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科学清洁剂的威力的教案

小学科学清洁剂的威力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17 04:23:36

A. 幼儿教案文字脏,洗擦扫

活动目标:
1、知道多用化学洗涤剂的危害和使用神奇"清洁剂"的好处。
2、能了解牛奶、醋、茶叶等食品类"清洁剂"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
3、通过"小记者"等探索活动,体验环保的乐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相关的课件和采访卡。
2.牛奶、醋、茶叶等食品类实物;各种被清洁的物品:皮球、脏布、碗、茶杯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中的洗涤用品,通过课件知道多用洗涤剂的危害师:今天早上,我的外套不小心弄脏了,用清水洗了好多遍都洗不干净,可着急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你还知道别的洗涤用品吗?
1.幼儿讲解,回忆各种洗涤剂。
2.通过课件,了解多用洗涤剂对环境的破坏。
小结:含有大量洗涤剂的水流到一起,汇集到小河里,污染了河水,破坏了环境,绿色植物越来越少。
二、了解各种"清洁剂"的特别本领,探索合适的使用方法1.讲解如何"减少化学洗涤剂的危害"2.出示各种"清洁剂"再次认识。
3.运用多种形式,探索使用方法:这些东西有怎样特别的本领呢?你们可以到电脑上查一查,了解一下它们的神奇本领;也可以去做小记者采访一下客人教师,看看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东西来清洗的;更可以到我们的操作台上去动手,试一试!
4. 借用课件,深入了解食品的清洁功能小结:原来这些用过后的食品还有清洗的神奇本领呢!更重要的是用它们清洁物品对环境没有污染。
三、体验环保操作的乐趣 ,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1.选择相应物品,操作体验2.结合图片,讲解操作结果3.探索更多的神奇"清洁剂",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东西,它们不但能把难洗的污渍很轻松的去掉,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请你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B. 清洁剂的威力日记

这是什么意思?

C.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怎样加快溶解》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实验探究活动,知道影响溶解的因素。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与分析能力。
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学会设计三组对比实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盐、糖、小石子、墨水、淀粉、油、冰糖、水、玻璃棒、热水、汤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故事导入:《小毛驴过河》的故事。从前森林里有一只小毛驴,它要运一袋盐过河,走到河中间的时候一不小心滑到了,盐泡进到水中,当它上岸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食盐在水里真的消失了吗?
2、通过食盐溶解的视频,让学生发现食盐真的在水中消失了。从而引出溶解的概念。如果一种物质,能像盐一样,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溶解了,这种现象叫溶解。
3、盐能在水中溶解,那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呢?拿出实验材料,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猜。当猜到油和淀粉的时候,有学生出现分歧了。教师趁机说:“那怎样才知道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引出实验。
二、活动一:试一试
(1)小组实验:分别把少量的盐、糖、小石子、墨水、淀粉和油加到水里,搅拌,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材料

食盐



石头

墨水



淀粉

你的猜想

实验结果

(2)小组交流、汇报。
(3)师小结: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溶解的。
三、活动二: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非常抱歉,今天老师的喉咙有点痛,为了不影响上课,先喝一杯糖水,说完在纯净水中加入糖块,喝一喝,说怎么不太甜?
2、教师设问:加了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糖还没有溶解)
4、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
(教学设想: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5、小组讨论,猜想假设
(1)小组讨论:怎样使冰糖加快溶解呢?
(2)猜想假设:搅拌、加热、把冰糖弄碎,可能会加快冰糖溶解。
(3)谈话: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要设计实验来证明。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讨论中猜想出加快溶解的方法,并启发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猜想是否正确。)
四、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课件展示:(实验要求:①确定小组实验课题;②认真操作,细心观察;③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2.小组成员商量,小组长上台领取实验课题和报告单。
3.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汇报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4.教师小结: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能互相配合,动脑筋想办法,并亲自动手实践,用搅拌、加热、把物体弄碎的方法使物体加快了溶解。
活动记录:

实验材料

冰 糖

猜想方法

(教学设想:探究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方法集体商定,相互交流;探究过程小组成员密切合作。学生经历“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1.叙述:用搅拌、加热、把冰糖弄碎的方法,可以加快冰糖溶解。
2.提问:怎样做才能使冰糖在最短的时间内溶解呢?
3.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汇报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4.教师小结:先把冰糖弄碎放入杯中,再倒入热水,最后用筷子搅拌,可以使冰糖在最短的时间内溶解。
(教学设想:学生再次经历“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解决了提出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加快溶解的方法?
2.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3.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加快溶解方法的运用。(冲剂饮品、茶水、肥皂)
(教学设想: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以运用于生活实践。)
七、欣赏——领悟
1、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美丽的水体:浩瀚的大海、幽雅的湖泊、奔流的大河、潺潺的小溪、飞下的瀑布、神奇的涌泉……
2、让学生谈谈感受。
3、教师发出倡议:自然界的水体是美丽的,是地球的命脉,是人和动物、生命的源泉,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要珍惜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八、作业拓展:回家后把茶叶泡在热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D. 寻求小学5年级下期科学《雷电》 教案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放电现象和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据生活中的放电现象、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的故事和雷电成因示意图,推想雷电的成因)。

3、向学生进行预防雷击的安全教育和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手摇感应起电机、细铜丝、泡沫塑料小球。

2、挂图或投影片: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的秘密、雷电成因示意图、避雷针。

学生准备:塑料梳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

(1)夏季经常有雷雨,“打雷”时有什么现象?

(2)关于雷和闪电有什么问题?

