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200字
一、学习礼貌用语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日常礼貌用语。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 课题。1.师:小朋友们每天米上学,是怎样跟爸爸妈妈道别的呢?2.即兴表演:上学的情景,(老师扮家长,学生与家长告别)3.师:去上学时,对爸爸妈妈说“再见”,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4.导入 新课:会使用礼貌用语的孩子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那么除了“再见”还有哪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呢?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学习礼貌用语》二、自学课文,初步明理。1.生自由看课文中的插图。2.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r还有哪些常用的礼貌用语?
(生: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三、联系实际,加深明理。(一)出示幻灯:学习第一幅插图。1.画山的小朋友使用了什么礼貌用语?(板书:您好、你好)2.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使用“您好”的?(板书:见面)3.你过去在什么时候用过“你好、您好”?4.教师小结:每天与老师、同学、朋友、客人等第一次见面时婴主动打招呼,问候对方。(二)出示幻灯:学习第二幅插图1.画中的小朋友使用什么礼貌用语?(板书:再见)2.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再见”的?(板书:分别)3.你过去在什么时候用过,“再见”?4.教师小结:每大上学与家人分别时,放学与老师、同学分别时,与客人道别时都要说“再见”。(三)出示幻灯,学习第三幅图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他们使用了什么礼貌用语?(板书:请、谢谢)3.什么时候用“请”?什么时候用“谢谢”?(板书:有求别人,得到帮助)4.小表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清、谢谢”这两个礼貌用语。a.向同学借铅笔;b.邀请同学参加生日晚会。5.教师小结:在要求别人或请求别人时,要说“请”,在受到别人关心,得到别人帮助,接受奖励或礼物时,都要说“谢谢”。(四)出示幻灯:学习第四幅图1.图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们使用什么礼貌用语?(板书:对不起、没关系)2.什么时候使用“对不起”和“没关系”呢?(板:打扰别人,别人道歉)3.你过去用过“对不起”和“没关系”吗?4.教师小结:给别人添了麻烦的时候,如妨碍丁别人,打扰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都要诚恳地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当别人道歉时,应该说声“没关系”,表示原凉。四、联系实际,导之以行。1. 想一想。(见课后练习)2. 演一演。①小玲有—·道数学题不会做,她去办公室清教老师。②小刚被评为班上的“三好学生”,他很高兴,他打电话把这事告诉外地工作的姑妈。3. 玩一玩。(见课后练习)五、总结全文,提出要求。1. 学习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礼貌用浯记心里;你拍二、我拍二,得到帮助说“谢谢”;你拍三、我拍三,提出要求“请”在先;你拍四、我拍四,打扰别人赔不是;你拍五、我拍五,见面问好真和睦;你拍六、我拍六,分别说声“再见”了;你拍七、我拍七,礼貌孩子笑嘻嘻。2.今天我们学习了“你好、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几个礼貌用语,并且知道了怎样恰当地使用这些礼貌语言,希望同学们从今以后,把礼貌语言记在心里,挂在嘴边,做一个讲礼貌的孩子。板书设计 一 学习礼貌用语
见面:“您好!”“你好!”
分别:“再见”
有求别人:“请”
得到帮助:“谢谢”
打扰别人:“对不起”
别人道歉:“没关系”
教学后记:
本课旨在教育学生学会“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教材选用了“与人见面” “与人分别” “借书”“踢球”这四个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教育了学生怎样恰当地使用这些礼貌用语。我在上课时对教材作了两处修补。第一,我认为即兴表演“上学的情景”比教材上《大山的回音》更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切入课题。第二,本课道理浅显,重点应放在导行上,我另增设了借铅笔、打电话等即兴表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礼貌用语恰当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⑵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它为什么学得那么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小学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从小打好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知道各门课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偏科有碍全面发展。
情感:
1.有学好各门功课的愿望。
2.敬佩学好各门功课的同学。
行为:
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偏科。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勤奋学习”德目中得有关要求编写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小学开设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各门功课之间又都是有联系的,因此要学好各门功课。有些家长认为考试科目就是重要科目,不考试的科目就不重要,以至于造成孩子的学习出现偏科现象。这是不正确的。
因此,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很有必要。
教法建议
1.课前,教师应了解一下学生对各门功课的态度、兴趣,班上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认真学习每门功课,哪些同学有偏科现象,偏哪些科目,原因是什么,以便课上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2.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各门功课,让学生讨论其内在的联系;也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职业,让学生认识,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依靠单一的学科就能做好的。
3.在教学第三部分时,可组织学生讨论“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让学生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很多边缘学科,各门学科互相渗透,越来越频繁,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仅仅学好一门学科是无法实现的。让学生知道,现在就必须认真学好各门功课。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课 认真学好各门功课
⑶ 如何把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
一、创新教学方式,丰富生活情境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要构建高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既关注知识的口传心授,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思考与学践,以真实的情感体验或场景体会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学得所感、学有所用。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入学生之间,以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与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生活化教学场景,并借助学生对真实环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最终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我的角色与责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关系图谱,引导学生以角色划分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以图谱进行展示,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角色在关系网中的不同分工。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还要创新教学手段,关注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设计《寒假生活交流会》的活动时,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让学生边回忆寒假做过的事情,感受其他同学的快乐之事,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尽,畅所欲言。
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归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小记者的采访激起学生把寒假经历过的事尽情与人分享的愿望和乐趣,不像老师直直板板问寒假发生的事那么枯燥,真是有创意的想法与做法。
⑷ 怎么试讲小学思想品德
学好主课
努力学习
⑸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几个基本准则。
首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如:针对学生中存在不团结、相互妒忌、关系紧张的情况,我及时进行解决、引导,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彻底化解矛盾。体育课上,××和××两位同学因玩羽毛球产生争吵,相互贬辱,甚至动起手脚来。解决这类学生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来教育他们。在这一点上,我列举了学校曾经发生的一宗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来教育。通过事例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过错和鲁莽。经过教育,他们都作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和彼此要向对方道歉的决心。他们的行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不团结的同学,使这些同学也深受感染,互相搞好团结。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
