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沈大安讲座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新趋势

沈大安讲座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1-01-19 15:38:54

⑴ 怎么学好小学语文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子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对独立且又合作的思维方式,也就尤为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家长必须帮助并指导孩子的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个人之见,我认为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4、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5、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6、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7、课外阅读的习惯。二、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方法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做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在此,先谈谈我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但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词的学习方法有分解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三、小学生语文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这是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第二,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学习包含着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其学习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要考虑到他们学习策略的差异。第三,学习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最后,学生的学习策略实施的过程,也是实行决策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认知活动,一种思维或信息加工的的过程,这也是学习活动有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的特征。 (一)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我在让学生读课文时,就注意到"带着问题读课文"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让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思考问题",反而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差,一心几用的能力相对较弱。(二)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需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队,找出规律,就是这种策略的运用。比如,学习“咨”这个字时,我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姿、资”来,进行对比,比较记忆,学生大大加深了对这几个字区别(三)精细加工策略。我常常教育学生,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要做笔记。有时可以画出文中自己觉得写得美或者写得好的句子,有时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简单感受。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但真正要使笔记成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我建议我们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四)复述与复习策略。如,学生为了记住汉字,必须一遍遍地读写生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和尝试背诵交替进行。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的记忆顺利进行。另外,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习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

⑵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阐明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特殊任务,是其他任何学科也代替不了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老先生在这里讲的不是广义上的训练,而是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训练”,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文训练归根结蒂就是语言训练。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训练。
学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主体。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语言训练意识比较强,但对怎样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还不得要领,具体体现在:课内不训练,课外训练,训练缺乏过程,训练形式化。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精心挖掘语文因素,认真分析课文的语文因素,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
《晏子使楚》
师:晏子“故意笑了笑”这种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自嘲的笑。
师:还可以大胆地想象,晏子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笑?
生:(模仿笑)
师:什么笑?
生:笑里藏刀的笑。
生:晏子这个笑指的是得意的笑。(得意地读)
师:还有吗?
生:有点讥笑、嘲笑。(嘲笑地读)
师:刚才有同学说笑里藏刀,我觉得,楚王那个冷笑,那里面才可以说是藏了刀。晏子,他笑里究竟藏的是什么?
生:智慧……
师:那叫智慧。哎!就是这故意地笑一笑,笑出了自信,笑出了幽默,笑出了潇洒。请同学们按自己的体会好好的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告诉我们,就是这笑一笑,我们就能想象晏子的脾气、性格、骨气。让我们再次为晏子的这种智慧喝彩!
……
一、朗读积累训练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说:“一个语言片断被确定为训练点,呈现在学生面前,那是因为意思不易明白需要细加研究,或是写法对学生有可借鉴之处值得反复品味。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多读。掌握阅读方法,积累语言材料,陶冶思想情操,三者的交汇点便是读,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会读、读懂,既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手段。 课堂上要挤出时间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速度去读。精彩的片断,尝试让学生去积累,并时常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并内化语言。
二、语句比较训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
三、语言表达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精品语言”的感受和模仿,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逐步走向个性化。此外,将口语训练贯穿于每一节语文中,还可以培养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优化口语交际教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中发展个性化语言。

