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德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依据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一般采用如下评价的方法。1.观察 教师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等各种表现,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这一方法无论在《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都占据有特殊的地位。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都会通过他们的各种行为体现出来,是一种最为真实和具体的体现。凭借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每个学生的动态发展信息,同时,将这些观察结果加以简要而持续的记录,对于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材施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2.访谈 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3.问卷 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获得的成功,获取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 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5.儿童作品分析 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带来了学生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这样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完成的各种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和进步;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进一步学会学习。6.描述性评语 对于学生的表现和作业,通过描述性评语给予评价,能够发挥分数或等级评价所无法达到的作用。描述性评语,教师可以详细具体地肯定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更可以明确清楚地指出和分析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评价的过程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更有助于引导学生自我的全面反思。7.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小学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学生自评时要注意指导和帮助,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将评价的重心指向学习态度、过程及结果,而不是只关心具体的成绩和表扬。8.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除了具有与学生自评相同的优点外,还能够使学生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发展自我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原因,小学生的相互评价很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偏离评价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且善于引导,使学生之间的互评成为他们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的过程。9.个案分析 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个别典型性的作业或成果,面向全班进行分析说明。10.书面考试和测验 相对而言,《品德与社会》中有大量的知识学习,因此,传统的书面考试和测验也仍然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采用书面考试和测验,要避免死记硬背,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要追求测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体现灵活多样。此外,要控制书面考试的次数和容量,防止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出现。案例一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积累评价的信息资料 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和指导每个学生,我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了“观察法”、“作品实绩法”以及“游戏式测评法”,来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感情、身心的倾向”的发展状况。每次活动后,我在“教学后记”中将孩子们最重要的语言和行为的要点记录下来。比如:调查“绿色食品”时,一(二)班的范志豪小朋友成功地为教学拍摄了一小段录像,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一改往日“凑合凑合”的活动态度,十分投入地参与小组讨论,在活动中发挥了他的聪明劲。每次活动中我都保留了类似的“逸闻记录”。本期,孩子们人手有一套与课程活动相应的配套作品材料。每次完成作品后,我都会让他们进行口头的自评和互评,我也会盖上不同的小印章表明我对他们作品的看法。这些作品作为“标本”被保留下来,成为“能够触摸得到”的证明孩子们成长的实物。 期末,我校就“美丽的季节”这个主题,“品德与生活”和“艺术”两大课程联合进行“游戏式测评”。我们发现,这两门课程在“季节变化”主题方面交叉的内容多,完全可以就一个游戏主题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游戏测评分班进行,每班围成一个马蹄形,被测评的孩子在马蹄中心。主考老师亲切地和他们交谈,从谈话中引出测评题目。现在,我试举一例呈现测评的过程: “龚媛,你好!你平时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小嘴那么会说话。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也一定很棒!”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呀?” “夏天!” “为什么呢?” “因为…夏天有好吃的,好玩的!” “是吗?能说说有哪些好吃的吗?” “有冰淇淋,荔枝,芒果,西瓜,哈密瓜……” “哇!说得让老师都想流口水了。那么,有哪些好玩的呢?” “可以游泳啊!” “你会游泳!太棒了。会蛙泳吗?” “会,我还会仰泳!” “你把教室想象成游泳池,表演一下游泳好吗?” “你的动作挺标准。你这么喜欢游泳,一定知道游泳时要注意的事情吧!” “我知道…下水前要做一会运动;不能饿着肚子游泳。我们在水浅的地方游,要让大人看得到…” 这样,我们以一个相同的主题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学生。测评结果用一句描述性的评语记录在“可爱的生活乐园”综合评价表上,作为判断学生发展状况的参考信息。 每一位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关注儿童的态度,留心观察儿童对活动的积极性、专注的程度、喜欢的程度,对周围环境中重要事情、现象的关心程度,主动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情感的表现等。第二,在活动中关注动脑筋的程度,是否爱琢磨、爱发表意见、爱出主意、爱想办法,是否有自己的看法,是否能应用学过的知识或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是否能想出各种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途径和办法等。第三,在活动中与与他人合作,是否能与同学、老师讨论或商量问题,是否友好地与同学合作、有问题时能否协商解决,能否主动地争取别人的帮助等。第四,活动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是否掌握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操作、表达所需的各种技能的程度。关注以上的几个方面学生的程度和变化,就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案例二 又临近一学期结束了,对孩子们一学期的学习作一个正确的、有意义的评价,显得迫在眉睫。如何评价孩子呢?我觉得必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一、采用谈心式评语。如“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不是扣纸屑,就是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地举起手,大胆的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这种具体的描写和亲切的对话式评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成长的关切和衷心的指导。二、指导式评语。如“刘林同学,想得到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吗?许多同学是这样做的:上课专心+作业认真+不懂就问+举手发言。你做到了吗?快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定能得到这把金钥匙。”这种评语以其清晰明了的表达,给予学生明确的帮助。三、激励性评语。如“陈超同学,你就像一条丝带,小朋友就像一颗颗珠子,只要这条丝带起到以身作则、互帮到助的好作用,这些珠子就会和丝带做好朋友,永远串在一起,就成了一串闪闪发光的珠链,好美!我希望佻发挥‘线带’作用,当好我的小帮手,行吗?
