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尽管目前尚无法更多地确知教师各种不同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但是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及人格发展的重大影响是值得肯定的.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行为以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和品德形成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学生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另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教师情感是影响班级气氛活跃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和催化作用.研究表明热情和富于同情心,能满足儿童的附属内驱力动机.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更重要,因为他们看待教师如同父母,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扬.热情的教师易与同学打成一片,他们给学生更多情绪上的支持,同情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多采用表扬与鼓励,少用批评.因此,热情的教师易于受到校长,领导,学生,家长及其他人的好评.需要指出的是,当随着儿童的年龄和年级的升高而以自我提高和以赢得地位作为主要动机时,教师这种人格特征的作用会下降.另外,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认知的和自我提高的,教师的热情和同情程度就显得不怎么重要.新近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观点的认可,对课堂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教师表扬的次数与学业成绩无关,但教师的批评,指责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负相关.当教师热情并多方鼓励时,学生较富创造精神.瑞安斯(D.G. Ryans,1960)研究表明,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因此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理智上的兴奋感和内在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取得教学工作的成功有重要影响.⑥此外,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积极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是影响学生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人格品质
❷ 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老师教学风格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言传身教’ 有时学生在思考时思想会和老师的想法在一条线上。 如果老师教书时急躁那么学生必定雷厉风行,老师耐心 那么学生做事认真会追求完美。如果老师教学时不安于现实, 而教书时不上心, 不负责, 学生会不认真学习。
❸ 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摘要: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能产生各种影响,概括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关键字:教师 心理健康 影响学生
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影响,对于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一般都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小学生的厌恶学习、恐惧学校,有些情况下与教师有关。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用过激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处理事情不公平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成你去101学习辅导答疑网问问,最近一个月正在搞活动,赠送金币免费解答,那里都是老师在线解答疑难问题滴!
❹ 教师人格魅力对小学生品格形成的作用
浅谈教师人格魅力对小学生品格形成的作用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说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哪些方面最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一、为人师表,不断进取
在孩子的眼里,教师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固有的依附性和向师性,决定了教师首先要在仪表、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要“精深”自己所学专业,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模楷。而教师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其本身对学生就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它好像一种“催化剂”,不断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争做社会有用之才。
二、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最能折射出教师的人格是否完美。教师的性格在认识、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其主要表现是:教师理想的性格有利于创造和维持一种舒适而有活力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的态度以及对学校的态度。可以说,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教师性格的函数,在情感方面,教师性格好,学生就喜欢教师,学习积极性就高,所以教师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只有与良好的性格特征相结合,才能密切师生关系,达到密切师生关系,达到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对学生真诚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有希望得到老师真诚的爱。但有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对学生爱而不真,爱不得法,导致失去学生的信任,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爱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心理体验。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爱,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没想到要得到回报,更不是为了做给学生看,但他必须让学生感觉到这种爱。只有让学生多次体会到教师的爱,才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才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得得法,爱得恰到好处。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将整个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让这份爱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这既是教师职业神圣之所在,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大体现。
四、富有幽默感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而风趣幽默正是这个“磁场”的“磁心”,它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一个妙语连珠,别具情趣,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的教师,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即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又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师往往让学生铭记终生,永难忘怀。
俗话说:百年树人。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因此,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用自身良好的品格、睿智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最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天太阳的升起,并最终成为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❺ 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的论文和论文提纲
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职业学校英语教内学实施分层容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学生外语学习课业评价的研究和实施策略
4.专业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
6.以就业为导向,对改革当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研究
7.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8.优化校园外语环境,营造外语文化氛围
9.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推进英语课型研究
10.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形成
11.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质效
12.外语教学课外活动的研究与组织
13.组织外语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
14.英语教学改革及学分制研究
15.高职英语升学辅导的组织与实践
16.提高职业学校外语教学课件的实用性和制作水平
17.英语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
18.英语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19.对提高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经验
20.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❻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的论文
一、引言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1,2]
教学风格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与行为品质的总和。分析教学风格的结构对于深入了解教学风格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罗宾逊(Robinson,1986)将教学风格区分为内容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两类。[3]蒂尔伯格和希牡利(Van Tilburg & Heimlich,1994)定义了两个主要的维度来描述个人的教学风格:敏感性(sensitivity)和包容性(inclusion)。[4]敏感性表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关心学生的满意度的程度。包容性维度定义为将所有学生融入各种学习过程的能力。
近几十年来,在分析教学风格结构的基础上,研究者考察了可能对教学风格构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埃文斯(Evans,2004)研究用综合—分析维度测量教师的教学风格,发现年龄与性别对教学风格有显著的影响。年龄大的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综合性风格,而年龄小的教师表现出分析性风格。男教师表现为综合性风格,而女教师往往是分析性风格。同时,他发现教师教学课程类型与教学风格无显著关系,不同课程的教师表现出各种教学风格水平。[5]
