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思品故事
做诚实的孩子
纬三路小学 燕军
2004年10月22日,星期五,二(3)班的品德与生活课。我刚一走进教室,岩岩就举手要求发言。他理直气壮地说:“老师,小华拿了我一枝最好看的铅笔,还偏说是他的妈妈给他买的,还说2元钱一枝。根本都不是,那是我在地摊儿上买的,1元钱一枝。昨天,我把文具盒放在他的桌子上,拿回来时,这枝笔就不见了。那枝笔是我的。”班里的同学目光齐刷刷地盯着我,都是一脸的肃穆。
我把脸转向小华,他也在看着我,小腰板儿挺得笔直,脸上肌肉紧绷着,眼睛一眨不眨。我向他走去。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我。我在他身旁站定,轻声说:“孩子,我想听你说一说。”
“钱是我妈妈给的,2元。我在学校门口的小商店里买的。”一边说着,一边从文具盒的下层拿出一枝白底印有蓝色的小花,并有一个白色透明塑料笔套的铅笔。
“铅笔真漂亮。”我赞叹道。
这时,几名性急的同学纷纷做起了公正人——
“没有!小商店里没有这样的笔。”
“就是,没有。”
“我在小商店里也没有见过这种笔。”
我认真地倾听着孩子们的讲话,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的神态。
这时,小华沉不住气了,抢着说:“我真的是在小商店里买的,还碰到了小凡、涛涛和琦琦。不信你们可以问。”
我朝那三个孩子望去。只有小凡说:“老师,我在小商店里见他了,他只买了5角钱的吃的东西。”
小华的中指在桌子上重复地做着“抠”的动作,头略低,轻咬着嘴唇,表情复杂,像在思考着什么,也像在为什么事为难。
不能让把一堂品生课变成一场审判,我想,于是用手势止住争论,语气缓慢地说:“这几天的品生课上,我们一直在讲‘做诚实的孩子,诚实的孩子人人夸’的道理,开展了‘诚实故事会’,做‘皮诺曹撒谎鼻子长长’等小表演活动。从活动中,我们懂得了犯错误并不可怕,敢于承认错误才是真正的勇敢。这样的孩子,仍然是老师的好学生,仍然是大家的好同学,不会影响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老师不但不会批评他,而且还要表扬他,奖给他一颗诚实星。”
小华抬起头来,眼里闪烁着什么。我亲切地看着他,眼里充满了鼓励。他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扶着桌子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我错了,铅笔不是我的,是我拿岩岩的。”教室有一点点骚乱,但很快又平静了。小华接着说:“昨天,有一个文具盒放到我桌子上,我很好奇,就打开看,见里面有一枝铅笔很漂亮,就拿了出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我笑了笑,请小华坐下,然后语重心长地给大家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集体环境中,每一天都要做好多事情,大家都是在你做的事情中感觉你,发现你,认可你。小华今天做得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有什么感受?”
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同学们争着发言——
“我认为小华真勇敢!”
“小华有错就改,是个好学生。”
“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他身上的优点这么多,我愿意与他交朋友。”
“我们都愿意与他交朋友。”
“我想,全班同学都是他的好朋友。”
“我要向小华学习,勇敢、诚实、知错就改。”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真好!”