2.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社”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小学品德与社会低年级思想品德的教育,而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是地理历史等的教育,至于教学评价方法看学生懂得正确与否,懂的是非观念,对知识掌握的牢不牢等.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当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随之而萌发响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3. 如何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
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回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答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4. 如何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学生能力目标与评价
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才是一堂好课?怎样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的?为此本人结合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科研实践,对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在教学目标上,依据课程标准,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注重全面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表达的“课程目标”,着眼于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采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这样三个维度分别陈述的方式,并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这种呈现方式体现了从“以知识为本”向“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的转变.在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是十分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教师受原有的教学大纲的羁绊,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势”,主要还是“以知识为本”,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二是有些教师虽意识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得要领,没有把握其实质,最终仍不能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如何落实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能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应注意全面性,做到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不可有所偏废.既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不能只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而忽视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失去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统帅的知识与技能,将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反之,没有知识技能作为载体和依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极其空洞和肤浅的.其次,应在讲求全面性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就学科的整体特点而言,新课标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表明它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是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因而我们更应关注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只有突出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才能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真正体现出学科特色.就学科的具体内容而言,教学目标的设计因课而异,各有各的侧重点.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才能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深中肯綮,上出各课的特色,进而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二、在教学设计上,着眼于教学预设,着力于设定弹性目标,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强调生成性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围绕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同时,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教师在教学预设时,不必穷尽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应十分注重生成性教学,这既是由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思想品德课堂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令人难忘!然而,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仍是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给人一种“演戏”的感觉.这种现象在公开课、评优课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种“作秀”味很浓的课,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破坏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悖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有鉴于此,我们在课堂设计评价中,应注意考察教师是否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关系,做到既关注教学预设,重视教学设计;又着眼于动态生成,设定弹性目标,留有生成余地.三、在学习方式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突出建构性就课程性质而言,思想品德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提倡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自主参与的活动,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建构对社会的理解与认识,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思想品德这一课程性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活动设计和情境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主体性.所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思想品德新课程所追求的实践性教学理念是十分吻合的,它也是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体现的教学理念.当然,课堂教学中建构性目标的达成,是很复杂的事.课堂教学中的建构性评价,也决非易如反掌的事.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建构性评价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建构性评价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且富有思考空间的课堂情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激发和培养.教师应始终是一个点拨者、评价者、引导者,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让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居于主体地位,主动展开思维.第二,针对性原则.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和困惑点;同时还必须使课堂教学的建构性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适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活动真正能有的放矢.第三,有效性原则.也即教学评价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成思想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考虑是否能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四、在教学对象上,承认学生的多层次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体现整体性和发展性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及其同事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因而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可见,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并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育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树立积极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应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捕捉每一个学生智力领域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智力领域中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的迁移.二是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彼此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而且每种智能都必须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而,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体现出教学的多层次性.为此,教师必须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教学情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地发展.三是构建多元化、开放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因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教师观察、描述性语言、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包括纸笔测试、口头测试等)等形式,以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合作评价、家长评价等形式,以尽量给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全面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尺度上,应重视学生的发展程度,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以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5. 思想品德课如何才是有效的教学评价
