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
A 西 东;长 短 长
B 东 西;低 高 低
C 东 西;长 短 长
2.日晷是测量(B)工具。
A 体积 B 时间 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掩 C 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B)。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5.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C)。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6.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A早晨B中午C傍晚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8.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 下午B中午 晚上 C傍晚 早上
9.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C)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10.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C)
A上午B下午C夜晚
11.下列物体中(BCDEF)是光源,(C)是自然光源,(BDEF)是人造光源。
A月亮B激光C萤火虫D蜡烛E电灯F篝火G玻璃幕墙
12.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13.下列镜片中(ABCDE)属于凸透镜,(FG)属于凹透镜。
1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15.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1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7.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18.阳光可以被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1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红色)的。
20.下面属于不导电的物体是(B)。
A湿毛巾B塑料剪刀C人体
21.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C)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
22.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触磁铁(B)
A透明胶带B磁带C塑料贴片
23.下面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AC)
A增大电流B增加铁钉C增加线圈
二、填空
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三、问答题
1.小孔成像的左右颠倒吗?为什么?
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面。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因为水滴中间厚、边缘薄,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4.请写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磁铁的机械或物品。
冰箱 文具盒
5.避免触电的方法有哪些?
不在高压线下钓鱼或放风筝;不在电线上晾衣服;不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电器;不能在插座上连接很多电器。
6.常见的导体有哪些?
水、金属、人体
7.常见的绝缘体有哪些?
木头、纸、玻璃、塑料
8.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除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四、实验操作题
1.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课件有图的
3.教科版小学科复学五年级上制册第三单元《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课件_网络文库 http://wenku..com/link?url=QT4IzhntgI3QYus3QBqmT_KP493gF560-xl_7dOcDfc-3CLQ54DLm__7BXti5gXy
❸ 拱墅区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答案
一、1.√
❹ 小学科学重点
2.光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等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光线越强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人们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关。
·物体的颜色越浅、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温度就越低。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热和保温等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简易的显微镜是由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组合而成的。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3.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从电源中流出的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就会发光。
·导线、电池(电源)和小灯泡(用电器)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叫做电路。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绝缘体。
·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电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4.热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物体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说明了物体的热量在增加或减少。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为37℃、水结冰的温度为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空气以及许多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递。
·不同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金属的传热性能比较好。
·各种不同材料的吸热和散热能力是不同的。
5.磁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铁的磁力会发生变化。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磁铁摩擦钢针能使钢针具有磁性。
6.能量转化
·通电后的导线会产生磁力,能使指南针的磁针产生偏转。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绕线方向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产生动力的。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贮存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四)地球与宇宙世界
1.大气及其变化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是会流动的。
·空气会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也可以用风速等级来表示。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来测量。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在一段时间里,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都会发生变化。
2. 岩石和矿物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矿物的显著特征是有效描述矿物和识别矿物的基础。
·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都是常见的地形。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变化很猛烈,而有的变化则很缓慢。
·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侵蚀。
·风化、侵蚀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4.时间的测量
·古人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等方法来计时。
·水钟根据计时方法不同,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
·“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滴水孔的大小、出水容器的水位高低等有关。
·同一个摆每次摆动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摆摆动的快慢主要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摆锤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摆线的长度,从而影响摆的快慢。
·摆锤通过摆钟齿轮操纵器来使指针运转的。
5.地球运动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地球围绕地轴做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叫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6.探索宇宙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运动。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
·在月球公转过程中,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会发生日食或月食的现象。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太阳系。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星空划分成不同区域,称为“星座”。
·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五)科学探究技能
1.科学探究的认识
·真正的观察是有目的的。
·持续观察和实地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植物变化的信息。
·不干扰小动物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是观察小动物的好办法。
·特征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别明显的标志。
·在科学观察中,对那些不知名的物体不能用尝的方法来了解它的特征。
·要排除某种不恰当的解释,需要充分的证据,而不是仅凭主观的意愿。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分析假设、制订计划、实验验证、获得结论等过程。
·模拟实验、推测等科学探究结果与客观真实是具有一定差距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对地球环境变化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科学探究技能
·能使用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对简单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
·能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观察。
·能使用尺、温度计、测力计等测量工具来观察事物、获得数据。
·能利用拓印的方法制作树叶标本。
·能制作简单的植物花的解剖标本。
·能组装简单的开关电路。
·能正确解剖植物的花、果实、种子。
·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能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
·能制作铁钉电磁铁。
·能绘制简单的结构图、设计图,并用文字、符号等加以说明。
·能用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折线图等整理信息。
❺ 小学科学知识
