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小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
如何提抄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袭老师和领导都想解决的问题。
我是这样来看这个问题的:
一、自己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比如他们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生,是经济条件差的还是较好的,是文化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是小学低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这个在教学前是很重要的。很多老师只是以教案教材上教,而没有去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
二、明确自己的教学学科,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与学生的关系,你要想学生学好你的学科,你就应该让学生喜欢你,崇拜你,佩服你,认同你。他都不接受你,你怎么去让他学好你的学科知识呢?
四、自身的学科水平与人文修养。这两点都很重要。我都不多说了。作为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五、千万不要以势压学生,罚学生的作业,一罚就是几十次,上百次,用不了多少次这个学生就不喜欢你的学科了,也就更谈不上喜欢你这个老师了,那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
六、尊重自己的教学对象。那怕他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七、教学中要风趣、幽默、大方
我想以上这些如果一个老师做到了,那么他的教学质量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Ⅱ 如何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承诺
1、唤起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回结合答,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并且可以唤起其创新意识。 在数学的教学中,应该首先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只有在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2、设计开放性题。提高创新意识。适当引入开放性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A、条件开放;B、问题开放。
Ⅲ 如何加强小学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某某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某某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某某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该校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平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依法辞退教学水平低,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某某小学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件为依据,按照《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认真规定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制度建设:1、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2、要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和师生考勤制度;3、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4、要健全听课制度;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检查、评比、交流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Ⅳ 小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案
你好,提高方法如下:
1、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既要抓教师的学历进修,提高学历达标率,更要抓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具备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教学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
2、抓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微格教学技能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3、提高教师的教科意识和教研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利用教科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正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强化广大教师把教学与教科研究相结合,以教科研究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得力支撑点;
4、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究活动,以教科研究促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向教授型教师的转变。
谢谢,希望您能够采纳!
Ⅳ 小学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1、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6、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2、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3、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总之,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Ⅵ 小学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撤点并校所带来的生员质量不整
农村小学实行撤点并校后,有的村已不再设学校,有的设教学点,把学生输送到完全小学,由于各教学点的生源质量不一致,导致输送到完小的生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就给教学质量提高带来较大的麻烦。
2、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
由于交通条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村小老师调到镇边学校,镇边学校教师调进城里,造成一大批优秀教师流失。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剩下几名本乡本土的老教师,师资严重不足,这样便形成了制约农村小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
Ⅶ 怎样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书
王国平:谈到学前教育质量年这个主题,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咋就这么巧!我今年给全省民办幼儿园工作定位就叫“办园质量年”。我们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就准备在全省民协幼儿园中分级分区评选“优质幼儿园”。 其实,在幼儿园谈教育质量是有困难的,更不可以提“教学质量”的说法,因为幼儿园与小学、中学的学习模式差异很大,考量点和方法差异也很大。所以,我们在提出“办园质量年”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考量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我们尝试着把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做了分解:分为教育服务质量、课程建设质量、环境创设质量和科学管理质量四大块。教育服务方面,看家长的满意指数;看幼儿的安全指数;看幼儿的快乐指数。 课程建设方面,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很开放,教材没有一统天下的羁绊,所以,课程建设往往标志着一所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和水准。