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1-01-25 21:35:31

❶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里谈谈我的一些认识。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把抽象的语文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语文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将相和》一课,让学生自由组合三人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内容,此时,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为表演好课本内容,献计献策,互相帮助。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理解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如课堂上,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了正确解答,老师仍然追问:“他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则齐答:“对。”由此可见,只有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饿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三、注重课堂评价美国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他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可见,课堂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用它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成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问:“诸葛亮向鲁肃‘借箭’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大多数学生认为: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没有聪明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预见大雾,预知曹操不敢出战,这确实高明,但借船不算,因为大家都知道鲁肃诚实,不打小报告,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学生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一时难分高下,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入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而是巧妙地做出这样的评价:“‘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因此,大家讲的都有道理,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能与众不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真了不起!”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总会有许多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可见,在课堂评价中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尊重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四、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做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如学习肖复兴写的《荔枝》、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歌颂父母的课文时,则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学习《鲁本的秘密》等孩子关爱父母的课文时,则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何爱父母的。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再如有的教师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后,布置学生开展当地的生态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扩大了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范围,新课标所要求的对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总而言之,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只有广大教师都能深刻认识三维目标的含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课程改革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❷ 如何落实小学语文要素

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在三维目标体系中的地位,把握其与知识目标、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态度目标等的关系或联系。
其次,语文教学的所有目标都是以“知识目标”为基础或依托的。也就是说,三维目标中的其他目标都必须以“知识目标”为根基,都是建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之上。三维目标中的其他目标,如果离开了“知识目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病之吟。
丰富情感的培养也都离不开具体的语文知识内容,都必须在具体的语文知识,即“语言文字”的环境中,在与“语言文字”对话中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诱导和激发下,在模仿和学习生成情感和抒发、表达情感中才能得到实现。
然后,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明确每个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三维目标紧密地统一地整合在一起,各种目标都隐藏其中,要把它们分离开来并不容易。但如果教师不能把各种目标清晰地分离开来,就不可能针对目标来设计教学,部分教学目标就会被忽视或遗漏,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要注意及时获得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标程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及时实施补偿。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同时,还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情绪、态度、熟练程度、答案正确率等,从中及时获得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标程度的反馈信息。

