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掰,去参考下美国的教育方式,结合自己的方式,…
『贰』 教师语言艺术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教师语言艺术试卷
2015-06-30 1276人 18页
5.0分
用APP查看
网络公选课《教师语言艺术》自我测试栏目
一、每章练习
第一章 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口语 2、书面语 3、一般口语 4、专业口语 5、教师口语 二、简答题:
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
2、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3、教师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4、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5、你认为自己在口语方面有哪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第二章 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态势语
二、简答题:
1、在课堂上应如何调节音量大小?
2、要点复述有哪些技巧?
3、在语音信息传递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传递质量?
4、视觉扫描播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态势语的功能有哪些?
6、我们应训练哪些态势语?
第三章 演讲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演讲 2、交谈 3、朗诵
『叁』 如何提高教师语言艺术素养,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站上讲台,就充当了这个艺术家的角色,但是这门艺术又有着它特殊的含义。它不是艺术家一人表演的舞台,也不是艺术家一人完成的任务,这是一门需要互动的艺术。所以,教学要成为艺术,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同呼吸,共欢乐。所以我们提出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首先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而这两点又必须先从教师做起,再培养学生。下面就结合我个人的实践经验,谈一些实际的做法。
一、有效沟通从教师做起。
(一)进行积极地倾听。
有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讲多听少,只当讲者,不愿当听众,其不良后果有:第一,教师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当教师仅凭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学生作出评价时,就难免产生偏见和成见;第二,使学生觉得教师高高在上,师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三,无法知道学生懂了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有经验的、会积极倾听的教师能够将自已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能够用非口头与口头的暗示来表达对学生的共鸣和专心。比如点头、身子往前倾、微笑、蹙眉等身体动作,用得恰当,都可让学生知道你真心地在听。口头的暗示如喔、是的、我懂了等都让学生知道你的注意和兴趣,你接受他继续讲下去。再更高一点的水平,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语句来鼓励学生注意。这样与学生面对面地倾听、给予回应的倾听会产生一些良好的效应。
(二)准确的表达。
在倾听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与学生及时对话,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现象,自然少不了对话,对话则需要教师真诚的态度,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得自己说话尽量做到完整正确、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尽量做到适合孩子的口味,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在课堂沟通的实践中,常常出现的障碍正是教师威胁式的语言、贬仰式的语言。还有一些教师的语言中经常夹杂着评多不是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如这个这个,那个 就是说
啊、啊等等,学生听来会感到十分心烦,甚至还会有人帮你义务记数数一数在一切课里你一并说了多少个口头禅。很明显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只能是教师在单方面的个人意思,对课堂问题的解决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善和促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教师的表达要促进课堂内的有效沟通。
二、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让学生学会倾听。
大多数学生表达的欲望是很高的,喜欢说,喜欢自己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即关注的大多是自己和老师,而不会关注其他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更不会听其他小朋友的回答,所以倾听的习惯必须要从小培养,在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认真听、主动听、积极听三方面进行训练的。
认真听指听人说话要有始有终,听时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听得准确;要有礼貌,尊重说话人发表的意见,不随便插话,打断别人说话,尤其听到不同的意见时,更要有耐心,积极思考,找出合理的内容或问题。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常犯听前不听后,听经过不听结果的毛病。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逐步让学生养成认真听的习惯。
(二)让学生学会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当学生用准确、清楚、简练的语言将有关概念表述正确,才能反映出他思维过程的正确性,才能说明他理解了所学知识,才能说明他能与老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了。而语言的培养我认为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段训练的重点又不尽相同。低年段应重视细心指导,让学生会说中年段应重视提供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说高年段应重视培养说的兴趣,使学生想说。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才能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否有效给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教师把自己的爱心、需心、灵性与悟性融入到课堂沟通的实践中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去。然而正是这一点却能使教师消除障碍,更有效地实施课堂沟通,并能体味到课堂沟通的诗意和乐趣。
『肆』 如何理解小学教师评价语的艺术性
一、心尖儿上的呵护——源自明察秋毫、适时有度的评价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思维水平、道德行为、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的一种表达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起着推动学习进程的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赏识教育的兴起,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只要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学习活动,教师就会说:“很好!”“不错!”一节课中,诸如此类的表演不绝于耳。不可否认,赏识教育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适当体验未尝不可,但凡事“过犹不及”,应该“适时有度”。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对正确的行为每次均加以褒奖,只能导致强化的效果越来越差。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课例一:薛法根老师的《九色鹿》。
在苏州叶圣陶小学的江苏省名师名校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中,薛法根老师点就近的一个小男孩读乌鸦的话——“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小男孩的脾气实在是慢,一个字一个字的哼出来,对是对了,从头至尾都是有气无力的唱腔。薛老师提示他这样喊九色鹿根本醒不了,要大声喊,小男孩再读,分贝提高了,拖腔依旧。薛老师说:“哎呀,国王的军队是捉你来了,不是看你来了。”听课老师笑声一片。那孩子倒很从容,再读,还是不慌不忙的那个调。怎一个“急”字得了!无奈之下,薛老师只好另点一个学生读书,让该小男孩评价,同时也让其他学生说说这个小男孩和以前比是否有了进步。
此情此境,如何在济济一堂的听课老师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的眼皮下引导孩子读得更好,绝不是按部就班、一味表扬就可以做到。我们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通过适时有度的评价语言去点拨和启发学生。
课例二:低年级组词。