“我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我走向小华,一只手拉着他的小手,一只手搂着他的肩,带他一起走上讲台。我拿出一颗红色的五角星,郑重地对全班学生说:“小华这么勇敢,这么诚实,我和大家一样,也很欣赏他,喜欢他,也愿意做他的朋友。现在,我代表大家奖给他一颗‘诚实星’,作为诚实的见证,大家说好吗?”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我把红色五角星端端正正地贴在小华的眉心。
令我惊喜的是,小华马上走回自己的坐位上,拿起那枝笔,转身来到岩岩面前,双手递还给他:“岩岩,还给你。”岩岩赶紧站起来,高兴地说:“谢谢你小华。”小华说:“我该向你道歉的,我不该偷你的笔。”
教室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节品生课就快上完了,可我的备课内容还没有涉及,但我不觉得失望,还有比眼前这个活生生的情节更符合“做诚实的孩子”的备课计划吗?更令人欣喜的是,小华的表现正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生动感人。我被小华的言行深深感动,相信全班同学也有很大触动。在小华的感染下,有几名同学主动承认了自己最近犯的错误:翻同学的课桌、偷别人的彩纸、失信于人(说去同学家玩,没去,也没打电话说明原因)等等。
丢东西、偷东西是小学一、二年级经常发生的事,尤其是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的丢失,几乎天天都有发生。有的是自己忘记放在哪里了;有的是偷来偷去闹着玩儿;有的是看了喜欢,就顺手牵羊;有的是故意跟同学过不去……班主任老师整日不得安宁,经常为处理这样的事耽搁教学进度,弄得身心疲惫。那么,遇到此类的事,教师应怎样处理?应注意些什么呢?从上面这一教学故事中,我深受启发。
1. 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告状的学生陈述过了,也要允许被告的学生表白、申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都是一样的,犯了错误都会受批评,做得好的都会受表扬。老师随时准备倾听每一个孩子的讲话,不急躁、不粗暴,态度随和、亲切。这样,学生的心态也平和、平衡,心里不委屈,利于问题的解决。
2. 理解、接纳和鼓励。老师要努力发现和解除学生思想中的忧虑。比如,事后我私下问过小华,为什么一开始说是妈妈买的呢?他说怕老师批评。可见,每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他都有自己的顾虑和担心。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你对他的理解和接纳。铅笔确实很漂亮,老师都喜欢,何况孩子呢?即使你犯了错误,老师也不批评你,你仍然是老师的好学生,同学们也不会排斥你,当犯错学生没有了恐惧、顾虑,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和学生的欢迎,犯错的孩子是很容易改正错误的。
这个还不错吧!
『贰』 小学二年级思品我能这样做吗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专教训,进属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叁』 我的教学小故事
我的教学小故事
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我想每个教师肯定有很多。 虽没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
面对一年级学生。他们是这么的“年幼无知”,一切行为规范,课堂常规,学习习惯都要慢慢地教、一步一步地学,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树立威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我开始板着脸孔上课,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孩子说话或搞小动作,都会受到我的严厉批评。经过一段时间,我是能控制课堂纪律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他们也很少课后粘着我“说三道四”,我多少有些失落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听话又不敬畏我呢?我开始思考。
和一些调皮孩子的家长聊过后得知孩子对批评已经习以为常,越是骂他越没有改进的迹象,我是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他们爱听表扬,喜欢被关注,“温严并用”这个词这时浮现出来,对了,我何不用表扬鼓励的话来代替训斥呢。
第二天课堂上我对影响课堂纪律的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能做的更好。”刚开使效果甚微,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是坚持鼓励他们,并且设立了奖励机制,只要举手回答问题、遵守纪律、作业按时完成、作业工整者、知错就改者被表扬三次的奖一朵小红花。久而久之孩子们能够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只要我一说鼓励、表扬的话就能迅速专注。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严厉的批评,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希望他们更好,对我的态度也既敬又亲。
虽然这些经历是老调重谈,但是我们老师往往是气过了头而忘记方法,一味用冰冷的面孔熄灭了学生心中的热情,使课堂气氛冰如死水。要知道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和激励,一句鼓励的话会成为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班上有这样一个小女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成绩还可以,而且小嘴巴能说会道,好像一只小“百灵”。但她父母没时间管她,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她,她自己由于年龄还太小,虽有几分聪明,但自制能力不强,且爱哭鼻子。有一次,她因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出来而急得大哭。从此,我就留心地观察她。还有一次,她和宋漩在玩投沙包,一连输了四次,竟跑进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场,哭完了又拉着宋漩再投沙包,直到赢了才罢手。我经过再三观察,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发现她爱哭正是她自尊心强的一种表现。于是把她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引导发挥到朗读、讲故事上来,同时给予她具体指导。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小女孩书读得悦耳动听,讲起故事来有板有眼,在班上的“讲故事”比赛中,被小朋友们评为“故事女王”。
我体会到: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或是因势利导,或是防微柱渐,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进程,规范学生的行为.