考试是老师会归纳的!但如果你还要的话: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针孔照相机是根据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制造的。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照相机、摄像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造的。潜望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造的。
2. 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3. 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5. 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7.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组成的。瞳孔像照相机的光圈,能控制光线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9. (我们是怎样看到周围的物体的?)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10. (为什么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11.(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眼。
12.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
1)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
2) 看书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4) 躺卧、走路时不要看书;
5)少年儿童要经常做眼保健操。
1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4. 岩石都是由矿物构成的。花岗石是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15. 聚集在一起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可以做燃料的叫做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不仅是燃料,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经提炼后可以得到焦炭、煤气、煤焦油三种矿物。可以提炼出金属的叫做金属矿产。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等。
16. (煤是怎样形成的?)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大多夹在砂岩、页岩中。煤是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经过亿万年变化逐渐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中蕴藏的能量最初来自太阳。
17. 矿产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管道开采等几种方法。石油、天然气属于管道开采。煤等固体矿产可以露天开采、也可以地下开采。
18.各种矿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有的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的是在岩石风化、沉积等过程中形成的。
19.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石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学说指导下,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
20.(我们为什么要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有限,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决不可乱采乱用。
21. 家畜的祖先都是野兽,家禽都是由野鸟驯化而来的。按照人类的需要,把野生动物培养成家养动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驯化。
22. 生物的启示:鱼——船、桨、舵、潜水艇;茅草——锯;鸟——飞机;蛋壳——薄壳结构屋顶;蝙蝠——雷达;长形卷叶——筒形叶桥;苍蝇——蝇眼照相机;人——机器人;人脑——电子计算机。
23. 根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我们知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一天)。
24.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2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或365天)。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变化。
26.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公转引起的。每逢农历十五傍晚,月球总是在东方。
27.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和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相变化。
28.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多发生在农历初一。我国远在3000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
29. (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多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30.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球东边先亏。农历的每月十五可看到圆月,日食和月食不是年年月月都发生的。
31. 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卫星。
32. 在太阳周围有九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离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一面自转,一面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水星、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
33. 围绕太阳运行的、形状像扫帚一样的天体叫做彗星。轨道又扁又长,在地球上看到彗星的机会很少。(哈雷彗星,76年)
34. 当太阳周围众多的流星体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形成流星。
35.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6.太阳比地球大,地球经月球大,宇宙比银河系大,银河系比太阳系大。
37.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38. 银河系由大约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构成铁饼形。我们的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与众多恒星一起,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着。
39. 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40. 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光每秒传播约30万千米,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约9.5万亿千米。
41. 银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恒星集团。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做河外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约10亿个河外星系,也都在运动着。银河系和所观测到的所有河外星系被称做总星系。
42. (为什么说宇宙是无限的?)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所以我们说宇宙是无限的。
❻ 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二、填空。
1.花岗岩是由( 石英 )、( 云母 )、( 长石 )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 内部运动 )引起的。地球的构造从外到里可以分成( 地克 )、( 地幔 )、( 地核 )三部分。
3.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岩石 风化 )。
4.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张衡 )发明了地动仪。
5.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 2008 )年( 5 )月( 12 )日,震级为( 7.8 )级。
三、选择。
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c )。
A 铅 B 石英 C 石墨
2.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 b)对岩石的变化是有影响的。
A 地表变动 B 温度变化 C 植物生长
3. ( c)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4.检验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实验是( b )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5.( b)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的液体状物质。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6.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动,有的接近地面,可进行( a )开采。
A露天 B 地下 C 钻井
7.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 b )。
A 沉积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8. 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 a)。
A 侵蚀 B 风化 C 沉积
❼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四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验证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物及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对沉积现象和分层沉积有一定的认识,为下面几课的学习做些铺垫。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学生分析】
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学生对土壤中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一般只停留在活的生物体层面,对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学生是不了解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动物和人类不断在改变土壤成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和土壤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用沉积实验研究土壤成分,感知土壤不同颗粒大小的沉积顺序。
【器材准备】
分组材料:为学生准备新鲜的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放大镜、烧杯(装有清水)、一根筷子、放大镜、小木棒、纱布、实验单等。
演示材料:新鲜土壤、水、课件,事先做好的沉积实验、酒精灯、干土块、筛子、纱布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聚焦话题
1.引导: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发生风化现象,岩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出示课件) 2. 提问:岩石不断风化,变小,又会变成什么?
二、 实验探究,寻找土壤中的成份
引导:能在土壤中找到岩石的微粒吗?除此之外,你觉得在土壤中还有什么物质呢?一起来找一找。(板书课题)
(一) 观察新鲜土壤,寻找土壤中生物、水、空气 实验一:观察土壤中生物及残 体
1.引导:仔细观察土壤,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贴在黑板上。 2.小组活动 3.全班交流
讨论1:土壤中有生物 及残体
讨论2:生物及残体死亡或他们的排泄物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变成腐殖质。 播放微视频(加热土壤),了解腐殖质
讨论3:玻璃片上的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土壤中有水) 实验二:观察土壤中的空气并完成“沉积实验”的搅拌与静置 1.提问:土壤中有空气吗?怎么证明?
