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解决乡村小学教学考核评估机制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矛盾
心理学中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认真分析一下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有:升学考试、工作负担、角色职责、工作聘任、职业声望、学历职称、学生家长和人际关系八个方面。其中排在前三位依次是升学考试压力、工作负担压力和角色职责压力。多年来应试教育的阴影以及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升学考试仍然是各个学校竞争的王牌,广大学生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能否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学,并将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现在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仍将考试排名和升学率与教师晋级、奖金等直接挂钩,因而教师的考试压力绝不亚于那些面临升学考试的学子们,而且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关系到教师的荣誉和面子问题。
在我国,教师工作负担沉重是众所周知的。对于教师来说,每天并不是8小时工作制,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每日除了繁重的上课任务外,还要精心备课,给学生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等等,基本上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甚至更长,用一些教师的话来说就是“两眼一眼,忙到熄灯”。
从教师职业这一角度来说,角色压力可以说是教师行业特有的压力源。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人际活动的过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给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榜样。另外,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都得到极大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已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和教师地位在当代中小学生心中已不复存在,所以教师在角色职责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冲击很大。20世纪90年代初,教师职业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已发展壮大,教师从数量上来说已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了不合格教师的待聘、下岗等人事制度改革,教师们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已不复存在。因此,伴随当前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教师队伍数量的相对饱和,许多教师产生了生存危机,尤其是聘任制的实行使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大。
另外,教师自我发展需要是随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产生的新的压力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作为以传播人类文化知识为职责的教师,理当走在知识海洋的前沿。人们对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感到自身发展方面的压力。广大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身体及精力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这既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敬业乐教,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内部动机的驱使。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有极少数教师才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另外由于工作聘任、职称评定和进修机会等在教师之间会引起竞争,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引起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压力。
种种因素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既来源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有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现状的影响,同时还表现出当前教师压力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严重。
2、沉重职业压力对教师造成的危害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过重的职业压力是人们产生身心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过重的职业压力会对教师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行为及生理等几方面。
过重压力对人心理方面的影响是极大的,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焦虑,这是最常见的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紧张、忧虑、抑郁,它会妨碍人的智力的发挥,降低人的适应和应付能力;情绪爆发,指人过分激动、愤怒,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和攻击他人或事物;习得性失助,主要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无所适从和无所作为;认知功能障碍,强烈压力下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即人不能对环境因素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判断,从而影响人正确的决策;自我评价下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直接影响其动机和行为,自我评价下降会使人丧失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在沉重的压力状态下,人的自我评价降低,焦虑水平提高。职业压力给教师造成的沉重心理负担往往又会导致教师的行为失常,表现为易怒、行为冲动不顾后果、情感失常等等。
在生理方面,教师职业压力会引起教师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也会引起教师生理方面的问题。长期处于沉重压力的状况下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性头疼、头晕等生理症状。这种生理上的不良状况又导致教师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种种不适,造成循环恶化,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教师的职业压力还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承诺呈负相关关系,压力越大的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越容易怀有不满情绪,教师带着沉重压力和这种不满情绪走进课堂,易表现出心情不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容易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教师在压力下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造成间接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霾,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1、教师自身有意识地减轻职业压力
很多研究表明,使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倦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面临压力时能够有意识地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但是,有些教师却是采取消极应对或是回避压力的方法,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学习适当的压力应对方法,在面临压力时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尽量采取主动的、积极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如通过积极计划来解除压力,安排合理、有条不紊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成绩,也会减轻教师的压力感。面临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时,教师应该学会一些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锻炼身体以发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寻求支持,听取别人的劝告和安慰,这些都是疏导不良情绪的良好办法。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能总是采取回避的方式,把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这样日积月累,会给自身的心理、生理以及日常工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2、学校应为教师构造和谐的心理时空