⑶ 小学语文难怎么办

如何学好小学语文经验总结
实践经验表明,汉语文的学习,基本上全*"意会",学习的方法是多吟诵,多感悟。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大量繁琐的分析讲解的现象,那些"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不仅破坏了课文的内在的韵味美和整体美,而且挤占了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文字的时间。学生听多读(练)少,日久天长,语文教学便形成了"少慢差费"的疾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批评前苏联的语文教学所说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征对这种情况,有人甚至尖锐地批评:"小学语文的教学,只有一到三年级是成功的。"因为到了高年级,繁琐分析的现象就开始出现了--我们不知道花那么多时间去处理那些纠缠不清的分段、分层、段意、层意、词语解释、中心思想或什么"深刻含义",对于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积累有什么用处,倒是倒了不少学生学习的胃口。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读通、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将事倍功半,汉语文的学习尤其如此。新大纲(指试用修订版大纲)对于"读"是这样要求的:"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理解,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感,提高阅读、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
祖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非常注重读。宋代教育家朱熹就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理自见得。"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曾说:"在旧式语文教学中,很大程度上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反反复复地阅读课文,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出文章中一些内在的东西,甚至有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不讲解,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读。"巴金在谈到少年学文时也说:"我从前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老师平时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方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为什么古今学者都一致地强调多读呢?因为 "对于许多精彩的课文或片段,学生的理解也许不能达到透彻的程度,不能全部领会作者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但熟读成诵并不困难。当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蓄时,他们日后便会受益无穷(特级教师沈大安语)?quot;尤其是现在小学语文大多数课文都平白如话,只要多读就可以理解,多费口舌反而破坏了语言本身的美感。对此,清代学者唐彪有精彩的论述:"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意思是说,文章读得非常熟了,就"融化"到了我的脑海里,分不清是别人的文章还是自己的文章了。写起作文来,我心里想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没有不随我意的,(那些精美的语句)随笔而出,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滔滔不绝。
所以,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可以朗读名家名作,也可以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书读多了,语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没有反复的吟咏揣摩玩味,对语文的理解感悟能力就不可能提高;没有大量的文学阅读作背景,孩子的文学积累就不可能深厚,表达能力就不可能强。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茁壮的庄稼来。学生书读得少,语言积累贫乏,硬要他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那只能是"赶着鸭子上树"。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除了注重多读,还很强调多背。为什么要多背?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邓治安先生认为:"背诵有规范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篇章、帮助理解有益写作、积淀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意义。"对于背诵,大文豪郭沫若在回顾幼年学诗时也说:"儿时囫囵地背了许多唐诗,当时并不解其义,然而入脑了。年长事更,逐渐明之,解之,融于心,调度于笔。"而朱光潜老先生的体会更深:"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下来,在儿童时却是一种乐事,……我现在所记的书大多都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的意味都是深长的?quot;
正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中国古代教育的经验证明:加强背诵,是语文学习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人曾做过一则有趣的统计: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想"金榜题名",必须将《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40多万字的书,全部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很难想象,没有读,没有背,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土上,会不会有"唐诗宋词"的鼎盛。
背是读的延伸。背诵必须建立在有感情地熟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枯燥的机械式的读背--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读书或背书。对一些优秀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动情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因为入情地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就是语文积累的过程。正所谓"厚积薄发"。学生不但要"积",而且要积得"厚",没有这个"厚积",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就不可能"如泉之涌,滔滔不绝"。对于背诵,语言大师巴金就深有感触,他十二三岁就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他曾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 可见,语文教学必须从多读多背入手,对那些要读要背的文章,还要会默写,这样才能形成扎实的语文素质,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积弊。
当然,不是要求每一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为文学家。但一个人的文学积累深厚了,他的个性发展会更全面,能使他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完美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从小练就好记性,对他们今后的求学治事处世都有好处,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更会使人一生受益。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传统语文的成功教学方法,掌握汉语文的学习规律,在指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上下工夫,培养良好的读、背、写的习惯。书本上要求要背的内容,必须不折不扣地去读熟背会。这是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如果语文基础差的孩子能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熟读背诵下来,他也不会再?quot;差生"了。语文学不好,原因有多种,但不少人怕读、怕背、怕写,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
当然,光凭几节语文课,光*几篇课文,是难以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也难以达到"厚积"的目的。语文学习最终是需要引导学生到课外阅读这个"海洋"中博采广集。但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爱文学、爱阅读、爱写作的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打"持久战",是引进"洋武器"好呢,还是"祖传秘方"有效?或是"中西合璧"?这需要我们好好研究,冷静思考。建国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走了不少弯路的,有时候似乎是在扮演类似"邯郸学步"的角色。我们在那么决然地否定传统教学(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们把背诵一概地斥之为"死记硬背"而加以鄙薄)的同时,也抛弃了汉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母语教学中迷失了方向。
学习汉语文,中国传统的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如何学好国语,中国几千年的教学法最有发言权。脱离汉语言的学习规律,生搬硬套他国的"先进经验。

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么进行语用训练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⑸ 小学语文教学流派研究