在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个学生给“停”组词时说:“亭台”的“亭”。学生哗然。可教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亭台’的‘亭’……”学生在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亭台’的‘亭’加上一个单人旁,就是‘停车’的‘停’了。”
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避免了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因此,我们反对教师评价语中的粗暴冷漠和急功近利,比如“答错了”“你真笨”“这个想法简直荒唐透顶”之类,因为那些语言会实在地伤害学生,消减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同时我们也拒绝形式单一、语言单薄的评价语,因为评价语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它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对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会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可以使一节语文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二、舌尖儿上的艺术——源自正确引领、点石有道的评价语
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但是语文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即丰富的知识蕴涵量。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评价语切不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如在课堂上遇到超越知识范围或不敢肯定的问题,我们有义务用一种真实的态度对待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等我课后去查阅资料,你们也去向别人请教,咱们下节课再讨论可以吗?”这样,在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每个人都是处于学习之中的,只不过水平和程度不同而已。
课例三:《苹果里的五角星》。
该位老师讲的是《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末提问:“你还能从哪些水果里发现五角星?”学生回答:“我横切了梨子,发现了五角星。”“我横切了香蕉,发现了五角星。”“我横切了橘子,发现了五角星。”“我横切了石榴,发现了五角星。”……老师又说:“石榴里大概不是五角星。”
课末的这一问题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学生的回答更糟,可见学生事前并没有实际动手操作,只是任凭想象的翅膀在课堂上乱扑腾而已。本来是提倡创造力的文本,却被“举一反三”演绎成了无效教学。而老师随后那句“石榴里大概不是五角星”,不但没有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正确的引领,反而还点头表示默认和赞同。
就本课例来说,切开其他水果,里面究竟是什么,老师需事前亲自尝试。假如暂时无法验证,那不妨留个尾巴,把问题抛给学生:“香蕉、橘子横切开真的是五角星吗?事实胜于雄辩,咱们还是回去亲自试一把再做结论。”教师的评价语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要正确引领,点石有道。
课例四:《海底世界》。
一位老师执教《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你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
这贴切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不足,更避免了复杂、冗长、枯燥的讲解、范读,使得学生的第二次朗读十分到位、精彩。可见,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如果能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给以恰如其分地评价,就能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伍』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海德格尔视语言为人类的最后家园。语言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师语言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外壳——语音,决不是单纯地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说话艺术,要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口才。说到底,教师也是靠口才吃饭的。教师是依靠语言来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口才是教师最大的资本。一名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想学、爱学、乐学、学会。明明是同样的讲课内容,由于表达方式与技巧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和收获大有不同。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语言艺术的教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喜欢听他的课,难从他的手中学到真知。所以,我们必须在训练自己的声音上狠下功夫。
声音是影响教师语言魅力的决定性因素。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协调、美妙、悦耳、动听,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我们可以采用数码机进行录音、录像,有针对性地、反反复复地进行提升自己的声音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
1、幽默。幽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调味剂,是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法宝。谁希望站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整节课板着面孔、照本宣科的老师?教师懂得运用一定的幽默语言艺术,寓教于乐,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能让学生赏识你的“能力”,容易走近你,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高学习效率。幽默是金,幽默是一种才华,幽默是一种智慧。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说:“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
2、语调训练。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的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在一段文章或一句话里,哪儿该轻,哪儿该重;哪儿该缓,哪儿该急;哪儿该抑,哪儿该扬,教师都要反复训练,准确把握,成竹在胸,否则从头到尾一个音,不但不能很好地讲授教材的要旨,更激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3、声调训练。声调是指说话声音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在课堂上,我们的声音是否太尖或太低或太嘶哑?过尖的声调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芒在背,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会吓坏学生;太低的声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声音嘶哑,更令学生反感。所以,我们要设法训练自己的声调,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协调、美妙、悦耳、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传授知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音量控制。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大和小。课堂上,有的教师声音大如洪钟,每每心情不畅,更是雷霆万钧;有的教师声音小如蚊虫低吟。其实,过大的声音震耳发聩,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过小的声音让学生听不清楚,实在令人费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开关,做到声音洪亮、圆润、饱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5、控制好语速。语速指的是教师语言的速度,即说话的快慢程度。有的教师说话快,语速则快,学生还未反映过来,一句话已完;有的教师说话慢,语速则慢,拖声曳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左耳不进、右耳不出”,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速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慢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无限的信息。 6、注意停顿。教学语言中的停顿非常重要,如果一句话停顿不当,意思千差万别。同时,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确定次重点。教师停顿愈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愈大。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停顿少,学生思考的余地荡然无存。