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年级《国学启蒙》的教案谁有啊急用,谢了!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泉城济南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省会济南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学习顾炎武的《济南(节选)》。
1、背诵这首诗。
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温馨点击,了解这首诗成诗的原因。
三、活动广角
1、把你知道的济南的著名景点小组内交流一下。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济南名胜的资料整理交流。
四、认真填写成长阶梯。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佛教名山——千佛山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千佛山有一定的了解,能说出它的著名景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翁方纲的《千佛山(节选)》。
1、背诵这首诗。
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温馨点击,了解这首诗成诗的原因。
三、活动广角
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四、认真填写成长阶梯。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名泉之冠——趵突泉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趵突泉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学习《趵突泉》这首诗。
1、背诵这首诗。
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3、谈谈你对趵突泉的认识。
二、仔细阅读温馨点击,了解这首诗成诗的原因。
三、活动广角
1、背一下你另外找到的有关趵突泉的诗。
2、你知道下面这副对联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吗?读一读并讲一讲对联的意思。
四、认真填写成长阶梯。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泉城明珠——大明湖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省会济南的大明湖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曾巩的《西湖二首(其二)》。
1、背诵这首诗。
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温馨点击,了解这首诗成诗的原因。
三、活动广角
1、根据这首诗想象一下宋朝时的大明湖是什么样子的。
2、现在的大明湖又是什么样子的?
四、认真填写成长阶梯。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海上名山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崂山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丘处机的《鳌山》。
1、背诵这首诗。
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温馨点击,了解崂山为名山的原因。
三、活动广角
1、把你搜集的有关崂山的资料小组内交流一下。
2、通过崂山实地旅游或搜集相关资料,把你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说给大家听。
四、认真填写成长阶梯。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崂山名瀑——龙潭瀑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崂山有名的龙潭瀑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学习蓝祯之的《八水河玉龙瀑》。
1、背诵这首诗。
2、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二、仔细阅读温馨点击,了解龙潭瀑名字的由来。
三、活动广角
1、你还知道哪些瀑布?把龙潭瀑与你知道的其他瀑布比较一下,你觉得龙潭瀑有哪些特点?
2、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请你为崂山风景区设计几条环保广告吧!
四、认真填写成长阶梯。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妙联集锦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对联的由来及妙趣。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
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读书名联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
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
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
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成语探源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
读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什么是成语?它的来源有哪些?阅读成语故事有什么好处?
三、活动广角
1、把“指鹿为马”这个历史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用一用这个成语。
2、下面这些成语都来源于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不清楚的你去查阅一下资料。
3、下面这些唐宋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写出这些成语吗?
四、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成语诗画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根据成语故事来为成语配上图画。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体会书上为成语配画的方法。
看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来源及有关它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
2、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吗?能从中选一两个给它配上诗或画吗?
3、搞一个成语大接龙的比赛,看谁的龙最长!
四、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⑵ 中学国学课教案范文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⑶ 如何设计小学生优秀国学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积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的意思。理解诗歌《过华清宫绝句》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重点难点]
1、 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
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 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
⑷ 小学国学画饼充饥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2、观察图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