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部本小学语文教学研讨

部本小学语文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21-01-19 03:52:43

A. 教研组长发言稿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怎样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实验小学参加我校语文“校本教研”的研讨活动,同时更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对我校的教研活动给予热情的关注和指导。今天参加活动的有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来宾。感谢市小语会给了我校一次向诸位专家、老师学习请教的机会。今天的活动安排已在各位老师进门的时候发放给大家了。我们的活动准时开始。现在请授课老师和孩子们做准备。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汇报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来介绍一下我校的校园网站,汇报时,您可以边听边查阅我校的教研信息。
2002年,随着新教学楼的竣工,我校的软硬件各个方面都逐步到位了。目前,我校学生用机、教室教学用机、教师办公用机共323台,并达到百兆到桌面。
本校校园网站已开办近3年之久,为校领导的行政命令发布、上下级思想交流、教师办公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平台。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校校园网站的首页。通过导航栏,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我校网站的构成:有学校概况、学校管理、教师天地、学生园地、党团生活、大队部、政策咨询、留言簿和资源库。同时,校园网站还为我校教师提供FTP,E——mail,VOD视频点播等服务。
今天,我们是将实验小学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思考、探索和一些尝试以及困惑坦诚地置于各位老师的面前,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里,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课改实验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很多学校都已在实施和研究,也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我们在这里不揣浅陋,就是想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校的语文老师搭建一个对话、展示、提升的平台,在各位富有经验的专家老师的指点帮助下,以这次活动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我校向学习型、科研型、实践型、总结型的教研组织再迈进一步。
自2001年秋季课程改革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启动至今,已历经了四个年头。我校也同新课程一起走上了一条探索之路,老师们在这条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试图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拓宽教学内容,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力求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新课堂问题多,困惑多,矛盾多,因此,以往教师孤军奋战的教学研究方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课堂。在我们倡导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校也在不断修正学校的教研方式,同许多学校一样,我们将我校的教研视角定位在群研上。群研在我校是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一个操作层面。2003年6月,我校进行了首次校本培训,当时,张平主任、李晨红老师等专家做了切合教学实际又具指导意义的理念的引领,令我校的老师受益匪浅。
其实,实验小学的群研工作历时已久了。这些年来,我校的语文教研在校领导的关注和天山区教研室、乌市教研中心、自治区教科所以及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自治区继续教育处等各级领导的专业指导下,本着扎扎实实搞教学的精神,特别重视加强教研组内的群体学习和教学研究课的交流。这几年,在前一任主任梁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一直坚持教研组隔周学习的制度(本学期改为一周一次的教研组群体学习)。在教导处的指导监督下,各组老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理论学习,这样是着眼于培养每位教师做思考型、反思型的教师。同时,我校注重在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学研究课的实施,特别是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有幸承担了自治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在教研专题探索的驱动下,我校紧抓各教研组的组内研究课的课堂实践工作。为了让教师尽快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验最初的两年里,我校各教研组每位老师每学期上组内研究课达2——3节(每次上课前上报学校,通知各科老师听课)。同时,教导处非常重视教师课后自我反思能力的训练,写教学反思是我校的教研制度。其间,我校每学期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校级教研活动(如校本培训,教师间的教学比武,家长开放日活动、青蓝工程等),充分发掘校内有潜力的教师,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理论引领下的较为夯实的课堂实践,使得我校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的教研目的。
在这样的积淀下,我校语文教研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科研特色: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立足基层教研组,实抓群研工作,教研组工作求真、求实、求活,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尝试走班、集体评课” 的群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B.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主题有哪些

主题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环节:

确立主题,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讨。

C.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学语文教研专题活动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特色教研核心是“特色”二字,所有教研活动均落实在“特色”上。学校应形成“特色”氛围:“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我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研活动——
1、“做课”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名师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优秀教师评比课”、“骨干教师献艺课”、“学习汇报课”、“识字写字教学研讨课”、“阅读教学研讨课”、“作文教学研讨课”、“城乡教师互动课”、“兄弟学校教师互动课”、“学习汇报课”、“读书会”等“做课”活动。
2、专题教研活动
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复习专题研讨、识字写字专题教研、古诗文阅读专题教研、作文教学专题教研、阅读教学专题讲座、集体探讨教研课例、新教师展示课后的交流、研究课题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校本研修活动
开展校本教研、“城乡联动,乡镇联片”活动。
4、苦练基本功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案例分析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特长展示等活动。
5、“语文沙龙”活动
开展学生语文沙龙活动,如:拼音过关、听写过关、书法过关、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阅读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现场作文竞赛、积累竞赛、古诗文诵读、科学小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活动。
当然,究竟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活动,还必须结合学校与班级学生实际,整合教研组力量,发挥教学之长,优化个人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