试想,学生能接受得了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哪里该停,该怎样停,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停顿有效。 7、发音训练。虽然教师们都已取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教学中发音不准或夹杂方言或重复过多或存在口头禅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发音训练,能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杜绝有悖教学常理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陆』 怎样锤炼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海德格尔视语言为人类的最后家园。语言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教师语言艺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外壳——语音,决不是单纯地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说话艺术,要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口才。说到底,教师也是靠口才吃饭的。教师是依靠语言来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口才是教师最大的资本。一名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想学、爱学、乐学、学会。明明是同样的讲课内容,由于表达方式与技巧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和收获大有不同。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语言艺术的教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学生也不会喜欢听他的课,难从他的手中学到真知。所以,我们必须在训练自己的声音上狠下功夫。 声音是影响教师语言魅力的决定性因素。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协调、美妙、悦耳、动听,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我们可以采用数码机进行录音、录像,有针对性地、反反复复地进行提升自己的声音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 1、幽默。幽默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调味剂,是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法宝。谁希望站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整节课板着面孔、照本宣科的老师?教师懂得运用一定的幽默语言艺术,寓教于乐,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能让学生赏识你的“能力”,容易走近你,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高学习效率。幽默是金,幽默是一种才华,幽默是一种智慧。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说:“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 2、语调训练。语调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的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在一段文章或一句话里,哪儿该轻,哪儿该重;哪儿该缓,哪儿该急;哪儿该抑,哪儿该扬,教师都要反复训练,准确把握,成竹在胸,否则从头到尾一个音,不但不能很好地讲授教材的要旨,更激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3、声调训练。声调是指说话声音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在课堂上,我们的声音是否太尖或太低或太嘶哑?过尖的声调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芒在背,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会吓坏学生;太低的声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声音嘶哑,更令学生反感。所以,我们要设法训练自己的声调,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协调、美妙、悦耳、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传授知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音量控制。音量指的是声音的大和小。课堂上,有的教师声音大如洪钟,每每心情不畅,更是雷霆万钧;有的教师声音小如蚊虫低吟。其实,过大的声音震耳发聩,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过小的声音让学生听不清楚,实在令人费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开关,做到声音洪亮、圆润、饱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5、控制好语速。语速指的是教师语言的速度,即说话的快慢程度。有的教师说话快,语速则快,学生还未反映过来,一句话已完;有的教师说话慢,语速则慢,拖声曳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左耳不进、右耳不出”,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速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慢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无限的信息。 6、注意停顿。教学语言中的停顿非常重要,如果一句话停顿不当,意思千差万别。同时,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确定次重点。教师停顿愈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愈大。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停顿少,学生思考的余地荡然无存。试想,学生能接受得了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哪里该停,该怎样停,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停顿有效。 7、发音训练。虽然教师们都已取得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教学中发音不准或夹杂方言或重复过多或存在口头禅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发音训练,能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杜绝有悖教学常理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语言艺术。如果你能注重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那么你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一定会大有长进,不说像相声演员一样巧舌如簧,在课堂上也能从容应对。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有成就感的、令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必须设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养,讲求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富有粘性、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
『柒』 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是一定能不断提高的。又如在教学中遇到“数”与“数字”。但是,我相信你们不用老师教就会做出来,不读不说方音。这种歧义的产生是由于违反了同一律。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那么这个概念就错了; ,并能读出关键词的逻辑重音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幽默感,问以后又买来水泥多少吨;会说话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为了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就必须学会“说话”?”“这道题老师觉得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有益的。又如我在教“时,如小故事?”“还能不能想出更好。 、分的认识” 时。”“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出这道题?”在学生合作讨论之后:同一概念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必须保持涵义的同一:“孔融的爸爸买了4个梨。例如“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题,使学生产歧义,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增强语言基本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是为了不教。爱护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是我们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逻辑性很强学科;在讲解分数的定义时:我在指导学生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解决问题时。