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低段音乐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小学低段音乐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发布时间:2021-02-23 03:31:08

『壹』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重要矛盾,就是我们现有的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是根据我国制定的大纲完成的,其内容较为保守、滞后,适用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而我们的社会却需要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培养模式,如何在我们的学校教学课堂那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就是我们目前致力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进行音乐的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要清楚音乐的创新是指的哪些方面,笔者认为,音乐创新是从音乐的意识、情感、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着手,通过这几方面的创新观念的培养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其次,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在学校音乐教学模式体制下,“教书”与“育人”永远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书是教授学生学会基础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而育人则是在教授学业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这两个部分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最后,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体现音乐的创新教学模式,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音乐创新的过程中对音乐进行实践活动的训练。这些手段能够让我们培养出适应这个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二、音乐教育要以人为本
音乐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艺术,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再现,所以音乐艺术既包含了情感信息,也包含了思想信息。从头至尾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的创造、音乐的表现和音乐的欣赏活动都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我们的音乐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这种审美活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真正快乐。学校音乐教学是一门教授基础音乐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建立更多的目的是为了一种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而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艺术,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并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通过学习音乐让人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从而创建健全的人格,建立积极向上的个性,培养一名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健康人才。在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要注重知识技能与音乐创造力相结合的能力,要综合的去看待音乐艺术,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去体验音乐、发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让没有专业技能的学生也能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发现兴趣、创造音乐,让学校音乐教学真正的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宗旨上来。
三、音乐教育可以开启儿童的智力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和实践美的技能,还可以通过音乐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心理学家、国际“超级学习法”的创始人洛扎诺夫的实验证明:“即以优美的音乐是左大脑半球进入抑制状态得到休息后,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态的2.17倍至2.51倍。”在我国,很多音乐教育学家也通过音乐教育训练培养儿童记忆力的。实验表明:“1.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综合的直觉判断力均有良好发展;2.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是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3.音乐不是单纯的技能课、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只要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功用,处处都可以体现出对儿童智力开发的作用,如在音乐唱歌课中,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对联想与想象的发挥;在器乐课教学中,对情绪的把握和乐器的掌握;在律动课教学中,对肢体协调能力的掌控能力等等都是在对人的大脑思维的开发,特别是在音乐创造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把以往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还要将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促进学生的头脑敏捷度。
四、音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意识是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传统观点认为,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往往对神秘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也正是有了探索世界的精神才会有了我们现在众多的发明和创造,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个美好的生活。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真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和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其思维的结果虽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但对个人来说却是独创的。”我们现在所说的音乐教育就是属于类创造的范畴。音乐属于时间艺术,而且这门艺术还属于非语义性的艺术,所以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在音乐教学过程我们也往往运用了这种不确定性在歌唱课或是器乐或是欣赏亦或是律动课时都要运用这种特征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特征。
(二)音乐创造思维的训练。在我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部分,音乐也是一门审美活动和实践活动很强的学科,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将创新思维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最好途径。在思维训练中,发散性思维是对已经获得的信息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思辨,产生多种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是向外散发性的,这种思维方式就会导致结果也与众不同,将这种思维方式结合在教学之中,更是应该提高这种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选择一个发散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功能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音乐的二度甚至三度创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已知的音乐中延伸、拓展,使模式的音乐形象通过自己的思维变成具象的事物;还可以在教学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样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寻找答案。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就特别注意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平时基础知识积累。
