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所有学科的追求,我们的品德与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即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打下基础。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那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前提。 1 、深入钻研教材,娴熟驾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娴熟地驾驭教材。 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首先要把握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编排,明白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必须了解教材的内部联系,要把全套、全册以至每一课看作一个个不同层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反复钻研、透彻的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了解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认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还要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1)研究本学段学生的普遍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个别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智力水平,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全面制定目标,聚焦重点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结束教学活动之后期望学生达到的一种状态和水平,它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和统帅。要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点。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是课程的性质。课标还就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只有正确解读课标,才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们无法实现;定得太低了达不到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因此要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聚焦重点 一节课仅40分钟,时间非常有限,教学的着力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大地妈妈》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养成保护水、节约水的好习惯,我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资源,让学生在家中收集自来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带到学校来观察。再让学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让学生思考:这时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还能被我们使用吗?怎样才能让那瓶自来水不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脏、被污染。如果我们不小心弄脏或污染了水,我们的健康就会被破坏。所以我们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 就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要求在使用时把教材作为学生活动凭借的范例。该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容”这一主题时,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教师可以创设“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师生讨论解决。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时,要做到五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缩短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二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三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四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及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发展道德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在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及动物图片后,我让学生模仿表演,讲述自己了解的动物习性、特征以及和人之间发生的趣事。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合理评价,激发学习愿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品德教育是一种对话。如果学生在揣摩教师要的答案,无意间就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是虚假而非真实的,表面而非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应是一种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不要再充当一个纯粹的说教者,也不要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轻易地就去否定学生的某一独特体验。总之,要改变现行德育中缺乏“学生主体的全面而积极的参与”的现象,改变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状况,建立起开放的、活动的、民主的、对话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从方法上植根于生活世界。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实现自我的信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速对道德意义的理解的内化,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念和愿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杠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取积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欢乐的海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B. 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
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让低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我认为上好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有些教师认为,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收效甚微。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备课?首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比如教《我上学了》一课中的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一句,成人看来简单,但对不到七岁的低年级学生来讲,上学是生活的转折点,是一件大事。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有高兴,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带有疑问。 1、如在教学《你真棒》这一课时,教师开头就拿出一个毛茸茸的玩具对小朋友说:从现在开始我不是老师,我叫棒棒,是棒棒摄像师,大家叫我什么?这一下子,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然后,教师一边手里拿着玩具,一边童趣地说:今天,棒棒摄像馆要招聘几位摄像师,由我棒棒来当主考官,通过考验的人才有资格被聘用。话音刚落,学生的好胜心也油然而升,加上教师在后面教学当中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不仅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始终牢牢地掌握着学生的注意力。 2、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强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为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宽泛的平台。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冲破先借助虚构的生活故事的演绎(激情、学文本)来阐释某一道德观念或价值规范(明理),后联系实际并通过虚拟的场景和情形来调节并考察行为效应(导行)的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模式,以真实性、多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十分顺畅地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低年级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而关 1、开心俱乐部在快乐中内化 所谓的开心俱乐部,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讲故事、唱歌、跳舞、画画、吟诵诗文、编演小品剧等,使他们的亲身所得在快乐中内化。如: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组编演牙齿的故事,加固学生对牙齿的认识,加深保护牙齿方法的了解;在《春天来了》一课找春天实践活动后,我设计了用自己的笔画春天、用悦耳的歌声唱春天、用美妙的语言吟诵春天、用自己的双手装扮春天的自主化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春天、对生活的情感,又展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2、爱心金点子在爱心中收获 所谓的爱心金点子,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舒展的思维和爱心,进行行为与价值的判断,在道德法官与爱心使者的角色体验中促进知与情的升华、知与行的统一。如:在《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小兔贝贝的引荐下帮助小朋友解决怎样整理书包的难题,让学生到图书室,给管理图书的老师设计最佳的整理方案;在《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组织学生聊天后,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畅想节日里,我们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在金点子中捧出了颗颗爱心,在颗颗爱心的实现中怎能没有片片亲情收获! 3、相信我能行在自信中超越 所谓的相信我能行,是指通过拓展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自信中超越。如在《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的尾声部分,我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给花瓣涂色彩活动,激励他们帮家人做事情、给亲人添欢乐;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后,我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刷牙情况每天早晚,做到一次画一个☆,每个周都进行评比。学生优良的行为在激励中实践着,良好的习惯在自信中坚持着,健康的道德价值在过程中形成着。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学生是一星星需要点燃的火种,是一颗颗需要激活的芽苞;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我们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他们在建构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 三、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品德与生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低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即进行课堂行为分析。学生的评论虽幼稚简单,但通过这样一评,表扬了先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生明白了是与非。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学校中的好人好事,让他们学有榜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能加强学生自我行为训练,达到了品德与生活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在教学《做个小玩意》这一单元主题时恰逢三八妇女节,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为妈妈献爱心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小朋友们情绪高涨,纷纷献计献策,有的组决定为妈妈献上一份精美的贺卡,有的组决定折几朵小花最后,大家还提议今后每天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使爱妈妈这一行动不只停留在那一堂课中,而是落实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C.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所有学科的追求,我们的品德与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即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打下基础。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那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前提。
1 、深入钻研教材,娴熟驾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娴熟地驾驭教材。
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首先要把握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编排,明白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必须了解教材的内部联系,要把全套、全册以至每一课看作一个个不同层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反复钻研、透彻的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了解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认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还要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1)研究本学段学生的普遍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个别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智力水平,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全面制定目标,聚焦重点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结束教学活动之后期望学生达到的一种状态和水平,它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和统帅。要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点。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是课程的性质。课标还就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只有正确解读课标,才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们无法实现;定得太低了达不到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因此要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聚焦重点
