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什么为重点
做法是“学规范”、“重养成”、“树典型”。“学规范”就是学习国家正式颁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省、市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明确要求;“重养成”就是开展以“铸师魂、树形象”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以改革师生关系为切入点,让教师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如每年都要开展的师生关系讲座,“三育人”经验交流活动等,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亲历亲为,感悟体会;“树典型”就是要在全校树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的人和事,马丽华、唐凤莉分别被评为市、区师德标兵,我们更是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培养“德师”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作为新课程培训的重要任务。 (二)、抓在岗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和平等的社会、推进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日益加速的社会、需要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它除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外,还需培养的人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有效的表达自我的能力,具有自我延伸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讲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并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因此,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显然是不行的。
1、抓教育思想的“刷新” 新课程培训,首先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与观点,它的外延十分丰富,其核心内涵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教师活动的水平和效果。近几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听一听”、“坐下来议一议”的办法,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刷新”。我们多次派教师到省内外学习参加培训班、先后请专家学者到我校作专题报告。 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分专题进行讲座,如“什么是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需要什么样的观念”等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又分教研组进行研讨式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教师基本树立了“五个观点”,即: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着眼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课程观;人人能成才的多样化人才观。我们还大量购进教育理论书刊以供教师学习参考开阔视野。 2、抓知识结构的拓展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表层的专业知识,二是中间层面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三是深层的方法论知识。我们对全校专任教师进行摸底排队,分类分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第一,积极支持教师学历达标。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进修,并且在经济上给予倾斜和照顾,近5年来,已有30多人通过函授和脱产进修达到了要求的学历。目前我校专业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超学历的教师达70%以上。 第二,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层进修。要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仅有表层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需了解和熟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等一般知识,这样就有利于教师在学科对比中,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各学科的整体发展,并使教师能适应教育教学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有6名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研究生课程,目前已有2人毕业或获硕士学位。 第三,选派教师参加全国高层次的研讨会,仅今年一年,我校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研讨会或到外地参观学习就达8人次。 3、抓能力结构的激活 能力是指教师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在活动中体现又在活动中发展的。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激活教师的能力结构,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围绕四个专题(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进行研讨,以提高教学能力。面对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和新的课
程计划的实施,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显得越发重要。学校专门组织了“我与新课程”的专题讲座,并要求教师积极投身新一轮的课改实践,特别是抓好“研究性学习”和校本科的开发和实践。教师们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改革专家组成员傅道春教授所说的那样:“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4、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靠近。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关系到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我们充分认识到在这场深刻革命中教师的作用,从1999年开始起,我们就制定了我校教师现代技术教育的培训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使50岁以下的男教师,45岁以下的女教师60%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根据这一总体规划,我们采取了开放式培养方式。针对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的实际,进行基础操作和一般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通过培训,百分之百教师通过区中级计算机考核。部分教师可以做多媒体课件,并在实践中使用。 当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还有多种渠道,而且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因此,要加大力度,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转载自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 张汝利
『贰』 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教育观念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一、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其次,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和责权的主体。再次,要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行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二、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主要体现在 “仁爱”,一个教师应该用心去教书,在教书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因此,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新的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不断的发展、完善,新一代的教育方法也不断更新。那么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掌握宽厚渊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了解现代化的科技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态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当中,培养自己把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理论真正发挥作用。在教育中勇于探索,创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听我们的课觉得有趣、有味,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达到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
四、得体的言行,高尚的情操
小学生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言行的细节问题,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
『叁』 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大题应该背哪些,感觉知识点太多了。求解答
1、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以下方面:
(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考点:学制、学制建立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2、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遗传与人的发展、环境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答: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1)双轨学制: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以英国为典型代表;
(2)单轨学制:从小学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
(3)分支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它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以苏联为代表。
考点:建立学制的依据、现代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5)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6)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7)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考点:想象的概念、想象的加工方式、想象的功能、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5、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其中“学生为本”包括:
①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
②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
③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考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建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要求、师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理解与认识教师的职业、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6、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生理的差异。比如身高、体重、内脏、肌肉、机能等方面的差异。
(2)心理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①认知上的差异,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②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差异;
③个性心理差异,比如需要兴趣和动机的个性倾向性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差异。
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具体包括五大类:
(1)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住所等;
(2)安全需要。需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考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8、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答: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有: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考点: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文化特征、学校文化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
9、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答: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
(1)知觉的整体性。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2)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
(3)知觉的选择性。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4)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考点:感知觉的概念、感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感觉的规律、知觉的规律、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10、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答: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3)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
考点: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11、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育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考点: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2、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答:依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的措施包括: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
