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教师写课题选什么类型的较好,
没看懂,
㈡ 教师如何选择研究课题_(转)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二、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 ,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三、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与应用研究相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践性环节比较研究》、《现代汉语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理论条件 资料信息 设备工具 氛围环境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
㈢ 中小学教师怎样做课题
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作用
第一,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
第三、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四、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㈣ 学校与教师如何选择研究课题7
道客巴巴精品文档 小学教师课题研究 教师个人小课题 教师小课题 缙云教师进修学校 研究性学习课题 幼儿园教师个人课题 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 研究性课题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㈤ 小学数学教师要研究的课题有哪些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和讨论的话题。再者,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性思维内的中心概念。我容更欣赏的一种解读是:课题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
1、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研究,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
2、关注数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研究,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3、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4、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研究。
5、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的研究 研究内容: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6、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内容:练习课的设计策略,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㈥ 中小学教师选择研究课题,应遵循哪些原则
研究要想出成果,中小学教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课题应该从教学实际工作中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甚至上升为科研课题。比如,有的小学生只顾听不去做笔记,有的太重视笔记而影响了听课效果。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听课跟笔记的关系?如何指导学生做到听课、笔记两不误?努力研究这些问题,必将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样的成果一经推广应用也必将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成绩的提升。总之,课题来自身边的教学实际,研究更具针对性,研究结果才有实际推广价值。
二是课题宜小不宜大。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太大、太深、太难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不是专门的科研人员,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有限。多研究些“小微课题”“草根课题”,既符合自身实际,也有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比如,“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就过大、过宽泛,如果分解成“预习习惯研究”“复习习惯研究”“作业习惯研究”“课堂习惯研究”“考试习惯研究”等,课题就变小了,研究的面就窄了,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宜小不宜大,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则。
三是课题应侧重应用型研究。中小学教师不是理论家,搞课题研究应该少些理论探索,多侧重应用方面的研究。纯粹的理论研究不是教师的强项,也难以出成果。教师的优势就是教学实践活动丰富,这是不教课的专家学者难以比拟的,因此,侧重教学实践和教学行动的应用型研究契合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特点,研究下去也容易出成果。比如,“课堂学生心理变化研究”就过于学术性和理论化,而且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如何提高复习课学生专注力研究”,则是偏向实践应用的好课题。不少学生因缺少好奇心和新鲜感上复习课往往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研究这一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四是课题研究应遵从学校科学规划、教师积极分担的原则。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从教师专业成长和改进工作的角度看,鼓励人人搞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学校应对研究课题进行统筹管理,并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比如,“如何提高我校英语教学水平研究”,该研究用几年?有哪些子课题?不同年级如何分工协作?每个英语教师担负什么研究任务?对此,学校层面要进行设计和管理。课题共同研究、共享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出科研成果,也有利于学科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学科组的一员,中小学教师在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的同时,还应遵从学校的规划和统一安排,积极完成好自己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
㈦ 中小学教师如何确定科研课题
翼翼粼翼黔矍翼黔的臀擎结论;所以论进行教育科研的第一个环节献暴确定科研课题。版教育利研权课题是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一,、啊课题的料抓恶斋森赣价目可以用肯定的语句表述。课果用肯定语句表述,说明研究教育科研的卖质、对科研课题义还不理解。~科研课题可以用句或疑问句表述,比如“良好习习惯是提高中学生语文学绩的基础,‘就不能作为科研谬应改为“l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或“培养生良好的语女学习习惯,提高文成绩的融”。2.科研课题应是个有确义的具体问题科研泥果题不能太大、太今否则研究就无法下手。一尤其.撇卿黝恤挞悖诚题致障籍濒纵忡小学教师来说,选题宜/』、不宜大宜易不宜难。耍/J≮题大做'不台匕题小做。课题越大_研究越空,E嘭“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就无法?手。如果把课题确定为“对,』&萼笔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rl就b匕{弼切一有些大谓瓣实际操怍晡赫通过界定研究范围分解为莞翔每课题,子课题可以分解为_些更,的_亍嘲i题。比如。
㈧ 小学教师如何做好小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我校的校本教研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
(2)科学性原则: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3、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在进一步归化出具体的学科范围,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积极参与活动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参与综合实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不喜欢参与活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不想参与?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能力的研究”
总之,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基于整体论的视野而力图超越原有的学科分割的局面,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并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不管在课堂开展,还是在课外实施,都必须一个一个、一次一次地进行。每一个活动、每一次活动都需要对活动主题设计,每次的主题设计都要对活动要素进行思考,并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因物等的不同而作出必要的选择,才能完成主题活动的方案设计。
课题的资源是生成性的,可流动性的,如:我校外面有几个食品摊点,学生买小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看到了一点,我和校领导商量确定了活动主题《班级地上的食品袋》让学生在师生生成的课题中调查,活动的同时,接受了环卫教育。在学生学习过后,发现学生的兴趣浓厚,在与其商量后,以此为活动主题,在书与生生成的主体中,学生再次感觉到了节约的必要性。环境的保护与节约教育的主题从而产生,遵循着师生生成,校生生成,生生生成,社会生成的原则,这样的设计面向了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超越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和分门别类的学科界限,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健全、整体发展,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要有课程开发意识,重视和开发、可利用四种课程资源:从学生的活动需求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从教师对活动提供指导的实际出发,发展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从学校对活动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重视利用学校的传统的优质资源和办学特色资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和新增学校特色;从社区和当地社会环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利用社会性资源实践。
㈨ 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我校的校本教研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
(2)科学性原则: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3、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在进一步归化出具体的学科范围,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积极参与活动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参与综合实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不喜欢参与活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不想参与?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能力的研究”
总之,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基于整体论的视野而力图超越原有的学科分割的局面,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并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不管在课堂开展,还是在课外实施,都必须一个一个、一次一次地进行。每一个活动、每一次活动都需要对活动主题设计,每次的主题设计都要对活动要素进行思考,并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因物等的不同而作出必要的选择,才能完成主题活动的方案设计。
走过一年的综合实践课的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课题的资源是生成性的,可流动性的,如:我校外面有几个食品摊点,学生买小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看到了一点,我和校领导商量确定了活动主题《班级地上的食品袋》让学生在师生生成的课题中调查,活动的同时,接受了环卫教育。在学生学习过后,发现学生的兴趣浓厚,在与其商量后,以此为活动主题,在书与生生成的主体中,学生再次感觉到了节约的必要性。环境的保护与节约教育的主题从而产生,遵循着师生生成,校生生成,生生生成,社会生成的原则,这样的设计面向了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超越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和分门别类的学科界限,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健全、整体发展,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实践使我懂得,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要有课程开发意识,重视和开发、可利用四种课程资源:从学生的活动需求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从教师对活动提供指导的实际出发,发展教师的爱好和特长,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从学校对活动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重视利用学校的传统的优质资源和办学特色资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和新增学校特色;从社区和当地社会环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实际出发,利用社会性资源和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