安得尔斯(Endres,1992)等人的研究分析了杂志写作课的男女教师的风格差异,结果显示,男女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类似的,并无显著差异。还有研究指出,女教师倾向于结构化的教学风格,而男教师倾向于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想法、话题和有挑战性的想法。雷克(Lacey,1998)研究指出,在教学风格的敏感性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包容性维度上,男教师显著地低于女教师。[4]
国内关于教学风格的量化研究十分有限,[6]缺乏教学风格的测量工具,以及对教学风格内在结构的深入研究,仅局限于基于观察的教学特点描述与总结。本文在开发出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龄、性别、教育阶段等因素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二、方法
(一)测量工具
本研究开发了教学风格调查表(Teaching Style Inventory,TSI)。该量表由六个分测验组成,六个分测验的命名与意义为:1.情感陶冶,指在教学过程中溶入情绪情感的行为方式,对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偏好程度;2.知识训练,指对运用各种训练的方法加强知识学习的偏好程度,对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3.教师中心,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度,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程度;4.学生中心,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导向的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5.严格严谨,指对学生要求的严格程度,对严谨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偏好程度;6.体系形象,指对运用各种形象化的手段组织教学的偏好程度,对知识体系完整性的态度。TSI经过前期研究,表明有良好的信度与结构效度,可以作为评估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工具。
(二)样本
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丽水市的8所中小学教师193名,回收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为94.82%(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以团体测量的形式,让被试用52道题组成的TSI进行自我评价,每个题目采用4点利克特量表记分。
三、结果
(一)所有被试各因素得分描述统计(见表2)
(二)学校性质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笔者将学校分成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两类,分析这两类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上的差异(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两类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学校的教师表现出更多的教师中心性,较少的学生中心性,而普通学校教师的特征恰好相反。另外,重点学校的教师更重视知识教学与训练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两类学校在这方面的差异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三)教学风格的性别差异
在教学风格的各个因素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进一步分析男、女教师的六个因素得分离散程度(详见表4)时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两个分量表得分的离散性不同,男性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差异性比较大,而女性教师更显得集中一些。在知识训练、严格严谨两个分量表上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注:表中数据为不同性别教师的各分量表得分方差,F值为方差齐性检验统计量,*表示P<0.05。
四)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我们将教师的教龄分成5个阶段(详见图1),并用标准T分数(T=10Z+50)表示因素得分。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风格六因素上的差异性分析表明,教龄对学生中心因素有显著影响(F=4.19,P<0.01)。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中心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但是教龄在21年以上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中心性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教龄对体系形象因素有显著影响(F=3.54,P<0.01),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思路清晰,并以各种形象的方式传授知识;教龄对知识训练因素有一定的影响(F=2.11,0.5<P<0.1),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表现出重视知识传授和知识训练的趋势。
(五)教学科目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分析表明只有语文课教师与数学课教师在情感陶冶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T=2.05,P<0.05),语文课教师在“情感陶冶”因素上得分较高,而数学教师得分相对较低。文、理科教师在教学风格六因素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六)不同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风格差异
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水平。方差分析表明,教育阶段对知识训练(F=4.22,P<0.05)、教师中心(F=14.36,P<0.01)、学生中心(F=7.35,P<0.01)三个因素有显著影响(F=4.22,P<0.05)。Duncan检验表明小学和高中教师相对重视课堂训练,重视通过练习巩固学习效果;高中教师的课堂上教师的主体性强于初中课堂和小学课堂;小学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中心性显著地高于初中课堂和高中课堂(见图2)。
四、讨论
(一)学校类型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特殊产物,两类学校在师资力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考察两类学校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时发现:两类学校的教师在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两个因素上存在差异。总的来看,重点学校的教师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控制力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同时强调以各种训练方法加强知识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些特征实际上说明了重点学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普通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则表现得相对中性一些,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度相对较低,强调利用情绪调动课堂气氛。造成这方面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类学校长期形成的校园文化对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发展构成了影响。
(二)性别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关于教学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争论较多,[4,5]但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男女教师在教学风格的任何一个因素上存在差异。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样本中男性的比例过小,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小学校教学的高度求同性造成男女教师在教学风格上趋于一致。但是笔者也发现男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性大于女性教师。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学骨干教师人群中,男教师比女教师独立性更强,更有主见。[7]可能由于男女教师在人格上的差异造成他们在教学风格离散程度上的差异。但是,雷克等人(1998)的研究结论却相反,他们发现男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性要显著地小于女教师。[4]
(三)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教龄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从业经历,有研究指出教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5]笔者也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在知识训练、学生中心、体系形象三个因素上出现了几乎相同的趋势,即因素得分随教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随教龄的增长而减缓,最高教龄组(21年以上)略呈下降趋势。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一方面与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教学风格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突出地表现为教师通过反思积累经验,新经验在量的方面的积累会使原先的风格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风格。[8]
(四)教学科目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基本上相对固定地教授一门课程,教师主讲的科目是教师之间的最明显的差异。但是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目不同,导致他们的教学风格存在差异,特别是文科与理科教师在教学风格的六个方面特征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与艾文斯(2004)的研究结果相符。[2]教学科目与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说明教学风格与所教内容无关,而是更高层次的形式范畴,相同科目的教师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而不同科目的教师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教学风格。如果能进一步证实同一位教师在教授不同课程时,依然保持相同的教学风格,则进一步证明了教学科目与教学风格的关系。
(五)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三个教育阶段划分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特征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导致中小学教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本次调查发现小学、初中与高中教师在知识训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三个教学风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看,小学教师倾向于营造情感丰富、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视以各种形象的方式传授知识,强调训练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非常高;初中教师偏好严肃严谨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的程度较高;高中教师倾向于严格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中心的程度最高,同时也最强调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实际上反映了各阶段的学习者的身心特征与教育目标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Heimlich,J E,Norland,E.Teaching Style:Where Are We Now〔J〕?New Directions for Alt and Continuing Ecation,No.93,Spring 2002:17—25.
