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师德师风自查小结
答--您想要问什么?所有的公立小学的管理都有严格制度的,所以老师也是严格执行的。
Ⅱ 关于教师师德师风自我剖析材料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主题文章
校训是一所学校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北京师范大学诞生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大幕开启之际,一百多年以来,学校坚持为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培育英才,深深地溶入到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百年办学之路结晶出为北师大无数学子奉为人生圭臬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中国高
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校训精神正在激励着北师大人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新的辉煌。
1902年,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局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迎来了第一批大学生。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他们承载着振兴教育、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这批学生和此后走出校门的一批又一批北京师范大学学子,坚守爱国、进步的信念,书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北京师范大学培育人才,历来重视学与行两个方面良好品格的养成。1915年,学校提出“诚实、勇敢、勤勉、亲爱”的校训,要求学生勤奋攻读,品行端正,为人表率。此后,学校校训几经改动,有“以身作则”,“成德达材,建国基石”等等,但以爱国、勤奋、为人师表为内核的办学精神始终如一。长期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不仅以“学”,而且也总是能以自己的“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经历一百多年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迅猛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也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高潮。学校不仅为中国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质师资,而且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建设人才。时代在前进,学校在发展,学校精神也在不断升华。1996年,北师大资深教授、我国著名书画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启功先生总结概括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立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反映了百年师大办学历程、办学传统,又与学校当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师生立身之本。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古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准和精神追求。它吸纳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之精髓,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古训息息相通。它凝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精魂。这所百年学府曾凝聚了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黎锦熙、陈垣、范文澜、白寿彝、钟敬文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名师;培养了以李达、周谷城、侯外庐、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又是启功先生在70多年从教生涯中的一个深切感悟。启功先生一生深受著名史学家、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教诲,师生两代不仅都学业卓著,而且品行常为世人称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表达了启功先生对师恩的感念,更反映出北师大人对师道相承、代代永续,勤勉有为、勇为表率的教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期盼。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短短八个字,庄重典雅,寓意深刻。启功先生阐释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 “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他指出,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实践校训关键在于师生的自觉性。所学能否真正成为师表,并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为模范,也不待旁人选举出来,而是要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
启功先生阐发校训的话,辞约而意丰。进一步学习和领会启功先生的阐释,我们认为“学为人师”之学,要求将“学”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状态,以“学”去积极分享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迈向丰富高远的人生境界。它要求学习者以开放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养成亲近书籍、崇尚学问、服膺真理的习惯;注重学品修养,追求学术创新,敢于发前人所未发,大胆地破除笼罩在真知上的种种迷雾,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杜绝投机取巧、欺瞒剽窃之举。“行为世范”之行,蕴涵立身处世两个层面,立身要有爱国之心,存民族大义,树远大理想,养浩然正气。处世要有历史使命感,关注国计民生,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社会责任感,心系人民群众,满腔热情服务社会,有纪律,讲文明,顾大局,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实践活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从“学”与“行”的关系看,二者不可偏废,相辅相成。崇高德行的养成要靠学问修养,高洁的品行又为“学”提供保障。“学为人师”与“行为世范”二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突出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想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求全体师生将治学与为人、认识与实践、知与行在高标准上统一起来。莘莘学子不管是在校学习时,还是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都要不断学习进步、求真创新、敬业乐群、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与“行为师范”二者的统一,应当体现在一个人一生不懈地求知和实践的过程之中。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格言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其内涵,但它们偏重于对一种事实的静态指认,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强调一种追求卓越人生的状态,它将“学”与“行”统一在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中,更突出了人生有为的强烈进取心。“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困惑,有了困惑就要多方学习、多方探求,这样才能使认识水平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学问无止境,人生探索的道路亦无止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概括了北京师范大学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由于它恰当地表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理念,因此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教师教育普遍追求的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引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勉励广大人民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展现了丰富高远的人生追求,总是能够给每个接触它的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它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人们砥砺人生的座右铭。多年来,社会各界众多人士广泛地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称赞这一校训。可以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既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在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始终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在校园内开展了校训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在当前大学校园内学风、教风、校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全体北师大人都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的载体和履践者。实践校训,就要求教师清醒地认识肩负的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负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引导责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实践校训,就要求广大学子不懈追求更完美的人生经历、更大的人生价值和更高洁的人生境界,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实践,努力奉献社会。
实践校训,关键在于落实,每一位师生都应在实际行动上,真正以校训精神为鞭策,争做世人的楷模。惟有如此,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才会形成;惟有如此,学校才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惟有如此,一代又一代新人才会在创建和谐美好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其人生才会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不懈追求中走向卓越。
2)①师德反思材料
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通过认真学习,观看录像,深刻反思,联系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端正教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的教师。
一、对照检查,我个人重点存在以下问题:
1、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够强,工作中没有精益求精的思想,不重视思想业务学习和提高。
