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品社教学问题

小学品社教学问题

发布时间:2021-02-03 03:47:23

Ⅰ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地理知识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老师们在一起讨论时,大家经常说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我以为,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在将到我的家乡这一单元时,请学生回答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何特产,有哪些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大家交流,学生兴趣较高,都参与进来.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宣传家乡,写广告语.这样处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自己需要而又有乡土特点的社会地理、生活地理学习资源.三、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课的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德育课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1. 游戏竞赛活动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地理知识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一般用于教学中的读图析图、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方面.如学习人教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时,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其它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难以尽述.总之,作为地理题材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总之,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力图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将活动过程最优化.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Ⅱ 小学思品教学目标应注意的一些什么问题

小学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是随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研究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 姆关于“为掌握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强烈的目标意 识,围绕着教材的总目标,设计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并按“总目标(揭示)--分目标 (感知、论证、巩固)--总目标(强化)”的过程,把围绕总目标而分解出来的分目标附于课堂教学的各个 环节之中,从而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笔者在思品课教学中,围绕着思品课一般的课堂结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一、在激趣引课中,揭示总目标
这一环节是实施目标的开端。它要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处 于心理上的最佳状态,然后揭示出总目标。例如:《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一课目标的揭示就可以分以下步 骤:1、让学生听自读课文《谁勇敢》的录音故事。2、当学生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情节之后,提出思考题:① “小松敢捅马蜂窝,人们为什么不称赞他勇敢?”②“小勇不敢捅马蜂窝,并且被马蜂蜇了以后还哭了,而人 们为什么称他最勇敢?”3、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意见之后,教师顺势揭示目标: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的内容--《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判断勇敢行为的方法,还 要能够判断我们以前所做的事哪些是真正的勇敢行为,哪些不是。
这样不但很好地引出了课题,并且揭示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总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 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为分目标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二、在学习课文中,感知分目标
思想品德课课文一般都以故事蕴含基本的道德观点,学生是在以事寓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道德形象、 道德行为、道德动机、道德效果及道德评价的具体感知,而逐步树立起道德观点的,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感知分目标,是实施总目标的关键,是目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例如:《爱惜粮食》一课,总目标 是教育学生爱惜粮食,从小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课文也正是围绕着总目标,以8幅图和课后习题来分解 目标并实现总目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内容 分目标 总目标 图1 一家人吃饭 揭示 总述 → 所以 图2-7 粮食的生产过程-粮食来得不容易 → 要 图8 粮食的用途--粮食是个宝 → 爱惜
习题二:看图说说--节约粮食作用大 → 粮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联系判断中,论证分目标
在学生对目标有所感知,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知识和有了道德认识之后,如何对已学的知识进一步论证 和巩固,并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评价使教学目标得到巩固?这就需要在联系判断中论证分目标。如《学会全面看 问题》,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为什么要全面看问题?”和“怎么样学会全面看问题?”这两个分目标之后,通 过联系“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全面看问题?哪些不是全面看问题?并得到怎样的结果?”的讨论、比 较,学生用刚刚学到的观念来判断、评价,使各个目标活学活用,同时教师从学生讨论、评价当中获得反馈的 信息,了解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地根据目标来进行评价和矫正,促使学生实现由目标的感知到目标的巩 固。
四、在总结导行中,强化总目标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总结全课教学;表扬激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巧妙延伸,促使学生从“ 知”落实到具体的“行”。这是目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目标的强化阶段。例如:第七册《关心体贴父 母》一课,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关心体贴父母要落实在平时具体的行为上。有的教师往往只在让学生“为 父母做点事”或“为父母做好事”上进行导行。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不让父母为我操心,就是关心体贴父母 的最好表现”,想想“自己哪些事,哪一种习惯,最让父母操心”,“打算如何改正”,展开讨论,这样的目 标教学效果好,目标实在,能真正在学生的心灵上有所触动。然后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定期反馈等课外延伸, 达成并强化教学目标

