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思品教学改进过程

小学思品教学改进过程

发布时间:2021-03-07 11:16:25

⑴ 新理念下如何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的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文时,可以根据学生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以及自尊的需要,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以小组展开讨论,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评选,评选出“乐观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由于引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自主参与,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问题。

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一文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引言中的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进行互动学习,分组讨论并剖析学生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指出避免和矫正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三、突出探究式学习 ...展开你好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的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文时,可以根据学生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以及自尊的需要,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以小组展开讨论,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评选,评选出“乐观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由于引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自主参与,解决了学生面临的问题。

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和觉悟的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一文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引言中的案例,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进行互动学习,分组讨论并剖析学生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指出避免和矫正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三、突出探究式学习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在每个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开始,分组活动揭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层层展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运用,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式的教与学过程,从发现问题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师做到“注重与学生生活性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政治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公益劳动、进行体育项目比赛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社会,体验生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个主题,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⑵ 小学思品课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

思想品德课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有较系统的科学知识,虽然教学中思想性较为突出,但教学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对小学生实施这方面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突出新课改理念,研究教学方法,以促进教育的成效.多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笔者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提出了找准目标,高度重视,转变角色,发展自我,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开放教学,活跃思维的教学策略。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课堂束缚,充分体现新课改教育理念,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努力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教学中不要生搬硬套,要避免偏离主题去拓展去挖掘,把知识要点与时政、现实生活事例有机结合。还有观念更新很重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听到学生提出的独创性见解,然后教师点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也应进行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还课堂于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例如将“巧妙导入”“妙用漫画”“模拟表演”等方式与教材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是付诸于实践,这样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才能保证教学观念改交,教学改革才会成功,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才有希望

⑶ 如何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对传统基础教育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我们学校进行了学案导学的尝试,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教师惊喜地发现了思品已走进了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已经带来的新景象和开创的新路子: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更多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发展性、人文性。教师在研究着、实践着,学生们在合作着、探索着…
但我也发现,我们现在在思品课堂教学中一些问题仍较为突出。比如表现在:
1、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学活动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缺乏应有的广度;探究活动不充分,不深入,似蜻蜓点水,缺乏应有的深度,2、情景设置缺乏思维深度,缺少探究价值,“精品”意识不强,多是浅层次的“重复建设”。
3、重形式,不重实效,媒体运用、“讨论”、“辩论”、“表演”、“体验”等,意在“表演”“走过场”。
4、重视现成结论,忽视学习过程,不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中的具体体验,引导学生参与也多是教师“抢”“逼”“围”,急于告诉学生结论。
5、受到事先设计好的活动程序的束缚,整个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和生成性,且对生成性的问题置若罔闻,不能有效利用。
6、课堂即使评价笼统而缺乏针对性,多“很好”、“太棒了”、“为他(她)鼓掌”等等,不能给学生以准确的切合实际的鼓励和指导。
7、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分析上面原因,归根到底在于应试教育逼迫教师疲于应付,没有进行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但是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在自己有限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调整。
思想品德课有三个基本理念:条件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目标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方法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基本原则,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感悟思品课改,感悟学生成长,思考着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能都有所改进。我觉得,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我们一些学校在推行学案导学,我觉得我们思品对于这种模式不必全部照搬照抄,但是一些方法手段确实可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和关键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面对新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应避免就“教材”论教材、就“教师的教”论教学、就“课标”本身论课标、就“教师的困惑”论“困惑”……而应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试着将这一切放在“学生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我们为此应该怎么做”等角度去反思。现在的中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要使学生接受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要在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气氛下,逐渐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习性。因此,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的解决策略进行“最优化”指导:教师应当通过对话、提问、分享、合作等交往环节,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深层理解,启发学生不断克服思维的局限性。面对学生的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教师不能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要坚守“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原则,设法引导学生寻找事情解决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很多疑惑才能迎刃而解。由此可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间不是只执一端,而强调的是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关系的建立和教学相长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学生前面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获得的,不够系统稳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整理,强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当然也可由学生来总结。在总结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由熟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要注意升华问题,深层次地把握关键点,引导升华,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二、正确处理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只有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意识里”。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课改后的一段时间看,目前教师最大的担忧,就是担心这样下去知识和技能是否会弱化。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但要想在三维目标中的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以前一、两句话就能够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让出更多的时间。同样,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事实上这正是“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假如把思想品德课教学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上层建筑”就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将难以落实。譬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在教教科版七年级《学会学习》时,先充分挖掘学生课前准备的作用,让他们课前预习,向过去的学习优秀者了解学习经历,探讨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课堂上可适当的让学生执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也可以加强交往,共同讨论。让学生觉得自己将可能会象老师那样为同学们上课就会更认真的做好预习、分析教材的工作。这些工作做细做好了,相应的思想观念也会留在脑海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进而实现这一课题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研究课标、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整合点,增加备课的厚度,找到思维的闪光点;而且要敢于并善于展开过程,延长预习过程,交代关键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大重点知识的思维过程,布置适度的开放式作业。以此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和教学形式之间的辨证统一。三、正确处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起的,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可使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境中去观察,这样就能较好地从心理上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既是品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更是新课程下需发扬光大的教学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回归生活世界,要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缘。教学内容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在社区的生活环境,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理论知识同他们生活实际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也是他们渴望在思想品德课上得到说明和解决的。把握了这些矛盾,也就获得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动力。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走进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广泛、细致的课前调查,亲历体验,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学生调查分析身边同学辍学的原因,探究哪些原因属于当事人,哪些责任由家庭、学校或其他方面承担,哪一条保护途径没有尽到责任,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公民,既有你应该享有的权利,又必须尽你应尽的义务。四、正确处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关系意大利品德心理学基础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里,她强调了学生参与探究与实践的重要性。新课程也强调探究、实践,但是,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正确地处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探究式学习”是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提出的。当前,课堂上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于是“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就成了冤家对头,势不两立。“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没有“探究”就不是教学了吗?在大力倡导“探究式”的同时,是否完全排斥“接受式”呢?答案不言而喻。因为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方式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也不可以包打天下;解决一切学习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式学习”也是一种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特别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很难想象,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笔者认为,不仅现在不可以将“接受式学习”一棍子打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接受式学习”也是难于完全被取代的。五、正确处理探究时空与创设氛围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必须以学习者自主、独立思考为先决条件,教师在学生亲历体验活动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的时空,而不能用“正确”答案、“规范”形式去限制学生,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灵活解开学生的“盲点”,去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要及时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敢说,有观点肯讲,以至出现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形成共识、共享,自主发现新知,主动构建知识。在这里,教师光给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注意从多种层面入手,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并适时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或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放松,思维得以自由地施展,个性化的观点得以生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得以发展。即“解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大脑,提供表演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交流的机会”。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师生信息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感受,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教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学会与父母沟通》时,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你有逆反心理吗?逆反心理在你身上有哪些表现?你认为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一是问题提出的适时,二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三是给学生讨论的空间,四是创设学生讨论的氛围。这些问题既可以满足中下学生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考察优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探究时空与探究氛围之间的关系。总之,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实施,更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思想品德课才能更具有特色和活力。