(三)音乐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或理解就可以掌握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需要特别的训练或特殊技能就可以掌握。而特殊能力则是要通过特别的训练或理解才能得到。一般能力为人的基本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一般能力的水平高低可以为特殊能力的培养做好保障。瑞士的心理学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音乐教学的主要任选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音乐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它就是从审美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在音乐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的想象力的参与,这种想象力就是一种音乐创新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表现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各个方面,让学生不仅从思想上对音乐进行创新活动,而且可以通过肢体运动来对音乐进行创新活动的实践,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头脑思维的训练,更对身体的协调性进行了锻炼。
总之,让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的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和表现音乐的美,让学生学会了多角度、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全方面的人才。

『贰』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创新是教师在 教学中一直 追求的,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 时期 , 在新课 以及新理念的教学模式 下, 需要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已适应不 了现在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 , 进行创新教学 如在学习“ 森林晨光” 时 ,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敞开心扉 , 用 自己 的心独立 的去感 受音乐带来的震撼, 从而唤起无尽的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 ,可 先不告知学生这个曲目的名字, 让学生听完之后,为这 首曲子取名, 当播完此 曲子后 ,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 自己 的意见, 充分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进行取名 。 有的学生为这 首曲子取名为 “神奇的大森林 ” 有的取名为 “动物世界 ” 还有的学生将此取名为 “醒” 让他们说 出 自己取名的原因 。尽管有很多学生都是在听 的过程中断章取义 , 选取歌词 中 某一个词语当做名字 。 但是他们也动了脑筋 ,学生解释取 名“ 醒 ”的原 因 听后 感觉是各种动物睡醒 后的叫声。就 取名为“醒 ”虽然, 这位学生的取的名字与原名不一 样。 但 是是通 过想象得到,敢于创新 , 是难能可贵的 ,此 对其进 行表扬, 肯定学生的想法, 将可很好地培养其创新意识 。
二、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唱歌教学方法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 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具体方式如下。
1.抓住学生学习新歌的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范唱、直观教具以及音响 效果与视觉形象的刺激等导入形式,创设学习新歌的情境,使学 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发声训练力求形象化、趣味化,尽可能与歌曲结合起来
传统的发声曲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往往达不到训练目的。而 给发声曲填上合适的词或将发声训练与学习歌曲结合起来,效 果就好得多。例如发声曲1234|5-|555|555|5432|1-‖教师配 上趣味化的词,如“小鸡怎么|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叽―‖”,还可不断变换动物的名称和叫声,再加上模仿动作, 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3.学唱乐谱要充分发挥学生听与记的能力
唱谱是学生感到 最困难的,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 要从学生识谱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听力的 最佳时期,可在反复听和模唱中学谱;高年级学生则可分乐句视 唱,个别程度好的学生可带领全班唱谱。让学生靠听和记忆来学 谱,在某种意义上这比视唱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4.采取节奏、歌词和歌谱相结合的学歌方法
传统的唱歌教 学是先学节奏和歌谱,后唱词。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教学 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歌曲中 的词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将学词和学曲有机地结合 起来。教师可以通过歌词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语调的变化中 体会旋律的变化。例如在教《我们一起来唱歌》时,我先让学生 随着歌曲伴奏,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这样既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降低学谱的难度,又能让学生通过歌词的朗读,去体 会旋律变化和歌曲的意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很轻松地 学会歌谱。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谱的自信心,而且极大地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5.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用艺术感染教育学生
音乐是情 感的艺术,它最容易激发感情、表现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 易随音乐而变化。教师在教歌时,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和感情 因素,以情带声、以声表情。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热爱音乐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教师和学生形成融洽的关系,学生就更加愿意和教师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的“爱 心”“师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有热爱学生的 心,要注意师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教师形象;其次要建立“爱” 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环节中爱每一个学生,爱他们每一个人的想 法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在遇到学生不正确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 应和蔼可亲地采用引导的策略鼓励他们走向正确的轨道。教师要 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 更好的发展,学生才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课。有了和谐的师生关 系,自然也就有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合理运用教学评价, 注重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 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 积极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 唱游表演、乐曲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 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他们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 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有时侯,看似普通但确实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语言,可以有效地起到 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中 从教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前进 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追求音乐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音乐教师 长期的努力和实践,也需要我们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我们迎着 新课程改革的强势东风,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 音乐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吧!

