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科学教案小班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特别是刚入园不久)对数概念还不清晰,不会运用数数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本班幼儿已初步学会运用重叠法对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联的两组数量一样的物体进行比较,会初步了解一样多的含义,但对不一样数量的两组物体进行重叠比较时,并不能理解数量的多与少,只是随意地判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重叠对应的比较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积累有关一一对应的感性经验。
2,学习应用“多些”、“少些”、“一样多”等词。
3,提高观察判断、对应比较、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学习运用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难点是能正确判断并说出两组物体谁多谁少。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运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一样多。 2、材料准备: 红皮球4个,绿皮球3个;饭碗3个,小勺3把,盆子4个,小弟弟图像4个,帽子4顶,红花3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皮球。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好玩的东西,(出示4个红皮球)这是什么?(红皮球)对,(教师贴好红皮球,出示绿皮球)这是什么?(绿皮球)我们把红皮球和绿皮球来比一比,(教师边讲边将绿皮球一一对应地贴在红皮球的下面)红皮球和绿皮球哪个多?哪个少?(红皮球多,绿皮球少)小朋友回答得真好,现在老师看哪一个小朋友本领最大,能一个人回答红皮球和绿皮球哪个多?哪个少?(请个别幼儿回答)
❷ 大班科学比较观察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怎样过冬》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几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懂得关心爱护小动物。
2、掌握动物常见的过冬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动物过冬”的课件、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2、请家长协助幼儿搜集有关小动物过冬的资料。
【活动建议】
1、幼儿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向同伴介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采用自由谈话的形式,幼儿可以利用搜集的图片、图书、磁带等资料向大家来展示,活动过程中尽量让孩子多说。
2、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生动地讲述《动物过冬》的故事。
(2)听完故事,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故事中的几种小动物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提问:青蛙怎样过冬?还有谁也采用这种冬眠的方法过冬?小燕子怎样过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苍蝇呢?还有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它们一样?
3、了解多种动物的过冬方式,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师演示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课件:
(1)冬眠:蛇、青蛙、乌龟等。
(2)迁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4)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5)让卵过冬:螳螂、蝗虫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蚊子和苍蝇等。
4、讲述自己喜欢的动物过冬的方式。
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互相说一说它是怎样过冬的。教师巡回聆听幼儿的讲述,并适当给与鼓励。
5、开阔视野,丰富幼儿有关动物过冬的趣闻。
教师讲述,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如:海豹冰上钻孔、蛇冻成冰棍、兔子撞肚皮等。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1-2种动物过冬的方式画下来,教师将全班幼儿的作品帮助制作成连环画,放在区域角中供幼儿欣赏讲述,继续丰富有关知识经验。(更多教案:屈老师教案网)
❸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学科教育论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
小学低年段学生,他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外部的形象、具体的特征特别敏感。所以,在低年段科学课的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科版三年级教材的内容中,其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的课时占总课时数的50%。这说明在低年段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内容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蚕)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观察,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同时,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如《植物的叶》一课,课前,师生可共同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课堂上,通过做“给叶子找妈妈”的游戏,让学生认识这些叶子都是什么植物的叶,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观察这些叶的形状像什么,比较这些叶有什么不同。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不但认识了教材中的几种叶形,还可以认识当地其他常见植物的叶子。再如《观察蚂蚁》一课,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住在什么地方,了解蚂蚁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上课时,让学生充分讲述自己了解的蚂蚁趣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抓住机会提出问题:“蚂蚁长得什么样?它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各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请用放大镜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学生会立刻对蚂蚁的身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仔细地观察起来。所以,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事物的兴趣,是使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极好机会,从而培养其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三、加强观察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能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同样非常重要,在科学教学中应该教给低年段学生明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观有法、察有序。
怎样才能让学生观有法、察有序呢?“观有法”就是指对方法而言,是指学生用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去观察?观察重点是什么?运用哪种具体方法?“察有序”是指观察的先后顺序,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中比较什么,观察后讨论什么,总结什么。
在低年段科学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两种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有序观察;二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如《金鱼》一课中,培养学生“把整体分成部分按顺序地观察”的方法。学生看到金鱼后,对它美丽的颜色很感兴趣,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提问:“金鱼漂亮吗?你喜欢吗?它为什么会在水里游?”然后,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观察轨道上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噢!是用眼睛看到的。再仔细看看,鱼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观察的重点上来。接着引导学生按顺序地观察:“鱼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上都长有什么?你能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吗?”这样,观察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具体,方法适宜,学生就能慢慢习惯进行有顺序地观察,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低年段科学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是学生认识的又一方法。对有些自然事物的研究,在观察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其特征。
四、适时进行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实效
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来。低年段学生年龄小,情绪性明显,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与观察不相关的方面去,因此,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感知训练,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就能避免学生在观察中偏离观察内容,提高观察效率。
