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生活体验

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生活体验

发布时间:2021-01-15 03:24:21

⑴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一、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⑵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体验式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如何让生活能真实地走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凝聚着多少老师的智慧和关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美丽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情感,感悟道理。体验式学习像生活中的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有趣的活动亲身体验、感悟道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给予关注,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
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感动,触动心灵,所以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我们的品社课堂,引入生活之水,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以及网络资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人间自有真情在》一课时,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给出的唐山地震图片和事例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教材中1976年发生的唐山地震的内容换成学生亲身体验了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个鲜活的教学资源。对于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对1976年唐山地震距离较远,感情淡漠。巧用资源,选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孩子们都亲身经历了募捐活动,有体验,有感受,易激起情感,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段影片、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照片,一段感人的视频,由总理到普通老人,由成人到儿童,由国内到国际层层渗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不让同学们感悟到大灾有大难,人间有大爱,体验真情。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品德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使之散发德育魅力,绽放成长足迹。
人间有大爱,体验真情。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品德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使之散发德育魅力,绽放成长足迹。
二、获取经验,提高学习实效性
在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中也有灾难》、《当灾害来临时》、《人间自有真情在》、《灾难后的思考》等章节,在学生积累了一定自救自护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更深一层地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对自己以及他人生命负责的意识,逐步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进一步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堂生动并且有实效的品德与社会的主题教育课,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上活品德与社会课,积极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等方面具体而真实的感知,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规范,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所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善于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多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力,多一份判断力。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⑶ 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只有通过联系社会社生活进行教学才能得以实现。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社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内容教育儿童。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都强调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源泉,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春天在那里》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散文《草》的录音,那优美的词句,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陶醉在那诱惑中,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生1说:星期天,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生2说:星期六,我和哥哥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也多了。
生3说:我发现春天小蚂蚁都出来了。
生4说: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5说:春风吹在我的身上真爽,春天真好啊!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体验到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生在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 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上,先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鸡毛键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键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再来谈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比如教《认识好朋友》这一课,可以先安排学生介召自己,再带学生到校园中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鞠个弓,笑嘻嘻呀握握手,……”让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拍手玩游戏,创造一个热烈的气氛,然后再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怎样才能让伙伴们喜欢你?孩子们各抒己见,把游戏中的体会说出来,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和同学相处是要谦让有礼貌,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友爱,交朋友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又如,在上《爱爸爸妈妈》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的时候最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是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一边听交警同志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惹事和建立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观念,实施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构建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堂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总之,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⑷ 如何在品德活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

一、创设多样化的形式 ,调动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尤其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特别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果行为训练过于单一,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与领会新课程观念中所要求的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利用多种形式 , 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 ,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设计《我的手儿巧》时,我先和学生一起认识了“神奇的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再加上游戏“蒙眼摸东西”等,把自己从来没有仔细认识过的小手重新认识了一遍,一下子提起了学生对自己手的认知兴趣;接着,我又组织了一次动手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使用自带工具做个小玩艺儿,如做个小飞机、小陀螺,扎个小草人、拼个拼图等等,通过对认识双手的延伸与深化,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使用工具,体验劳动和创造的快乐,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中活动起来,以培养他们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良好品质。
二、联系实际,感受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下课了,放学啦》的第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从学生身边拍摄的录像 , 通过录像中的片段来层层展开,讨论下课后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然后分组参与编儿歌活动,编好后以组为单位唱一唱、演一演。接着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开展“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回忆下课时“我”在做些什么,“我”做得对吗。当下课铃响时,老师说:“小朋友下课了,你想做什么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老师的这句话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 ,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 , 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 , 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 , 再请特约嘉宾 -- 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 . 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 , 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 , 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四、体验生活过程 , 巩固学习兴趣
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 .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 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 , 而没有真切的感受 ,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 : 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 , 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 , 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 , 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 , 需要我们对残疾人献上爱心!在《春天来了》一课 , 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 , 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去大自然中 , 学生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 , 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 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 ,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 ,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 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 , 体验生活 , 发展能力 , 形成良好的品德。