『叁』 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1.先形象、后概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概念、后举例、再练习”。在一次“连线”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在分辨延音线和圆滑线时比较困难,所以我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作法,试用“先形象,后概念”的做法,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首先我从感性入导,我出示了“︵”。提问;“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条狐线象什么?”。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我便告诉他们:“在音乐旋律中,它叫连线。”。然后我让学生听范唱,再划拍节试唱,这样,学生便牢固地认识了延音线。这种教法比纠缠于概念不放而勉强为其死记硬背教起来轻松的多,学生学起来也非常愉快,达到了学生自己尝试的目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主体参与,激励创新
现代课堂教学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真谛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新知识、新问题,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唱歌曲《赛龙舟》的过程中,我先提出问题“用什么表现方法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另一半学生喊:“加油、加油”。同学们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顺势将他们分成两组,一齐来感受这种形式的实际效果,果然,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热闹了许多。接着我又激励学生畅想:赛龙舟的场面可热闹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你快,一会儿我快,我问:“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这激烈的赛龙舟的场面呀?”这样,学生在初步接触到音乐和谐、丰富的同时,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提供说的空间,给予表达的机会
1.说想法,谈体会
想法也就是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一个积极的想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
2.说标题,想内容
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体现于歌词、旋律、节拍节奏,体现于创作的背景,同时也体现于作者付于作品的标题上,可以说,标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在告诉学生乐曲标题后,让学生就题目展开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说:“好像看到一个人赶着马车、挥着鞭子在运粮食。”“不对,应该是有许多辆马车,这样才能突出运粮忙,”教师趁机启发学生“能想象一下是怎样的场面?”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热烈、忙碌、喜庆的场面。“老师,我还听到农民伯伯愉快的歌声。”“农民伯伯粮食大丰收了,心里乐开了花。”……学生们尽情表达着想说的话,没想到题目上简简单单的七个字竟能引起学生这么一大堆的话语,学生越说思维越活跃,对乐曲的理解也越深刻,象这样有目的、有选择地说标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为下一步的“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三、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创作的空间
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1.结合表演创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好动、爱表现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创编表演,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如可通过歌表演、用动作表现节奏,根据音乐自编动作表演等等形式,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身对歌曲的感受、情感体验客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对内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内在的美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一种表现。
2.结合歌曲创作
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结合歌曲内容中的可换之处进行创编活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大胆尝试。边唱边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像,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五、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买菜》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爸爸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报菜名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些菜名取代歌中“×××”节奏处的歌词,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肆』 如何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知识化。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注重的主要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把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虽然获取了相应的书本知识,学会了如何演唱一首歌曲,但素质却没得到全面发展,没有发挥音乐教学陶冶情操,促进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机械化。为了达到纯知识传授的教学目的,教师采用机械的方法,以教授为主,用大量的练习让学生进行重复行的机械学习,根本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教学形式单极化。本来教学是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双向影响过程;而当前教学的形式变成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呈一级化态势。整个教学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影响、支配和要求,学生只能接受要求并配合[1]。
(四)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学生无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才能,甚至会发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等。
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学习当前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相关论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采取启发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
所谓的“启发式”是指在老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在不离开音乐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再创造。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呢?首先,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音乐作品除了能给人以教育启迪之外,它有一种独特的、感人的魅力——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自由自在地驰骋!这里就需要教师利用有关的素材、背景材料、作者的创作个性、作者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等等给学生做最生动的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如:在介绍作品《剪羊毛》时,教师在介绍作品内容上要体现澳大利亚人民剪羊毛时的热烈欢腾,同时还要生动的将澳大利亚的地理知识、人文知识介绍给学生,由此引导学生参与作品结构的分析,由学生来主动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觉进行作品的欣赏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在教授《儿童团团歌》过程中把组织教学部分中的了解学生对教授内容的知悉程度部分放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多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学生的生活去了解他们对要讲授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在自身的认知范围内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起学生认知的主动性,然后再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案,那么我此次教学中简单易懂的让学生了解所教歌曲的内涵这一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在我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教学中我进行了该想法的实践,经课后反馈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二、音乐的理解具有多样性,要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做到求同存异。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质内涵是把课堂教学看成“施教—学习”行为,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不同主体为中心的活动耦合起来的全方位开放的“人—人”自组织系统[2]。
