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省第十五届青年教师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姓名
获奖项目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王颖
论文《以一种主动,愉快的方式学习——初步探索实践小学国际理解英语课校本课程教学》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王威威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方文杰
论文《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以一种发现式学习的方式》获二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夏英
论文《播下幸福的种子》获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李红
论文《让上课成为对话》获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李琦敏
论文《雅园雅生》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颜诗琴
论文《浅谈故事教学,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兴趣》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奉小刚
论文《效应式地习惯培养之有感》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张小涛
论文《心理辅导校本课<选择>教学目标设定反思》获四川省第十一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四川省教育厅
2010.9
② 2018年下半年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中小学教师论文评选结果
2018年9月下旬交的论文12月发的证书,请问我在哪找通报,急用。没有通报评职称不算。没有发表文章。怎样找通报。
③ 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第八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
为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习型学校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经与省教育厅人事处、基础教育处、师范教育处研究,并报经省教育厅领导同意,决定开展第八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具体组织工作由四川教育报刊社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活动主题
本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主题是: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
二、评选办法及要求
(一)围绕“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这一主题,结合本人理论学习和课改实践,着力研究如何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到-课堂上,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结合本校、本人的科研课题和工作实际进行思考、研究、总结。
(二)请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将此《通知》转发到学校,将此项活动与教师的学习、培训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各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校也要积极动员和组织教师参与这一活动,以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各地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撰写论文,经初选后寄稿参评.教师个人也可直接寄稿参评。
(三)参评论文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根据内容自行拟定题目。每篇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3000字.请用稿笺纸抄正或打印,并请自留底稿,因人手有限,—律不退稿。
(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分为初评、复评和专家组评审,最后由组委会对评审结果进行审定。
(五)来稿请寄:成都市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6楼四川教育报刊社陈玲收,邮政编码:610041。截止日期:2007年7月31日(以寄出时的邮戳为准)。
(六)参评论文每篇缴纳评审费50元(用作组织评审、制作证书、邮费开支等)。汇款请寄:成都市陕西街26号四川教育报刊社,收款人栏填“出版发行部”。注意:汇款人的姓名和参评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定要相符。
(七)来稿务请在信封左上角注明“论文参评稿”,以避免混入其它稿件,延误评审。请随稿件附寄评审费凭据的原件,并请自留复印件。
三、评选奖次
本届活动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者将颁发由主办单位获奖证书.一等奖按继续教育10学时计算,二等奖按8学时计算,三等奖按5学时计算,计入获奖者的继续教育档案,并将作为获奖者考核晋级、申报职称时的参考材料。未获奖的论文将按继续2学时计算。
四、评选活动组委会名单
为加强评选活动的领导,组建第八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委会。
主 任:涂文涛(省教育厅厅长)
副主任:汪风雄(省教育厅副厅长)
何绍勇(省教育厅副厅长)
姜树林(省教育厅副厅长)
周光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
成 员: 王建贵 (人事处处长)
刘 莉(基础教育处处长)
钱仁芳(师范教育处处长)
谢志道(四川教育报刊社社长)
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章
二00七年四月六日
④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五种。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把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把“先生”改称为“老师”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西席、西宾: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坐次以靠西墙(西边),面向东方为尊。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坐西南面东的坐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师长: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为变。”山长:源于《荆相近事》,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以讲学为主,受业者众多,尊称蒋维东为“山长”。先生:老师;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如你先生、我先生);旧时称管帐的人,如他在当铺当先生;旧时称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如风水先生;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等均可称为先生;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如王先生、李先生;老婆对老公的称呼,如你是找我家先生吗?他不在家。“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先生”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⑤ 小学教师优秀论文《我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我们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逐渐显露出它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无耐和乏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迫切的想找到一把能解开这种困惑的钥匙。 以往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是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教材内容、师者知识有限,学生将要被动接受的就是这有限的教学内容。殊不知我们完全忽略了学生、社会、生活中蕴涵的广阔教学内容。在我们运用新教材,并想着力解决这种现象时,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数学小课题研究”上。 我们的组织形式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封闭性极强的组织形式,很容易使同在一个授课班学习的学生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共同生活和学习后形成几近相似的学习习惯。这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实现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相悖的。“小课题研究”正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有关社会和生活中问题的研究。小课题研究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正是我们迄今为止能够找到的可以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小课题研究不是数学学科的专利,他同样存在于其它学科。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数学小课题研究的模式另辟蹊径。我们在小课题研究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确定了它较为固定的基本框架。 其基本流程为:问题的生成——组建研究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汇报与交流。 二、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问题的生成 选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跨进研究性学习大门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确立研究专题的第一步学习活动,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 1生成问题的途径 途径一:教师开发教材资源而设定的。 在我们的教材中就蕴藏着大量的小课题研究内容。因此,在小课题研究开展的初期阶段,为了保证所选课题有可研究的价值,实施时切实可行,由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开发资源、设定选题是一个较为便捷的途径。比如说我们的教师就结合数学教材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小课题。如:《你寄过贺卡吗》《一亿有多大》《我长高了》《营养午餐》等。 途径二: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由学生提炼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在进行了一段小课题的研究后,渐渐地养成了“学数学看生活,生活中想数学”思维习惯才能进行的。学生观察生活的角度与成人不尽相同,来自他们的灵感更鲜活,他们在生活中引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小课题研究的目标。比如,大商场经常开展促销活动,学生随家长在购物中就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商场的促销活动,我们真能占到便宜吗?当���#��提出这个疑问后,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和学生经过推敲,形成专题:《买一百送一百——商家的秘密》,并以这个为主题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学生的兴趣浓厚,并且操作性强。还有的学生发现有一些大型的超市免费提供巴士,接送顾客,这样超市还能获利吗?学生把这个问题带来,经过大家的归纳,形成研究课题:《超市商品小调查》。在学生的慧眼观察下,小课题研究的范围开阔了,如:《运动与身高》《植物园里的数学问题》《副食品种消费比例》《乘车的学问》等成果显著的小课题涌现了出来。途径三:困扰学生的经常性问题
⑥ 2013年江苏省第十一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什么时候才能公布
现在已经到各个县市了吧,问当了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