⑷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⑸ 浅谈如何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理论灌输的方式,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一、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对思想品德学科的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不考虑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使课堂教学成为形式化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道德认知和兴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进行知识的分析和思考。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他们能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认真思考学习内容,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逐步深入,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主的教学。
二、开展问题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要把他们放到课堂学习的主体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重点内容设计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是问题提出来之后,能让学生快速的集中精力,积极的探究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获得自己独特的理解。在问题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的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结合游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小学生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在游戏环节,学生的兴趣高涨,每个人都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要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使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玩过独木桥的小游戏,让学生从独木桥的两端走上桥,在桥的中间相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如何过桥。一些学生选择让路,一些学生互不相让,都想先过桥,因此发生争执。针对过独木桥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分析什么情况下能顺利过桥,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冲突。通过对游戏环节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了在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和平共处,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通过游戏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认识和体会,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深学生的体会
随着创新教学的进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问题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讨论,加深他们的体会,使他们深刻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重点内容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在讨论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的讨论,他们掌握了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拓宽了思维面,有利于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有无数个小圆点组成的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说一说这副画的内容。通过对画进行观察,有的学生说这幅画是一个花瓶,有的学生说这是天上的云,还有的学生说这是一本书。这时教师针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我们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然后给出学生一个问题:上美术课时,自己忘记带画笔了,想借好朋友的画笔用一用,但是她不情愿。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好朋友还不借给我画笔,以后我再也不把她当好朋友了;还有的学生说:好朋友不借给我画笔,是为了让我在下次课时记住带上画笔。通过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问题,使他们获得了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学会遇到问题时换一个角度考虑,避免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学会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使学生之间产生浓厚的友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保持高度一致,促进他们道德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例如,在教学《我和规则交朋友》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交通规则,可以设计结合生活中的交通事故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交通事故,让他们深刻的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使学习更生动直观,能让学生快速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真正践行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新颖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高效进行。在创新教学模式时,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道德素质,并在生活中使道德认识与行为保持一致,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实现高效的创新教学。

⑹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思品课教学效果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版学生情感的因素,权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⑺ 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回的思想教育内涵答,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剩余1971字)

⑻ 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精神面貌的大问题。国家教委制定的义务教育大纲中要求在小学课程中,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摆在同等地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个人看法,以正社会风尚、民族品格。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并以生活为归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其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他们通过对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人与事的思考,形成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判断,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因此,以生活为途径,构建思想品德的大课堂,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针对同学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同学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同学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 学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形成有重要影响,因为德育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体用自觉的实践最终来落实和完成,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中国青年报》曾报道骆风先生提供的北大博士生家庭教育的分析专著,分析表明,这些博士生的父母学历并不高,但是,虽然他们对子女的学业无法直接辅导,可是其人格因素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深刻影响子女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及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子女终身受益。为此,我们是不是该认识到,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养成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能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和途径协调作用的结果,尤其需要长期实践训练。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定型,即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行为定势,凡是成熟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深有感触地谈到他重视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做法与体会:他每接一个新班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是不特别钟情于分数,也不忙于强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从要求学生坐姿与站姿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他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拳头产品,很多学生从这项产品中终身受益。 四、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思品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必须全面改革小学思品教学,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开放的教学形式,从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把思品教学从基本封闭的状态转入较为开放的状态。比如通过搞情境感受活动 游戏体验活动、动手制作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行为操练活动、表演欣赏活动信息交流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谈话辩论活动、观看影视录像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变革知识客体的能力,联系生活建立新型的生活观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自立性、创造性,形成参与、合作、竞争意识,锻炼应变能力;用活动促进学生独立人格发展,强调和突出未来社会对人素质的综合性、全体性要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渠道,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小学思品教育要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学生是这一世界的主体,教育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为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服务。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使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能力得到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习中发展潜力,健康成长。

阅读全文

与小学思品教学改进过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