不同的个体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如陈刚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中的B段,同一段音乐有人理解为是描写劳动之余,一对青年男女在翩翩起舞,从而迎来了更多的青年男女共舞的场面。再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开始句,有人理解为“命运的叩门声”,也有人理解为“贝多芬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这就是音乐理解的多重性,那么一个音乐作品,作者所塑造的音乐如何变为每位学生脑海里的形象呢?作曲家的思想情绪如何才能与学生的情思连接在一起呢?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我们如何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展开丰富想象呢?新课改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但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的指导不能够深入下去,我在此次音乐课教学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好学的就快,有的不好学的慢,怎样合理安排课程进度,让每个学生进步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是课堂突发现象出现的原因,在此次音乐教学中通过分组表演很容易发现了一些同学相比较其它同学学的慢,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但是课堂的时间很难让这些同学有较大的改进,这就需要教师去关心学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多去了解这个学生的生活、爱好、家庭,根据这些在平时的活动中予以针对性指导,并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小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对于不同的理解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给予肯定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按照一般的认识进行音乐理解的统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把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良好的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我的空间,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合理创设问题,探究式教学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
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在有意义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就首先要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3]。
问题情境创设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学的启发模式:“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学生真正理解教学知识,将间接知识内化”。[4]在音乐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如: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法,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境,从而增强对教材的理解,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如在教授《八月桂花遍地开》一课时,我们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红军队伍行军的情境,制作相关教学道具,由学生进行该歌曲主旨的扮演,同时配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使同学们很快融入到了红军在反围剿胜利及领导全国人面进行革命运动的场景,增强了对课程的理解,激发了小学生热爱求知的天性,促进了音乐延伸知识的学习。在教授《儿童团团歌》时通过编创表演,进行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模拟枪声杂乱,儿童团员用鼓声和鞭炮声迷惑敌人,机智勇敢的吓退敌人的场景,主要教会学生模仿鼓声、枪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并组织分组编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三种声响的配合,或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入其它声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顺应音乐教育发展潮流。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的是“主流中心模式,”即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中心。50年代后是“民族附加模式”,它以主流中心为基础,把各民族音乐附加,例如我们学习音乐理论基础概念: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都是西方的,把它作为音乐解释的框架去学习和研究其它民族音乐。到了21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多民族模式”和“民族国家模式”。[5]
音乐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的音乐认识和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要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掌握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够根据音乐多民族、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将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进行深化、创新,融入民族的、民族国家的音乐解释标准和框架,将小学音乐课程的教授通过体现民族和民族国家的特点,乃至通过民族和民族国家的风俗人情、地理风情的演绎,形成适合于每一课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歌曲不同的教授方法,最后形成一个多元的,兼容并包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突出音乐的民族特点,使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音乐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音乐教育是与多个学科相联系的,这种联系需要挖掘、利用。音乐教育与语文和历史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歌词在表达形式上是诗歌,歌词的背景很多事历史典故,运用这些联系来做好音乐教学要加强跟该科目老师的联系,可在其课堂上讲授音乐教学所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之间的配合来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按照传统的方法教授,无非是老师按照西方的乐理知识进行讲授、示范、学生跟唱练习直到会唱这首歌,但是由于缺乏民族的因素,使得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认识和理解职能停留在老师讲授的层面,无法继续深入,但是如果采取民族的教学模式,就要求老师研究彝族的语言、人情、彝族节日、服饰等彝族独特的风俗文化,在此基础上借助电脑、影视作品,凝练彝族音乐的独特因素,开展主题创作表演活动,在针对性的活动中讲授该歌曲,得到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普遍对彝族的音乐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融合自身的认知进行主题表演。