小学生作文时,学生群体模式化现象是常见的弊病,尤其是中年级学生在文章的取材、立意、表达上更为司空见惯。主要表现在:
取材统一化:写猫总是写猫是捕鼠能手,写做好事总是拾金不昧,写父母总是写他们怎样关心自己。
立意标准化:写一件事不会写一件做错的事,写游记就要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写我们的校园就应该是反映校园的美。
表达模式化:开头结尾大同小异,三段论,甚至用词都用一样。
作文之所以会模式化与教师的指导有关,粗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教师未能开拓学生的取材思路,课堂中的取材作文,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写什么”大多来自广阔的生活空间,指导“怎么写”多在狭窄的课堂中,“有什么”在先,“怎么写”在后,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无法即时联系,再则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而学生作文时只好捏造事实,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了。
②教师未能引导学生我笔写我思,总喜欢“请君入瓮”的教学方法。教师指导时先拟提纲,再定中心,然后让学生填写内容。学生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还习惯于依据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为此,使学生用自己的嘴巴说老师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老师的感受。
③教师在作文指导上,盛行机械地仿写范文,背诵现成文章,致使学生在表达上“依葫芦画瓢”。从模仿到创作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机械的模仿,“学别人的文章说别人的话”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容易造成鹦鹉学舌的局面。
怎样避免中年级学生命题作文模式化现象呢?培养和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一)同一题目,取不同的材
由于学生对生活中原有感知的事物,随着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除了印象特别深刻的以外,其他的将会日趋模糊、淡忘、消失。要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而不雷同,就应该开拓其取材思路。
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学会了——”这个题目时,通过引导,让学生知道家里的事可以写,学校的事可以写,劳动方面的可以写,学习方面的也可以写。同一方面也可以选不同的内容来写。如:从体育方面想到跳绳、打乒乓球、踢足球、下军棋等;从节日中想到吹气球、包饺子、包粽子等;从不同的季节中想到游泳、做冰棒、堆雪人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的方位,使文章有不同的内容。
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给学生取材方法的同时,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联想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想、想象思维等。教师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写出不同的作文,是不无裨益的。
(二)同一活动,立不同的意
对于写游览、参观一类的文章,学生往往容易跳进某种模式,习惯于记叙游览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景,给人以千人一面的感觉。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确立中心。因为不同的中心可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写作,文章就富有个性。例如学生在游了东方山后,教师指导习作时,先从确立不同的中心入手,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确立了以下几个中心。
活动 材料 中心
登山途中看到赏心悦目的景物 热爱大自然或对家乡的赞美
登山途中的感受 做任何事要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的努力。
登山途中的好人好事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即使是同一活动,同一材料,因立意不同,文章也各具风采。如教师指导秋游东方山时,要求学生抓住登山途中看到的某一景物去细微描述,不仅要写外在的美,还要写内在的美。
活动 登山途中看到的景物 中心
松柏依然苍翠 要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田野美丽如画 赞美五彩缤纷的秋天
果园里果实累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学生把游东方山这一活动作为思维对象,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景物,经过分析、推理得出不同的思维结果。古人说:“情动而辞发”,不同的思想感情也就表达了不同的中心思想,带着感情投入写作,写作也就各具特色了。
(三)同一内容,用不同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主张学生的作文“先求平实,后求文采”。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不能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只要求学生在语句通顺的基础上尽量用上不同的句式,或者启发他的改变一下思考的角度,就能写出不同的话。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教师指导写话时,可选用不同类型的句式来表情达意。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表达形式各异且效果也不同。例如,“一个同学来迟了”。可以表达:①你来迟了。②啊哟,你怎么来得这么晚。③你有什么重要的事?④你来得太早了吧。⑤你这个人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再晚来一步就看不见我了。不同的思维形式就把不同的思维内容表达出来了。
针对学生开头雷同的情况,在指导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于模仿,发展自己理解、表达事物的能力,写出不同形式的开头。例如,同样写运动会内容的,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几种开头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并让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学生就可以写出不同的开头,可以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当开头;也可以截取运动会上最精彩的镜头;还可以采用回忆的方式开头等等。这样,既能使学生由机械仿写转向灵活仿写,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同样,结尾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首尾呼应法、启发式结尾法,言尽而意无穷结尾法等等。
总之,在命题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一事多作的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作文能力,又能使学生走出作文模式化的误区。

阅读全文

与沈大安讲座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新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