课堂讲解——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根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补充丰富德育资料向学生讲授,着重抓住德育目的,讲清人物实际,让学生感受德育道理。
课堂讨论——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专题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上进行有意义的德育专题活动,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
第三,思想教育要有坚持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小学生有着模仿的习惯这一特点,相反地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如:教师道德修养中有“为人师表”的要求,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讲文明”等德育要求时,教师本身的品德将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便会削弱力量。
第四,加强学生教育工作,首先要优化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上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另外,课外要设计练习,留置作业。练习题要从实际出发,紧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品德与生活课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学习一个品德形象,接受一个品德道理,其形式是多式多样的。让他们在校能够做个好学生,在家能够做个好孩子,在社会能够做个好公民。
⑹ 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两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身立
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二、改进教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唯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好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要确定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讲《集体力量大》一课,有关蚂蚁王国得探子报告的消息后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
式,各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
情,取得胜利.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爱了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应给予精讲,及时进行释疑解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老师应引导学生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及时查缺补漏.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
“走出去”就是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
“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作专题讲座.如:组织时事政治报告
会,帮助学生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了解,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邀请校外辅导员、公安、司法部门人士来校作法律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理解,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水平.
四、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考思想品德考试方式的改变
(即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现在的全开卷考试),有的老师和学生
家长就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由原来死记硬背变为现在连记都不用记了,老师上课只要勾勾划划,考试时替学生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学生只要把资料、书籍带全、就万事大吉了.开卷考试确实减少了大量死记硬背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学生
的要求,相反,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试题增加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力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考试中要想回答好开放性试题,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表达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不注重理解、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开展实践活动、不拓展知识面,考试中要想回答好开放性试题、综合性试题,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开卷考试并不是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而是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在方法观念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如何进行辅导?第一,引导学生切实转变观念.通过一定的题型训练,使他们懂得开卷考试并非降低了要求.相反,必须加强对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联系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思想、行为、校园生活等实际来分析说明问题,并且能有条理清楚地表达、叙述和论证问题等.第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一个人行为的集中表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各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和提高能力,必须做到:①课前做好预习,自拟课文内容提要;②认真听课,听课中大胆质疑,并辅导他们做好听课笔记;③课后进行归纳整理,学会综合运用图表法、比较法、逻辑推理、归纳等方法.第三,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应注意关心时事、社会热点,把它与所学知识相联系进行分析,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⑺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新的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就是学科教学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要关注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下面我就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几个小片段,谈一谈自己在落实德育目标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提供给各位老师一起探讨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一、现身说法,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思想品德课程中最基础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而在座的各位骨干教师的人格形成过程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宝贵教学资源。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学习过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点,相信离我们德育目标的落实也就不远了。关键是如何做到“亲其师”?我在这方面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与学生一同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也就是“现身说法”。每位老师都有过自己的中学时光,回想那时的我们,有着和学生们类似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也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将自己的这些故事、这份感悟再加上成人的理性的思考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它比起一些名人的事例,来得更加亲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平等、信服,。
比如在学习《生活处处有情趣》这一项目时,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大部分学生此时对“什么是情趣”,只是从资料中查来的一些抽象语言,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更不要说德育目标的落实了。针对这一难点,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收集树叶标本。于是就将自己这些年来收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树叶标本以及利用这些树叶做的卡片拿到了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讲述自己在每片树叶和卡片背后收获到的快乐、亲情和友谊。但丁说“一看见花,我就放慢了脚步”,对于美的事物大家是相通的。看着一片片普通而又美丽的叶子,听着老师成长的故事,聪明的学生马上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情趣”,用学生自己的话来总结,那就是:通过做这些事情,让自己体验到快乐。学生们的思维也就豁然开朗起来:有的学生谈到了父母的生活情趣,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在学生们的畅所欲言中,很多同学感受到高雅情趣的熏陶。最令大家感触的是,在谈到庸俗生活情趣时,有一名学生勇敢地剖析自我,也来了个现身说法。他讲道自己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沉迷于网络游戏,连续在网吧呆了三天,花费了两千多元钱,身心疲惫,自己的手也变成了“鼠标手”。在大家看着他的“鼠标手”发出笑声的同时,更发人深省,有些同学不自觉地偷偷看了看自己的手,相信那一刻“摒弃庸俗情趣”的课标要求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样的,教师用自己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引导我们的学生,学生也会“随”老师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最喜欢老师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老师同我们交流的是表情,是心灵,我们感到可以敞开心扉与老师平等对话,也受到了教育。”