数学教师语言的逻辑性还应表现在,都代替不了教师通过讲述向学生传道。例如,坚持教学语言基本功训练; 。”为此、准确; ?这里两次出现了“总数” 这一概念; :在教“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这个概念中如果将“线段” 改成“线” 或“围成” 改成“组成”; ,打动学生的心。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性未来所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一就是一。如有这样一道习题,结构很严密的学科,好吗,并能大胆地质疑问难、严谨,但优秀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使数学教学充满童趣,不说只在本地流行的缺乏生命力的方言土语; ,是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多少,教学中就要自觉地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因此;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又如。又引导学生再编一道符合定义要求的应用题,更要注意逻辑性; ,在讲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 ;“因为……所以……”。根据汉语规范化的三条标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首位、“ 数位” 与“位数”,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使学生具体地懂得它们的外延是相排斥的、真挚的感情。长期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 ,受到强烈的感染,是教师必备的条件、语言技术技巧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也是人际交住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有水平的教师不一定就是会讲课的教师,除了知识素养。我们的教师在读书时不仅要较强的语感,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科学: [1]《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z1期 、表的谜语,还是后来的总数,结构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其中后一个是指原来的总数;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它们共处在自然数的范畴之中。因此在教学中; ,往往会因一字之差而语义全变、穿插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形式,这时水泥占总数的 ,问孔融分得的梨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一对吗; ,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 ,这就要求我们有意培养儿童从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也能像我这样叙述,比较它们有什么差别和联系,知道这题是错误的。理解了这两个概念; 教师对学生施教、更多的解法。数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还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周密的科学精神:“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我不但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生动性小学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也为今后的分解质因数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觉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的恒心; 。否则,创新性,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 扩大” 与“扩大到” 等概念时; ,学生对“1” 和“0” 属不属质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中我多用正面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要想在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从……可以知道……”。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言表;或“要求……先要求……”,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我在讲解试卷中,我要求学生在它的前面加限制词,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和遗憾的事情,而不是二; ,还为学生自读提供了范例:“2乘3的积|加上| 8除以4的商,释放出光彩。我相信,其中水泥占总数的 ,先让学生猜关于钟、准确,用生动,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 ,以后又买来一些水泥,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顺口溜; 、“ 增加” 与“增加到”、歌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开放性,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 [2]朱焕民; ,孔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我在教学中有机地引入:某工地买来水泥和河砂240吨,就是空有满腹经纶。”作为教师、形象; ,只要树立了正确的目标。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准确性,由学生自己选择“现有” 或“原有” 两个字就可以了(或者两种方法都计算),在讲清这一词语的本义后,你们愿试一试吗,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你再想想、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 ,说完整通顺的话,因而学生听了以后就能理解,只有对所教学科,还有点难,其最关键的原因.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3]赵宝荣;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却如同“茶壶里煮饺子一一有口倒不出”; ?||”在每一意群的后面作适当的停顿?”“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也就是要掌握教师的语言艺术、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育手段必将不断进步。数学教学的语言术来自教师对事业的高度的敬业精神; 。良好的语言修养; ,而且要能根据需要读出所讲内容的层次。除应达到以上基本要求外。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逻辑性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谜语等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又根据课文孔融让梨的故事编成一道应用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我坚持这样叙述、标准化; ,就要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惑这一基本方式,为使学生理解关键词“平均” 的含义,内涵是相反的,谁敢来试一试; ,还必须倾注充沛,内涵不明确,小学数学教师语言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等等,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无论教育手段多么进步,必须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严密、授业; 参考文献
『捌』 教师语言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人生最大的乐事,是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遇上一位名师,这位名师不仅课讲得令听者如痴如醉,他还是人生命运的导师、幼小心灵的守护神、为迷途羔羊指点迷津,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成长为名师呢?语言艺术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老师学问再高,但是表达不好或者表达不清,他的学问是要大打折扣的,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我今天的题目就是“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希望听了这节课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语言力求生动有趣。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传说清朝末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他去参加乡试,由于不学无术,试卷到手却什么也不会,最后到交卷的时候没辙了,就在试卷末尾写了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我是李鸿章大人的亲妻”,可是他不会写“亲戚”的“戚”竟写成了“妻子”的“妻”。这位主考官就相当的幽默,你猜他怎么样批改的?他批了六个字“所以我不敢娶”,他将错就错,把录取的“取”写成娶妻的“娶”。大家想一想,在我们批阅学生的日记和作文时,是不是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又是怎样批改的呢?有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批语呢?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功于教师语言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他们,让学习的全程活动生动活泼,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教学语言的首要前提是动情,然后有趣。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避免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忌讳表达含糊,阐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毛病语言、无效语言,那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说话处处皆学问。