科学课上,那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不是灌输,而是帮助和引导,引导学生把问题朝研讨方向靠。教师应当处在中立的立场上,为孩子们服务,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鼓励质疑,让孩子们真正进行思考。要学会用事实说话,促使学生认清事实和概念,澄清错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如《茎越长越高了》一课,在证明茎的作用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在日后的观察活动中,自然地会用事实说话。
五、备足观察材料,提供充分的观察机会
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让他们能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而典型的观察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观察,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为学生准备充足、典型的观察材料,是保证学生有意观察、主动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础条件。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叶时,课前要求学生自备一些植物的叶,教师则要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的典型特征的植物的叶的材料,以利于学生观察。再例如,在上《蚂蚁》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准备蚂蚁,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放大镜、昆虫盒以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观察,自由地研究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们面对昆虫盒里放的蚂蚁和放大镜,忍不住地用手去拨弄,用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自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教师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要多注意到哪个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及时进行提问,如问些“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帮助学生开展有实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六、课内外相结合,使观察活动成为经常性活动
积极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学生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促进其观察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后,可让学生们在课后注意观察校内、马路边和公园里的花,对花的颜色、形状、气味和名称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还有一些种植、饲养活动,如种花、养金鱼、养蚕宝宝等,必须进行课外的时间进行观察活动。学生通过课外观察活动,将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如种子是怎样发芽的,金鱼怎样吃食,蚕宝宝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等。这不但使学生扩展了自然知识,使他们的观察内容有了新意,而且增强了他们对自然事物的极大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认真细致的、坚持不懈的观察习惯,促使了其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认识到对低年段学生掌握对科学探究中最基本的观察技能是为今后中高年级学习科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观察能力,既是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低年段学生的认识规律。但同时,我也认识到,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反复进行训练、运用才能形成的,小学低年段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任务是艰巨的。
❹ 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在观察和实验的探究实践活动中,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因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动中,首先要在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然后经过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又伴随着实验的每个细节,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培养,值得所有科学教师重视。
小学低年段学生,他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对事物外部的形象、具体的特征特别敏感。所以,在低年段科学课的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科版三年级教材的内容中,其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的课时占总课时数的50%。这说明在低年段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内容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蚕)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也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自然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去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物体进行观察,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同时,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如《植物的叶》一课,课前,师生可共同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课堂上,通过做“给叶子找妈妈”的游戏,让学生认识这些叶子都是什么植物的叶,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观察这些叶的形状像什么,比较这些叶有什么不同。学生学习兴致盎然,不但认识了教材中的几种叶形,还可以认识当地其他常见植物的叶子。再如《观察蚂蚁》一课,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住在什么地方,了解蚂蚁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上课时,让学生充分讲述自己了解的蚂蚁趣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抓住机会提出问题:“蚂蚁长得什么样?它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各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请用放大镜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学生会立刻对蚂蚁的身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仔细地观察起来。所以,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事物的兴趣,是使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极好机会,从而培养其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三、加强观察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能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也同样非常重要,在科学教学中应该教给低年段学生明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观有法、察有序。
怎样才能让学生观有法、察有序呢?“观有法”就是指对方法而言,是指学生用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去观察?观察重点是什么?运用哪种具体方法?“察有序”是指观察的先后顺序,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中比较什么,观察后讨论什么,总结什么。
在低年段科学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两种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有序观察;二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如《金鱼》一课中,培养学生“把整体分成部分按顺序地观察”的方法。学生看到金鱼后,对它美丽的颜色很感兴趣,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提问:“金鱼漂亮吗?你喜欢吗?它为什么会在水里游?”然后,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的观察轨道上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噢!是用眼睛看到的。再仔细看看,鱼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观察的重点上来。接着引导学生按顺序地观察:“鱼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上都长有什么?你能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吗?”这样,观察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具体,方法适宜,学生就能慢慢习惯进行有顺序地观察,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低年段科学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是学生认识的又一方法。对有些自然事物的研究,在观察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其特征。
四、适时进行引导,提高学生观察的实效
观察不是随意的看,而是有计划、有目
❺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谁和实验的比较教学设计
谁流得更快一些
一、教材分析
