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班额复式教学
随着偏僻农村生源的减少,自然行政村的校点复式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又成为现今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要提高复式班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更新复式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改革传统教学结构
❷ 实施小班额教学,教师应转变哪些
又到一年毕业季、招生季,社会、学生家长在为学生选择学校、选择班级煞费苦心的同时,班额过大成为人们对当前教育质量热议的话题。这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中小学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后,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又一个新期待,也成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急于破解的新课题。
班额过大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到底有何影响?
2011年,江苏扬州中学教师王雄在对10省市调研和考察后完成了《我国中小学超大班额现象的调查》,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小学农村的小班额较多,农村学校学生数在明显下降;第二,大班额、超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县镇与城市,以县镇最多,且超过50%;第三,从小学到高中,大班额、超大班额逐步增多。这一调研成果被吸纳进《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与此相应的报道称,河南某初中一个年级每个班平均达到了120人,最大班额竟然高达160人!山东某重点小学班额已经突破70人,依然有学生家长还在托关系让自己的孩子往里挤!大班额何以集中在城市和县镇?有专家指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师资力量的对比,城区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等等,都是构成城市和县镇学校班额过大的因素。另外,有些地方和政府官员的“重点校工程”,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班额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到底有何影响?首先,班额过大对学校管理的形成了极大冲击。大班额造成学校人满为患,学生活动的空间被挤压,学生之间极易在一些集体运动和游戏中受到伤害。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学生上下楼梯踩踏事件,就是因为紧急情况因楼道狭窄不易迅速疏散造成的恶果。即使看似平常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往往使得学校顾此失彼,造成新的管理“盲点”。班额过大,对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的要求更高,致使相当多的学校功能室、实验器材、体育设施、图书等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其次,教师是班额过大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一方面是沉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是繁重的班级管理,许多教师都处于工作“疲于应付”和身心 “亚健康”状态,很多教师因此积劳成疾,有的甚至产生了人际关系障碍和工作恐惧症状。记者了解到,在班额过大的班级,为了解决上课“传声”问题,有的教师甚至自费购买了高音喇叭,辅助自己的教学。第三,班额过大,容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按照专家们的分析,大班额教室极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浊、有害细菌滋生,学生长时间身处其中,容易出现头晕、胸闷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班额过大,坐在后面的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课、看不清板书,影响学习成绩;班额过大,课桌与课桌之间行距、间距压缩,学生不能保持正常的坐姿,不利于身体健康发育;班额过大,老师对学生不能照顾到全体,不利于学生行为的养成。第四、班额过大使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记者曾在一所县城重点小学听课,一个六十多人的大班,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时,学生转身受到极大限制,正常的教学互动难以开展。有位老师告诉记者,由于班额过大,上课时往往“顾此失彼 ” ,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时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由于精力有限对学生的作业无法逐一精批细改,教学效果被人为的“打折”。
一个单元班班额多大为宜?
在近年来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照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由此国内外教育机构或学校,开始尝试进行“小班化教学”模式。记者查阅资料得到了一组数据: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他们正在进行将中小学班级规模缩小到18人的实践;德国班级规模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我国有些地区和学校也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实验探索。1993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两所小学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人数在30人左右; 1996年开始,上海市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小班化教育; 2000年,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开始高中小班化教育实践,开设小班近35个,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进地区的小班化教学已经从实验阶段逐步拓展为大面积实施阶段。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我国先行先试地区小班化教学实验到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积极信息?有教育专家指出,首先是对班级人数规模的缩减。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推行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班额以控制在35人以内为宜。其次,小班化教学带给了我们崭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平阴县教科室主任李洪涛先生指出,小班化教学的最本质特征是面向学生个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当前班额过大的教育教学,小班化教学活动发生了如下变化: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小班化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作用巨大。
小班化教学,路有多远?
