技巧可以使用,如“回到定义去”,这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美国杰出的数学家波利亚[2]曾指出“寻求字面背后的意义和事实是一种健全的倾向,对于回到定义去……物理学家寻求的是:专业术语后面的明确实验;而有某种常识的普通人则希望找出铁的事实而不仅仅为字面所愚弄。” 这一技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有奇效,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曾尝试用这一方法去进行思考。还有一些方法如“倒过来想”、“反思法”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教学中的螺旋方法
教学过程应是螺旋式上升的,这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呈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式。
教师在前述的原则下,对教材作了透彻的领会,并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要回顾一下,这一问题应运用在什么地方,需要多少预备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先掌握哪一内容,怎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如何自然地引出这些问题?有了这些准备,教学过程才能使内容丰富的、生动的。
对一段具体的教学内容,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将是反复地,多层次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本教学法不区分讲课与习题课,而是把教学与习题课、讨论课融为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随时作习题、讨论。大致过程为:
讲课→举例→启发性问题→学生做题→讨论→小结→小测验→反思。这里启发性问题应是看起来简单,但概念性很强的问题,问题要小,目标要集中。这类问题通常大部分学生可能要产生错觉,许多学生习惯用生活想象去给出解答,这时“回到定义去”的技巧会发生重要作用,要强调学习了理论,要用基本理论去思考。学生作题的类型也应与之类似。讨论的形式应是多样的,教师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寻找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或一些新的想法,加以讨论并加以小结。小测验的题目可多可少,少则一题,多则可四到五题,题目应精选,这是学生直接实践的极好机会。反思是极为重要的过程,使对问题的认识得以深化,并引导学生在做作业时也要学会反思。在这一段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比例将呈波浪式的增加,直至独立解题。对同一基本概念的理解随着各种形式的活动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增加,直至掌握并运用之解决问题。
对一部分内容及整个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将呈现大一些的螺旋过程,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仍起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化,各种问题的综合和分析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方法。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由教师对一阶段知识的系统化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地总结和分析。在这一阶段里,对各类问题加以分类,并使用前述技巧:特殊及普遍化,类比法,问题的分解组合法等等,把各类问题的思路、关键点搞清。
总之,整个课程的学习是采取螺旋式的上升,打的螺旋中有中、小螺旋,每个螺旋中都是由教师讲解到学生独立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从而在学生思想中达到两个有序,即系统的知识有序,各种思维方法的有序。
三、教学法的特点及效果
从1985年以来,笔者一直力图把上述方法使用在教学当中,很多想法可能并非独创,但整个方法确实是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摸索出来的,并还正在完善的过程中。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能动者,缩小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信息反馈快,学生接受掌握快。
笔者在向学完课程的学生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反映,教的清楚,效果较好。由于方法得当,大部分问题在课堂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同事还可以节省课时。例如对于学时理论力学(100~110学时),除了教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以外,还剩下5%——10%的课时,以增加一些内容或加深学习内容,这也为高校理论力学教学的评估打下了良好基础
Ⅳ 要参加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新课程理论,各用哪个版的课本,中师都用哪版,把作者等信息告我。
各县考试内容都有差异,往年部分县的情况如下:
富宁县:报考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笔试内容为现行初中语文、数学教材,笔试试卷为合卷,笔试满分为100分,占综合成绩的60%。
砚山县:教育系统命题范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相关教育政策法规。
广南县:公共基础知识和招聘职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用书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版);相关专业知识含与招聘岗位相关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100分,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150分。
马关县:教育系统由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组成。
公共基础知识占20%,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
专业知识占80%,考:
①高中英语、数学、政治、化学、物理、历史、地理专业教师,主要考高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高中学科教材教法,兼顾本科相应学科专业知识。
②小学英语、小学美术、小学音乐专业教师,主要考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小学英语、美术、音乐学科教材教法,兼顾大专学科专业知识。
③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综合教师,主要考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学科教材教法,兼顾中学语文、数学学科专业知识。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7599c997.aspx
Ⅳ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内容
、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 2、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倾向。 3、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4、改革忽视非正规教育的倾向。 5、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 6、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7、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 8、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验和调整;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应是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综合性,逐步实现从学科走向领域,从分科走向综合。 课程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合理设定学科或领域的门类及其课时比例,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尤其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选择性。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综合科学技术和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构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 改革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一、二年级拟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6门课;小学三至六年级拟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8门课。 三、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 制订义务教育阶阶标准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的基础的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自主、多样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 四、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改革 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提高。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已任。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和可能性,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完整的学习过程应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具有拓展性,应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质疑,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的课程资源。 加强师生相互交流和沟通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课程评价的改革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1、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现、发展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2、教师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改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课程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不断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将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方案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考试是学业评价的一种形式,应遵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不同考试的目的和性质,确定考试方法和考试结果的处理,考试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和难题的现象。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排名公布考试成绩,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减少不必要的统考,建立初中升高中的命题和考试管理制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的统筹决策权交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五、管理模式的改革(三级管理)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职责。 教育部的职责: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规定各类课程的设置及比例范围。 组织制订、修订、审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组织制订并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编写指南;研究制订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制订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颁发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教育阶段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备案。 学校的职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像(不含学前教育机构)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的课程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的一致性。 六、教材管理改革 1、完善管理制度。 2、强化教材质量。 3、严格审定制度。 重点讲强化教材质量这一方面。教材编写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兴趣与个性;精选对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注意与经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影响,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和开放性。 七、课程改革的行动策略: 1、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2、成立课程发展中心和课改专家组。 3、给予课改工作必要的经费支持。 4、加强对教师及有关人员的培训。 5、把课改作为教研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能。 6、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 7、积极借鉴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 8、实施奖励制度,激励优秀课改成果脱颖而出。
