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教好小学五年级语文
一、弄清目标,全面清楚地贯彻目标。
目标,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缺乏目标的课堂,等于是浪费时间,浪费课堂时间,更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俗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这说法我看来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每堂课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40分钟才有具体的教学方向,而方向则是我们前行的重要指引。但光有方向还不行,必须弄清捷径。也就是说一堂课在制定出具体目标的基础上,仍需全面清楚地贯彻目标。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到目标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结构现状,拟定出一套更好的可行的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向40分钟要质量,才不浪费我们的教学努力。有教师常说不管如何教学生也无法接受,但我们回头看看自己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选择和构思的教学方案,它们具体有多大的可行性,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总之,面对一堂课,我们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不完成目标。当问题出现时,多在自己身上找找所在。时刻提醒自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二、做好教学引导,丰富课堂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那么,我们如何扮演好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呢?这就成了每位教师都要,也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堂精彩的课,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好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游戏、故事、笑话、无限拓展知识面都是我们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以此激起学生关注课堂内容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教学目的在学生不经意间达成。但不管是何种手段,都需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用途就在自己身边。
三、增强亲和力,消除学生的畏惧之心。
一位极具亲和力的教师,在提升学生成绩上往往会轻松许多,因为学生喜欢和这样的老师交往、交流,并特别关注这位老师的课堂,无形间便使得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以聚集,思维变得自主、活跃。这也就要求我们和学生打成一片,放下老师的尊荣,与学生平等沟通,让学生自愿与你沟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之心,但在增强亲和力的同时,也需正确把握好度,也就是能松能紧,让学生愿意主动交流又会合理选择交流的方式方法,这无形中也给学生的交际、品德表现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四、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习正如修建,基础关系到高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字音、字形、字义是我们需要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我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贯坚持多练、多巩固,使优生用熟,后进生会用的原则。我曾经激励学生去读背过《新华字典》,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不可取的一面,但这对优生来说,最起码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书本内容的前提下去拓展知识面,奠定更加扎实的学习基础。在注重积累的同时,我们还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死记硬背是提高成绩的好办法,但不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径。只有当学生具有了极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内容才能得以拓展延伸,学生才能适时利用所学以解决新的问题。
『贰』 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1.主要优势。五年级学生“识字与写字”的能力相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已经算是较强的,特别是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最为扎实。此外,学生对文本中信息的获取、对文本关键语句进行的解释、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比较丰富;在习作中,多数学生能比较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90%以上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对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2.问题分析。学生“积累与阅读”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文本整体感知和作出评价的能力不够强。此外,学生对所学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较弱;习作中还存在内容比较空泛的问题。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过多地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提出的问题思维价值不高;有的教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关注不够。这些都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
二、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1.转变学生心态。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时却不易被发现。如若用你的爱去发掘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尘埃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崭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你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也是如此绚烂。这是教师用真情培育学生的艰辛过程,也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更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做个“多心”人。
2.培养学习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小学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特殊学习习惯主要指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就拿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小学年龄段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灵与肉,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当我们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视思维教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又怎能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学生要提出的问题老师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叁』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才能 教好
语文教学经验浅谈
语文,顾名思义,即语言文字,是我们生存和成长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学生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当学生能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时,才能进一步将各学科知识浅化并融会贯通。因此,全体语文教师所肩负的就不再单单是传授语文知识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请广大语文教师在认清重大使命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给孩子提供一个成材的广阔平台。在此,我结合自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感受谈谈以下几点浅拙的看法。
一、弄清目标,全面清楚地贯彻目标。
目标,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缺乏目标的课堂,等于是浪费时间,浪费课堂时间,更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俗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这说法我看来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每堂课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40分钟才有具体的教学方向,而方向则是我们前行的重要指引。但光有方向还不行,必须弄清捷径。也就是说一堂课在制定出具体目标的基础上,仍需全面清楚地贯彻目标。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到目标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结构现状,拟定出一套更好的可行的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向40分钟要质量,才不浪费我们的教学努力。有教师常说不管如何教学生也无法接受,但我们回头看看自己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选择和构思的教学方案,它们具体有多大的可行性,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总之,面对一堂课,我们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不完成目标。当问题出现时,多在自己身上找找所在。时刻提醒自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二、做好教学引导,丰富课堂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那么,我们如何扮演好一位引导者的角色呢?这就成了每位教师都要,也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堂精彩的课,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好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游戏、故事、笑话、无限拓展知识面都是我们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以此激起学生关注课堂内容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教学目的在学生不经意间达成。但不管是何种手段,都需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用途就在自己身边。