2、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管理所有的学生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
3、不尊重家长、不能友善地与家长沟通,特别是对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喜欢指责、训斥学生家长;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现念
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真正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2、加强自我改革、提高综合素质
我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便自己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业务知识更新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学习,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问多想,多向同行请教、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3、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
我知道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
回首二十二年教育生涯,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也体验过失败的滋味,历经无数次的挑战和挫折,但天道酬勤,我相信,我会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的完善自我,为党的教育事业拼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相信,我和我的学生们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辉煌。
②师德,人们都愿意将它解释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所有为师者均应遵守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我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师德的内涵,也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被人提炼而成的。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
一、 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1、人文关怀,精神建构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我们教师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3、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4、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我会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3)师德总结: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做“合格的教师”,仅是最基本的职业境界,而做“人师”才是最高事业境界。在当前形势下,学校教师队伍强调以师德教育为主线,使广大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敬业奉献精神,为人师表形象和勤勉廉洁作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法治观念与民主意识。我正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方法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科学的思想方法、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我正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忠诚教育事业,把“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才能不辜负“教师”这一称号。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实现“以德立教”、“以德育德”。我热爱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现在“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落后了。因此我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开拓知识面。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性要求教师要严谨治学,重规律,我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教育教学技巧,把握教育契机,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我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在今后工作中我还应作到以下几点:一是从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层面上认识,我们培养的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关心今天的学生,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其二,就是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个学生家庭着想,当前,每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家都期盼着自己孩子能成才、成人,而成功与否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其三,要接受一个现实: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孩子可能在不同的方面获得成功,孩子调皮,犯错误是正常的,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其四,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师生的交流勾通,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Ⅲ 师德师风自我剖析问题与不足
经过学习师德师风,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识到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对照师德师风认真检查,发现自我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提高自身素质,特总结如下:
一、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不够耐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可是工作中,我常常因为怕麻烦,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爱好兴趣等置之不理,更别说是他们的生日。爱学生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霍懋征教师说:“爱就是教育。”可是,对于学生,我总是凭感情用事。今日心境好,我就对他们好;今日心境不好,学生就别想从我脸上看到一丝微笑。对于问题学生,一两次的耐心我还是能够做到,可是时间长了,我的耐心就没了,常常采用简单的、粗暴的手段责骂、训斥学生。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出现了的距离,教育教学效果也就不明显了。
二、教学工作创新意识不强
平时的工作中,虽然能做到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可是实践中,自我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同时,自我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所以,课堂上还经常是为了能完成教学进度,而忽略对学生各方面本事、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工作中缺乏进取心和自信心
平时的工作中,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头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自我对自我认识不够,自信不足,工作的动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四、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
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太少,有时仅凭自我的主观意念行事,随心所欲,缺乏灵活性,因而不能完全取得大家的理解。
五、与家长缺少沟通,对家长缺乏耐心
我总认为,作为教师,我应当对学生负责;作为家长,理所当然应当对自我的孩子负责。可是,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不负职责的家长。接触了一些家长后,我发现家长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孩子不听我们的,只听教师的。”反正一概推脱自我的职责。有时与家长联系后,孩子回到家得到的不是一顿臭骂就是一顿毒打,让孩子对我产生了厌恶感,虽然这并不是我的初衷。所以,时间长了,我就认为,与家长沟通那是白费力,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所以,渐渐地,我与家长的沟经过越来越少,有时甚至还有“人家的孩子人家都不管,我费什么心”的思想。有时听到家长让自我不满意的话,甚至会一反常态。
经过对照检查、分析,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以下几方面改善:
一、自觉、经常地用师德师风的资料来对照、检查自我
仅有明白自我哪里错了,才能及时调整,不断提高。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牢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坚持自觉、经常地用师德师风的资料对照、检查自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自我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切实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今后,我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一齐从学生出发,想学生所想,改变工作方法,转变育人观念,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空间,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变得很好,要不急不躁地对待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取利用激励评价,把师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主动与教师亲近,在师爱的关怀下健康成长。
三、增强工作进取心
工作中,要相信自我的本事,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进取进取,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要坚信,自我很优秀,别人能做到的,自我经过努力,必须也能够做得到。要坚信自我就是自我的救世主,凡事都能闯过去。
四、进取改善与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关系
“一个巴掌拍不响。”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改变方法,巧妙利用人力资源,身价低一点,态度好一点,笑脸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交流多一点,与各科教师和各位家长搞好合作,在和谐中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潜能,事半功倍地共同促进学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