除了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外,还要注重你平时的说话,说话处处皆学问。我们在座的许多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所以我们要切记,无论是面对学生还是面对我们的孩子,如何开口说话。
我这儿有一个中西教育的最常见的对话,大家可以听一听:
家长篇
1、 对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国:来,宝贝,妈妈抱你起来。
西方: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2、 对孩子的爱好
中国: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
西方;孩子,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3、 对孩子的将来
中国: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西方: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4、 对临考的孩子
中国:我告诉你,你给我好好考,要是再考不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
西方:孩子,轻松地去考吧,只要努力了,就不用去计较结果。
『玖』 小学教师怎样运用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师而惮,可以为师;奢而可信,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当老师有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后两条说的是即是对教师语言的要求,而前两条又是建筑在后两条之上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很高的要求。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体,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工具。正如有人总结的:“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开花,结果。”
语文教学语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如何才能叩开这扇门,掌握这一门艺术,使之在三尺讲台上播洒春雨,滋润禾苗,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向往的境界,这种境界的来临,要靠在语言学习上的苦功夫和对教学语言的不懈追求。前苏联当代著名教学家苏霍姆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达,鞭辟如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出现了种种严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怪异现象,语音不准,方言迭出;街言巷语,絮絮叨叨;长篇大论,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等。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是必须下苦功夫戒免的。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完美的教学语言?我认为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以下几点:
一、 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
语文教师要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所以教学质量很高。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能让学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且更有利学生接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教师要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声音语言,能够让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让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现在的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怎样将这些宝贵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其独特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不让其走神。其中,导入语的运用就非常关键。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拉萨的天空》时,边放动画美丽的拉萨天空图,边说:“同学们,拉萨的天空与别处的天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如同蓝宝石一样洁净的天空。”放完动画片后,提问:“现在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呢?”学生马上被美丽的动画片和教师的语言吸引了,纷纷说出“湛蓝的拉萨天空”、“蓝色的拉萨天空”、“蓝晶晶的拉萨天空”------可见,导入语运用得当,不仅能将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到教师这里来,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而且教师的语言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思维,但是由于儿童的思维发展还不健全,这就要求教师好好引导和发掘学生的思维天赋,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那么作为教师就要设计一些课堂语言,让学生突破常规的禁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知识,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
二、 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的欢迎的教师,他们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有的语调平板,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语言严厉,使学生感到盛气凌人;有的居高临下,总以“传道者”,“知识权威”自居,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 教学语言要条理清楚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要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语文课虽然不像数学课,自然科学课那样富有显性的逻辑性,严密的推理,但一堂成功的语文,是始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的,有其显性或隐性的逻辑与推理。如我教学苏教版《生命的壮歌》一文,我认为应从课题入手,推知课文应该或可能写些什么。以“课文所写的,应该是与‘生命’相关的内容;由‘壮’字可知,其所表现的场面,肯定气魄非凡;‘歌’既赞歌,表现出的应该是‘赞美’之情;让人感动的行为,其行为是什么”?这条线索来教学,流畅、明快,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教师对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据线索来教学这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没有闲话、废话。
四、 教学语言要以情动人
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到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是心灵的产物。“情动而辞发”,教师要教好一篇课文,必须“沿波讨源”,“披文以入情”,同样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只有教者和作者心灵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通过自己火一样激情的教学语言,沟通学者和作者的心灵,只有作者、教者、学者三者心灵沟通,和谐统一,共振共鸣,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情感就没有智慧,不然人们怎么说“通情达理”呢?列宁也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想像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二,甚至更少。于漪也说过:“有人说激情是艺术家头上的光环。”于漪积40年之经验道出了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对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一个优秀的语言教师,讲题材、内容和主题相近的教材,他也能因文定“情”,用自己的语言激起学生不同的情感波涛。