D.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现结合主题式校本教研的过程,梳理如下。
主题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环节:确立主题,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讨。
一定要真正地扎实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主题式校本教研,坚决杜绝临时找个主题,临时准备节课,应付检查。应付检查与真实的按五大环节进行是明显不同的,是应付不来的。
一、确立主题。
主题,按要求,应该是从实践中来,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是我们近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把它确立为本轮教研活动的主题。但是,这样操作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是,有的主题确立后,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不当、不精,会导致后续环节质量低下。怎么办?我们可以由学习材料确定主题。我们手头现有或能够收集的学习材料中,精选出有水平、与修订版课标理念一致、能指导教学的材料,从这个学习材料中筛选出一个主题。这样,就能解决理论水平的问题。
主题还要具体,针对性强,忌大而空。九个单位的主题分别为:
1、“以读促悟,提高语文素养”(张市小学)。“语文素养”,概念太大,内涵太丰富,它包含了语文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习惯、积累、态度……不是一节课、一种方法、一次活动能够解决的。可改为“以读促悟,悟情(感情)悟形(人物形象)”——适合文学作品阅读。
2、“低年级朗读指导”(大南头小学)。这个主题很具体,操作性很强。如果改为“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策略”会更好。
3、“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容城小学)。很实际,容易出点成果。
4、“依托文本,展开想象”(四庄小学)。实际,具体。
5、“抓语段,悟全篇”(仇小王小学)。“段”,主要对结构而非内容思想产生作用。可改为“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6、“咀嚼语言,共鸣情感”(王村小学)。非常好。
7、“读写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段庄小学)。很好。
8、“以训练点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博奥小学部)。“训练点”,什么的训练点?指向不明。可改为“语言训练点”。
9、某个单位没有主题。
二、集体学习
现实中的“集体学习”,很成问题,有的没学,有的流于形式。要找个时间,集中人员,真正学一学。组长念一念,组员记一记、议一议。切忌把学习材料复印后发给老师们自由誊抄,那样很难有什么收获。
学习内容有两部分组成:修订版课标中的相关表述;收集来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一定要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整轮教研活动的质量。不学习,无论怎样教研,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学习,才能提高。
三、集体备课
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的原因,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集体备课变成了独角戏。这样做,就降低了活动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且,不利于同伴互助时的发言。要人人参与,发挥集体智慧。
四、课堂教学
观察我们的课堂,有两点突出的问题。
1、略读与精读不分。
有两节课讲的是略读课文,四上《火烧云》和六上《中华少年》。《火烧云》成了精读的浓缩版;《中华少年》则需要两课时,彻底的精读教学。虽然,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尽量还是要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精读是精读,略读是略读。把略读上成精读,真正的原因,我想,还是不明白二者的区别。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何以需提纲挈领?惟恐学生对于当前的书籍文章摸不到门径,辨不清路向,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何以不必纤屑不遗?因为这一套功夫在精读方面已经训练过了,照理说,该能应用于任何时候的阅读;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候应用,正是练习的好机会。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汪潮教授也有个形象的比喻:“精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习题。”
崔峦先生也在很多场合说过略读课文的教法:略读课文,要粗知大意。学生要独立阅读,自读自得,整体把握。可采用几遍读的方式:一读解决字词,互相交流;二读明白大致内容,要准确概括;三读就是重点读,抓感兴趣的部分读,交流收获体会,或内容或写法。
2、有的阅读教学,还是以内容分析为主。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做了三件事:
1、逐段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深入理解内容体验情感以前的朗读指导,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2、哪里写父亲了不起,找出来,读。
3、哪里写儿子了不起,找出来,读。
这是比较典型的“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
怎样响应崔峦先生的号召,“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呢?或者说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呢?我们不妨看看河北省教科所李学红主任的主张:
1、教学重点要突出,一课一得。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可以上成朗读欣赏课,
语言品析鉴赏课,比较阅读课,讨论交流课(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价值观探讨),阅读、写作方法指导课(如何质疑、如何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写文章),读书方法指导课(如何读懂一本书),阅读、写作实践课等。
2、以《开国大典》为例,释题导入,引出“大典”—整体感知,初识“大典”—重点研读,感受“大典”—课堂总结,铭记“大典”——教课文;布置写作:学校秋季运动会—学习《开国大典》,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比较学习:感知场面描写的方法—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史实”——教语文,写作方法指导课。
另外,我们的课堂,要体现修订版课标的理念,要重视两点: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多围绕“语言文字” 做文章。
2、“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五、课后主题研讨
这个环节,问题最严重,主要表现在主题形同虚设,大多数发言没有围绕主题进行。
(一)、主持人开场白
需要四点内容,礼节性用语,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主题,主题是什么,本次活动的流程简介。
(二)、作课人反思
两块内容,第一块(简要介绍):教材简介,根据……主题,我制定……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第二块(详细说明):针对主题,成功与不足之处,原因,措施。
(三)、同伴互助
要针对主题发言,先肯定成功之处,再指出不足与改进建议。与主题无关的少说甚至不说。可以结合刚刚观察的课堂发言,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经历发言。举几个例子:
1、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这样发言:结合点选择在哪里,是否恰当,用了什么方法,训练了哪种能力,效果怎么样……
2、咀嚼语言,共鸣情感。可以:咀嚼了什么语言,用了什么方法(参考替换、比较、删除等),体验到什么情感……
3、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策略。可以:什么时机指导,什么方法形式指导、评价,效果怎样……
(四)、专业引领
校长或其他校级业务领导进行,要有明显的理论高度。可以提前准备出来,也可根据老师们的发言,适时调整。
(五)、主持人总结
达成的共识有哪些,还有什么异议。