〔2〕刘和平.教学风格辨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2):107—110.
〔3〕Robinson R.Egography Teachers Reflections on Their Teaching abou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86,18(4):409—427.
〔4〕Lacey,C H.A Study of the Teaching Styles of Male and Female Professors〔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Women in Ec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Z〕.Lincoln,Nebraska,USA,October 11—12,1998.
〔5〕Evans C.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J〕.Ecational Psychology,2004,24(4):509—530.
〔6〕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28.
〔7〕汪小琴,等.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1):69—70.
〔8〕练国铮.教学风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3):55—56.
❼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现状
教师教学风格对一个小学生习惯影响很大,因为小学生可塑性强,因此一举一动老师都要做到为人师表
❽ 老师的态度以及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老师的复态度以及他的教学风制格,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学生,所以说老子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一个是可以被学生所接受的,不能说是采取硬性教育,这样孩子不但不接受,反而会叛逆。
❾ 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类型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特殊产物,两类学校在师资力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考察两类学校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时发现:两类学校的教师在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两个因素上存在差异。总的来看,重点学校的教师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控制力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同时强调以各种训练方法加强知识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些特征实际上说明了重点学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普通学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则表现得相对中性一些,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度相对较低,强调利用情绪调动课堂气氛。造成这方面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类学校长期形成的校园文化对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发展构成了影响。 (二)性别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关于教学风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争论较多,但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男女教师在教学风格的任何一个因素上存在差异。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样本中男性的比例过小,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小学校教学的高度求同性造成男女教师在教学风格上趋于一致。但是笔者也发现男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性大于女性教师。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学骨干教师人群中,男教师比女教师独立性更强,更有主见。可能由于男女教师在人格上的差异造成他们在教学风格离散程度上的差异。但是,雷克等人(1998)的研究结论却相反,他们发现男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性要显著地小于女教师。 (三)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教龄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从业经历,有研究指出教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笔者也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在知识训练、学生中心、体系形象三个因素上出现了几乎相同的趋势,即因素得分随教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随教龄的增长布减缓,最高教龄组(21年以上)略呈下降趋势。教龄对教学风格的影响,一方面与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教学风格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突出地表现为教师通过反思积累经验,新经验在量的方面的积累会使原先的风格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风格。 (四)教学科目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基本上相对固定地教授一门课程,教师主讲的科目是教师之间的最明显的差异。但是本次调查并没有发现由于教师的教学科目不同,导致他们的教学风格存在差异,特别是文科与理科教师在教学风格的六个方面特征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与艾文斯(2004)的研究结果相符。教学科目与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说明教学风格与所教内容无关,而是更高层次的形式范畴,相同科目的教师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而不同科目的教师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教学风格。如果能进一步证实同一位教师在教授不同课程时,依然保持相同的教学风格,则进一步证明了教学科目与教学风格的关系。 (五)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三个教育阶段划分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特征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导致中小学教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本次调查发现小学、初中与高中教师在知识训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三个教学风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看,小学教师倾向于营造情感丰富、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视以各种形象的方式传授知识,强调训练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非常高;初中教师偏好严肃严谨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的程度较高;高中教师倾向于严格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中心的程度最高,同时也最强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影响,实际上反映了各阶段的学习者的身心特征与教育目标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❿ 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模仿。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第一步。每个教师,都要模仿他人的教学风格。但回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答照搬,而是为了熟悉他人的教学艺术,有的教师模仿的多一些,有的相对少一些,模仿的目的,是对不同教学风格有所了解,不断熟悉,但切忌“东施效颦”,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2. 选择。在熟悉众多的教学风格后,根据个人的特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主要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心理、生理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模式。
3. 定向。选择了某种教学模式之后,就应该对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做初步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向这一方向努力。
4. 创新。向确定方向努力的过程,就是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高层次的教学风格的过程。这种创造是自觉地将教学艺术运用于教学实践,将各种教学要素融为一体,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