所以,看课程建设就看选用的教材与教法和现代教育理念是否有差距,看课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留给儿童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看幼儿园的课程中是否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教育。环境创设方面,主要指向区角建设是否到位,因为儿童区角活动是目前接轨国际化幼教的基本环境要素。科学管理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制度建设和运行的到位情况,二是人文管理的体现。 总之,我认为,在经历了前年密集政策出台后,当前幼教已经显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河南郑州,政府的支持效果很突出,在“放低准入门槛”后便走向规范管理,这无疑对民办幼儿园是一种推力,是在“特色生存”后的“质量提升”要求,也是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质量做特色的保证,特色就会“悬空”,就会在“逞一时之能”后,找不到坚实的落脚点。崔国华:现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为的东西比较多,比方考核表,儿童测评表……我认为仔细地观察儿童,从某件事情、一个事件过程中儿童的表现,就可以呈现出教育的结果,儿童的日常表现就可以反映出园所教育的质量问题。例如:生活能力、社会交往以及待人接物等等最普通的、最平常的行为,就最能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水准。丁成千:我们芭学园采取的是真实性评量或表现性评量,对孩子的日常表现进行忠实记录,关注每个孩子自己的进步。 中国教师报: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用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往往并不准确,你们是怎么实施高质量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或者说,一所优质园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李跃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老师光靠书本进行教育是不行的,真正的教育是正确地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老师除了教学流程、规定的课程大纲、教学方法以外,还有一些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互动的方式。比如吃饭,在非常脏乱的地方吃和在非常优雅的、干净的地方吃,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其实吃的什么东西,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而是在享受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滋养。教育也是这样的,真正的课程内容就像食物一样,是物质的东西,它就是人们享受精神滋养的一个媒介而不是终极目标,如果把教育内容作为终极目标的话,那就是教书了,不是教人。 我们幼儿园分成几大块:后勤支持部,教育指导部,教育管理部,教学部。教学部是以班为单位,每个主班教师负责他的一个班。而我的工作就是教育督导,我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考察各班对课程执行情况,观察老师的工作状态和需要改进的问题等,然后把需要提升的部分对老师进行培训,或对老师个别地进行一些指导。 我们要尊重孩子,爱孩子,从孩子身上发现一些成人身上没有的人性的光辉。从孩子的行为和状态中,发现教育,发现儿童。所以我们把孩子的各个状态拍摄下来,与老师一起研究,一起分析。崔国华:我认为一所优质园,必须做到每位教师在每个岗位都适得其所,有充分的发展性和自主性
Ⅷ 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既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校适应和立足社会的生命线。近年来,必须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呼声越喊越响,但实际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质量等于学生考分的质量观仍未根本改变;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市场经济对师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社会上尚未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观,考分的指挥棒效应仍十分显著,大纲、教材及考纲、考试又高度统一的状况,只能从学校自身着手,通过优化学校的教学环境,转变质量观,深化教学管理和改革,变分数教育为素质教育,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目前在一些领导和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学生考分等于教学质量的观念,是阻碍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思想原因。它不仅导致课程、教材改革的相对滞后,唯升学率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越减越重,而且严重挫伤了一大批富有理性,具有较强敬业精神,能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和教学改革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基矗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的中小学教育,目的是为学生打好以下基础:(1)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包括思想品德、智力、体力、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基础;(2)进一步学习,尤其是终身学习的基础;(3)就业的基础,包括就业的思想准备和技能准备。作为中小学教育主渠道的学科教学,教学大纲对其任务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思想教育。这说明评价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只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分是不合理的,是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相悖的。另外,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看,教学质量的形成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以及有关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学的怎样,也要看教师会不会教,怎么教。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帮助学校领导、教师牢固地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二、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信息,通过教学媒体把信息传递给教学对象的活动。教学质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综合体现,不仅表现为学生学的怎样,还应体现教师教的怎样。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决定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怎么样,也受教师的素质、工作态度、情感等的影响,还受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在这众多的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抓教学质量时,必须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在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优化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着力抓好:1.教师的岗位培训。既要抓教师的学历进修,提高学历达标率,更要抓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具备与21世纪中小学教学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2.抓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微格教学技能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3.教师的教科意识和教研能力。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利用教科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正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强化广大教师把教学与教科研究相结合,以教科研究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得力支撑点,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究活动,以教科研究促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向教授型教师的转变。 