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雷和闪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放电现象

(1)讲述:为了弄清雷和闪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2)演示实验:

①出示起电机,介绍名称及主要构造。

②用细铜丝在起电机的两个金属球上分别挂一个泡沫塑料小球,摇动起电机,观察发生什么现象?(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

(3)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什么?( 说明两个泡沫塑料小球都带了电,而且是不同的电。进而告诉学生,在起电机转动起来后,实际是起电机的两个金属球带了不同的电,通过铜丝传到泡沫塑料小球上的。)

(4)演示实验:取掉铜丝和小球,让两个金属球接近,摇动起电机,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在两个金属球间发生电火花,同时听到噼啪声。)

(5)讲解:两个带异种电的物体相互接近时,会出现电火花,并发出噼啪声,这种现象叫做放电。(板书:放电)

(6)谈话:你们平常看到过像实验中这样的放电现象吗? 例如,你在用塑料梳子梳头、脱毛衣、摸金属把手时,看到过类似的放电现象吗?

(7)分组实验:用塑料梳子梳头,听梳子与头发之间放电时产生的轻微噼啪声。(如果上课时天气比较潮湿,不容易发生放电现象,此步骤可以省略。)

(8)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和生活中放电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放电现象是一种很普遍的、经常发生的现象。

2、了解前人对雷电现象的探索

(1)讨论:在实验中和生活中看到的放电现象,是否与天空中的雷、闪有相似之处?(都有电光,都有声音。)

(2)讲述:

由于放电现象与雷和闪的现象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猜想天空中的雷、闪可能也是一种放电现象。于是便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

出示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秘密图:1752年7月的一天,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风雨中……(同课文)

3、指导学生认识雷电的成因(出示雷电成因示意图。)

(1)观察:图中有什么?

(2)讨论:根据放电的知识,结合雷电成因示意图,推想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小结: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是带电的,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电火花与雷声是同时产生的,由于发生放电的云块离我们很远,光传播得比较快(每秒约30万千米),声音传播得比较慢(每秒约340 米),所以常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进行预防雷击和破除迷信的教育

(1)讲述:不但云与云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云与地之间也会发生放电现象。在天空中的云带的电的作用下,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建筑物、树木等也会带上电,并且与云中带的电是不同的;当云块与地面带的电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云块与地面(或地面的建筑物、树木等)之间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落雷,又称霹雷。霹雷很危险,可以击毁建筑物,击伤、击死人畜。

(2)谈话:

①你听说过关于雷击毁坏建筑物、击死人畜的事情吗?

②你听说过关于雷击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吗? 为什么不正确?

③你知道建筑物、人、畜应该怎样预防雷击吗?

(3)讲解:

雷电的耀眼闪光、震耳的声响、巨大的威力,曾使我们的祖先非常害怕;由于当时缺少科学知识,只能凭想象解释雷电的成因。这些解释在神话故事或戏剧里可以看得到。这些错误的、迷信的解释,直到现在还蒙蔽着一些没有科学知识的人,使他们对雷电很迷信、很惧怕。

现在,人们了解了雷电的秘密,并且知道应该怎样避免受到雷击。(出示避雷针图)例如: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或其他避雷设备;雷雨天,人畜不要在旷野或高处停留,不要在大树、高墙下避雨,不要扛着金属物品或在铁轨上行走,一般不要开电视机,并把电视机的室外天线接地。这样,就可以避免遭受雷击。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放电现象,学习了雷电的成因及预防雷击的方法。

2、提问:

(1)什么是放电现象?

(2)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3)建筑物怎样预防雷击?

(4)雷雨天,人怎样预防雷击?

布置作业

1、晚上,关闭灯,对着镜子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或脱毛衣,观察有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2、观察高大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是什么样的?

(提醒学生不要做模仿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秘密的实验)

E. 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三)教学准备:各组装水烧杯5个,高锰酸钾、食盐、沙、面粉各1小份,小药勺4根,滤纸1张,三角形玻璃漏斗1个,搅拌棒1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里,食盐哪里去了?谁来用语言描述一下食盐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的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3、学生分组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它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的描述)
4、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中的前后有何变化?并完成对书中表一的记录。
5、想象:学生根据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想象并描述食盐的溶解过程。
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教师讲解: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我们选择了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作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2、教师以高锰酸钾为例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作好记录。在做“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的实验时,要先讲清要求,再让学生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本课表二)
4、学生汇报,并思考:物质在水里是否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了吗?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5、小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溶解是物质______地分散在水中,且_____(能或不能)用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四、拓展延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的?把字写在本子上。

F.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25面清洁剂的威力的观察日记

由于清洁剂中包含化学品 不光能 对物体起到清洁的作用 过之 还会伤害到表面 使物体损害 使用不当对身体也是有害的求采纳

G. 小学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吗》教案

准备材料,让学生做几个实验就可以了:1、加入盐能溶解。2、怎样溶解的快:搅拌、加热、加大溶剂(水)。3、饱和了还能溶解吗?

H.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是什么》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4、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1、洗涤剂、洗衣粉、肥皂、甘油、水等配制吹泡泡的溶液。

2、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

3、铁丝或铝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讨论“什么是科学?”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吹泡泡游戏里也有科学吗?

教师演示:吹泡泡。

谈话:关于吹泡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将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合并同类项。)大家提出的问题哪一个适合我们这一节课研究呢?(根据问题的可行性选择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吹出有大有好的泡泡?学生尝试配制吹泡泡溶液,选择吸管吹泡泡。

比一比,谁的泡泡大,为什么?

拓展:吹泡泡、玩泡泡的新花样。

思考:说一说吹泡泡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谈话:吹泡泡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吹泡泡里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讨论:我们身边哪里还有科学?

阅读全文

与小学科学清洁剂的威力的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