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一道案例分析题求答案!!
张老师的做法主要是没有把数学生活化。纯粹是传授知识,但是学生并不理解,因回为太抽象。李老师的做答法,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由具体到抽象,培养了学生抽象概况的能力,教师设计的巧妙,学生学的容易,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实例,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也就达到了“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㈡ 小学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怎么找答题点
材料分析题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题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会考查两道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通过材料分析题,考官不仅可以了解考生教育理论水平如何,还可以了解考生是否能够把教育理论应用与教育实践,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一、材料分析题可能涉及到的教育理论
1.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中常用的理论包括三大类。一类是课堂教学类,运用到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教学行为等以及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这些理论可以用于分析一些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习的案例,着重分析这些案例中教师的做法遵循了哪些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有哪些可取之处等。还可以用于分析一些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观点、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案例,着重分析这些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些教育理念。
第二类是学生德育类,运用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分析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案例。这类案例同样分为教师遵循德育原则的情况和教师违背遵循德育原则的情况,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析。
第三类是教师职业道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还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
2.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中常用的有两个,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常常用于分析一些学习困难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他们可能由于低级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没有产生学习这一高级层次的需求,所以教师、家长、同学等应该相互配合帮助这名学生满足低级的需求,从而使他产生学习需求。
另外一个常用的心理学理论是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这一理论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不够,而不应该归结为运气不好或者能力不高。这一理论还启示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和指标。
二、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既然材料分析题考查的是应用教育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时候切忌只大而空地说理论或没有理论高度地就材料说材料。答题时,既要应用教育理论,把运用到的教育理论解释清楚,又要联系材料,论述清楚教师的哪些做法遵循了教育理念,哪些做法违背了教育理念。
另外,最好采用总——分——总的答题思路。先总述教师的行为是符合还是不符合,是妥当还是不妥当。接着分条进行陈述,应注意先罗列相应知识点,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最后总述教师应有的做法或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怎么做。
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
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
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
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㈣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网络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5的加法”新授课。教材是这样编写的: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那么老师又是怎样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师:算出一共5只,是用什么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现在,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所以该用——加法。
师: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略)
师: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脱口而出)用加法。
(教师想要的方法没出来,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讨论)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这时教材上列举的三种方法,学生只想到“组成”这一种。于是,教师继续引导)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3:心里想的。
生4:5-0=5(这时,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5:4和1组成5。
生6: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方法,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先数几?
生7:先数4。
师:再数几?
生7:再数5。
(至此,“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4+1=?”终于出来了)
【评析】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用了十几分钟。在这当中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为什么不会想到数数的方法?实际上城市的一年级新生几乎100%接受幼儿园教育。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而且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接轨”,他们教孩子用想组成分解的方法来计算加减法,还让学生天天练习。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对10以内的加减法已达到了提取事实的阶段(即脱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数数得到计算结果的阶段。也就是说学生经验中早就淡忘了数数的方法,所以学生想不到数数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呢?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有些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学生在这十几分钟里知识无增,认知水平降低,只有失败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哪个维度来衡量,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功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像前面举的这个例子,当学生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4+1=5,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想出几种就几种,勿强求。接着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笑笑也在学习5以内的加法,可2+3=?他给忘了,你能帮他想办法算出这题的得数吗?然后可设计游戏和一些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来表示?……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把5以内的加减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学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7.[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8.[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㈤ 教师礼仪案例分析题
【案例描述】 冯老师是一位高中的政治老师,在学校工作努力,为人勤俭节约,学校领导对他抱有很 大期望。可是,据笔者高中三年所知,该老师在学生中很不得人心,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他, 甚至常有学生到校长处要求更换教师。他存在哪些问题呢? 冯老师平时穿衣随便,不修边幅, 头发常常油腻腻,衣服经常一个学期一套穿出头,脸上也是常常油光满面。以致如果有一天, 冯老师穿戴整齐,学生的注意力都聚集在当天将有什么大事发生上而不能静心读书。他还喜 欢吃大蒜之类有味儿的食物,和学生讲话经常“带味儿”。上课时,冯老师习惯性懒散地靠 在讲台上,等等。 一篇教育新闻曾报道,一位小学英语女教师人靠衣装,出名靠报道,俨然一个时尚潮人 的派头。
【分析处理】
一、遭遇问题:合适的教师礼仪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上述两个案例表现了两个既然相反的教师形象,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现代教师 在自我定位上、教师正确的礼仪上认识不清,不知道到底何为合适的教师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的统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尊重与友好而共同遵守的 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教师礼仪,是礼仪在教育行业履行职能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教师 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向受教育对象开展教学、育人工作时的有形象化、规范化的正确做法。但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显然没有做到遵守合适的教师礼仪,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直面问题:
教师为何不能遵循正确的教师礼仪?
在接触《师德与教师礼仪》课程之前,笔者一直都不知道教师需要遵循多种教师礼仪规 范,只是觉得有一些老师的行为不好。学习了《师德与教师礼仪》之后才明白,这些都是不 符合师德与教师礼仪的行为表现。教师不能遵循正确的教师礼仪,我认为很大一方面是教师 礼仪的教育工作未能做到位。 再者,一些教师在观念上认为教师礼仪无关紧要,教学效果与外在的教师形象无关,外 在形象邋遢或者时髦不影响学生的学习。 这些原因造成了例如上述两位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注意遵循正确、合适的教师礼仪。
【反思和领悟】
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找出他肖像的镜子”。英国教育家培根说“相貌的 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就是美的诠释。教师礼仪作为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为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能过程中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教育对象的培养要求提 供了依据,教师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礼”,知行合一,才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 在我看来,首先,学校要提高准教师学习的教师礼仪的重视程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的 教育。在教师方面,教师要遵循真诚与自律原则和适度从俗原则,不可与案例中的冯老师一 样随随便便,邋邋遢遢,要求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尊重学生的 同时尊重自己,强化职业道德。也不适宜同那名女教师一样赶潮流,要明确角色定位,注意 形象效应,在着装上要求能体现教师特色。 当然,教师礼仪不仅包括着装方面,而且包括言谈举止等方方面面。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合格的教师礼仪要做到以下六点:
一、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
二、谦和有礼、尊重家长;
三、关心同志、礼貌待人;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五、举止大方、仪表端庄;
六、说话和气、语言文明。
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必 须遵守这些规范,这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对自己和他人尊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