『伍』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但在打开思维时,又同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活跃的音乐课上。在进行音乐知识教学时。有时会出现纪律混乱,以至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能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形成一整套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较容易地把课堂管理好。只有充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胜欲望,不断变换组织教学的评价方式,让课堂保留新鲜感,才会让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40 分钟,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进行有效地组织教学: (一)、新课导入要新奇多样 新课导入,是组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 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位学生。其语言、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比如,在走进教室时,老师戴着与本堂课有关的头饰走进教室。这时所有的学生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上。给 整堂课开了一个良好的头。 (二)、教师要加强自身音乐素质,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 从“说”“弹”“听”“唱”四个方面下功夫; “说”教师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童趣的语言,有利于组织音乐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例如,我在一年级上音乐课时教唱每首歌曲时都会带领孩子们读一读歌词,读的时候按节奏读,生动形象的表演读。手一边打拍子,声音抑扬顿挫,读到动物的声音时,还要模仿动物的样子。孩子们就会很感兴趣地模仿得活灵活现。到了演唱此歌曲的时候,也会很有感情的。 “弹” 教师有着强硬的弹奏基本功,有利于组织音乐课堂教学: 上音乐课时,教师尽量多利用琴声来组织教学,设计不同的旋律,表示不同的意思。如:我上课起立时,弹得是上行音阶的旋律:o,re,mi,fa,suo,la,si,o.请坐下,弹得是 o,si,la,suo,fa,mi,re,o.请坐好,弹得旋律是柱式旋律 o,mi,suo.多咪嗦,每次老师要进行组织教学时,只要弹奏相关的旋律学生就马上做到了,老师也很轻松,学生也很配合,用琴声进行组织教学,远远要比用语言大喊请坐好管用的多.教师只有过硬的演奏技巧,才能给学生带来生动的音乐形象。而生动形象的演奏不仅可以用充满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加深教师的音乐语言的讲解,而且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以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为顺利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自弹自唱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伴奏的音型.我想,一个教师优美的琴声一定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组织好整堂课的教学的。 “听”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感受音乐有利于组织音乐课堂教学: 其实,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唱歌曲,不是一句一句的教会的,而是听会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唱,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超过两遍就不会再理会你了。那么老师就只有采用多种形式给学生听。 用多种形式给学生聆听歌曲, 为了避免教师只是弹奏范唱的单一性,教师必须借助其它现代化的音乐设备来充实课堂,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歌曲。多媒体准确生动的范唱,能较好地揭示歌曲的内容,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绪,感受和理解歌曲风格与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还能提供学习的“摹仿源”,培养学生良好的 观察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它比单纯的听录音欣赏效果更好。直观形象的视听结合欣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音乐情感! “唱”小学低年级多采用表演唱,活跃课堂,有利于组织音乐课堂教学: 现行的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年级儿童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结合班情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他们真心去体验每一首音乐作品。久而久之,学生在初步聆听的同时就能感知乐曲的情绪是属于哪一种,应该用什么心情去表演。同时提醒学生在演唱时面部表情的变化和心灵情感的体验,在展示表演的过程中多多鼓励表现好的学生,让其他学生更好的模仿。如歌曲《两只小耳朵》,它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们听到的不只这些声音,还有小狗汪汪的叫声,小猫喵喵叫的声音比书上写的多多了,我能改一改行吗?”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改一改啊,把你们喜欢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可以写出来唱一唱”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唱的唱、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这样,学生便会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表现出对音乐体验的 自然流露,对音乐学习也随即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心理压力就没有了,课堂气氛随即变得轻松、愉快! (三)组织教学灵活多变,表扬为主: 1、表情语言鼓励!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心海中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让学生收获一脸的灿烂。 2、肢体语言鼓励!夸张的伸手,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摸一摸学生的头,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仅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如一丝春风轻拂学生的心田,其心里的畏缩也早已烟消云散了,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3、奖品鼓励评价!将表扬物质化和精神化相统一——在分组的区域里用不同形状的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红苹果),及时鼓励积极学习的学生,并且不断变换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在低段教学中效果非常显著。 总之,课堂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陆』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一、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音乐知识。但是,不少音乐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沿用传统老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一味强调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使学生没有一点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己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人士,任何人都不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加以质疑。例如,教师会有唱错音的时候,因惧怕老师的“白眼”、“批评”,小学生总是不敢向教师指出错误,这样既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又不利于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为此,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转变自身角色,从单一传授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营造双向交流、和谐、自由的音乐教育教学氛围,以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自行接受教师的教育,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创新
只有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才会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敢于创新。小学生对于各种事物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一旦他们亲身经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创新。例如,再向学生展示各种打击乐器,使其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工作过程有所了解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使其也可以成为一种“打击乐器”,如有的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易拉罐和酒瓶等制作出了“打击乐器”。教师在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打击乐器”后,可以鼓励学生用这些“打击乐器”试图演奏出各种旋律,在这种亲身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创新思维得以形成,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不能仅仅采用音乐书本教材、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设备完成各种音乐教学活动,而是应对教学手段加以创新,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动画、音频、视频等表现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可观可感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加以激发,解除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性思维造成的禁锢,使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动脑、积极探究,以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多媒体技术,仅仅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录音机等教学设备播放一些歌曲,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欣赏,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旦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就会产生继续朝向目标前进的动力。