『肆』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品国培教学小故事题材
您问这是做什么·· 难道要新编教材了? 现在的孩子不好糊弄了·我专们那个年代的· 被些个编属教材的诓骗了 还要拿来当做圣经,说话,造句,写作文,都要活学活用,甚至,我不久前才知道,牛顿被苹果砸是没有历史依据的,是她侄女说的, 华盛顿也没有砍了他爹爹的树,列宁8岁的时候也没有撒谎的实例出现,爱因斯坦所说的百分之99的努力与1%的灵感,后面还说了:“蛋 是这1%的灵感比那99%重要很多”.......不能再一一列举了,虽然培养大家思想品德很重要,但是,我一个朋友的9岁女儿教我撒谎,我骂她撒谎不对,她告诉我,他们老师有教他们这门学问,我问教了些什么,她说,学校教导处要是打电话到她家,问 “班猪任 有没有来家访”,就说来了,和英语老师一起来的,我问她,那么你们老师来家访了吗,她说没有.........打字太累,不写了,不好意思这位仁兄,也不能确定你是否就是用于编写教材就啰嗦这么多,但是,这个问题以后要是被编写教材的人们看到, 要编写小故事的时候严谨一点吧,省的像我们这样,长大了就开始后悔读书了
『伍』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老店镇心学校 姚孟君 黄德石[提要]在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经之路,而德育渗透又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必须体现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友爱思想、进取精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分别就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中怎样寓德于教谈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寓德于教 教书育人 德育渗透 思想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曾经在小学低年级中还有过语文与思想品德的合订教材,所以说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新课程的教材特多),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性。“诗言志,言为心声”[2]这是每一部文学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传播、宣扬的方式,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执着地表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对他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一、讲读课文中,寻找最佳“结合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如何在讲读课文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在语文讲读课文中,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没有离开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也没有缺乏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的,通过这一手段,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在思想感情上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第一段中,描写了人们在长安街两旁焦急等待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场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对青年夫妇……他们挤下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3]在教学这一段时,教师可以抓住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语句,加以必要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拄着”、“背靠”、“挤下”、“探着”、“踮着脚望着,望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加推敲,让他们想想这些语句表现了人们什么思想,并深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从人们的动作中体会人们焦急的心情,从而体会“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发挥了课文的教育感染作用。从而使学生受到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育。再如《三人行》中“王吉文醒来的时候……”[4]这段描写,突出了战士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革命战士间生死与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深情厚谊,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讨源,虽能心显。”[5]这就是说作者在生活中吸取了一定的思想内容,而后才动笔写文章,所以在文章中就一定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爱、或恨、或悲、或喜。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大海的歌》[6]一文中,有这么三句话:1、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大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2、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3、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第一句话描写了四样景物,蓝、白、绿、红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而又美丽的风景画,可见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所以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愉悦之情;第二句是写浪花在唱歌。浪花怎么会唱歌呢?其实是作者看到海港繁荣的景象后,自己心里高兴地唱着歌。这里可以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来读,高兴得就像自己在心里唱歌一样;第三句中的“咱们”指的是我们中国,说以前我国没有石油钻探船,现在我们国家可以自己制造了。这句话就是借大海的歌来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这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读,把自己的自豪之情表达出来。通过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语句,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7]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在监狱里的非人生活充满同情,激起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并逐渐转为自己的行动。二、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8]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古诗和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视,作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或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编织再现事物,达到一定的写作技能。学生在经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责任。