13、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答: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考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途径、心理辅导的原则、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4、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
(1)信息保存的时间很短,最多不超过一分钟;
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为7;
(3)短时记忆是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一个过渡阶段;
(4)主要采用的编码方式是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
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
1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关系;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考点: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16、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答: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1)确定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4)形成班级良好的舆论和班风。
考点: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模式、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的领导方式、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17、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自我中心;符号功能;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泛灵;没有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主要特征: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运算必须具有物体的支持,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考;理解原则和规则,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主要特征:抽象逻辑思维能够进行假设、推理、反思;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考点: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品德的培养方法
18、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答:
(1)所谓自我效能是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对某一些特定工作或事物,经过多次成败的历练后,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这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2)它的功能有: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②影响人们努力的程度、坚持性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③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考点: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勒温的期待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目标理论
19、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
考点: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分类、识记的规律、保持的规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种类、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
20、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答: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首先把环境影响引向认知,在情绪问题上提出了评价的概念。把生理激活从自主神经系统推向大脑皮层,同时把认知评价与外周生理反馈结合起来,该学说主张:
(1)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质水平上的评价过程。
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是以评价概念为依据的。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价—情绪。评价是一个对知觉进行补充的过程,使得个体产生一种做某种反应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足够强烈,就被称为情绪。
(2)情绪产生于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
阿诺德认为从刺激到评价再到情绪产生的这个过程,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产生的最重要条件。依据评价的结果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如恐惧、愤怒、厌恶等。
考点: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学说
2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考点: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2、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要求如下: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考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作业布置的形式、学生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23、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答: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把造成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考点:自我防御机制
24、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答: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下:
(1)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①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②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考点:注意的基本特征、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中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25、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教育。原因是: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遗传与人的发展、环境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6、简述美育培养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具有重大意义:
(1)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考点:德育的功能、学校德育的内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
27、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
(1)在维果斯基看来,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发展有四个主要表现: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了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独立完成任务。
考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28、简述动作技能的培养途径。
答:动作技能的培养途径如下: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安德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阶段模型、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29、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答: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其主要特点有:
(1)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学生本位、经验本位;
(2)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考点:课程类型及特点、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目标取向分类、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30、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进行自我修养,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考点: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原则
1、复习时间不够。2、学习太枯燥,学不进去。3、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建议放松心态安心备考,1、可以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出调整。2、可以考虑多种学习模式交叉进行学习,如记忆完了看看视频,刷完题后看看总结。3、了解不同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
备考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可以在安卓手机上找“教师资格证考试助手”,苹果手机找“希赛网”。
视频+真题,省时又省力,应用中还会定期推出最新的备考方面的免费直播课,轻松刷题、看视频,
『肆』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课堂要求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10、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级日志》详细登记,教导处每周查阅核实《班级日志》;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等。
『伍』 教师管理应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教师管理制度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此,我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学校教育法》以及《江西新闻出版学院教师管理规定》为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主要职责
1、教师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2、教师应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学风尚进行教学,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教师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要积极参加学院和现代艺术设计系教研室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严格执行学院和现代艺术设计系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教学文件,遵守教学纪律,做到治学严谨,教风端正。
4、教师应积极参加学院和系组织的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特别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并努力在本专业、本课程的研究或教学上有所创新。
5、教师在工作中要服从分配,勇挑重担。教学工作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我系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系科的教学工作上,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讲课,提高教学质量,业余时间应主要用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学期在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或调查研究总结报告,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6、教师应负责课堂教学和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应主动与所属系、教研室的负责人等交流教学信息,共同解决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7、教师须认真履行与自己职称相应的职责,并按照学院和系有关规定接受工作考核与教学评价。
二、教师工作基本要求
1、在学院教务处的领导下,我系教师实行院、系的双重管理制度。系要热情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为他们参加培训、备课、授课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也要积极配合系所属教研室的管理,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和义务。
2、教学基本规范
(一)编制授课计划:
每学期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结合专业实际,认真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对课堂讲演、习题课、多媒体课、复习、考试、机动等,做精心的安排,填写学期授课计划表、学期授课计划说明,以及制订学期授课进度表,(实习课教师填写实习课授课计划表、学期实习授课计划说明和学期实习授课进度计划表),一式三份。给院教研处审核、批准。
批准后的授课计划不能随意改变,如须作局部调整时,需经系相关负责人同意,如有较大调整,必须报由系、院教研室签署意见后,经批准后才能执行。
系、院教务处有权随时检查系任课教师的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教师应认真汇报。
教材的选用和讲义的审定,经系办与院相关负责人讨论后,系办批准报院教务处。
(二)备课与编写教案:
1、备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除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外,还应全面了解学生,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备课必须熟练掌握几个基本环节:
(1)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好教学内容。
(2)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
(3)全面了解学生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4)编写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
2、备课以个人钻研为主,教师在自备的基础上,应参加教研室定期组织的集体研究活动(每月一次),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抓住关键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交流经验。