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才是一堂好课?怎样的教学评价才是有效的?为此本人结合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科研实践,对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在教学目标上,依据课程标准,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注重全面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表达的“课程目标”,着眼于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采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这样三个维度分别陈述的方式,并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这种呈现方式体现了从“以知识为本”向“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的转变。在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是十分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教师受原有的教学大纲的羁绊,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势”,主要还是“以知识为本”,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二是有些教师虽意识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不得要领,没有把握其实质,最终仍不能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如何落实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能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应注意全面性,做到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不可有所偏废。既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不能只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而忽视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失去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统帅的知识与技能,将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反之,没有知识技能作为载体和依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极其空洞和肤浅的。其次,应在讲求全面性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就学科的整体特点而言,新课标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表明它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是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因而我们更应关注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只有突出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才能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真正体现出学科特色。就学科的具体内容而言,教学目标的设计因课而异,各有各的侧重点。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才能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深中肯綮,上出各课的特色,进而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二、在教学设计上,着眼于教学预设,着力于设定弹性目标,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强调生成性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围绕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同时,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教师在教学预设时,不必穷尽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应十分注重生成性教学,这既是由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思想品德课堂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令人难忘!然而,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仍是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给人一种“演戏”的感觉。这种现象在公开课、评优课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种“作秀”味很浓的课,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破坏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悖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有鉴于此,我们在课堂设计评价中,应注意考察教师是否正确处理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关系,做到既关注教学预设,重视教学设计;又着眼于动态生成,设定弹性目标,留有生成余地。三、在学习方式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突出建构性就课程性质而言,思想品德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提倡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自主参与的活动,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建构对社会的理解与认识,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思想品德这一课程性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活动设计和情境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主体性。所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思想品德新课程所追求的实践性教学理念是十分吻合的,它也是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体现的教学理念。当然,课堂教学中建构性目标的达成,是很复杂的事。课堂教学中的建构性评价,也决非易如反掌的事。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建构性评价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建构性评价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且富有思考空间的课堂情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激发和培养。教师应始终是一个点拨者、评价者、引导者,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让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居于主体地位,主动展开思维。第二,针对性原则。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和困惑点;同时还必须使课堂教学的建构性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适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活动真正能有的放矢。第三,有效性原则。也即教学评价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成思想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考虑是否能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力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四、在教学对象上,承认学生的多层次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体现整体性和发展性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及其同事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因而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可见,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并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育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树立积极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应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捕捉每一个学生智力领域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智力领域中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的迁移。二是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彼此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而且每种智能都必须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而,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体现出教学的多层次性。为此,教师必须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教学情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地发展。三是构建多元化、开放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因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教师观察、描述性语言、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包括纸笔测试、口头测试等)等形式,以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合作评价、家长评价等形式,以尽量给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全面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尺度上,应重视学生的发展程度,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以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6.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社”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小学品德与社会低年级思想品德的教育,而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是地理历史等的教育,至于教学评价方法看学生懂得正确与否,懂的是非观念,对知识掌握的牢不牢等。
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如何评价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测评现场
没有试卷、没有答题纸,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测评?芦淞区第三小学进行了尝新,研发了一套“道德与法制学科表现性评价现场测评系统”。
对价值观成绩不满意 可申请再考
2019年12月30日下午,南方第三小学开展了四年级道德与法制学科表现性评价现场测评活动。
评委除了学校教师外,还邀请了学生家长。现场测评包括“我来露一手”“答题我能行”“环保小达人”“寻找智多星”“爱心加油站”五项内容。
测评过程中,学生们在现场完成剥豆子、剥大蒜、折衣服,去校园捡三种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给帮助自己的人写感恩卡,扫描二维码“挑战答题王”等活动任务。
该校校长黄新说,除此以外,还有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考察,主要通过网上测评。学生如果对自己成绩不满意,可以再次申请考试,一直考到自己满意为止,“如此一来,正确的价值观就慢慢形成了。”
为什么这么测?
2018年,南方第三小学成为我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驻点教研校。经过一年多探究,该校探索出了一套“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上述测评,是对中小学综合素质测评中五个维度中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维度的再次研究与开发。
黄新介绍,该评价系统是基于教材的目标对学生道德素质、法治观念、环保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几个方面来进行表现性的评价,分为课堂评价、网络评价与期末评价,可采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自我评价、行为观察、日常观察、价值判断等方式。
据悉,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业综合评价,日常评价占综合评价的60%,期末测试占综合评价的40%。
市教科院工作人员余民说,这样的考核具有可操作性,有领先性和创新性,也有可推广性。
内容来源:株洲新闻网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