(一)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学生非常喜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不注重了解人类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不爱参加家务劳动,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可以以写作训练为表面动力有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在班上组织学生包饺子等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才能把事做好,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既能亲身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和乐趣,又能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还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一年四季自己身边景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自己看到的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还可组织学生表演热爱大自然的童话故事,如表演假如我是XX X(小花、小草、小树)遇到不爱护环境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写出生动感人的想象作文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写作文,通过作文训练受到教育,以达到育人目的。(二)通过评价渗透德育、激发写作道德发展是人的精神生命整体提升的过程,对它的评价因此也应该关注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极其和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人到情境中去,将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如评价别人写的文章、可以从文章的写作顺序方面去分析评价,还可从文章的结构方面、谴词用句中去评价,让大家从别人写的好词佳句中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评价分析作者的目的,如文章歌颂什么?赞美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使学生从评价别人的好文章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利用别人文章中的情趣来影响自己,以悲胜怒、以悲胜思、以怒胜思、以思胜恐、以忍胜喜、以喜胜悲等。实际上,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许改作文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师可以加以适当的指导。一篇文章无论写得是好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所以,评论一篇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评论过程。通过互评互改,学生的心灵在相互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相互启迪中得到升华。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总的来说,作为教育者应明白,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注重人的潜质的开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应做到合理运用教材,独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整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无声的深入学生的心田。
『陆』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新的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就是学科教学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要关注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下面我就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几个小片段,谈一谈自己在落实德育目标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提供给各位老师一起探讨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一、现身说法,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思想品德课程中最基础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而在座的各位骨干教师的人格形成过程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宝贵教学资源。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学习过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点,相信离我们德育目标的落实也就不远了。关键是如何做到“亲其师”?我在这方面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与学生一同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也就是“现身说法”。每位老师都有过自己的中学时光,回想那时的我们,有着和学生们类似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也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将自己的这些故事、这份感悟再加上成人的理性的思考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它比起一些名人的事例,来得更加亲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平等、信服,。
比如在学习《生活处处有情趣》这一项目时,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大部分学生此时对“什么是情趣”,只是从资料中查来的一些抽象语言,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更不要说德育目标的落实了。针对这一难点,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收集树叶标本。于是就将自己这些年来收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树叶标本以及利用这些树叶做的卡片拿到了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讲述自己在每片树叶和卡片背后收获到的快乐、亲情和友谊。但丁说“一看见花,我就放慢了脚步”,对于美的事物大家是相通的。看着一片片普通而又美丽的叶子,听着老师成长的故事,聪明的学生马上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情趣”,用学生自己的话来总结,那就是:通过做这些事情,让自己体验到快乐。学生们的思维也就豁然开朗起来:有的学生谈到了父母的生活情趣,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在学生们的畅所欲言中,很多同学感受到高雅情趣的熏陶。最令大家感触的是,在谈到庸俗生活情趣时,有一名学生勇敢地剖析自我,也来了个现身说法。他讲道自己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沉迷于网络游戏,连续在网吧呆了三天,花费了两千多元钱,身心疲惫,自己的手也变成了“鼠标手”。在大家看着他的“鼠标手”发出笑声的同时,更发人深省,有些同学不自觉地偷偷看了看自己的手,相信那一刻“摒弃庸俗情趣”的课标要求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样的,教师用自己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引导我们的学生,学生也会“随”老师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最喜欢老师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老师同我们交流的是表情,是心灵,我们感到可以敞开心扉与老师平等对话,也受到了教育。”
二、课堂教学与主题班会相结合,拓展德育空间