我国《小学管理规程》要求设校单位生均占有教室面积为1.125平方米,中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这是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的宏观调控,体现了国家意志,仅就这个要求尚且难以落实,真正实施小班化教学,还有相当艰难的路要走。实施小班化教学,政府的责任首当其冲。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政府提供的教育服务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服务。如果实施小班化教学,各级政府就要对教育战略进行重新修正,对教育资源进行大范围重组,这无疑要求首先必须保证相应的教育经费的投入。首先是校舍的扩建和新建,其次是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增加,第三是教师需求量的增大,都要进行全面谋划和重新考量,在这个方面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好准备甚至根本就没有做出打算。以基础比较好的平阴县为例,据这个县教育科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个县2013年县城内初中学校学生数量为6811人,126个教学班,平均班额达到55人。如果实施小班化教学,以每班35人测算,需要增加69个教学班。县城内小学需要增加82个教学班,才能达到小班化教学的基本需求。这就是说,平阴只要在县城内各建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和小学,就能实现小班化教学改革。而有些基础较差的县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和基础,仅仅教育投入一项就很难做到。实施小班化教学,学校管理者还没有做好准备。有专家指出,相当多的中小学校长已经习惯于当前和过往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对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了解不多,甚至没有了解。如果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对校长进行小班化教学概念、文化和模式的培训和提升,让他们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摒弃已经习以为常管理思维和管理习惯,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施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与中小学教师的座谈中,记者明显地感觉到,对于正在背负大班额教学任务前行老师们来讲,现在的他们虽然“累”,虽然“痛苦”,但是已经习惯成自然,“累并快乐着”。有的校长甚至担心,由于小班化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新理念、新思维,更加需要教师掌握与之匹配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一旦让老师们放弃已经固化的教学思维,来一个“大跨度”转变,有的教师很可能就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在新的挑战面前败下阵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专家指出, 小班化教学在中国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既有政府教育理念的偏差,更多的还是一些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依法执政的职责所致。当前老百姓从要求“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强烈愿望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最强大的改革动力,政府对教育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和保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为中国教育的转型和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目标或许就在明天,作为教育人更要提早做好迎接教育发展新机遇、新挑战的准备!
❸ 小班额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班额教学”是当代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们甘肃省民勤县收成乡农村地区,由于近年来向周边特别是新城区迁移,加之打工子女进城就读的影响,从而直接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数量大大减少。探究小班额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带给学生温馨的学习环境的和人文关怀,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可能。
一、课桌的摆放为教学开扇窗
以前由于班上学生多,学生座位只有一种排列法——“插秧式”,因为这种排法最节省教室有限的空间。但现在空间已经不成问题,怎么摆最合理?我们的“小班额”教学模式下,课桌的摆放应该为教学服务,方便师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密度,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起来,解决原来课堂上学生参与面狭窄的弊端,师生共同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人潜力得到发挥,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掘个人潜力,张扬个性。
二、充足的空间时间为教学做基础
学生的减少,意味着原来的教室现在有大片的空间留下来了,教师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室的设计和布置中,师生共做共享,有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也能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借机培养他们的创作、动手能力,让教室成为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独特、轻松、优美,赏心悦目。另外,学生人数的大量减少,使老师也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导,让教师的目光能看到每一位学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多有益帮助。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也变得轻松起来,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学会欣赏,学会感受。
三、发挥因材施教的特点,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不同的层面都能得到发展。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并进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大部分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承认差异,面对差异因材施教,“小班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小班教师在备课时要更好地备学生。哪些人需要多指导、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到人,考虑不同学生的层次,在各方面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同一题目教师可以设计坡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同学生也有区别,一部分为必做题,另一部分为选做题。正因为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差异,我的学生人人都能“吃饱”,甚至“吃好”。学困生减少了,整体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
四、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仪可以进行知识的交流,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和倾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的学习方法。合作时要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工,合作之前要对合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合作时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而且要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还要关注后进生,确保后进生也能学会所学知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突破难点,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本课重难点,课堂上在学生个人无法完成的地方进行小组学习,以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让合作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班级学生少,可以以同桌为小组,也可以前后桌为小组交流。在安排座位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让他们在交流合作时可以取长补短,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缓和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害怕心理,更加激发创造性,增强小组凝聚力,增强团队精神。
五、科学的评价分层
评价标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当把评价作为手段,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为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问答、作业练习上分出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同一问题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他们都有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这样就能及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❹ 如何提高小班额教学成绩论文怎么写,有材料吗
"小班额教学"是当代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小班额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额的减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做出了相应的变化,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仅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频度必然增加,而且师生交往和学生活动的质量也必然明显提高,从而大大改善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众所周知,由于班级授课一般人数在30至40人,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利于"优质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行。正因为如此,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小班额教学应运而生。
在我们农村地区,由于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新时代农民心中,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加之打工子女进城就读趋势的影响,从而直接导致农村小学近年的生源数量减少。这客观上为我们推行小班额教学模式提供了前提条件。