2.师生交流。
3.小组活动1:学生将块状土壤放 入水杯中,观察气泡。
4.小组活动2:学生将新鲜土壤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放在抽屉里静置。(教师提供筷子)
(二)观察“干”土壤,分析土壤中的颗粒
1.出示干土壤,引导:这是一堆干土壤,水分很少。老师已经清除里面的生物及残体了。
课件:岩石→碎石→小石子、沙→? 你们能想办法给这堆土壤分分类吗?
2.分组实验(提供小组活动材料:孔的粗细不同的筛子,纱布,尺子,放大镜等 ) 3.交流研讨:你是怎么给土壤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4.教师讲解:根据土壤微粒的粗细,一般可以把土壤分成四种:沙砾、沙、粉沙、黏土(出示课件)
5.小组拿出“沉积实验”中的杯子。引导:从杯子的上面和侧面观察土壤,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沙砾、沙、粉砂、黏土分别在哪一层中,分析原因。 (出示课件)
6.教师出示静置一天的“沉积土壤”,提问:水变清澈透明了,是什么原因? 三、 总结提升,回归主题
提问:现在能总结一下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吗? 讨论: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起到怎样的作用。
师生总结:土壤也给生物和人类带来很大的作用。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土壤。 学生观看视频。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水分、空气 沙砾、沙、粉砂、黏土 腐殖质、盐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
【作业辅导】
填空题
土壤是由_小石子____、_沙_、_黏土 _、空气__、_水__、_腐殖质_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_沙砾____、__沙___、_粉沙__和_黏土_。
3. 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__空气___。
❽ 小学科学
1化学能
2筷子 划桨
3B
4
6红绿蓝
7A
8不对
9将一片新鲜的叶片放入热水中,通过观察叶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就可以证明气孔的存在
10.塑料制品反复使用
垃圾分类
植树造林
减少一次性物品
❾ 我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马上要考科学了,科学可以开卷的,请大家给我全面的资料
自己看书
回答者: 九fen帅气 - 助理 二级 2009-6-27 08:54
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要点
一、复习内容:三上~六下8本科学教科书(修订版)
二、重点内容:六下科学
三、比 例:六下科学占60%以上,其它的占40%以下
四、复习要点:
三上:
“植物”单元:1、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定的周期。);2、叶子的构造;
“动物”单元:1、动物的共同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2、蜗牛、金鱼、蚂蚁、蚯蚓运动器官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2008年不考)
“水和空气”单元:石头(固体)、水(液体)、空气(气体)在形状、占据空间、体积、流动、重量等方面的特点。
三下: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1、了解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2、了解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3、知道植物根、茎、叶各自的作用。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1、了解蚕的一生经历的四种形态(卵、幼虫、蛹、成虫);2、知道蚕的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3、了解动物(昆虫)的变态;4、了解有些动物是从卵孵化而来,有些动物由母亲直接生下来。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读和写);2、水的三态变化;
“磁铁”单元:磁铁的四个基本性质
四上:
“溶解”单元:1、了解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2、了解一些加快溶解的方法。
“声音”单元:了解声音的产生,了解人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天气”单元:了解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的身体”单元:了解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中除有氧气外还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四下:
“电”单元:1、知道电有正电和负电;2、能连接简单电路;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新的生命”单元:1、知道完全花和不完全花;2、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3、知道卵生和胎生。
“食物”单元:1、知道营养均衡的原则;2、知道发霉变质食物不能食用。
“岩石和矿物”单元:了解比较岩石软硬的一些方法。
五上:
“生物与环境”单元:1、知道植物种子发芽的条件:2知道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3、会写食物链,知道生产者和消费者。
“光”单元:1、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2、知道物体的颜色、阳光照射方式(直射、斜射)都会影响吸热效果。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1、了解地球内部运动会引发地震、火山和海啸;2、了解地震的前兆和防护。(必考题)
“运动和力”单元:了解重力、摩擦力、反冲力、弹力(包括五下的“浮力”)。
五下:
“沉和浮”单元:知道浮力。
“热”单元:知道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时间的测量”单元:知道摆的快慢主要与摆长有关,摆长与摆绳的长度不是相同的概念。
“地球的运动”单元: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知道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六上:
“工具和机械”单元:1、知道杠杆的三个点,知道杠杆省力的原因;2、知道斜面、轮轴也能省力;3、能用线组装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并知道各自的作用。
“形状与结构”单元:1、知道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都能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2、知道拱形承重的秘密。
“能量”单元:1、知道改变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强度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2、知道改变线圈两端连接干电池的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1、知道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特点,并能分类。2、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生存法则。
六下:全册均为考试内容,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