❸ 浅议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一)以问导学模式
目前许多教育教学执行过程中,导学式的课堂设计是常态化选择。而以问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板块中。教师通过设置有阶段、有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回答中得到锻炼。当然,学生也可参与到问题设置当中去。如一年级上第六单元第13课《静夜思》设计时,笔者就在导入阶段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有没有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啊?离开后如果想他们,你会怎样去表达呢?”
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会告诉爷爷奶奶让他们回来,有的则说会打个电话告诉爸爸妈妈……于是我继续问道,如果没有电话,你又一个人在外,家里又回不去,咋办?在孩子们思考时,我就顺势说道:“让我们来看看唐代大诗人在离家思念亲人时,他怎么办?”
在讲解诗的过程中,我还时常鼓励孩子有不懂的提出来,并将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以问导学的模式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文章可能存在的内容含义,而且还通过参与提问与回答,走进文本深处,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以趣激学模式
由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相对处于基础阶段,学生们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尚处于浅层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利用有趣、新颖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学习中体验到获知的满足。以趣激学模式所指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像成语接龙,填字大赛等认字识字游戏;造句大比拼等词组学习活动;分角色表演文本内容等体验活动,都可以扩展学生词汇量,并让他们在愉悦中获得思维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锻炼。像一年级下第六单元《鸭子和白兔请客》学习时,笔者就先让各学习小组分饰其中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学生们通过角色表演、了解文意,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更为容易。
除了以上模式外,像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以歌唱诗模式,课外体验教学模式,找茬教学模式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师的选择。通过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为浓厚,课时学习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二、借用科学理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讲求以授课内容为中心,通过对文本的硬性输出而达到熟练文本的教育目的。这种教学忽略了教学过程,也让原本富有趣味性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的说教课。这让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打折扣。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不同学生素质下不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
首先要注重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会心的微笑及音乐手段的采用都会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主动欲望。要帮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投入学习,要善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丰富课堂学习的互动思维。如在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第1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讲解时,笔者就首先将汶川地震带给人类以毁灭性的打击作为大背景,这既激发了学生对于地震灾害的理性认知,又为故事文本的讲解与交流提供了理解性资源。尤其是能够理解儿子还存活,且能在求生通道中让伙伴先逃生时,父亲惊异与欣慰的言行举止。其次,是要注重激励机制的运用。要知道小学生好胜心理更为明显,都急于在某个方面得到教师肯定。因此,在课堂教学不同环节,教师都要做到鼓励与奖励并用,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❹ 待传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依据不同的年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几方面也有所不同。语文教学有十个总目标,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特点,把教学目标贯穿其中。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落实得是否到位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标准。那么,应如何确定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呢?
一、确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学生识字、写字、词语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阅读和写作更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所教学年段的总目标,还要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落实好教学目标。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语文教学总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要紧密结合,同时要注意对学生不间断地练习,注重他们的点滴进步。
(二)教师要制定好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不同的内容构建单元,每个学期课本有八个单元。前五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综合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个部分。教师要根据单元的这一设计安排好课堂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单元目标成为课时目标的指导。课时目标要权衡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制定。单元和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要突出出来,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要做好,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适当扩展。
二、如何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课堂教学目标是不是完成了。如果没有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那就算不上一堂好课。要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准确地掌握教学重点
在课文教学中能找到重点,注重教学的年级学生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课文,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学过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
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有限,如果教学难度太大或者过于集中,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语文的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语言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上。教师要仔细分析课文中的教学重点,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好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公平的师生关系,要能倾听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领者。教师还要注意搞好课堂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和谐、宽容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师还要做好讲练结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突出课堂重点,同时还要灵活,设计的练习题要从多个角度复习巩固课堂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只有在授课之前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才会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教学活动,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抓住教师讲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互助、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❺ 怎样落实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它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语文这门学科学习的应该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启迪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而作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只有坚持语文课程理念和正确的把握好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重视创设性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
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是三维目标达成的基础,有利于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易”、“趣”、“活”,极大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良好的学习环境强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优化,两者互为基础,协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说一些例如:你想不想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呢?现在请第四小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意见好吗?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段话和老师一起比赛背一背好吗?这样的对话使学生心情轻松,不带任何负担,大胆探究,发表见解。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弘扬。
二、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重视阅读教学思路的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路转变的关键是变教本为学本。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思路的设计:
(一)激趣“导”读
课堂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愉快情绪。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趣往往具有可激发性的特点,尤其容易受到即时学习情景的激发,这是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我们以这一心理特征为依据,在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就重视以“激发兴趣”来创设学习氛围。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一开始创设情境,先放一段录象,湛然的天空倒映在清清的溪水中,五颜六色的鲜花、碧绿的草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丁冬,丁冬”的流水声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就在孩子们陶醉其中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之前看到的一切美景消失了,这个场景将孩子们一下子从仙境带入一个可怕的世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们愤怒了,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学习课文寻找原因,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要。在心理情绪状态下,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领会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二)方法“议”读
1、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并把学习语文与促进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读书时边读边思考,借助图画、多媒体课件体会情感,圈划重点词句,感悟用词的准确,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从而渐入意境以把握作者的写作特点,和作者、文本的思想产生共鸣。让三维目标在品读感悟中落到实处。这样,学生能够亲切体会课文内容,与不知不觉中把知识、情感、方法整理和积累,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学起与思,思起与疑”。质疑问难就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过程就是感知情景、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主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就要引导学生质疑,从中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这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经环节,也是学生思维向深刻性、独特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在让学生看完录象感受到村庄的变化后,学生就会主动质疑:村庄为什么会消失?是什么原因?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通过“读、画、查、说”等不同形式给学生充分读书、议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从中领悟到学习方法。学生质疑、议论、读书、答疑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求知的心理欲望得到满足,解疑的成功过程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所以鼓励学生质疑、议读,解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新知,大胆表达,在富有个性,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树立了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很好的落实了三维目标。
2、合作交流、弘扬个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依附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它们应该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形成和发展。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就应该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赵州桥》一棵理解赵州桥上午雄伟、坚固、美观三个特点时,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想学习的部分,并以此将学生分为并以此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合作自学,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既可以通过书本中的语句去理解赵州桥的特点,也可以上网,用课外的资料去理解,并且将资料加以整理,之后进行交流。在各个小组中,大家一起搜集资料,一人负责整理资料,一人负责一会儿的交流,听、说、读、写记分工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在交流的过程中,发言人说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这一部分的小组代表也可以补充,课外资料都是学生自己动手上网获取的,无须浪费老师的唇舌,学生自己动手就解决了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演练“情”读
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就是要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强化读的训练,以多读促语感。教学过程中,我常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在头脑中“过电影”。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使语言文字的表述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语感得到锻炼。如:教学《夏夜多美》一课的小动物们对话的部分时,老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先了解课文,第二步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是最能体现它的情感的动物的头饰,戴在头饰再读课文,不过这次读的内容有所减少,学生把自己要读属于自己所选择的那个角色的内容,集中体验,深入体验,戴上头饰的孩子读书的兴趣高涨,主动把自己想象成这个动物,去体会他的情感,努力通过朗读诠释出来。第三步,让学生按角色自由找伙伴组成一个小组合作读,在这个小组中有小动物们的扮演者和旁白。一个小团体份角色读,共同探讨如何读,互相学习互相指正。第四步,抓住孩子们好胜的心强喜欢比赛的特点进行竞赛读,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一个比赛,看谁读的好,孩子们积极性提高了,为了让自己这组获胜,他们认真给其他组挑毛病,这无形中帮了孩子们一个大忙,主动理解了课文。学生为了表演得更逼真,更出色,就充分发挥想象,表演时情感更丰富,这样学生不断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引读、自由度、诵读、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乐学,多种形式地背,让学生自悟。
(四)拓展:“延”读
在总结了全文后,进行课外的延伸,引导学生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进行探究或阅读,这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一环。想象是延伸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人的知识、意愿、智慧、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非常重要。如《清清的溪水》一文,启发孩子们想象,你想把小溪变成什么样?如果要让小溪变样,大家都要来保护环境,这时你会怎么做呢?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保护环境的读物,从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想象激起孩子们去寻求新知识的欲望,并鼓励他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努力。
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渗透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三、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应重视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同一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业任务,获取优秀成绩的动力。好的评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同时又有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评价不能只靠某些量化的评价指标去评定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形式应趋于多元化,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例如:“知识和能力”可采用口头和书面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观察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热情的程度、同伴交流合作的参与状态等情感态度的变化,判断是否达到这一目标。此外,教学评价还应尊重差异,在阅读课的目标设定上可以有弹性,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位学生要作多角度的评价,从而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充分发展。
总之,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坚持语文课程理念,整合三维目标,有效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多元化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达成和谐统一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❻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它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合理设计,语文三维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本人试着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而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原则及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实际,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二、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第一,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第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本,不拔高、不牵强.第三,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第四,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的,这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这既可以说是对过去语文教学弊端反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深入课堂之后,就明显感觉到,在具体的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中,对三维目标的表述却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要求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如何针对具体课文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问题.我们必须看到问题,找准对策.为此,下面从表述的角度,就三维教学目标表述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表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表述三维目标,直接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的观念问题、方法问题.从教学实施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下面两种.1.表述的传统化,忽略方法与过程.先看案例:《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2)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积累一些重要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在这里,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只看到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把握什么、积累什么,突出的是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而没有过程和方法的注入.目标中,“要求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的目标,不清楚;“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何达到“把握”?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揣摩语气,还是分析语言,或者是通过与其他文章的比较?都不清楚.这些最关键的东西都未能在教学目标中表述出来.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与传统教学目标表述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融入其中.而传统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未同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表述,可以看出往往只重视的是结果,而忽略实现结果的过程,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2.表述上的繁杂与分割请看案例:《秋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2)培养学生诗歌的朗读能力.(3)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诗歌的朗读技巧训练.(2)重视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3)通过音乐、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提高效果.(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诗歌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3)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从上面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上来看,虽然全面,但是问题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没能将三者有机渗透、融合.事实上,在教学中三者是无法分开的;二是多而杂,一篇文章共确定了11个目标,一般说来,在课堂上是难以达到的,不够符合教学实际;同时,表述中其内容还有重复之嫌.在很多学校中,这样的确定和表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比较普遍,值得探讨.