抓住“优势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某一个时期往往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需要”。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要善于抓住不同年龄教师的“优势需要”。如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青年一般都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他们渴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领导者应充分满足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善于为他们搭台子、铺路子,让每一位青年人都有崭露头角、尝试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中年教师的成就需要。中年教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主导需要就是成就需要。领导者应积极为中年教师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从事教研、教改活动,支持他们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给他们提供充分施展能力的机会;老年教师的尊重需要。老年教师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应该得到学校的尊重,领导者要认真听取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领导者若能抓住不同年龄教师的“优势需要”,则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发挥“雅量”效应。“雅量”是一种潇洒,一种豁达。它具有化干戈为玉帛、化冲突为祥和的作用。作为学校管理者,“雅量”不可无。教师中有心直口快、锋芒毕露的,有谨言慎语、藏而不露的;有“带刺梅”、“猛张飞”、“小诸葛”等等。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难免会在某些方面与领导者发生矛盾冲突,作为领导者要有容人的雅量,善于谅解对方,以德报怨,化解矛盾。而对自己则要有错必纠,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分析,正确之言,虚心接受;逆耳之言,听而不怒;不妥之言,解释疏导。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教师的工作效率会有所提高。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能充实教师生活、调整教师的心态。因此,学校要适时开展丰富的活动,活跃教师身心,缓解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领导者要把握好教师的心理特点,了解教师心愿、抱负和能力,顺应教师身心发展规律,为教师构建和谐的心理时空,使教师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状态走进课堂。
3、社会应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做些努力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营造全社会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改革教育体制,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压力和心理不健康—大诱因是教育体制带来的。长期以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工资奖励的制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不但使教师只以提高学习成绩为教育目标,而且易导致教师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立,与领导之间的矛盾激化,使教师长期处于一种不和谐的气氛之中,这种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教师本身也带来了巨大伤害。
提高教师待遇,解除教师后顾之忧。近年来,教师待遇虽有较大提高,但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地位不高、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据《市场经济报》的一项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排位第九,属于第三层级的职业。这与教师社会地位偏低、经济收入较低有一定关系。只有当付出与所得的回报相平衡时,教师才能没有顾忌、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
② 乡村小学主要内容
《乡村小学是》徐匡的作品。着力刻画教室之外的环境,如阳光下的白墙、斗笠、花草、木窗,充分体现乡村小学的教育内容和生活方式,美丽的画面很自然地把读者带进一个真实、简朴、亲切而又陌生的世界。
③ 现在一所乡村小学一般有多少位教师有报道称只有9位,可信吗
我觉得可信的,现在一所乡村小学一般也就5-10位,多的话可能会有20位左右,因为乡村的学生可能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乡村留不住教师。
④ 要如何把各乡村小学的监控接到教育局去
一般来说会通过相应的网络,比如说通过网络可以进入到教育局里面去。
⑤ 怎样提高农村偏远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中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处在人生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针对目前农村的这种现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给予经费支持。
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间、不同学校间的公平配置,迅速扭转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局面,切实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行”。农村教育经费应该实行相对集中的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教育财政投资体制,适当加大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好学校预算编制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改革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规范化管理程度。
二、改善教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以加强危房改造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危房要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加强对危改项目工程的全程监管,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建设规范
第二,建好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理想家园。寄宿制学校已成为农村教育的亮点。。
第三,大力推进“农远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要做到覆盖农村所有中小学校。构建农村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便捷措施是通过在农村学校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及教学光盘播放器等设备,接入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实现“校校通”。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把国内外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让农村学校享有丰富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农村学生接受城市最优秀教师的教学课程,做到名师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教师培训,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让农村青少年尽早接触和学习最新的信息科学技术,从小就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四,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坚持用非义务教育阶段收的15%用于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把教育费附加向薄弱学校倾斜,“义保”节余资金重点用于薄弱学校建设。可以开展互结联谊学校活动,向农村中小学捐助资金、课桌凳、图书等,开展城乡学校“一帮一”活动,向薄弱学校捐款、捐仪器设备等。以加强学校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开展学校规范管理年活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持就近划片入学制度,严控大班额,并把治理大班额与公用经费拨付、校长绩效考核挂钩,取消重点校、重点班,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严格规范学校收费,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通过“行风热线”反映教育收费电话举报。依法规范公办改制学校。对全市民办学校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要加强农村学校编制管理。农村学校编制应按照适当高于城市教师编制数量的原则,依据片区学校分布和学校规模,由省级政府统一核定,编制确定后,学校不得超编聘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学校教职工编制。
