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教育中实施国学经典教育
第一、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国学教育与早间操活动、早晨读、环境创设、校园活动、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在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规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开展国学活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小学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上学经常迟到,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不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除了让其诵读《弟子规》外,还讲其中涉及到行为习惯养成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了应该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会成就好人生。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讲国学故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国学故事能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小学生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其中《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科学领域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小学生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通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学生学生要善待他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从语言活动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因此我又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此来促进小学生语言的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
第四、让音乐与国学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国学由于以古文化为主,枯燥无味,不但学起来较难,而且学生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编节奏,把那些国学经典作品很长,读起来拗口的句子编成歌曲,让小学生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学习国学,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小学生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小学生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小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使他们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小学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小学生的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小学生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
②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国学教育
一、分析语文教学的特性,寻找国学教育的切入点
从语文的整体特征来看,它与国学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不能贸然在语文教学中教授国学。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共性,以此作为国学渗透的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国学教育的载体。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大部分反映于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文言文等是它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在这些内容的教育中渗透国学思想,以此作为国学教育的载体。
除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小学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适合接触太过繁杂的理论内容。为了使国学渗透顺利进行,教师应该简化国学的内容,保留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留有一些时间,让学生消化并吸收这些内容。利用这段时间,学生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形成个人价值观。笔者认为,国学教育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讨与教师的引导为基础,这样的好处是既保证了学生对国学的理解,也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独特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别董大》这首诗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适当地渗透国学教育。这是一首送别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十分常见。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见解,教师可以找一些类似的诗歌,在对比中加强学生的理解。这首诗与其他的诗歌略有不同,它没有朋友惜别的那种不舍与伤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扫送别的伤感,充满豪气。在国学教育中,教师不只要让学生寻找共同点,也要寻找诗歌各自的特点。当学生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感悟,精神境界也会获得一定的升华,达到了国学教育的目的。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学生的情绪问题也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加入国学的语文课堂,必然和以往有所不同,教师要做的便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才能加快适应过程。小学生是国学教育的受体,为提高国学教育的效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国学的本质来看,它很难得到学生的青睐,这是无法改变的。教师应该将国学教育与学生喜欢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游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的趣味部分不能影响国学的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合理制定计划。
在小学时期,兴趣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学生的情绪左右着课堂的气氛,也决定着课堂的走向。对待情绪这把“双刃剑”,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当学生的情绪积极向上,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时,它可以推动教学的进程;当学生的情绪消极负面,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便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其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和国学教育的另一共性,它们都需要以此扩充学生的见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在渗透国学教育的前提要求下,课外阅读的前提要求是以国学经典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涉猎。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没有系统的课外阅读策略,需要教师从旁引导。在阅读的时候,应注重质量,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
③ 简述国学教育蕴含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关键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要培养好,这是最主要的
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注入国学元素,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教育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及各种形式的国学活动更是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应有体现。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国学内容,正是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窗口和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呈现方式及国学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注入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国学元素在现代教育中应具有的文化教育意义。 一、什么是“国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国学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所在”。由此可见,国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国学内容
通过对现行的人教版一至六学年全套语文教材中的国学内容做一个粗略统计,可以看出,一到六年级的十二本教材中,包括选读部分在内,共有课文四百二十一篇,其中国学内容四十篇,国学占课文总量的百分之九,此外,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部分。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拓展部分,使小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学部分,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它不仅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更是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厚资源,是实
现语文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三、国学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入
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使青少年能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而且能增强他们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积极向上的国学元素呢?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又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助推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积淀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十三岁以前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根据这一规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以记忆、积累为主。新课标提出的一到六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一百六十篇(段)的要求,正是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龄特点和智力特点而提出的。诵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文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文的形象和意境。所以,利用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和人格培养的目的。
2.故事熏陶。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国学经典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含义,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也消除了反复诵读产生的枯燥感。因此,我们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琴棋书画。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包括琴棋书画、民俗风情等在内的国学元素,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用音乐、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孩子,让孩子浸润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能增加民族文化素养。这些对于国学的深入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国粹,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无意识的超境界幻觉,并能唤起平时被抑制的记忆。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国学精粹,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对孩子们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更广泛的影响。
4.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除了鼓励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外,还可以组织以国学为主题的夏令营,或以家庭为单位带孩子出去游历,增长见闻。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应为孩子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利用假日带孩子游历名胜古迹,寓教于乐,让他们在了解祖国历史的同时陶冶情操,用心去感受千百年的文化气息。名胜游历不仅能使孩子们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还能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秀美山河的
热爱,从而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怀濡染。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多元一体”的。
国学最重要的当代教育价值之一,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提升思想境界。开展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学教育实践,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在实践当中我们要让国学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耳濡目染促进德行的养成。要通过国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纪宝成.国学的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6-04-05. [3]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⑤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来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源要
中国能够从四大文明古国发展至今,并不断开创一页页辉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自己的位置主要得力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各儿女共同奋进。当前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和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和培养的肥沃良田,学生在接受民族文化传承的课堂中国学知识越发丰富起来,国学中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⑥ 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一,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可在课堂上灵活用。
二,拍手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
三,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
四,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五,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
六,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可让学生一起读。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七,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 “八音” 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
八,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九,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红旗,整体奖励为好。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
方法的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
⑦ 你地区对小学生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效果如何
第一、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国学教育与早间操活动、早晨读、环境创设、校园活动、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在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规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开展国学活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小学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上学经常迟到,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不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除了让其诵读《弟子规》外,还讲其中涉及到行为习惯养成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了应该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会成就好人生。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讲国学故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国学故事能让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小学生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其中《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科学领域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小学生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通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学生学生要善待他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从语言活动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因此我又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此来促进小学生语言的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
第四、让音乐与国学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国学由于以古文化为主,枯燥无味,不但学起来较难,而且学生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编节奏,把那些国学经典作品很长,读起来拗口的句子编成歌曲,让小学生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学习国学,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小学生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小学生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小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小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使他们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小学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小学生的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小学生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
⑧ 在小学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有哪些行之高效的方式,方法
这个可以参考来:
养成教育(行为习源惯、礼仪品德、性格气质)
自立教育(全面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经典教育(快乐读经、高效读经、熏陶读经)
知识教育(识甲骨文、诗词吟诵、中英雅乐)
游戏教育(回归自然、身心协调、寓教于乐)
中国教育学会研究表明,经典诵读对孩子的帮助主要表现在:1.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完善品格;2.开发记忆潜能,提升语文水平;3.提高专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4.奠定知识基础,启发理解能力。
全日制课程与活动安排:晨省昏定、课前静心、生活综合(常识、自理能力、养成、礼仪、劳动、手工)、德育、经典诵读、德音雅乐、文字(自编教材、甲骨文、大篆、书法熏陶)、体育、英文经典与诗歌、游戏等。
家塾希望感召“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的家长同仁,愿意一同深入经典,言传身教,教学相长。
另外家塾教学理念可以参考,网络同名blog
⑨ 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国学初步了解,但中小学校国学教育缺位,小学生接触国学机会少
2.小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较强,但多带有功利性目的
3.小学生所学国学内容上贴近生活,内容多样,但无法形成系统,教材权威性让人质疑
4.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国学的意识
5.小学生学习国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 对小学生开展国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中小学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学融入校园文化中去
(二) 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合理引导小学生对国学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的倾向
(三) 注重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培训
(四) 社会多方助力增加小学生接触国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