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在培养学生德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以及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学应当从本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现就自己在美术教学中是怎样提高学生绘画能力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 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是提高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关键。儿童幼小的心灵渴望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他们对周围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物极感兴趣,最受模仿,常常兴致勃勃地用手中的笔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天,孩子们塑造出的抽象粗犷、带有稚气的画面,所产生的运动感觉和劳作成果,使他们精神感到愉快,心里得到满足。绘画是一种眼、脑、手互相协作,感觉与思维相互渗透的活动,它对于鼓励儿童热情探索、展开想象、积极创造、丰富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活动,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创造性才能表现出来。
兴趣以深厚的情感为基础。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增强感情认识,促进学生感官的全方位参与,激活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记忆、想象等审美元素的运动,以陶冶情感为动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要我画”变成“我要画”。
1、组织兴趣小组,树立榜样。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优秀生的培养,对那些素质好、认真学、水平高的学生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辅导。由这些“小画家”所起的带动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能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美术课越上越好。
2、利用范画的影响力。在授课前精心设计范画,组织学生共同欣赏分析,或在课堂上当场演示,使学生每节课都能看到艺术水平较好的范画。对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产生很大的作用。通过欣赏范画,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绘画技能,从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也可从中摹仿。
3、生活展示应用美。生活是现实的、直观的、每位学生都有体验,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通过记忆、联想等方式展示生活,感受情境,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马克思美学告诉我们:“美的根源不是人的主观感受,而是人的社会实践”。利用课堂、展示生活原色,在实践生活中完成审美活动。
4、故事情境描绘美。故事是学生最爱听的,也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故事的导入,通过语言的描绘来表现情境,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带有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色彩的冷暧》时用故事来加强冷暧的认识,通过畅游月亮王国、太阳王国,感受月亮王国的冷色意境,太阳王国的暧色氛围,促进学生对冷暧色的感知。
5、用品德教育完善美。从小学的心理发展启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受需要和兴趣所支配的,学习的需要与学习动机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既可使学生培长知识,开阔眼界,又可使美术教学增强旁通性。美术课具有特殊的优势,美术教材图文并茂,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使他们处于高昂的学习氛围中,把感知形象变为可视造型,从中接受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审美情感。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提高绘画能力的前提
一切艺术创造都源于生活。这就需要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捕捉生活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前提,在美术教学中,观察是收集素材的主要源泉,学会了观察,在绘画时恰当地去取舍,就会得心应手。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限于作画之前,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观察,如野外活动等时间,都是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训练的大好机会。让学生在观察训练中感悟观察时要全神贯注的看、分析、感受、想象的道理。
三、 激活学生思维是立意、构图的重点
初学绘画创作时,有的学生不知画什么,怎样画,总是顾虑难以确定主题。其原因:一是素材少;二是表现能力差,这就需要加强学生写生练习。写生既能训练学生眼脑、手的协调并用能力,也能为立意、构图创作时收集素材。教师应从思想、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启发学生,使其思路开阔,主题一旦确定,应根据学生的构思,鼓励大胆作画,让其绘画激情冲淡怕画不好的顾虑,尽情地把内心情感渲泻出来。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美术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㈡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创新
新课改下,美术教材与课堂氛围的灵活运用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培养学生的创容新意识,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注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技术的课堂整合。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㈢ 怎样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根据学生发展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创作学习活动中,获取创新的成功体验。时代跨入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浪潮正在教育战线奔涌而来。自己作为一个美术学科的教师,就美术学科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美术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学生唤起主体自我,展现独特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是教学工作中的核心目标与方向。下面,就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写生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写生训练,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贵在创新,但创新灵感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内和课本里,让学生闭门造车,学生必然思维板滞,缺乏创新意识。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学生走向自然。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对大自然的观赏、概括、提炼和领悟中去掌握。通过观察和活动,学生对大自然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的人、物、鸟、虫;雨、雪、冰、霜等自然现象以及自己学习、生活中一些富有情趣的瞬间场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探索自然美、描绘自然美的情趣会油然而生,这种欲望就是每个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画人物速写》、《大扫除》、《画鸟》、《冬天》等课时,我提前布置让学生到户外认真观察其有关形体特征,并认真做好文字记录,画好草稿,等到上课时再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认真观察,通过写生画出形态各异的人物、房屋、树木、情景。又如在教学《画鸟》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说,我们家乡县城鼓楼东街两旁的大树上,每到晚上就有许多乌鸦在那栖息,大家可以去仔细观察。学生听后非常高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在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亲自观察鸟的形态、色彩等活动情况,使学生的艺术创作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得以实施。