3、在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写出教案才能上课,严禁无教案上课,教案要反映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课的类型、实施的步骤和方法等。教案根据教学经验和熟练程度不同可详可略,但要系统、明确、实用。
4、教师要提前二周写好教案。教师教案必须随时接受教学管理部门的检查。
5、中、高级职称教师有责任指导新教师备课,新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三)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按下列要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确保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2、教师必须按课程表的安排上课,并按时上、下课。因故需要调课时,必须经系或院教务处同意,提前将课程协调妥当。
3、上课前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案内容,并提前做检查工作,准时进入教室。
4、教师要按预定的教案授课,保证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不得拖课或提前下课,不应随意变更进度、改变教学内容。
5、教师上课应做到仪表庄重、教态自然、语言文明。教师应检查学生人数,做好考勤记录,然后才开始讲授。
6、课堂教学可采用讲授课、习题课、多媒体课等各种形式。教师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要坚持课堂教学环节即复习旧课与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教师要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勇于改进和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教师授课必须力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板书整齐,概念明确,重点突出,不要照本宣科;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讲课效果。要提倡教学相长,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8、教师要坚持互相听课制度,按院教务处的规定互相观摩和上公开课,并通过评议,交流经验,共同进步。教师应欢迎其他教师和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的听课。听课后必须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和课堂教学评价表并交教务处存档。
9、多媒体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上课时,课前以及课后注意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向系办公室和院教务处汇报。
10、要注意抓好实习教学的四个环节,即: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等,不断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
(四)课外作业与辅导:
1、任课教师必须按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合理、恰当地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应在授课计划内注明以便审查),布置作业时应把作业的目的、要求、完成的时间向学生交代清楚。
2、作业题要注意选择典型性和代表性;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中。
3、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准确、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对批改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评。没有特殊的理由,应全批全改,评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4、任课教师要负起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和答疑的责任,要做到满腔热忱,认真负责;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形式多样,注重实效;耐心启发,积极引导。特别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5、教师辅导要有计划,可以利用课余或由教学办安排在自修课进行,辅导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全班参加,也可以个别或部分同学参加。考试复习时要按课表对学生进行辅导。
(五)教师期末要按时上缴教学总结和学生手册。
三、奖励与处分
1、对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学生指导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和教学任务饱满、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经评定,给予相应奖励。具体奖励措施见学院的教师奖励制度。
2、教师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学院及系规章制度的,将进行严肃处理并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
(1)凡在教学过程中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等违法乱纪、影响教师形象,经教育后不改的,参考学院的相关制度给予相应惩罚。
(2)经教学检查或学生与同行教师反映教学效果差的任课教师,必须在限期内改进,否则暂停任课资格直至调离教学岗位。
(3)教师违反教学纪律的行为,上课迟到、提前下课,作业批改不认真或随意不批改,均以教学事故论处。凡在教学过程中旷教,以严重教学事故论处。
(4)凡由于主观原因,教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相应扣其教学工作量。
3、对教师的鉴定、业务考核、奖励、处分等均归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
『陆』 小学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有何思路
第一,教学经验不足
第二,不能很好融入学生,让学生产生惧怕感
第三,有些教师看起来很简单的方法,学生可能接受不了
第四,很能会觉得小学教学内容枯燥,简单
『柒』 求15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的重点整理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国考报名已结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各位考生需要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去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当中。为此,中公教师资格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各章节的重要考点、难以程度及出题方向,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章 教育基础】
重要程度:占总比19%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高频考点】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题
【第二章 学生指导】
重要程度:第二、三章 占总比31%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于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发展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相关知识,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有关活动。【高频考点】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
【第三章 班级管理】
重要程度:第二章+第三章 占总比31%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知识,能够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高频考点】
出题方向: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
【第四章 学科知识】
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 占总比50%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高频考点】
出题方向:单选、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题
【第五章 教学设计】
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 占总比50%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高频考点】
出题方向:单选、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题
【第六章 教学实施】
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 占总比50%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教学组织、实施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高频考点】
出题方向:单选、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题
【第七章 教学评价】
重要程度:第四、五、六、七章 占总比50%
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高频考点】
『捌』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
第一章素质教育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简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第八次改革,2001年开始)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情感)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知*识*点*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三种)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知★识★点★,新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核心价值的取向是什么,三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渊源古而有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马克思注意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注意: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不是劳动)
2,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况,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实施的培养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成。
(★知★识★点★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通常被当做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相互统一二,学生的本质特征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1,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即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观能动性。★★★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身体、心理)——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三,以人为本★★★★★1,内涵、定义
A,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
B,在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了学生的一切C,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B,学生是独特的人——差异性
C,学生是具体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3,以人为本,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A,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中职访谈)B,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无差等)
C,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班集体(恰当的评价)D,要公正客观的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法官)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意: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
学生观的简答题答题思路: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听取、采纳学生的意见。3,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不一刀切,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注意:理论+从材料中哪句话看出来的,稍作分析。
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
所谓的“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B,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方法、理念等)职业。
有目的的培养人才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教无定法)2,连续性、广延性(时间、空间)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三,现代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单一到多元转变)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国、地、校)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四、教师专业发展1,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机构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职前教育
B,新教师入职辅导C,在职培训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E,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知★识★点★什么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观
一,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1,教育法的内涵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由国家权利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狭义的教育法则专指由国家权利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2,教育法的特点A,主体的复杂性
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学校和几乎每个家庭公民都是教育法调整的对象。B,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调整的对象;调整的关系;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解读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立法基础:
A,理论基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理论B,立法依据——《宪法》
C,实践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立法宗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