一节课仅40分钟,时间非常有限,教学的着力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大地妈妈》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养成保护水、节约水的好习惯,我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资源,让学生在家中收集自来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带到学校来观察。再让学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让学生思考:这时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还能被我们使用吗?怎样才能让那瓶自来水不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脏、被污染。如果我们不小心弄脏或污染了水,我们的健康就会被破坏。所以我们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
就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要求在使用时把教材作为学生活动凭借的范例。该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容”这一主题时,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教师可以创设“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师生讨论解决。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时,要做到五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缩短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二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三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四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及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发展道德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在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及动物图片后,我让学生模仿表演,讲述自己了解的动物习性、特征以及和人之间发生的趣事。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合理评价,激发学习愿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品德教育是一种对话。如果学生在揣摩教师要的答案,无意间就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是虚假而非真实的,表面而非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应是一种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不要再充当一个纯粹的说教者,也不要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轻易地就去否定学生的某一独特体验。总之,要改变现行德育中缺乏“学生主体的全面而积极的参与”的现象,改变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状况,建立起开放的、活动的、民主的、对话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从方法上植根于生活世界。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实现自我的信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速对道德意义的理解的内化,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念和愿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杠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取积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欢乐的海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D.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地理知识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大家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我以为,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在将到我的家乡这一单元时,请学生回答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何特产,有哪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交流,学生兴趣较高,都参与进来.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宣传家乡,写广告语.这样处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自己需要而又有乡土特点的社会地理、生活地理学习资源.三、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课的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德育课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1. 游戏竞赛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如学习人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时,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其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难以尽述.总之,作为地理题材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总之,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力图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将活动过程最优化.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E. 品德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活动有效性的困惑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下面着重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单一的利用教材,而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发展。
二、活用对话教学策略,创设有效情境
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中、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造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因此,对话是师生通过平等沟通,主动而富有个性精神地认识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动。在对话中,学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教学则成为真正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生活的讨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他们因此而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
1、搭建平台,实施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搭建开放互动的对话平台,会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胸襟列加宽广,创意更加涌动,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可以组织辩论,也可以进行模拟演练等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2、抓住生成,组织对话
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是师生其同完成的创造性活动,课前预设必须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构思。课中的“生成”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灵活实施预案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互动,从而构建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情感的过程。
3、解读文本,关注对话
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某种意义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充分建构。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真诚面对,相互渗透。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渗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视教材为“新的活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课文直接对话。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与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性的色彩的思想与言语。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化”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由此就需要教师们在组织思想品德和生活(社会)课教学的同时,抓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并且认同课程,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去参与到课程中去。这种将知识引入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教学法
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必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因此,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所有牵涉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老师应该尽量减少自身的理论灌输,做到立足教学的内容开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经过实践验证,参与到这种开放的、
F.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
G.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H. 一年级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它课后反思们用什么做的
上学去》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我上学了"第一单元主题下设的三个活动主题之一。上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小朋友的向往,但对于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虽然对上学向往已久,但也心存疑虑。他们对全新的小学生活既充满了好奇,又不免胆怯和紧张。针对孩子的种种心理,本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帮助他们解除困惑,体会上学的快乐,激励他们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这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上小学是孩子们的希望,他们憧憬着学校给他带来崭新的一切,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神秘感,但上学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和坎坷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本教材特地从分享自己上学第一天的感受,初步感受学校生活等方面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在交流中让学生把那种坎坷不安的心理给消除掉。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他们不懂得正确形容自己的心情和不安的心理,这就要教师设计一些台阶让学生一步一步来表达。因此,我从儿歌入手并尽量设计一些比较轻松愉悦的活动,以图文为载体让学生说说自己上学时的心情。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同学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2、体会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3、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憧憬学校生活,体验愉悦情绪。
4、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叙述我上学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
2、让学生动手制作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以情境为开端,激发学习兴趣。唱《上学歌》
二、以图文为载体,展示学校生活。 (课件展示小明上学的各个情境图)
1、 画面上定格在上学前的准备图。2、画面定格在上学的路上的情境图。
(有的小朋友和小明一样高兴,可有的小朋友也会遇到烦恼。请从桌上的心情脸谱中找一个贴在你胸前,然后跟大家说一说,你为什么有时候很快乐,有时候不开心。(生发表意见,对那些说出自己有点不适应的同学,老师可以鼓励,如: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都是你的好朋友,不用怕。等等))3、画面定格在学校门口的情境图上。(这时师要鼓励生大胆畅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上导学生对小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以介绍为途径,形容我多快乐。
1、点击课件:出示儿歌:《大家一起玩更快乐》
2、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欢一起玩、一起学习吧!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大屏幕上的音乐唱唱这首《大家一起玩更快乐》好吗?(大家可以站起来,用动作随意比划,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四、以制作为契机,培养创造思维。
1、怎样爱护新书呢?
点击课件出示两副图:一幅是同学爱惜书的情境;一幅是好几个同学围在一破坏书的两个情境。在学生一翻讨论后引导学生感受新书。
(1)摸一摸:光滑细腻;
(2)闻一闻:纸墨清香;
五、以小结为课尾,升华活动主题。
1、说一说。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了解了学校里的生活。那么,上学了,你最想干什么?
2、请小朋友们把我们熟悉的上学歌再唱一遍。
3、贴一贴。
师:孩子们,今天是我们上学的第一天也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的第一节课你觉得自己开开心吗?谁来说说?(老师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笑脸贴那些叙述自己是如何开心的那些同学的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