二、重视欣赏,激发情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课本中每册都有一定比例的欣赏课。俗话说,见多识广。欣赏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而创新思维的教育和学生的审美活动是分不开的。为此,我在上这一类课时,通过作品展示、欣赏、讨论、评析来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前,教师要有精心的准备,以便上课时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介绍艺术作品:介绍其作者身世生平、画面内容、构图特点和内涵寓意,以引起学生的艺术共鸣。还有些课本中没有的作品,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制作。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第十一册《外国雕塑欣赏》一课时,其中有两幅作品分别为《狮身人面像》和《弋拉斯战士》,我先从两幅画面的时代背境讲起,结合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评析,使学生了解这些作品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包含的寓义,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立体作品的艺术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㈣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突出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美术兼具了心智技能活动与运动操作技能活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积极意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教学设计上做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准备工作
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各个环节的组织、设计工作。通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不是将创新思维的培养生硬的加载到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力求获得思维上的突破。如在教导学生画学习用品时,即可以不用按照课本固化的格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去寻找独特的线条运用、组织、表现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中创新完成速写作品,绘制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具。
2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以学生为主体
生本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而不是依然采用教师讲授灌输,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形成一个束缚学生思发展的框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所要做的工作不再是手把手的教学生如何画图,让学生照着教师所画的图画模仿,而是紧密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引导学生去完善并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观察某一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只给予学生观察顺序与观察方法,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能有机会从多个角度去进行观察,产生出不同的见解以活化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成人的理念灌输给小学生,必然抹杀学生的自由表现能力, 扼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消减学生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使学生缺少独特的审美个性与创新能力。
3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联想
联想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应扼制学生的联想,而应当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联想能力,认识自己的创造能力,建立起创新思维的信心与勇气,通过联想慢慢的获得出色的个性化构思。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将“教”学生转变为帮助学生“悟”,这种建立在学生本身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和主动寻找而进行学习的方法,能极好的活化学生思维。例如在引导学生创作《春天印象》时,虽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会积累很多关于春天的影物、人物,但当学生在进行具体创作时,却很难将这些东西应用到创作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如何构思、如何取舍、如何组织画面等方面入手,而不要过多的设计具体构图,这样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思路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4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注意给予学生创新动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给学生以创新的动力,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创新,保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其中,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给予学生以创新动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仅仅针对学生的不足。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通过相互评价,组间评价的方式来增加学生评价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去重新认识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在评价时,要杜绝“像不像”这种评价方法,而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与独特见解。如在引导学生完成《课间十分钟》的创作之后,即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思想进行表述,可以让学生相互评论,再加上教师的引起导,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鼓励,再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完善自己,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㈤ 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包括哪些
美术课堂教学是小学开展创意教学的主要渠道。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要做好美术课堂教学,就必须做到“氛围宽松化”“教学信息化”“评价宽容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
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大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指掌握基础,而是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我们并不是要小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他们学会创新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美术教师不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精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星期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话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念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罗思菲德语)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教学计划,一定不要强迫学生,让其自由选择.如,在讲述《巧巧手》一课时,引导着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以手为原先画出各种图案,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画起来。老师在前面用彩碟布置了红,黄,绿,紫等几种颜料,并没有进行特别地说明,只是告诉学生如有需要可到前面来取。此时,教室沉浸在一片喜悦自由的气氛中。学生们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有的以“手”为原形画出了两只面红耳赤的大公鸡,他们的大尾巴可真漂亮,红黄绿条条相间,五彩缤纷。还有的学生画出了一只只象征和平的白鸽,白鸽那洁白的羽毛就像学生那纯洁的心灵,那么美好。这时,同学们视线中出现了一个平时在班上并不起眼的小女孩。她慢慢的走到颜料前,挽起她的小袖子,伸开小小的手,把她的左手上涂满了大红色,又伸出了右手的中指沾满了绿色。老师走在后面跟她回到了座位,只见她把左手往纸上一印,有了一个红红的小手印。老师迷惑了,不知她下一步要干什么。只见她又噶右手的中指往红手印下一按,老师恍然大悟,哇,好漂亮的一夺花呀!那红的花,绿的叶真实好看。面队这样的情景,老师的心里泛起了一阵阵的涟漪,多么聪明的学生,多么美好的画面!我被深深的感动着。同时,老师的心里也涌出了一种感觉——惭愧。当时老师准备颜料只是想让学生做画面的点缀用,并没有想到可以用这种方法“画”如此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老师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又如:在《唱念做打传精神》一课中,我尝试用手提电脑在网上收集一些京剧脸谱、服饰图片,接到教室的电视机上放映,在学生们看得兴趣盎然时,联系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讲授知识,布置作业,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在《丰富多彩的线》一课中,我在黑板上画一根直线,问大家:这可以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讲电线杆、竹笛、一堵墙的侧面的,有讲是斑马线,日光灯、火腿肠的。引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不可支。这让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的限制。