所谓主题班会,它主要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组织领导、采取各种形式,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依靠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一些有着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或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很多时候,班级召开的主题班会内容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异曲同工,甚至于有时班会内容就是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所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就是一致的。有时思品课一个项目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课堂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较好地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可能就对德育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这时,与之相对应的一堂好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提供了拓展的平台。
例如:“关于交往问题”“如何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是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迫切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的教材设计了《友谊伴我行》这一单元,其中《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项目着重从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这七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应该说这七个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大有文章可做,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还有很多话要说,还有一些困惑没有解决,产生情感上的迫切需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一次名为“友谊之树常情”的主题班会召开了。首先是一段诗朗诵和小品表演,学生们以自己的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明他们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交往中所遇到的具体困惑和烦恼;然后进入全班活动的中心环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大讨论,针对刚才呈现出的具体问题,寻找各种解决的具体方法,由
『柒』 故事教学法的思想品德
[摘 要]故事是生活的一个影子,让故事在课堂上说话,这是生活教育的一种积极的尝试。故事教学有着众多超越传统教学的优势,也有着不同于传统的备课模式,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强,收效更明显。
[关键词]故事 教学 思想品德 运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以生活中心”,“生活即教育”,所以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试问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用故事来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选择故事教学的依据
1.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感触:小学课堂最具活力,中学课堂次之,大学课堂则索然无味。这是因为中小学课堂里有生动的故事,好玩的游戏,学生喜欢,大学课堂则反之。也曾有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课堂上可以给我们多讲几个故事,或者多搞一些小活动吗?这样我们会学得更开心的。”可见,青少年学生爱在玩中学,爱在乐中思考。灌输式的教育是平淡的,而故事是生动地讲述出来的,可以让学生在故事情节的招引下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更加积极地思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实现“超越教材、用活教材”。
恐怕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这种习惯,老师和学生手上都拿着一本同样的教材,我们都看过了,新鲜感早过去了,课堂上我们再照葫芦画瓢式的讲一遍,用两个字说“没劲”,数一数低下了几个脑袋就知道了。而故事是依据教材而编,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故事当中,将教学重难点演变成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真正实现“超越教材、用活教材、回归教材”。
3.思路清晰,情节生动,互动性强。
故事都有一根发展的主线,那就是故事情节。采用故事教学,我们的教学思路也就更清晰了,课堂教学中也就不会再有疏漏。这些故事都是我们根据生活改编的,选择的余地比较宽泛,情节设置的自主性更强,可以增加许多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演一演某个片段,猜一猜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的一种积极尝试。
4.源自生活,回归生活,实现“生活教育”。
故事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影子。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许多故事筛选出来,选择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例子,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这些故事源自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触发他们去思考更多生活中的案例,从而间接实现“生活教育”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实施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自己的事自己干”为例,对故事教学的实施加以阐述。
1.落实“先学后教”。
之所以说故事教学超越了教材,这是因为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是依据教材设置的,但素材的选择已经超越了教材。超越教材不能让学生甩开教材,而是让学生从教材出发,超越教材的局限,最后再回归教材,感悟与反思所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不能把学生惯出竖着两只耳朵学习的坏习惯。课前先布置学生自学课本P34-38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内容:
(1)什么是自立?
(2)自立有哪些表现?
(3)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
由于课前的预习,学生会有目的地去听讲,针对性更强,而且可以更好地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感悟会更深刻。
2.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构思故事情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目标的这些要求开始搜集生活故事,搜集资料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可以到图书馆查找,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或者听说的故事拿过来,不一定是全部照搬,关键是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恰当的整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如何才能整合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呢?把握好这一节课的重难点是关键,因为故事的情节是依此来设置的。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要向学生讲清楚“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不自立又会怎样”,自立,这是一个过程,时时、处处、事事需要自立。我是这样来进行故事构思的:
(1)这个故事的时间跨度要长,要从主人公的出生开始说起,因为是人生需要自立。