当前,特别要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年教师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教师间不公平的竞争已日益成为导致中青年教师流失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要原因。对于目前各种教学评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优质课的评比,变成演戏课;优秀教案的评比,违反备课的基本原则,不顾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的差异搞新八股;教坛新秀的评比,偏重上课,轻视科研能力和成果等等,以及把这些评优活动的结果与教师的晋级、职评、分房等相挂钩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应认真加以对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方法,以增强实效。 三、强化教研组功能,落实教学常规 教学工作最直接的是通过各科教学来完成的,教学质量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综合体现。教研组作为学校基层教学组织,不仅是研究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基地,还承担着学科教学管理的职责。强化教研组的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落脚点。首先,要选好带头人。校长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选择热爱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高、热心于教学科研、有较高理论修养和开拓创新精神、甘为人梯、群众关系好的中青年教师任教研组长。其次,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责任,通过制定有关职责规定和条例,使教研组长和每位成员都知道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同时,又给予教研组相应的权力,如学科教学管理权,教师任课任职的决定权等等。其三,教研组的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做到四有: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定期总结评估,有专人检查;四定: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对象、定内容;四抓:抓重点课题的研究,抓集体备课,抓对大纲、考纲的研究,抓学法指导的研究。努力做到三个转变:1.教研组由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维持会转变为职能全面的教育教学管理单位;2.教师由自由的单干兵转变为整体协同作战的集团军;3.教学活动由一般的常规教学向科研型教学转变。其四,要拓宽思路,优化教研活动,如组织读书(报刊)笔记和读书心得交流会,举行教科研究辅导讲座,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记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一篇教学总结或论文,编一份质量评价检测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研重点和活动内容与形式。 按教学常规办学,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又一个落脚点。用教学常规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制约和纠正目前在一些学校中存在的单纯突出智育,片面追求考分,或教师不认真备课上课,对学生放任自流的倾向,使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证。要使教学常规得以落实,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按教学常规办事的内涵及其意义的认识,树立向教学常规要质量的意识。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教学常规。针对当前中小学的实际状况,应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常规的完善和落实:1.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以明确校长室、教导(务)处的工作职责及具体操作规范,使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表,组织公开课、观摩课,举行全校性的考试,教学质量分析,收集整理教学档案,安排教师的任课任职,主持教学科学研究,评估和推广教改成果等都有据可依。2.教师教学常规。就是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质量测度与分析等教学流程环节制定出具体的要求与实施细则,以利于对教学活动实行全程管理。3.学生学习常规。使学生明确如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考试等,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其三,要走向常规要质量效益的路,运用教育评价,加强检查督促,使教学常规落到实处。当前,在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中,要注意防止只做表面文章,以应付检查及各种评比的现象。其四,要处理好教学常规建设与深化教学改革的关系。要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常规,在依靠和加强常规管理中促进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还要抓各种制度建设,以优化落实教学常规的环境。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高的质量效益,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具体策略是: 1.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主体意识不强,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不浓,凭自己的志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则教师教的再好,学的效果也不会理想,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引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弘扬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交给学习思路,指点学习方法,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有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并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乃至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等多项任务。课堂教学的多功能性,决定了要取得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使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对学生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是指:(1)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做到教学目标全面、恰当;与前后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体上保持有机的统一;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设有不同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即能根据教学目标准确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做到分量适度,深度得当,重点突出,保证学生既能获取足够的有效知识,又能及时消化吸收。(3)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不同学科的课和不同内容的课,其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不尽相同的,不仅要恰当地确定教学的主要环节,还要合理地安排各教学环节的次序,使组成课堂教学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得到优化。 3.重视教学反馈的作用。重视和强化教学反馈,是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关键性措施。教师要乐于和善于接受反馈,要掌握多种获取反馈信息的方法,如观察法、测试法、提问法、交谈法等;善于根据学生的一些外部表现推断他们的内心世界,捕捉学生中的反馈信息。同时,要对反馈信息进行筛癣归类、比较,及时作出处理,以指导教学节奏、教学进度的调控和教学方法的变换,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