第二: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技术知识和培养美术能力的责任。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的教学方法,营造的课堂气氛,评价学生的标准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创新性品质对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培养也同样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很有创新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表现出创新倾向,那么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教师要把新的学生观融入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
㈦ 如何进行小学美术创新教学
新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美术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创新的美术教育,才能展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给学生一片自由的想象空间,最大潜力地挖屈他们内心世界的艺术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听过许多特色的展示课,课堂表面的热闹非凡、花枝招展,难道这就代表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的快乐吗?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于外来经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运用、发展。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
二、鼓励、引导学生创作方法要多变
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地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美术课堂练习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级学生较侧重联想训练法。方式一:图形联想训练。教师在宣纸上用各种颜色晕染形成肌理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纸上变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岛屿,有的说变成老鹰、鹿角还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白色的背景上画上几个五彩的小圆圈,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天空上放飞热气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这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想象,去享受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快乐。方式二: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联想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东西,如奇形怪状的建筑、五颜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灵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的这种创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不拘于格的创造意识,需要孩子们把想象运用到创造上,而美术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活跃的氛围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创造玩的条件,使其享受玩带来的快乐,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如智力抢答、讲故事、变魔术等。在书中看到一位老师的《色彩的世界》一课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在桌前放了一杯无色的水,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以魔术师刘谦的形象出现,搅动杯中的无色水,谁知水在老师的搅动下慢慢散开变出很多种颜色,让学生初步体验色彩变化。像这样的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在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换环境来教美术,而不一定让孩子仅仅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环境中创作。教师可以引导性的,让他们自发地组织、设计、分工、讨论,可以在音乐室、实验室、操场上、校园里,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乡间或小溪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参与美术活动,让学生走进美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美术的快乐,表达个人的情智,获得审美体验。
四、美术教学中材料利用的多样化,
尝试多角度的个性组合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鲜性和独特性,引发学生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又如第五册《植物籽粒拼图》的教学,提早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籽,包括小的饰品(纽扣、珠子等)。在教学中,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贴图片,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选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增强变废为新的创新意识,如把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板制作成个性化的镜框、小画夹等手工作品;并且还可以启发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这张废纸板,如用彩绘的形式、水粉画装饰的形式、线描的形式。
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如上《植物写生》这堂写生课时,发给孩子不同的植物种子宝宝,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伯伯,体验植物宝宝生长的乐趣,并且要求孩子们把每个阶段植物的不同变化描绘下来。
这就是生活中的美术,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美术带来的魅力,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后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觉教材,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学生们喜欢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而多媒体的直观具体、变换灵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学生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需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思考、体验、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思维圈子,在美术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
六、教师现场示范的时机选择
教师课堂示范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恰当的安排,示范的时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形式,示范的时机不对,仍然会阻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曾在书上看过一位教师上《梦中的我》,开始用动画导入,引出梦的话题,然后引导学生追忆梦中的我,最后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们争先恐后地用语言、动作来描述自己梦中的情景,想象如小鸟一样在蓝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到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时教师:老师昨天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说给你们听听,好吗?(教师讲述自己的梦,同时出示描绘梦的范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实现梦想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教师引导学生评析范画,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很显然,这节课学生的作品全是教师的梦。
美术课堂中教师示范时机往往是因课而异的。如曾看过一位低年级教师这样示范:老师最喜欢多啦A梦了(在黑板上画出多啦A梦),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你还想赋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领吗?生1:成为大厨师。师:好,老师给它带上厨师帽。(教师示范:画上帽子)生2:成为歌手。师:不错的想法。谁愿意帮多啦A梦手上画个话筒呢?(学生画,教师帮助修改)生3:成为超人。师:这个想法太棒了。你会给多啦A梦穿上超人的斗篷吗?(学生画)这里的教师示范犹如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学生技能与情感的火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现场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中国画时,对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湿的衔接等等,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示范指导,学生目睹了作画的关键,则心领神会。学生在练习中还会不时提出作画的种种问题,教师均当场示范,其效果远远超过任何口头上的解答方法。