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提出新的想法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或者完全忽视,而是应当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敢于提出新的想法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表达,而且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柒』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般具有超强想象力的人都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才。从儿童时期就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对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而言意义非同小可,所以培养小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在唱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唱游课,是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唱游课的教学中应该大胆地把孩子们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大胆地设计、创造、想象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东西,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创作的天地。教师再进行诱导,逐步统一动作,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唱游课。
唱游课通常会结合舞蹈来进行。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音乐、美术、舞蹈等作为姐妹艺术,向来是紧密相关的。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例如: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时,展示新疆舞的特点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编舞,自唱自跳,再把所体验到的情感转载到歌曲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且不管学生的动作是否千奇百怪,我们都不予限制和约束,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机会。
2.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在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对音乐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较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歌词,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单地介绍给学生,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然后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还是在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中,笔者的做法是先借助课本插图,找学生讲故事。然后,在笔者的带领下读歌词,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很快地了解到,阿凡提是个聪明机智、热心、爱护自然的少年。在读歌词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小声地在下边展开自己的想象,发展阿凡提的故事情节了。此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叫了一个学生上台继续讲述他自己编得精彩的阿凡提的故事,同学们很感兴趣,听得非常认真,随之笔者自然地问大家想不想学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回答“想”,尤其是那个编故事的孩子。通过歌词,学生好像看到一个少年保护自然生态的优良行为,想象阿凡提爱护大自然的画面,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这让学生在开展丰富的音乐想象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3.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想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我们要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形象和获得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音乐欣赏课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欣赏舒曼的《童年情景》之《梦幻曲》,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曲子本身的旋律线跌宕起伏,婉转流连。聆听歌曲,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梦幻王国,用手掌托起“泡泡”的方式,跟着音乐的旋律走向律动。这样简单的律动,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音乐,使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形式美。细致地欣赏四个乐句,用4个泡泡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4个乐句旋律的高低起伏,用红、黄、蓝、绿4个颜色来表示不用的旋律线,让学生产生兴趣,开始更注意地听音乐的旋律并感受音乐,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发现了乐曲的旋律美,还引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音乐优美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好的意境,他们美好地遐想将开拓创造思维的领地。
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从内心地感受到形象的过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只从“听”的方面去感受、理解音乐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景,使学生听与看、听与想、听与表演结合起来。如结动画、电影、图片进行欣赏,使得欣赏更引人入胜。课本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捌』 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

作为小音乐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1.先形象、后概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概念、后举例、再练习”。在一次“连线”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在分辨延音线和圆滑线时比较困难,所以我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作法,试用“先形象,后概念”的做法,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首先我从感性入导,我出示了“︵”。提问;“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条狐线象什么?”。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时,我便告诉他们:“在音乐旋律中,它叫连线。”。然后我让学生听范唱,再划拍节试唱,这样,学生便牢固地认识了延音线。这种教法比纠缠于概念不放而勉强为其死记硬背教起来轻松的多,学生学起来也非常愉快,达到了学生自己尝试的目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主体参与,激励创新 现代课堂教学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真谛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新知识、新问题,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唱歌曲《赛龙舟》的过程中,我先提出问题“用什么表现方法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另一半学生喊:“加油、加油”。同学们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顺势将他们分成两组,一齐来感受这种形式的实际效果,果然,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热闹了许多。接着我又激励学生畅想:赛龙舟的场面可热闹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你快,一会儿我快,我问:“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这激烈的赛龙舟的场面呀?”这样,学生在初步接触到音乐和谐、丰富的同时,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提供说的空间,给予表达的机会 1.