E. 怎样进行文本解读——《小学语文教师》的群研讨

“文本解读一个基点——基于文体特征;三个台阶:得意——写的是什么;得言——怎么写的;得趣——写得怎么样。三个关注:关注编者目所编的意图;关注教师所得的高度和精度;关注学生能得之路径和难度”这是江苏南通的范崚瑱老师在今天刚刚结束的《小学语文教师》群研讨中的发言。 为什么要进行文本解读?怎样进行文本解读?总结如下: ——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前提。正确的、深刻的文本解读是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的基础。缺少了有深度、有厚度的文本解读,教学必将流于泛泛,课堂必然低效。 我听过一节《知了学飞》,在那堂课上,知了成了十足的反面教材。 后来,跟一个老师备《知了学飞》,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从文本的每一个部分,抓住对知了的描写,揣摩知了的心理,这样定位:学飞前的知了是有目标的,好学的;学飞时的知了是不耐烦的、怕艰苦、不虚心的;学飞后的知了是懊悔的。这样的知了的形象是立体的,在对寓意的理解上,学生也就能够很自然地想到只有目标,缺少扎实的努力,收获的也必将不够圆满这样的寓意了。 听《知了学飞》,备《知了学飞》,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深度的文本解读,真的是前提和基础。抓的关键在哪里?两点,一是知了的心路历程,一是关键词句。文本解读的抓手—— 一是全篇;二是细节。全篇是通篇的通览性的,是从整体上把握。细节是词句段的细细品咂,是品词析句似的。 如何进行文本解读? 很多课堂看到的就是教师一个人的主角式表演。必须要看从一个文本,老师扎扎实实带给了孩子们什么。 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这样的语言典范、优美、蕴涵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到。对于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教师应该设计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将课文语言逐渐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我们常常惊叹于名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孰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来源于课外的功夫:来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教师独到的教材解读,来源于教师精心的教学预设……我们追求精彩的生成,但不可忽视精心的预设,必须在备课上花功夫,尤其是要在解读教材上下力气。 薛发根老师说:“我以为教材(文本)必须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 我觉得文本指向就该兼顾全面——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全方位的,虽然我们不能凭借一篇课文完成所有的训练目标。你的教学指向内容,那你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作者的写作背景、编者的单元主题;你的教学指向表达,那你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能够更多关注的是作者 文本解读,个人观点,要循着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来解读。 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得到了什么——结合课标的要求,在“语文素养”的范畴内,扎实地给了孩子怎样的训练。具体来说就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当然,有侧重,有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也倡导“一课一得”。 所以,老师通过阅读要尽可能早一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达成一致,这样益于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 有些时候,既要“作者不必有,读者不必没有”,有时候有忌主观臆测。关键是“真实、朴实”地进行教学,学生“扎实”地学有所得。 文本解读要遵照文体的特点。小学主要的文体也就几种吧?——记叙文侧重写人的,如《渡河少年》;侧重写事的,如《向狼借路》;侧重写活动的,如《赛龙舟》;侧重写景的,如《黄山奇石》《香山的红叶》《船过三峡》。还有就是说明文,如《长城》。再就是古诗文、神话故事类、寓言类了。 其实很多文章原本是作者自然的情感流露,不是非要告诉别人什么道理。教材解读时不和思想品德教育挂钩,也是在还原本文的真实性,引导学生更多地感受文章真实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懂得习作的特点就是要真实,说真话抒真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文本要传递的或读着体悟到的所谓的“道理”,原本就是因为个人的关注点的不同,会有所不同,这才是科学的,才是符合人的个体特点的。但是因为我们的考试的指挥棒的制约,像中考、高考都规定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才使得我们的老师比较多地硬性地求一致,给学生所谓的“思想教育”“道理”等等。这个很无奈的。咱们教学也无奈地要两条腿对待——一条看考试要求,一条看学生自主发展。但课堂上要是不关注这个问题,我觉得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来说,难免有缺憾。先解读文体特点。在文体特点基础上再定位某篇文本的解读要点。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解读——写什么?科学知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写?用诗的语言,激发孩子们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可能不全面) 《春》的课文解读------ 内容:描绘了盎然的春景,表达了轻快的愉悦。形式:活泼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遣词造句……)核心价值:散文的情感美与形式美如何和谐统一?( 敬请指正) 每一种文体,像儿童诗、散文等,只是一个大体的分类,在儿童诗中,有更细的分类,比如抒情儿童诗、科普儿童诗、童话儿童诗、寓言儿童诗、故事儿童诗……这些都有儿童诗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小诗,浅显易懂,趣味、生动,根本不需要深解,只是要把握住诗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对大自然的奇妙产生兴趣,对诗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了解并尝试写一两句,我觉得就可以了。