(2)要讲清楚“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不自立又会怎样”,可否让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一正一反,在对比中得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立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自立的人终将为社会所淘汰。故事中不自立的主人公如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能否让学生去出谋划策,达到知的内化,知与行的统一。
3.编撰故事——好的创意是好故事的开始。
首先,确定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整个故事围绕角色展开,角色的选择最好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人物,或者有比较新奇的叫法,如“哈里波特”等,本节课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双胞胎,叫大毛和小毛,刚说出名字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其次,要从一个吸引人的问题开始,问题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关键是让学生对你所说的问题感兴趣。故事的一开始,爸爸就把大毛带到了大山上,栽了两棵树,对一棵树呵护倍加,另一棵树自成活后就不闻不问,几年后的一天,狂风暴雨过后,父亲让大毛到山上去看看,大毛会发现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发言异常活跃,顺利地切入故事主题“自立”。
第三,故事的情节发展要有节奏感,可以适当地夸张,必要时可以增加反面角色,反面角色的挑战会使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故事中的小毛就是一个反面角色,因为不自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总会遇到一些尴尬事,让学生感觉到小毛既可悲又可笑,从而不得不正视自立的重要性。
第四,故事的结局要出人意料,甚至是没有结局,而只是一个留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关于大毛的故事只讲到了高中,上大学以后会怎样,我留给了学生去思考;关于小毛的故事则一直讲到了大学,如果按照情节的发展,小毛肯定会被社会所淘汰,然而结果不是这样,小毛给学生发来了求助信,希望大家帮他拟定一份自立计划,通过学生的帮助,小毛也真正自立了,成为了一名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4.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1)故事教学不是叙事,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适当设置互动环节。该故事中就设置了这样的一些互动环节,如大毛和小毛要竞选“三好学生”,请全体学生投票来表决,最后请学生做班主任,给大毛和小毛写一段期末评语,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此外,也设置了情境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自立可以锻炼和提高个人的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在课堂互动教学环节中,要多开展小组竞赛,或男女生竞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对学生的出色表现要给予口头奖励,甚至是加分奖励。
(2)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故事情节是丰富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师要比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当中去,要有激情,要绘声绘色,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必要时还要和学生一起表演。
三、关于故事教学的几点反思
1.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认识,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说的,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也要讲故事,但更要演故事,甚至是让学生去猜故事。如果一味地去讲故事,学生只要竖着两只耳朵去听,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灌输教育。
2.故事教学一定是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回归教材,故事教学万不可甩开教材。教材上有的重难点,故事中要以丰富的情节予以展现出来,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空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教学是虚缈的。
3.故事教学只是一种尝试,不是每节课都可实施,要区别对待。一般来说,每隔几周再用一次,如果天天用就没有新意了。
4.故事教学要求教师丰富自身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量。只有知识储备量丰富了,故事的选材就越灵活,编写也就更得心应手。
『捌』 小学教育—急需一篇我的教育故事
(一)让“各路神仙”大显神通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干部的选拔中我采取毛遂自荐,学生推荐的方式。我先公布了班干部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有组织能力; 二要心地善良,胸怀开阔;三头脑聪明,思维敏捷,有正义感。很多乐于表现的同学都跃跃欲试,自荐当班长的是桃桃同学。她的一番就职演说让同学们心服口服。我心里一亮:有这样一个班长,我可能省不少心啊!果然,第一次入学劳动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还无私的为班级买了一些连我都没有想到的清洁用品,像泥刀,刚擦,洗衣粉,毛巾等;自习课上,同学们也在她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然而,正当我为有这样的一位得力助手而得意时,同学们却开始陆续打她的小报告了,“老师,桃桃不以身作则,上自习时她不让别人说话,她却说;她不让我们吃零食她却吃口香糖,别人指出她还不服,她想管谁就管谁,太霸道了......”我听后火冒三丈,真想立刻叫她到办公室杀一杀她的威风,为什么不以身作则,枉费老师的信任?但想到她几天来的工作热情,其“功德”还是不可磨灭的,她毕竟还是个孩子。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和她交谈。她真是个聪明又能说会道的孩子,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向我保证以后一定改掉自己的不足,做个称职的班长,我会心的笑了。在同学面前,我又树立起她的威信。同学们又开始接纳她这个班长了。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又有同学不服她了。一次早自习,我故意去的比平时早,偷偷的自爱门口观察,我看到了桃桃口里嚼着口香糖,与一个同学在打闹,其他同学都在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她。我一个箭步冲上去,厉声喊道:“你就是这么当班长的啊?在教室吃东西,自习课随地打闹......”一连串的质问,让她面红而赤,她觉得自己自爱同学面前太没面子了,便哭着说;“这个班长我不当还不行么!谁能当就谁当吧!”看她那服漫不经心的样子我更是火冒三丈:“你以为你还有资格当这个班长么?没有你我们班跨了不成?”就这样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停了她大班长之职。
从那时起,她在我面前的表现就和最初给我的印象判若两人,以前活泼开朗的她变得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数学课上也无精打采。显然是在和我作对。同学们私下反应她趁老师不在的时候越来越不像话了,谁管都不听,说反正自己也不是班长了......听了同学们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我的做法太过火了?像她这样一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如此下去可能真的会自暴自弃。我必须得以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她,而不能和她这样硬碰硬!毕竟她还是一个孩子啊。于是我开始找班级里一些对她反应比较强烈的孩子谈话,询问他们班里的纪律情况 ,他们也意识到了桃桃当班长还是很负责任的,只是偶尔有一些小脾气,现在班里的纪律不如从前了......