Ⅲ 小学品社评课堂教学反思应注意什么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现作如下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Ⅳ 谈如何让问题教学融入品社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情感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支柱,兴趣则是人的学习动力,要想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爱学、乐学,就必须千方百计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要使学生在行动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情理交融,知行统一的目的。因此,根据小学生好说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选择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从其课程性质引伸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由于其基本特征,落实到教学中,需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动情中明理”的效果。学生明理后,情感就会升华,心里的闸门就会打开,在情感体验中受到教育,心灵的思想火花就会迸发出来,达到育人教书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千方百计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逐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两年多来,我在课堂中教学合理地运用了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学生在学中有乐,乐中有得,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下面我就略谈自己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探索,几点浅薄之见,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语讲“兴起于思,源于疑。”在品社课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再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是一味的记忆知识。当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求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又能对所学知识有所创新。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精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去和小伙伴合作交流,最终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例如六年级上册《生活万花筒》一课,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中国人见面常用什么礼节?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人见面呢?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喜欢用什么方式问候呢?在这些和孩子生活或已有生活经验非常贴近的话题中,学生根据世界各国人“见面时的问候方式”展开了交流和讨论,通过讨论明白“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这些习俗,要学会在世界大家庭中共同生活。当然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切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与针对性和启发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情境取材要接近于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问题情境材料与学生生活经验在统一、融合、碰撞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教学目标。
二、用语言描述情境
课堂教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教师有声有色、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是课堂教学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也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力求做到入情入理、声情并茂的描绘,把学生带到既定的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上强烈地感受生活的具象与真实,激发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情感。
三、用音乐渲染情境
品德与社会教材着重于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教材本身蕴藏着许多丰富的情境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直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在教学中恰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歌曲来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创设了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从优美的声音中,表现情境内容,产生情感效应。在唱歌过程中,感悟歌曲内容,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唱后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说唱中,学生会消除学习疲劳,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一课,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一上课我便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与会唱的学生一起唱。唱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歌曲歌颂的是哪一位老人?你知道他对我国有过哪些贡献?在说唱体验中,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学生“是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感之弦,从而在内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
四、用图片再现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理性的顿悟。所以,真实的、精美的图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展示很容易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激发其内在的情感。还是刚才提到的《春天的故事》一课,当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大致进程以后,我出示了“昔日深圳”与“当今现代化的深圳”、“昔日落后的上海浦东”与“今日浦东新貌”对比的两组图片,让学生在相片中进行观察对比,从中看出改革开放前后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我又相机出示了一组就家庭生活方面,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认识国家富强与国家威望,形成了爱国的道德情感。
五、利用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实现多重体验
建构理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借助教材中的插图,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角色换位,进而讨论分析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会很自然地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这样学生便可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从而使教育的理想境界得到实现。这种情景的运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是他们陶冶情操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角色表演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动口、动手、动身、动脑等全方位训练,不但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又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才能改变胆怯、沉默、拘谨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充分表现自己。这样,学生实践能力就能在表演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六、采用开放性教学 焕发课堂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品社教材的特点已突出地呈现了以生活化为主题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所学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了解的更多,视野更加开阔,就要求我们由课内走向课外。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及思想实际,来选择生活中的事例,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有关社会现象,比如上个学期 6月16日18时37分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及神九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成功这一重大事件,在学习《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一文调查家乡周边环境被污染的原因、了解家乡现在和过去的变化等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翻阅图书、调查走访、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网上查找等途径,采集相关信息,整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并形成成果。让他们把自己组内搜集到的成果在课上展示出来。毋庸置疑,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分享快乐、经验交流、成果收获、展示汇报等活动,既让学生走进了课堂,又让学生迈向了社会这个大课堂。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孩子们感到自己在进步、在发展、在成长。在活动中学会了明辨是非,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学会了热爱生活。
七、与家庭社会配合,实现教学多元化
要真正发挥品社的功能,品社课还要坚持课内外结合,要和家庭、社会教育互相结合。教学中我会利用重大节日邀请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结合六年级下册《用法律保护自己》给学生们讲有关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广泛与社会接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记得在进行《祖国,我为您骄傲》社会实践活动时,我精心组织,让学生们利用下午放学,或周末双休日以小组的形式,走进家庭、机关、单位,走访各行各业,如教育、医疗、金融、煤炭、农机、电力乃至普通家庭等,从不同领域来了解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变化,并做了详细的采访记录。我感觉那次活动很成功,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之情,同时在活动中同学们又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的意识,锻炼了他们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采访、编撰的能力。
八、利用网络优势,搜集生活素材,并服务于课堂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我本着这一教育原则,引导学生们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搜集各种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走进生活,再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引发道德评价,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孩子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两年多来,我就是这样以创设情境来架设师生交流的桥梁,以交流促成师生合作的形成,以合作构建起师生共同感悟的载体。总之,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Ⅳ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4.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4.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Ⅵ 品生品社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将如何改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能开设,但课时数不足。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每周三课时,但个别学校只开二节课。品德课被“挪用”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只有75%的教师是完全按照课表上课的,其中36%还经常上不全,老师常会留些时间给他们做其他学科作业。学校对品德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备课情况、作业批改、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明显不到位。

Ⅶ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中,对这门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如下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 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它的.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又因为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同时,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德育课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总之,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德育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紧密儿童的现实生活进行地理教学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

Ⅷ 怎样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有好的导入
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小品表演、游艺活动、启发谈话、设置悬念等等。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材灵活运用。在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用了歌曲导入法。如在教学《集体的事谁说了算》一课时,用实例导入法,我们学校有个班的班长老师不在时他什么事情都说了算。比如他做主让谁写多少作业就写多少作业,大家都得听他的。对此你有哪些看法,进而引出新课。这就变单纯的说教为中心的指导,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二、要让课堂更加有序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融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在新课改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每次安排活动之前都会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留意全体同学的表现,同时采用许多组织教学的方法。如:手语提示法,声音控制法,情感暗示法,设疑吸引法、竞赛刺激法等等。
三、提问要有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适时提问,启迪思维适度提问,追问释问以升华提问,从而提高品德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适时提问,启迪思维适度提问,追问释问以升华提问,从而提高品德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要有好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与激励的作用,它们帮助学生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由此可见,评价是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完善课程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可以评出方向、评出动力。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层都具有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从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里感受成功。”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激励为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Ⅸ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小学品德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位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Ⅹ 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您想要问什么?学校的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都要要切合实际的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阅读全文

与小学品社教学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