教师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范的教学环节中都现场作画,这就需要课前准备好恰当的范画作品,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如:教学命题画、想象画或设计创作时,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备相关的范画,并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及技法讲授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的方法。不仅展示了多幅美观的构图范画,还可展示几幅构图不恰当的范画,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后剩下最完美的一幅。这种比较式示范,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美术作品鉴别有明确的认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
总之,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认真地把握好学生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学过程的创新性,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意识,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扬长避短,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美术教学,提升美术教学的魅力。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美术带来的乐趣,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㈧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根据学生发展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创作学习活动中,获取创新的成功体验。时代跨入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浪潮正在教育战线奔涌而来。自己作为一个美术学科的教师,就美术学科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美术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学生唤起主体自我,展现独特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是教学工作中的核心目标与方向。下面,就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写生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写生训练,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绘画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贵在创新,但创新灵感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内和课本里,让学生闭门造车,学生必然思维板滞,缺乏创新意识。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学生走向自然。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对大自然的观赏、概括、提炼和领悟中去掌握。通过观察和活动,学生对大自然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大自然的人、物、鸟、虫;雨、雪、冰、霜等自然现象以及自己学习、生活中一些富有情趣的瞬间场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探索自然美、描绘自然美的情趣会油然而生,这种欲望就是每个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画人物速写》、《大扫除》、《画鸟》、《冬天》等课时,我提前布置让学生到户外认真观察其有关形体特征,并认真做好文字记录,画好草稿,等到上课时再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认真观察,通过写生画出形态各异的人物、房屋、树木、情景。又如在教学《画鸟》一课时,我告诉学生说,我们家乡县城鼓楼东街两旁的大树上,每到晚上就有许多乌鸦在那栖息,大家可以去仔细观察。学生听后非常高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在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亲自观察鸟的形态、色彩等活动情况,使学生的艺术创作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得以实施。
二、重视欣赏,激发情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课本中每册都有一定比例的欣赏课。俗话说,见多识广。欣赏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而创新思维的教育和学生的审美活动是分不开的。为此,我在上这一类课时,通过作品展示、欣赏、讨论、评析来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前,教师要有精心的准备,以便上课时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介绍艺术作品:介绍其作者身世生平、画面内容、构图特点和内涵寓意,以引起学生的艺术共鸣。还有些课本中没有的作品,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制作。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第十一册《外国雕塑欣赏》一课时,其中有两幅作品分别为《狮身人面像》和《弋拉斯战士》,我先从两幅画面的时代背境讲起,结合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评析,使学生了解这些作品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包含的寓义,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立体作品的艺术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鼓励学生在艺术表现时不断创新,是创新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
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通过长期的绘画实践得以提高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艺术创作的永恒原则,而“艺术贵在创新”却是这个原则的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总是鼓励学生用“不断创新”的方法进行作品创作,即在创作时,课本范图、教师范画只作参考,忌讳重复、照搬,树立学生“天天有新我,天天有新作”的创作信心。如在教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用鲜明色作画》、《画报纸屑拼贴画》、《影绘装饰》等课时,我在讲授了有关鲜明色、拼贴画的设计制作知识、影绘的设计知识后,让学生欣赏了教师的范画和课本范图,我就要求学生今天的作业尽自己的能力,尽可能不要出现重复照搬、雷同等现象,尽自己最大能力,自己去构思、自己去设计创作。学生在这种要求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计,大胆创新。有的学生利用影绘的方法绘制了花朵、桃子、天鹅、爱心等构思新颖的图案,很有创新特色。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在日常的绘画教学中得以提高。
四、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突破口。
创新教育实施的突破口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把启发教育作为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落脚点,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启发教育便是一种创新教育。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学习和创作,并在关键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画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极大限度地引发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氛围和平台,让学生把绘画当作是自己感受与理想的表现。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做面具》、《做装饰面具》、《包装盒设计》等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述了面具的起源与作用,让学生理解面具起源时的特定时代背景,强调学生不要把面具的表现形象局限在课本范例上,而是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构思。让学生回忆每年春节社火队表演的面具都是什么样子、什么色彩,根据自己心目中想象的形象,设计什么样的面具形象、什么样的色彩。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设计其形象,使其形象具有奇特、夸张等特点,千恣百态,各具色彩。在学习《包装盒设计》一课时,让学生欣赏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比较精典的包装盒作品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当一回设计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去构思、设计、制作,学生的创作技能在思维启发中得以充分锻炼。
虽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有所探索,有所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在表现人物时,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位置还不够准确,在表现人物五官时,有时缺少耳朵、眼珠等,在表现背景时有时还显得比较单调,在色彩表现上对冷暖色的对比意识还不够强烈等。为此,自己决心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教学指南,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将先进的教学理论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综上所述,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思想正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渗透落实,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只有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