我暗自高兴,告诉他们“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应该帮助桃桃改掉她的缺点,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更有凝聚力!接下来我又找了几个在班级同学心目中比较完美的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来评评桃桃。其中,有个叫琳琳的女孩,是我们全班同学最佩服的,这个女孩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表达能力也很棒,是同学心目中最完美的班长形象了,但可惜这个女孩的身体不好,没有能力主持班里的工作。当我问到她对桃桃的看法时,她说,其实她很欣赏桃桃,因为她热情,有正义感,虽然有些小脾气,小个性,但她的组织能力在班里是无人能比的。她希望桃桃还能当班长......
听了琳琳的话我很欣慰,孩子们的心是那么的善良,宽容。于是我有精心准备了和桃桃的又一次谈话,我向她转达了同学们对她的评价。她很惊讶,她说她原以为同学们都讨厌她了,都在“整她”,可没想到大家还这么认可她。她在我面前哭了,她一定要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我为她擦干眼泪,告诉她一个人难能可贵之处就是知错就改,有勇气证实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又精心策划了一个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都能勇敢的剖析自己的不足,同学们都直言不讳的剖析了自己。桃桃也在我的期待中勇敢的站了起来,哦,她还精心准备了一个发言稿呢,她直言不讳的进行了自我批评,真心诚意的向大家道歉,细心的同学看到了她眼中的泪花,读懂了她的那份真诚!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她的谅解。孩子们的这种真诚让我感动。我问同学们可否在给桃桃一个机会,重新当我们的班长。同学们齐声回答:“愿意!”就这样她又官复原职了,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她一定不能让大家失望,一定要做的比以前更出色!
在我们班级我还特设了一个特殊职位------思想顾问。这个职务自然是琳琳当之无愧了,琳琳也向一个小大人一样向大家表示她愿意解决同学们的思想问题,当好思想顾问!这个班会开的太成功了,它无形当中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从那以后我发现桃桃和琳琳两个人特别好。在期末总结的时候,琳琳以绝对优势被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桃桃也以相当的票数当选为“优秀班干部”。
(二)小心轻放学生心
在我们班级里,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有十余个。这些孩子要么性格孤僻,要么个性强烈,不爱学习,不服管。我平时特别注重对他们的特殊教育,小心的呵护他们曾经受伤的心灵。班里有一个后转来的男生,叫龙龙。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母亲去了日本,父亲不务正业。由奶奶从小带大。所以这个孩子的性格比较古怪,他排斥所有的同学,还经常说脏话,上课不认真听讲,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他还在下面说风凉话,作业经常不完成,正常的值日工作她也不积极,同学们总打他的小报告,他座位的前后左右同学都讨厌他,集体向我反应把他窜走。听到这些,我头都大了。软着硬着都试过了,但都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我是用尽了情,伤透了心!一次偶然中我发现了他的日记,上面写到:“我恨我的爸爸,他动不动就打我,骂我。奶奶还石材在旁帮腔。有时连饭都不能让我吃消停。班级里的同学都看不上我,老师也老找我的岔儿......我活的真没意思,我想死,可我又没勇气......”看完这孩子的日记,我的心特别沉重。如此小的年龄怎么心情如此灰暗,这太可怕了。我开始思索,他其实是一个饱尝失败痛苦的孩子,从小得不到关爱。他是在批评,责骂声中长大的。亲情上的缺乏,学习上的劣势,同学们的排斥让他对任何事都失去了信心。老师的每次批评都是他预料之中的,所以批评对他来说已毫无意义,只能加深他的自卑感。