F. 怎么开展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比较有创意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研教改”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他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教研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工作,语文教研活动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为此,学校借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强劲东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努力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小学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研工作。
一、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课程背景下的老师,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变成不断充溢的一桶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我校提出了各学科组定期学习的要求:
1、分散学习。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校倡导“理论先行,实践结合”的理念,学校为老师们订阅了相关的教学资料,鼓励老师订阅相关的教育书刊,力争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集中学习。每周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是我们语文组集中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是本校学科带头人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主讲人准备的也很充分,其他成员也在认真的进行学习笔记的摘抄。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各种进修、培训活动,让老师接触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训学习的老师回到学校后,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梳理,然后形成书面材料,再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二次培训,以进一步开阔广大教师的视野。
二、立足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调动学生的能力,有驾驭课堂的机智。为了让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努力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校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坚持组织老师开展“公开课”活动。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上课听课活动,让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十二节。要求上课的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好课;要求听课的老师按时到位,认真做好听课记录。通过组织这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得到发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说课、评课、反思、总结。
2、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即开展校内“同级教师同上一堂课”的活动,同级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上一堂课,引发几位教师教学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师的钻研教材和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年级段同学科教师教研。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组一个办公室,这样同级教师在一起办公的时间又比较集中,随时都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状况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4、积极开展“评课”活动。在有公开课的一周,同级三位教师上完公开课之后,我们组就及时的进行评课,在评课这一环节,首先,上课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及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然后,听课的老师要积极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发现这节课的亮点,更多的是指出这节课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议,交流中,大家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对一堂课进行更全面的构思,设计、认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让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老师都能从课中受到启发,获得一些进步。
5、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切实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加强“推门听课”力度。近几年来,我校将推门听课落到实处。校委会成员分组、分级进行不定时的推门听课,让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能做到准备充 分,落实到位,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艺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7、本学期我校要加强校际交流,向兄弟学校加大学习交流的力度,多听优质课,示范课,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1、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三课外活动时间为课外阅读时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古诗文朗诵小组,写作小组等。
3、适当组织了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自己动手办手抄报,学校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汉字听写比赛等等。 四、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狠抓落实,不走过场,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五、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总之,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有可取之处,当然也有许多不尽之处,这要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灵活处理,并随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取得联系,随时关注教育信息,与时俱进,让我校教研取得更好的成效。

G.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主题有哪些

主题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环节:

确立主题,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讨。

一、确立主题。

主题,按要求,应该是从实践中来,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是我们近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把它确立为本轮教研活动的主题。

二、集体学习

现实中的“集体学习”,很成问题,有的没学,有的流于形式。要找个时间,集中人员,真正学一学。组长念一念,组员记一记、议一议。切忌把学习材料复印后发给老师们自由誊抄,那样很难有什么收获。

三、集体备课

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的原因,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集体备课变成了独角戏。这样做,就降低了活动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且,不利于同伴互助时的发言。要人人参与,发挥集体智慧。

四、课堂教学

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称“班级上课制”。

五、课后主题研讨

这个环节,问题最严重,主要表现在主题形同虚设,大多数发言没有围绕主题进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7)部本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扩展阅读

考察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而且,评判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不应该是学校之外的其他主体。

这一点,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说,当学校认为教学研究没有直接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时,他们应该在制度上能够很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并不是否定校外评价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确认校内评价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应该由学校师生自己确认,这一点在制度上应该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为研究而研究、为“装门面”而研究的现象,是与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阅读全文

与部本小学语文教学研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