❼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如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表述具体,适宜操作
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老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最初设定为: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③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从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怎样朗读才算是有感情的朗读?本课时要达到什么程度?“学习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到底是学习什么写法呢?“我的内心情感”到底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在目标的叙述上明显存在含糊不清、笼统不具体的不足。认真思考后,我又重新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在园子里无忧无虑的快乐和自在。②学习生字新词,重点识记“帽”的字形,理解“土窝”“溜平”等词的意思,学会区别“种”“溜”“杆”等多音字的不同读音。③学习文中第13自然段利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披文入境,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与亲密无间的祖孙情。②感受萧红语言的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萧红其他作品的愿望。
二、立足学情,兼顾学段
例如: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则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学段则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逐步提出了“推想词意”“体会表达效果”的目标要求,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总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要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的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三、着眼文本,注重取舍
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各年段的要求,具体、可操作外,还要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每一篇课文要有所侧重,训练扎实,一课一得,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如《明天,我们毕业》侧重于朗读,在读中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水》侧重于品读文中的几个场景,感悟缺水之苦与得水之乐,了解反衬的写法;《早》侧重于在品梅花与品鲁迅的对比阅读中,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有的教材适合读的训练,有的教材适合写的训练,而有的则适合想象练说。然而每一篇课文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教法。教无定法,但一定要有章法。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做法,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反思、归纳、总结,让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

❽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

1、主张“和谐”。在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上注重工具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和谐统一;在阅读体验上注重尊重儿童独特见解和遵循文本特点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手段应用上注重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2、主张“本真”。语文教育应基于本真的儿童,应真正从儿童需要出发,遵循儿童认知特点,联系儿童生活世界;语文教育应追求本真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切实,教学过程应当真实,教学风格应当朴实。

(8)小学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扩展阅读:

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与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会)进行交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未来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发展加速,人们的职业、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终身学习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要从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❾ 怎样确定和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首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内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的作业也应该具有不同层次,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趣味性。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立刻创设这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情境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激情的。

阅读全文

与小学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