正如专家们指出的那样:小班额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频率和密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会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平行大班;师生关系能够更加融洽,并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一、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1.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要抓实集体备课。要切实克服网上下载教案、照搬旧教案、一人备多人共用等不足,切实解决个人备课不深入、集体备课走形式等问题,全面推进"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的"三级备课制",真正把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首先要备内容,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其次要备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再次要备训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素材,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学案设计的有效性改革讲稿式的知识性备课,推行教学案一体化。"学案"设计项目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生互动和教师活动等环节。
3.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要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要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❺ 教师不喜欢农村小班额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因有哪些
一.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小班额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由于小班额小学语文课堂人数少,语文教师就可以随时观察小学生的一举一动以及一言一行,及时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小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讲授小学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农村学校里,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善于发现教学资源,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促进语文教学顺利开展。比如讲课文《小小的船》时,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彩纸、胶带、剪刀等工具,让学生分小组制作小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语文实践机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语文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小班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只关注小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语文课堂知识面狭窄,课堂教学效率低。在新时期,小班额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锻炼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渗透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小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要多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等,号召全体小学生积极参与,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
(三)语文教师正视现实,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体”的教学理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正确面对现实,根据学校教学水平和小学生的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满堂灌”或者“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要让小学生由“接受式”走向“主动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要想使小班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而应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是创新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展示了丰富的信息和教学艺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拓宽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让学生写作文《过年》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放鞭炮或者贴春联等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有效突出重点。
二.
小班额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教师安排座位,优化组织形式农村地区学校传统的大班额编制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一进入教室感觉没有多余的空间,前排学生紧贴着讲台,后排学生紧贴着后墙,课桌与课桌之间的过道狭窄,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经常出现“一人生病,全班传染”的情况。而小班额教学使教室变得宽敞,学生还可以精心的布置教室,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比如可以采用圆桌式教学,把桌椅摆成一圈。这样,学生可以集体讨论学习内容,也可以单独发表意见,既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小班额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互动教学和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二)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管理更优化传统班级教学人数较多,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提高优生率,在课堂上通常只关注优等生,偶尔关注个别后进生,而大多数中等生和边缘生则被忽视,成为了课堂中的听众,不利于养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小班额教学模式却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每节课教师都可以与全班学生交流,也有更多的精力去详细批改学生的作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消除消极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小班额的课堂更便于教师管理,教师不用再去烦恼如何有效保障人数众多的课堂秩序,在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或者其他活动的时候都可以更加轻松和便捷。
(三)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提高创新精神传统课堂由于人数多、座位拥挤等原因,学生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学习能力差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则会失去主动性,长期下来会使学生感到压抑。而小班额的课堂竞争压力小,课堂氛围和谐有序,学生得到发言和讨论的机会多,使学生更容易融入课堂教学中,也真正实现了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的教育目标。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以前教师开家长会的时候与学生家长单独交流的时间少,教师与家长彼此不熟悉,无法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做出配合,现在小班额的教学则使该问题迎刃而解。
❻ 如何在小班额情况下实施探究性教学
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优质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深刻、独到、广博、启发、机智、绝招。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 1.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在教学中我们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 2.创造性地“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3.创造性地“用教材”并不是无视教材或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促进教材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其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达到优质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 1.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现代教学观认为,教育的真正含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由传统的重教轻学转向以学论教是现代教学观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根本。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开放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和时间,使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使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一般过程。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法指导是核心。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要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如何从学科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和转化问题使它变成更易于解决的形式,如何收集、判断、选择和利用信息,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如何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导和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思维”的习惯,养成勤奋刻苦,求实创新的精神。 再者,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这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4. 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要注意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或学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误导。 另外,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教师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有人曾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的确,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都应该有所跋涉,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纵要深,像丁字形;横要宽,如宝塔状;纵横结合,双向并建,储学积宝。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才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 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教学从有效走向优质,所有的课堂都能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也期待着优质教学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使我们的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只有不断创新,教师才能不断求新、求进,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验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希望我今后的课堂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这样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❼ 如何评价农村小班化教学