教师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在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体态语言。比如说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让学生坐下这一件事。如若教师面带笑容说坐下,学生感到这是对自己回答的肯定和赞扬。如若教师板面孔说坐下,这将使学生感到这是对自己回答问题的否定和不满。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的表情,自始至终应是积极向上,以教育学生为目的。服务行业提倡微笑服务,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恰当的运用微笑。
五、 教学语言要言之有启,抑扬顿挫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合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索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之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语言要“标点”恰当
犹如书面语言中的标点符号一样,教学语言要有恰当的停顿。停顿是教学语言艺术的一种要素。停顿对表达思想、突出重点、启发思考、调节气氛,引起注意都有良好的作用。停顿并不等于停止,而是思想感情地继续和延伸。恰当地运用停顿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语言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像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要接受一个观点,认识一个事物,明白一个道理,从“入乎耳”到“着乎心”,得有一个咀嚼消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地在教学语言中运用停顿。否则,教学语言如同“连珠炮”,只想到“讲”不考虑“听”,即使你吐珠喷玉,口若悬河,但学生没有一个接受和反馈的时间,就不能很好地融合贯通,消化吸收,从而破坏了教学语言的完整性的情感的表达。
我们强调美化教学语言,并非把教学语言变成了华丽词藻的堆砌,修辞方式的游戏,而是要把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条理性、艺术性溶为一体,成为最佳的教学语言,进而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要美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呢?我认为;
首先是积累语言材料。“积学如积宝”。郭沫若曾经说:“胸藏万江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在这方面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有文字的书。对于祖国语言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练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则尤其要积累,因为它们是祖国语言名篇佳作,它们是祖国语言的瑰宝和典范。积累的办法就是多读多作,口头流传的那些极富有生命力的“杰作”,我们也要深入生活,多方搜集,勤恳记录。
其次是优化知识结构。教学语言是建立在丰富知识基础上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看古今中外的语言学名著,还要浏览一些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地理,花草虫鱼都要知道一些,语言教师要甘心当一个“杂家”。
再者是训练思维和锻炼口才。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如思想技巧正确,思想方法科学,就能把自己有的知识很好地组织起来,有效地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地方去,从而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使知识处于“散装”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训练自己的条理性,教师的职业不仅要知道教学语言的意义所在,目的要求和表达技巧。而且要能在实际工作中,实践其意义,遵循其要求,运用其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口才,不断地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更加美化教学语言。
总之,我认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最受学生喜欢。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包含了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通过语言,教师获得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教师才能够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并且对他们进行各种影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让我们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语言,以高超的语言艺术、使我们的孩子一进小学的大门就深深地爱上语文课了。
『拾』 如何加强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魅力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壶里有饺倒不出,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所以反使得这些优秀的老师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以如果这时只注重课内知识点讲授,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这个时候要提高教学效果,老师的语言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应该象催化剂一样,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与其汇合,发生反应,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神经,促其深入思考,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才能开启学生思维。
其次,语言要善于传达思想、气质、感受与感情。如果你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么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你的语言亲切,饱含思想与感情,与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进行活生生的交流,学生就会信服你,跟随你,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吸引了学生,达到了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我的学生就曾说过:老师!我总能感受到你的热情,我的激情无形中也被点燃。
第三,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重复,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去说。必要时,当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你甚至可以不说话,要学会“不为”,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是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我当时没想到竟然有许多同学举手要发言,而且比我的所谓标准答案要丰富多了。
第四.语言上要具有爱心,不能出口伤人,刺激学生自尊心。象我们平时上课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有一次讲例题时,有个学生照答案念。我当时是这样说的“这个同学上课效率特别高,我刚才讲的内容他能完全理解,弄懂了,希望下次再接再厉。”我没有过多的责备,但自此之后,我发现这个学生上课态度相当端正。还有一次发现有个同学睡着了。我就找这个同学概述一下我刚才所讲的内容。他睡眼朦胧的望着我,我就开玩笑说:周公善于解梦,我知道我刚才上课时,你又与他在梦中会合了,但是他没有告诉你老师上课的内容吗,如果是这样,以后就少理他了。我觉得这种善意的批评比那种严肃的说教要好的多。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素养,魅力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最主要表现.字清音美和流畅准确是教师教学语言魅力之本,授课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作为教师都必须遵循以下以下几点:一,必须弄清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所在;二,必须要将讲授的知识点理解透彻;三,必须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所在和所要讲授的概念和知识特点选用方法——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而且还有可能使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变异,从而误导学生。
总之,教师良好的语言,是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载体,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教师只有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才能在课堂中走近学生,融入学生之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