《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版《水和空气》中的第三课权,学生通过前两课的观察,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本课中学生通过对水、洗洁精、油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加深“液体能流动”这个基本属性的认识的同时,意识到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另外,学生在经历了第三单元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之后,对对比实验有了初步感知.本课是学生上科学课以来第一次尝试自己进行较为简单的实验的方案设计.在设计实验时,不需要学生写出完整的方案,只要让他们对如何做实验、保证实验公平交流他们的看法,进行初步的实验设计.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简单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❻ 小学三年级科学:《比较水的多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在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和动手实验,进一步认识水,从而体会到水与每种生物都息息相关,增强节水意识,自觉保护水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本课是结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觉有时会出现错觉,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少”,用比较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验证比较、搜集整理事实、思考加工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其次是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多少的玻璃仪器之一,在以后的科学课上要经常用到.教材用图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进一步学会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学知识: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的,认识毫升.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
三、分析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还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科学探究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科学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科学思维的培养.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等;并积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意识,共同完成科学探究的任务.
3、师生交流法:通过师生的互动,加深对比较水的多少的认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对比观察法:对事物变化的前后进行对比观察,并描述、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科学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瓶水.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你知道吗?并简单说说理由.
自评:这种猜测实际上就是科学思维的培养,猜测的正确与否,需要用科学实验来证实.以此来引出这节课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创设各种探究情景,引导学生产生问题而形成具体的探究任务来进行科学形象思维的训练.
2、进行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问: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并进行学生讨论交流.再汇报: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
自评:在科学思维的培养中,讨论是一种很直接、很有效的启迪方式.
(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
刚才我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来比较水的多少,下面就请大家自主选择一种办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时,老师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保证比较的准确度,把你们的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自评: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中,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很多灵感或习惯都是在点滴的记录中逐步培养的.
3、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们已经比较出来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样来描述呢?学生汇报.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认识和使用量筒.
现在我们来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察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
小结: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问:你们认为在读数据时,视线应怎样?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
讲述:很多同学一定想马上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了,现在就请各小组用量筒分别测出三个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探究记录纸上.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自评:科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仪器,仪器的介入增加了验证的准确性,正确使用仪器有利于思维空间的拓展.
4、练习测量50毫升的水.
5、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在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材料上都标有具体多少毫升的数据,请大家注意观察.
❼ 观察类的教案
一.知识背景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1.方法背景
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
试一试:
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两种液体――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想一想:“把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在到红水的时候应在杯子后面放一张白纸以便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水分成两层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两种水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分成两层。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实验,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
说一说:
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的实验和教师倒的水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师到的水一样吗?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教师可以在幼儿急切的期盼下说出答案“把许多白糖放到红色的水里,使劲的搅,一直到化不开为止。”让幼儿明白,红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的糖,水就变重了,重的东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
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在幼儿实验时知道什么样的液体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这样的液体。让幼儿和第一杯水比较,知道两杯水的不同。
一.本次活动完成的《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的目标有:
1.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励幼儿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一.示范性方案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
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
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
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五)活动建议:
本活动可以放在大班上学期进行,活动应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以方便教师进行指导。
(六)活动评价: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观察记录
参加本活动的幼儿共49名,每位幼儿在实验中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第一次将普通的红色的水放透明的水里时,幼儿没有看到分层的现象都感到很失望,有几个幼儿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教师分了层的水。
在第二次制作糖水的过程中,幼儿都知道放很多的白糖,有7名幼儿用小勺搅的很好,粘度也很好。但是有十几名幼儿不敢大胆的放糖,只是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了一点点糖,后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又放了一些糖。
大部分幼儿将制作好的糖水倒进了透明的水里,有二十三名幼儿成功了,他们高兴地叫着:“老师快看,我的水可好看了。”有九名幼儿本来也成功了。可是他们用小勺在水里搅了几下,结果本来已经分层的水又变成了一杯红色的不分层的水。十七名幼儿没有成功,原因是糖放的少了,糖水没有饱和,水的密度没有太大的增加,所以两种水又混合在一起了,没有发生分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