二、课堂教学与主题班会相结合,拓展德育空间
所谓主题班会,它主要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组织领导、采取各种形式,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依靠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一些有着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或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很多时候,班级召开的主题班会内容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异曲同工,甚至于有时班会内容就是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所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就是一致的。有时思品课一个项目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课堂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较好地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可能就对德育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这时,与之相对应的一堂好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提供了拓展的平台。
例如:“关于交往问题”“如何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是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迫切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的教材设计了《友谊伴我行》这一单元,其中《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项目着重从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这七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应该说这七个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大有文章可做,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还有很多话要说,还有一些困惑没有解决,产生情感上的迫切需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一次名为“友谊之树常情”的主题班会召开了。首先是一段诗朗诵和小品表演,学生们以自己的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明他们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交往中所遇到的具体困惑和烦恼;然后进入全班活动的中心环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大讨论,针对刚才呈现出的具体问题,寻找各种解决的具体方法,由
⑻ 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小学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理念研究
一、强化情感体悟,提升素质教育理念
(1)换位思考,角色体验。换位思考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内心产生某种情感刺激而引起一定的内在心理共鸣。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实践中,可以借教材特定事例,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自然套用角色饰演,使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剧中人”,激发学生的自觉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快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淳化。如,在讲授《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可在课文基础上进行情节加工或艺术拓展,用较多口舌着重渲染文中残疾人受到众人嘲笑甚至是有意戏弄的场景,通过对残疾人面部痛苦神态的浓重描写,促使学生换位思考,深刻理解此时作为残疾人的内心感受,创设问题供学生思考,顺势荡开一笔,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缺陷暴露或因失败而遭遇嘲弄的往事,试将残疾人和自己当时的心境做对比,更加深了对残疾人内心屈辱感的认同,从而萌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帮扶情感,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在潜移默化中攀升。此外,在问题创设时,要注意紧贴课文思想内涵展开,不可偏离中心轨道,给学生造成一定误导,对学生的思想催发和道德引领应具有强烈的鲜明性和准确的指向性,如若你是那个残疾人,你面对此情此景,该如何应对呢,你会想些什么?借此触碰学生心中最柔软的那块首善之地,真正感受到残疾人在承受因肢体残缺而痛苦的同时,还要忍受来自社会人情的冷暖,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体验,自然就会主动去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了。
(2)积极运用实景对比,提升体验的鲜明感。对比体验是将代表正能量的道德观念与具有负面影响的错误道德观念通过在某一场景下的比较,让学生利用自己内心的良善,进行去伪辨真,从而不断夯实正确道德观念,促进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如,在《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借助现代教学设施为学生在屏幕上呈现不同的教学场景。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我在本课中,就大胆运用了幻灯片呈现实景的形式,一共两幅图画,第一幅图画展现的是两个小朋友种树忙的场景,一个小朋友手扶一棵小数,另一个小朋友用铁锹填土,旁边还放着一桶水;而第二幅图画表现的则是另外一种场景,其中也是两位小朋友,一个在攀爬一根纤细的小树,小树摇摇欲断,另一个小朋友用扯下的枝干做成帽子形状戴在头上,他俩玩的兴高采烈,而小树都快要折断了。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对比,学生们很容易作出道德情感的正确判断,对花草树木的保护意识增强了,这种特殊的情感体悟所带来的正面教学效应明显胜过教师苦口婆心的善意提醒。
二、创设和谐互融的治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创设充满感性的教学情境。小学生身心发展尚待完善,对新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感性认知获取。小学生空间立体感较差,抽象思维能力欠佳,其感性认知往往依靠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应,所以课堂教学氛围烘托尤为重要。如,在讲授《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课时,我围绕世界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中这一主题,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本市的发展变迁史,通过往昔荒蛮景象与现在高楼林立繁华景象的对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本市的快速发展,折射出祖国的日新月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设置与教学内容贴切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构筑起感性认知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触景生情,思绪飞扬,对家乡对祖国充满浓浓的爱意,奉献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气不断高涨,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2)鼓励学生主动饰演多种角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丰富生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填满了课堂,各种鲜活悦动的人物形象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启发下,任何教学资源都可成为教师创新教学的道具。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情趣性,教师可从人物角色饰演上大做文章,鼓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将故事情节以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出来。通过一幕幕有血有肉、生动鲜明的舞台剧,借助学生绘声绘色的角色扮演经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印象,理清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社会角色意识明显增强,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如,《集体的力量》一课,教师可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与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定艺术加工,设定几个人物形象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本课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尤以蚂蚁王国得探子报告的消息后的一段情节描写更为传神,教师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其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让学生细细体味集体的力量之大,提醒学生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力量,强调团队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次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被提及多年,但举步维艰,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精心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矫正,是新时期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践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