第六,配齐配强学校校长。加强校长培训和经验交流,名校和薄弱学校互派校长挂职锻炼以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
第七,加强对义务教育质量督查评估和监测。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督导力度,组织教研人员和城区骨干教师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听课、评课、上展示课。组织全体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加强经验交流,促使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实践。
三、加强师资力量
农村中小学教师外流现象严重。基于城乡老师待遇、教学条件的巨大反差,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都倾向于到城市工作,导致不少优秀老师的外流。而在乡村学校中,由于教师的缺乏,一个教师要教很多课,甚至不少教师得跨级、跨学科教学,导致教师教学压力增大,这样既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又导致不少教师因不堪重负而选择转校。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优质的教育过程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首先,要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或落后学校任教服务制度,要求城镇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应有一年以上任教乡村或薄弱学校的经历。同时,可以建立城乡教师校校定期交流制度,让城市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进行一对一岗位交换,使农村教师获得城市优质教育的教学经验和亲身体验;使更多的城市教师在农村发挥带动作用,并接受农村教育的锻炼。开展对口支教工作。开展城乡教师互动,做好支教工作。城市教师下乡,乡镇中心校教师到乡镇边远村小支教,提高薄弱学校师资水平。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安排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农村教师用课改理念,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实现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化,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制和充分利用,缓解农村边远地区教师不足的矛盾。
其次,加强贫困大学毕业生农村支教计划、实施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志愿者计划和大学生顶岗支教实习计划。开始组织贫困大学毕业生农村支教工作,建议政策制定中依据国家政策增加支教五年后可以免试免费接受教育硕士教育等优惠条款,并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附带更多的优惠条件,以便尽快吸引到优秀人才。
第三,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大力表彰了在师德建设中涌现的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处理违规违纪教师,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要切实做好对长期在艰苦贫困地区乡村工作的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工作,试行农村优秀教师免试免费接受继续教育制度,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对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补贴政策。
第四, 启动建立教师补充机制,解决有编难补问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选聘教师,充实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加强对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做好中小学编制重新核定工作。推进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和流动机制,开展评选市级“十佳校长”“优秀班主任”活动。加强农村课程改革师资、资源建设,促进农村课程改革均衡发展,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在电大、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市小学英语、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实施“学历工程”“名师工程”等,促进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素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调动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的积极性。
四、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此间,农民工子女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不能伴随着农民工进城,而留在原籍入学接受教育,这部分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而且种种迹象表明留守儿童数量有逐年增加之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方法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是,在目前陕北农村引资设厂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
从温总理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重视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农村的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已在不断完善,农村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提高。温总理的话如一股暖流渗入心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⑥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简报
1、预习。抄预习既是学袭习方法问题,也是学习习惯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很多,如:课前要预习生词、课文和语法内容
2、听课。听课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授的大部分内容
3复习与总结。课后要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的内容,如整理笔记、复习重点和难点;熟读或背诵重要句子
4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5学习分类 - 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就应该掌握好并适时的做好复习,知识越多也就越不好分开,记忆遗忘的速度会很快,应该分类。把两大类分开就好,一是不易掌握的知识,要想完全掌握就一定要理解和不厌其烦的复习;二是完全靠自己的的记忆而掌握的
⑦ 乡村教育的现身很沉重,39岁男子重读小学,如今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何
有一些比较先进地区的乡镇教育,虽然落后于城市资源,但基本不会相回差太多,也都能答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极少部分大山里或者封闭地区的村民,接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有的只有几年级的小学水平,甚至达不到小学毕业。
⑧ 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捐款督察简报怎么写
由我校大队部发出倡议,学校统一部署,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心捐款活动在校园内开展起来,同学们纷纷掏出自己的零用钱:10元.、50元、100元..... 将捐款投进捐款箱。老师们更是慷慨解囊、爱心相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师生共捐款7853.6元,其中,学生捐款4703.6元,教职员工捐款3150元。
在本次活动中,全校师生再度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体验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满心期待,我们的爱能让这个脆弱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