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探索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推行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现有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条下实现农村大课堂小班化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一、实行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1、目前农村学校班级规模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农村人口解放初期占全国人口的70%,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下降,经济基础地位亦不断下降,因此,农村教育成为突出问题。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老少边区曾经出现百万民办代课教师和成千上万的单人校、夫妻校、完小校,为农村教育出大批杰出的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外流,迫使农村撤并学校,大量校舍空置,而城镇学校班级学生数骤增,班级规模过大,超过60个学生班级大量存在,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更无法塑造当代学生的个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因此,如何科学地设置农村班级学生数规模,成为摆在当前教育的突出位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2、实行农村小班化教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小班化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对现代人才的客观需求。21世纪的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设材。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
(2)小班化教学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
(3)小班化教学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之趋势: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
3、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从教学过程角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老师的教学品质,降低了教学劳力。
从教学结果角度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二、如何实现农村教育向小班化教学转化
1、要正确认识小班化教学的内涵
(1)小班化不是办精英班。小班化条件不成熟的农村学校应根据现有的师生配比进行科学安排,结合新课改实行“化整为零”教学,不能误解为班级规模越小越好,更不可将小班化变成精英班化,它将严重导致教育不公、教育失衡阳现象。
(2)小班化教学气氛应当更加浓厚。小班化后原本教室里黑压压的学生,现在只乘下几号人,教师的教学情趣受到了影响,感受到一种冷场的气氛。但做为教师应当迅速找准定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要感受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爱好,进行因材施教。
(3)小班化不是纯粹个性化教育。过分强调个性化发展,学生个性过于张杨,容易走向自我的人生极端。做为一名好老师应当树立“百年树人”正确人生观,培养学生个性走向成熟。
(4)小班化教学任务减轻了但教师的知识面更深更广了。原本一本教科书一辈子,现在面对每位学生就需要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做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当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主动融入信息化潮流。
(5)小班化不能搞“大跃进”,应当更加合理的优化教育资源。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困难是教育资源的投入,需要有足够了教室,师资力量和充裕的教育资金。现阶段农村学校更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争取,切不可“无中生有”,摧残“小班化教学”之花。
2、要强化小班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小班教学交互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优化互动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其次,要形成交流合作的氛围。当今科学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创造取代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创造。因此,在小班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
再次,要实现人境交融的理想境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小班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应该重视。因为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状态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小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过程。”小班化教学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学,我们应充分认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班教学的整体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小班语文课堂教学最佳的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小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
再次,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同步发展中求异步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小班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实施小班化教学后,教师应有更多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分成设计a、b、c三个层次符合学生不同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个别化的教学。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课后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长短处,做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不留课堂“死角”。
三、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
在大班级学生的同步化要求比较高,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较少有对老师存在依赖性,但容易忽视和压抑了学生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小班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学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更加密切师生间情感交流。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因此,要加强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和教学实践。
1、要合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条件。
农村受到人口的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造成教育资源十分不均衡,既存在教师负担重,又存在教资严重浪费现象,因此学校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要明确因材施教是实现小班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3、要加深理解小班化教学实践是小班化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首先,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时空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比如他们可以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再次,小班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跨度较小,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4、要明确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当然,小班化教学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它必须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在我国许多农村还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下,应当以小班化教学为导向,善于化大班为小班,如分组学习讨论、学生自己优化组合进行正反辩论、学习兴趣小组等也会起到小班化的成效。形式小班化教学必须有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否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总之,我们只有通过多实践,多研究,才能发挥小班化教学的整体优势。
❽ 如何提高小班额教学质量
小班和教学质量是很容易提高的,因为小班人数少,可以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更加强的针对性的。效果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