说想法,谈体会 想法也就是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一个积极的想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 2.说标题,想内容 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体现于歌词、旋律、节拍节奏,体现于创作的背景,同时也体现于作者付于作品的标题上,可以说,标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在告诉学生乐曲标题后,让学生就题目展开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说:“好像看到一个人赶着马车、挥着鞭子在运粮食。”“不对,应该是有许多辆马车,这样才能突出运粮忙,”教师趁机启发学生“能想象一下是怎样的场面?”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热烈、忙碌、喜庆的场面。“老师,我还听到农民伯伯愉快的歌声。”“农民伯伯粮食大丰收了,心里乐开了花。”……学生们尽情表达着想说的话,没想到题目上简简单单的七个字竟能引起学生这么一大堆的话语,学生越说思维越活跃,对乐曲的理解也越深刻,象这样有目的、有选择地说标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为下一步的“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三、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创作的空间 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1.结合表演创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好动、爱表现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创编表演,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如可通过歌表演、用动作表现节奏,根据音乐自编动作表演等等形式,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身对歌曲的感受、情感体验客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对内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内在的美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一种表现。 2.结合歌曲创作 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结合歌曲内容中的可换之处进行创编活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大胆尝试。边唱边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像,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五、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买菜》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爸爸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报菜名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些菜名取代歌中“×××”节奏处的歌词,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玖』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已经列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音乐教育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从人的大脑结构看,左半脑进行的是逻辑思维,右半脑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都是右脑的功能,因此音乐能促进右脑开发,从而提升大脑创新能力。
2011版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思想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下面谈谈我这几年在课堂中的一些研究心得。
一、发挥想象,激发创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经常有老师评价这个老师把学生教“活”了,那个被老师教“呆”了。“活”与“呆”往往是思维空间的宽与窄。孩子是富于想象的,而想象是拓宽孩子思维空间的最佳途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一门需要学生主动地听、主动想象、主动表现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过多讲解会阻碍学生的体验想象。老师应简化自己的讲解,多提问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多听、多想,主动体验,参与创造活动。以《沃尔塔瓦河》为例,为了让学生的想象不受约束,我在初听音乐时并没有告知标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听着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当音乐结束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感受到“神秘的宇宙”,有的是“森林之战”,有的是“银色的河流”。丰富的音乐形象正说明学生的想象得以发挥,思维也随之飞舞起来。再次欣赏时,我出示了几副图,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小溪、河流、森林、乡村婚礼、月光下的水仙女”的音乐意境。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最佳状态,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思考,激发出潜在创造力。
二、强调实践,鼓励创造
2011版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实践和音乐创造放到了一个层面上,强调音乐实践说明课堂中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音乐知识的学习应该从灌输式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审美体验,增强创造意识,发展创造能力。曾经有段时间我让学生自制乐器,心灵则手巧,动的是手,练的是脑,自制乐器,培养的正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欣赏了英国的“破铜烂铁”,中国达人秀的“蔬菜乐器”,并演示了自己制作的纸盒吉他,从简单到复杂地给他们介绍了一些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法,让他们分小组讨论研究,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在一定的难易程度上自己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学生兴趣盎然,有的用雪碧瓶制作了沙球,有的用吸管制作了小排箫,还有的用玻璃瓶做的排钟,我请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尝试演奏,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创造乐趣,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在课堂外,我尽量找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实践,正好我们学校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以往都是特长生参加得多,并且请专业老师辅导,而且很多节目是照搬下来的。所以我们和学校商量后,决定原创的节目在打分时会给一定加分,鼓励学生自己创新,事实证明,学生很乐于自己谱曲,编舞,编排小品。很多非特长生加入进来编排节目,很多环节的设计老师也意想不到,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
三、创设情境,表现创造
音乐这门艺术,很多素材内容不是来自学生身边,有时间也有空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陌生遥远,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需要创设美、智、趣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还原到产生知识的原发情境中。《当兵的人》这节课中,我首先播放视频,带学生走进军人的军营生活,感受军人的精神。然后请学生站起来随乐踏步,体验进行曲的行进特点,请他们大声跟我念”一二三四”口令,要求他们声音注意高位置,声音要整齐饱满,表现出军人的气魄。并且让学生谈谈军人有哪些地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当说到军人站坐姿都很笔直时,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都挺直了腰板。在学会歌曲后,我请学生联系歌曲内容和主题思想,启发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有的学生自编舞蹈为歌曲伴舞,有的学生用吹口哨的形式为歌曲加上引子,还有学生自己在歌曲中加入了beatbox,学生兴致盎然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情境的创设,艺术氛围的渲染,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自主而快乐地表现创造。这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了他们审美创造的欲望。
综上所述,老师要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多实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领悟音乐内涵,逐步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阅读全文

与小学低段音乐如何进行创新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