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小学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小学

发布时间:2021-02-12 05:33:38

㈠ 苏教版半截蜡烛教案

苏教版半截蜡烛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
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
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
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
厄运: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晃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
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
4、妙在哪儿?
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4]
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1)、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2)、杰克
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3)、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上楼睡觉吗?
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
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
求时才不会遭拒绝。)
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附板书
23、半截蜡烛
点燃————熄灭
重新点燃——端走
夺回————拿上楼
(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
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
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
学生补充文字:燃吹燃端回拿
点熄重走夺上楼
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燃吹点燃端夺拿
点熄重新走回上楼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
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其他角色该样演?
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4]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人教版的五年级下12课.半截蜡烛 的大致意思(300字左右)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

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评价。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师: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师: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四、作业

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B案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

(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洪春幸)

㈢ 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人民教育出版社6年级上册的教案

你要看你家住哪里了?
如果北京的话,可以去西单图书大厦或者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前者专书比较属多,但是比较贵。后者比较便宜,应该可以打7.5折~8折。

注:乘车路线:请参考“北京公交网”http://www.bjbus.com/index.htm

㈣ 内蒙古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室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编著

语文 三年级上册第一组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2 金色的草地
3 爬天都峰
4 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灰雀
6 小摄影师
7 奇怪的大石头
8 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风筝
11 秋天的雨
12 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花钟
14 蜜蜂
15 玩出了名堂
16 找骆驼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孔子拜师
18 盘古开天地
19 赵州桥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语文园地六
25 矛和盾的集合
26 科里亚的木匣
27 陶罐和铁罐
28 狮子和鹿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掌声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31 给予树
32 好汉查理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不懂就要问
2 做风车的故事
3 五花山
4 六个矮儿子
5 神笔马良
6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7 喜爱音乐的白鲸
8 信箱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三年级下册第一组
1 燕子
2 古诗两首
3 荷花
4*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翠鸟
6 燕子专列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8* 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寓言两则
10 惊弓之鸟
11 画杨桃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和时间赛跑
14 检阅
15 争吵
16* 绝招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可贵的沉默
18 她是我的朋友
19 七颗钻石
20* 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太阳
22 月球之谜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 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太阳是大家的
26 一面五星红旗
27 卖木雕的少年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古诗两首
30 西门豹
31 女娲补天
32* 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山城的雾
2 我爱故乡的杨梅
3 小狮子爱尔莎
4 在金色的海滩上
5 七色花
6 妙不可言的位置
7 手术台就是阵地
8 除三害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词语表
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一组
1 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巨人的花园
10 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
12 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白鹅
14 白公鹅
15 猫
16 母鸡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长城
18 颐和园
19 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 卡罗纳
24 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 乌塔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30 电脑住宅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延安,我把你追寻
2 五彩池
3 小青石
4 麻雀
5 迷人的张家界
6 一个苹果
7 真实的高度
8 人造发光植物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四年级下册第一组
1 古诗词三首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9 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 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13 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组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组
21 乡下人家
22* 牧场之国
23 古诗词三首
24* 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 全神贯注
27 鱼游到了纸上
28* 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寓言两则
30* 文成公主进藏
31 普罗米修斯
32* 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
1 趵突泉
2 小珊迪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4 黄继光
5 生命的药方
6 可爱的草塘
7 到期归还
8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五年级 上册第一组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与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 鲸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我爱你,汉字 第六组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 学会看病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组
21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七律·长征
26 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 黄果树听瀑
2 斗笠
3 太空“清洁工”
4 鞋匠的儿子
5 剥豆
6 你一定会听见的
7 木笛
8 百泉村(四章)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第一组
1 草原
2* 丝绸之路
3 白杨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 习作一
回顾 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6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7* 祖父的园子
8 童年的发现
9* 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 习作二
回顾 拓展二
第三组
10 杨氏父子
11 晏子使楚
12* 半截蜡烛
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 习作三
回顾 拓展三
第四组
14 再见了,亲人
15* 金色的鱼钩
16 桥
17* 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 习作四
回顾 拓展四
第五组
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 景阳冈
21* 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 习作五
回顾 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 习作七
回顾 拓展七
第八组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6 威尼斯的小艇
27* 与象共舞
28* 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 习作八
回顾 拓展八
选读课文
1 拉萨古城
2 故事两则
3 一件运动衫
4 丰碑
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6 我们家的男子汉
7 孔明智退司马懿
8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9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六年级 上册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2* 山雨
3 草虫的村落
4* 索溪谷的“野”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 詹天佑
6 怀念母亲
7* 彩色的翅膀
8* 中华少年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 穷人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11 唯一的听众
12* 用心灵去倾听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
14* 鹿和狼的故事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7 少年闰土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
20* 有的人
口语交际五·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
第七组
21 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23 最后一头战象
24* 金色的脚印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伯牙绝弦
26 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 林海
2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3 小抄写员
4 城市之肺
5 军神
6 我们的方阵
7 军犬黑子
8 看戏
生字表
六年级 下册 第一组
1 文言文两则
2 匆匆
3 挑花心木
4* 顶碗少年
5* 手指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6 北京的春节
7* 藏戏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9* 和田的维吾尔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灯光
12 为人民服务
13* 一夜的工作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15 凡卡
16* 《鲁滨孙漂流记》
梗概
精彩片段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梗概
精彩片段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 我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1 七步诗
2 鸟鸣涧
3 芙蓉楼送辛渐
4 江畔独步寻花
5 石灰吟
6 竹石
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 已亥杂诗
9 浣溪沙
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综合复习
1 养花
2 生活是多么广阔
3 中华第一龙
4 狱中联欢
5 名碑荟萃
6 琥珀
7 智慧之花
8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9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生字表

五年级下册

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里有哪些课文

草原
前言
第一单元
1.《草原》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整体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8.《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9.《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10.《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11.《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12.《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13.《打电话》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
《习作·发言稿》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6.《桥》教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教学设计
19.《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0.《景阳岗》教学设计
21.《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教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23.《刷子李》教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7.《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2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八》教学设计

㈥ 半截蜡烛 教学课件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最好学习一下有关二战的历史。
课 题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学习时间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 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 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 学生交流。
4、 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 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 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准字音。
(2) 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 讨论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4、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1、 写字练习。
2、 用钢笔描红、临写。
3、 抄写词语。

教后感:
课 题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学习时间
第(二)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学习第一段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 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 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 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 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 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 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 指导编排课本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㈦ 半截蜡烛 教学设计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学习时间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 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 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 学生交流。
4、 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 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 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准字音。
(2) 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 讨论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4、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1、 写字练习。
2、 用钢笔描红、临写。
3、 抄写词语。

教后感:

课 题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学习时间
第(二)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学习第一段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 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 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 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 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 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 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 指导编排课本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阅读全文

与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小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