我找来了他的奶奶,让老人看了他的日记。头发斑白的奶奶抑制不住眼里的泪花,她说,这个孩子性子特强,他爸爸的脾气不好,孩子犯错了就打就骂,加上这孩子嘴硬,从没服过软。作为奶奶有时心疼他,就惯着他,但有时也恨铁不成钢,说他几句......唉,这没妈的孩子不好管啊!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要想彻底改变这个孩子,谈何容易啊!我一次次的找他谈话,让他多想美好的事物,多看别人的优点,接受别人的关爱,让他知道爸爸,奶奶同样爱他,让他尝试去理解年迈的奶奶从小把他带大的辛苦......我又从同学老师对待他的态度上去改变他。我鼓励同学们多宽容他,帮助他,用放大镜去寻找他的每一个闪光点。渐渐的,我们发现他有所改变了,很多时候能克制或是在努力克制自己了,同学们也说龙龙比以前强多了。他终于开始融入班集体了!
“学生中间常常蕴涵着巨大的潜能,但在现实的教育现状之下,这种潜能又常常因为受制于某种不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而处于沉睡或抑制状态中。”——这是今日在某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句话,因为心中有所触动进而提笔记录了下来。
再三思索,忽而觉得这真是针砭时弊地道出了现今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的根本问题。 而这一问题的核心便是我们班主任。的确是很难想象,一支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向师性的学生队伍怎能建成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优秀的班集体?因此,就笔者看来,班主任在开展各项班级管理策略之际,务必要将工作的重心定于调动学生内在思想的本位上。从调动学生根本的内需转而调动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外化热情,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地实现自我创新与发展。
今年接手市服中专班时。新学期里班级实到人数只有19人,而且学生的素质又都良莠不齐。我在迅速摸清学情之后,当即将如何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加快班集体建设步伐上升为自己工作中首要关注的问题。
一直钟情于自己每项工作开展的第一次,或许也成为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个习惯了。于是在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课上,当学生表情严肃地端坐在教室里,一言不发,似乎在等待他们这位新班主任的一番“训导”时,我接下来的举措却使他们受惊不少,关键是在于他们并不知道新班主任在课前已经和上任的班长、副班长“串通”好并预设了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两个孩子共同主持了本学期第一次的自主班会,明确了班会讨论内容:一、自荐新学期班级各管理岗位;二、讨论新学期同学们希望举办哪些比赛活动。坐在教室后排静静观看的我,面对眼前或激动表述或冷静思考的学生,心中竟然因为他们眼前如此的重视而略感欣慰。
班会课结束后,班长与副班长向我递上了一叠厚厚的稿纸,我明白,这一叠稿纸牵动着全班同学的目光,其中必会有期待、有疑惑、有审视、有猜测……所以就在第三天后,教室后墙上醒目地贴出了两张设计精美的小报,一张明确了本学期19人分管的各个工作管理岗位,一个班集体由19个来管理,每人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分子。这是我的初衷,当然也是孩子们的心声;另一张则是条分缕析地将一学期的每一周次都作了详尽周密的安排:有班级技能操作比赛、有生日会、有各类文体活动等等。
转眼半个学期就要过去了,现在回想起初始接班时的情景,心中还是留下了深深的感动。孩子们在小小的集体中经历了不少,也感受到了不少,凝聚力渐渐地在各项活动之后生成。同样的,为了我们共有的05市服,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每一个孩子也都在努力着,为之付出了不少的热情与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