三、增强亲和力,消除学生的畏惧之心。
一位极具亲和力的教师,在提升学生成绩上往往会轻松许多,因为学生喜欢和这样的老师交往、交流,并特别关注这位老师的课堂,无形间便使得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以聚集,思维变得自主、活跃。这也就要求我们和学生打成一片,放下老师的尊荣,与学生平等沟通,让学生自愿与你沟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之心,但在增强亲和力的同时,也需正确把握好度,也就是能松能紧,让学生愿意主动交流又会合理选择交流的方式方法,这无形中也给学生的交际、品德表现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四、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习正如修建,基础关系到高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字音、字形、字义是我们需要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我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贯坚持多练、多巩固,使优生用熟,后进生会用的原则。我曾经激励学生去读背过《新华字典》,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不可取的一面,但这对优生来说,最起码可以让他们在完成书本内容的前提下去拓展知识面,奠定更加扎实的学习基础。在注重积累的同时,我们还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死记硬背是提高成绩的好办法,但不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径。只有当学生具有了极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内容才能得以拓展延伸,学生才能适时利用所学以解决新的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何更好地教育好学生,如何让我们的教学卓有成效,是我们必须关注、研讨的重大课题。今天,值此教学研讨之机,我就教学所得作了以上几点不成体系的总结,这并非传授,只是提出供大家探讨,以求全体教师共同提高,更是对我自身的剖析。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育水平一定能绽放光彩。
『肆』 如何提高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1.转变学生心态。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时却不易被发现。如若用你的爱去发掘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尘埃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崭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你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也是如此绚烂。这是教师用真情培育学生的艰辛过程,也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更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做个“多心”人。
2.培养学习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小学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特殊学习习惯主要指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就拿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小学年龄段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灵与肉,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
『伍』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是什么黄金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陆』 五年级语文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因现场教学模式要受到客观条件的一些制约,因此,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情景教学法。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5. 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
『柒』 如何当好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
1小学时很讨厌那些上课不找边的,老拖堂的。记得印象里有个老师下课绝不拖堂,一打铃就合上书,即使没有完成任务也不占用学生的时间。我们最崇拜她的是,下节课她依然能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这便是一个时间感很强的表现,渐渐的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2对待小学生不可以太严也不可以太松。我小时候非常怕一位老师,她特别的严,甚至用尺子打。那时我一上他的课就紧张,根本听不好。不过如果太松,一定管不下来。建议一定要笑脸相迎,但如果某个学生做错了就要狠狠的骂他。
3对待作业一定要有技巧。我就特别喜欢得到老师不同等级的评价。比如按列次画星,打分。这样激励我努力做好。如果有差生不完成作业就让他们的家长每天签字。
4我特别喜欢现在的语文老师,她普通话超标准,而且得了许多优质课全国奖。我们特别喜欢听她的声音,自然喜欢她的课了。而且她上课幽默,对我们亲切。不过很注重原则问题,如果触犯底线还是会被骂的很惨的。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适当增添笑话缓和气氛啊等等
这些是我作为一个学生的建议,你也可以向学校的老教师讨论一下,做做功课。老师对学的影响非常大哦!祝你好运
『捌』 怎样才能提高五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1.主要优势。五年级学生“识字与写字”的能力相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已经算是较强的,特别是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最为扎实。此外,学生对文本中信息的获取、对文本关键语句进行的解释、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比较丰富;在习作中,多数学生能比较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90%以上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对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2.问题分析。学生“积累与阅读”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文本整体感知和作出评价的能力不够强。此外,学生对所学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较弱;习作中还存在内容比较空泛的问题。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过多地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提出的问题思维价值不高;有的教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关注不够。这些都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
二、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1.转变学生心态。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时却不易被发现。如若用你的爱去发掘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尘埃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崭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你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也是如此绚烂。这是教师用真情培育学生的艰辛过程,也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更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做个“多心”人。
2.培养学习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小学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特殊学习习惯主要指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就拿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小学年龄段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灵与肉,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当我们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视思维教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又怎能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学生要提出的问题老师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5.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提出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