采纳哦
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关于教育家的理论有哪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版均为计算机考试)初级中权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Ⅶ 小学科学常用的教育理论有哪些
小学课程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的确立,都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尽管理论有其的局限性,理论也是相对的,但在新的理论诞生之前,找到这些教学资源(教材、教法、学法等)可能的、现存的理论依据,仍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至少可以加快我们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科学教师的步伐,使我们的教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以使我们明明白白教书、清清楚楚育人;可以使我们好的教学行为有了可持续的力量而得到强化,促使不好的教学行为慢慢地被这些理论开导而削减。
1.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探究
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三维”目标只能在探究中才能实现“合三为一”的目标,更因为探究有其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论。当今世界非常盛行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不论是我们强调的经历、经验、体验或者是至今兴盛不衰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其理论基础都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正因为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那么必然的教师就只能是处于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地位,只能是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建构者。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探究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位置。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都可以说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2.为什么要强调结构
整个科学教学系统都十分强调结构,包括材料的结构、活动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等,追根溯源,这些“结构”的理论来源都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对教材、活动、教学过程等科学教学的任何一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都不准发现结构的重要性。优化结构,可以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结构的时候,我们优化课堂数学结构的行为就会更加自觉。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为例(以下均同),单纯地谈一谈教材的编排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教材是怎样做到编排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呢?先看一篇课文,即《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的编排顺序:上节课研究一杯水里溶解多少食盐,杯子里都会有一些怎么搅拌也不溶解的盐——怎么使这些盐溶解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加水(这就是教材的第一个活动)——加水后盐溶解了——如果把这些盐水再弄出来(蒸发)会怎么样——不溶解的盐又重新离析出来——如果将水全部蒸发掉呢——盐全部呈现出来(也就是课文中的第二个活动:减少盐水的水分)——怎样减少盐水中的水分——引出多种方法(晒、加热、蒸发等)——联想到夏天出汗等生活经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完全与学生的认知程序相吻合的.有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之感。再看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磁铁》是以怎样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最基本的性质即磁性;然后发现同一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进而认识磁铁有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接着探究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做小磁铁,感知磁化现象;最后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作指南针。教学拾级而上,步步推进,学生的认知随着发展,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这就做到了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同步协调发展。从整册教材看,同样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收集大量的事实,对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概括,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逐渐深入,这些无不与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
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不是惟一的,往往有多种认知程序与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教材必须遵循简略原则,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只能提供一种供我们的、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认知方式,那么也就是说除教材提供的认知方式(研究程序)外,必然还存在其他的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程序。这就给我们优化教材结构提供了空间,也就给我们“优化”了的教材结构更能适应“本乡本土”学生的认知方式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去研究、去优化教材的结构.让它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的学生。
教科版科学教材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很注意将探究程序通过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去顺应学生的认知。比如:教材第8页中间一段“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一支装有水的试管”这是扶,是方法的提示;后两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对要的猜想”就是放。
3.为什么不排斥讲授
动手探究在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它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等等。还有,科学探究并不排斥教师的言语讲授,我们不能“谈讲色变”。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就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衡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它是用语言接受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去获得。关键之一就是看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呢?凡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的材料就是有意义的材料。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的语言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各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材料。所以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学存在教师的语言讲授就可以而且有必要存在。
4.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不论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还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新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足以说明“新知以旧知为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科学教材的编写也就“不得不”充分体现这一理论。每一篇课文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步步推进,前一步总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总是前一步的比如《磁铁的磁性》首先就是“我知道的磁铁”,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每一篇课文都遵循了这样的编写原则。单元的整体构架同样遵循了“新知以旧为基础”的原则,前一篇课文是后一篇课文的认知基础,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升发展。比如《动物怎样生活》中分小组对6类动物进行研究,后一篇课文《形形色色的动物》就是分别找出与这6类动物相似的动物,达到给动物分类的目的。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可能是空中楼阁了。
总之,我们找到了这些重要的理论渊源,科学就会更加科学,更为自觉,更有底气。
希望能够帮到您!
Ⅷ 急求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理论基础 (小学)及小学音乐电子版或相关资料!多谢!
山东省不统一招聘教师(只统计全省各地招聘人数、计划,报省里),更没有统一考试,何来专用教材,各地市,甚至各县市区自行招聘,自己命题,所用教材各不相同,甚至招聘部门都不知道用什么教材,只是让某人(如示范大学的某个教授)出一份教育理论的试题,教授一般是根据自己手里的通用教材出题,随意性比较大。市面上的书店里有类似的教材,说是专用,实际不是,仅供参考而已,不要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