⑸ 为什么说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发展是经验与问题并存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背景、事件、经历和问题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明白“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向学生的内在需要的转化,使学生构建起面向生活的潜在性或现实性能力。具体说,就是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开放课堂,课堂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现实,与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把握社会,并通过社会生活验证思想品德课所传授的理论、倡导的观念和思想,最终达到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使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源自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事实。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社会性和生活性。
(二)课标的要求
“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
(三)现实的需要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的健康生活。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书本知识、分数是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满腹的书本知识,但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对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酸甜苦辣都有营养,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贴近实际——展现生活
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意味着以人的生活为根基,从而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过于注重未来生活,而“说教”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来建构人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空间为教育提供了范例。因此,思想品德课“生活化”就应当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知行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转变。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一框中,当我讲授到“节水宝典”时无非都是些老套路:循环使用;及时关上水龙头等等,而同学们则提出洗澡关上水龙头,刷牙关上水龙头,不弄脏水就是节约水等等。例如《通向理想之路》中的“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道路,我就选取了残奥会运动员平时刻苦训练的视频材料,这样,更注意从学生生活周围选取事例,学生也易于接受。
(二)联系时政热点——关注生活
时政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都有新闻的产生,假如我们把新闻带入课堂,那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的,具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气息。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这也正是充满朝气、充满求知欲的初中学生所期盼的。而叶圣陶老先生也早就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话,这也鼓励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上,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及时地添加、删减、更换社会生活内容,而链接时政新闻是践行“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之一。
如九年级的课本的“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这一框内容,在讲台湾问题时,我及时地添加了“连战大陆行、宋楚瑜大陆行”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明白了这次“破冰之旅”,缓和了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这些新近的鲜活的时政新闻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理性的分析也与教材中余光中先生的充满感情色彩的《乡愁》一诗形成互补。选取学生听得到、看得见的时政新闻,就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各抒己见——评判生活
生活世界多姿多彩,人们对生活的评判也因人而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评判,情感态度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导引也便落到了实处。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情节,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如早上上学时,要迟到了,可前面的红灯亮了,“闯”还是“不闯”?发现好朋友在抄作业,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去市场退不合适的衣服,老板不承认是他的货,态度恶劣,在公众舆论压力下,好不容易才退掉,结果发现老板多给了钱,要不要还给她?等等这些生活中可能碰上的两难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对话,去碰撞,去寻找真知灼见,去建构认识,久而久之,富有辨别能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道德理性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就激荡生发出来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生活情境中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四)组织参与——探究生活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探究,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
如在《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中,我设计了“情绪天气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就近期感受最深的情绪和当时的情景,画一画脸谱,写一写情绪词语,说一说对自己的影响,体会情绪对人的影响。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情绪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情绪脸谱和一个个熟谙的情绪词语,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大大感性化,情绪对人的影响也便了然于心。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影响活动的开放性教学。当然,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教育,因为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具体性等特点,生活之中还包括各种消极的成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所涉及的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又要符合课标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固然重要,但其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来获取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必须体现课程的教育性,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成为“死教学”,要“清如许”,必须“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生活!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让生活回到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激活我们的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服务于生活,教会我们师生如何品味生活,如何适应生活,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双赢。

⑹ 简述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法之所以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首先,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

2、其次,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活动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最后,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6)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扩展阅读:

教育性公共性原则的理解和认知:

一、依标用本,明确教学目标

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品德,教师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也就是说,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联系儿童的各方面生活,实现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意义的生活。

因此,品德教师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开发课程资源,选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但作为教师的个体,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依标用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用活教材,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品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从国家和社会对儿童品德的基本要求与儿童个体健康发展的要求两者有机结合的高度,对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作出了基本规定,品德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有关内容。

例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明确规定,学生通过学习能“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一内容要求体现了低年级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学习目标。

教师明确了这一目标,既能在低年级教学中自觉、灵活地实现这一目标,克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为承担以育人为主要目标的品德教学的教师,必须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整体目标和年级目标,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心中有目标、胸中有方法。

2、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课程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它有别于其他的德育活动,教材仍然是教师可利用的基本的课程资源。

在如何使用教材上,存在一些偏颇:一是唯教材是用,照搬教材,上课时教师讲教材,学生看教材,教师眼中根本没有学生,上课成了看图说话、看图说文,品德课变成了语文课;

二是随意处理教材,甚至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无目标、无计划,一些需要经过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等才能培养和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简单地用一两次活动代替。

这两种倾向都违反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原则,大大削弱了课程的作用,使教学成为无序的随意活动。

从教师使用的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来看,从选题到内容都很注重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创设了具有儿童特点的教育情景和活动形式,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话题和教学思路。

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中的图例、留白、生活事例、情景对话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都要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怎样体现课程目标的,层层剖析各级目标,弄明白一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都是什么。

通过钻研教材,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好一学期品德教育的基点,定位好教学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认识到,由于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范例,内容相对固定,但是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联系学生实际,找到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品德教师平时应关注儿童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中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寻找教材与儿童已有的结合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

以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材中“平安回家”、“认识好朋友”、“我们的老师真好”、“亲亲大自然”等内容,就需要教师联系本地、本班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判断教材所选取的教学事件与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教材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哪些教材所提供的活动案例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需要重组、替换、重新开发等等。

此外,儿童生活的环境与儿童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品德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学校和成人等方面的资源,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求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品德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儿童所熟悉、所喜欢的活动,是在儿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场景”。

教师通过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儿童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氛围中,经历道德难题,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合理的道德认知结构。

例如,引导儿童关心残疾人,就要让儿童走进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残疾人的情感;教育儿童关心他人,就要让儿童体验关爱带来的快乐,模拟如何去关心他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再现生活的教学活动,儿童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培养,学会生活,学习做人。

教学活动应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师应将经过生活锤炼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经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提炼、重组后用于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都要精心设计,切忌随意性和形式化。

四、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构良好品德

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他们在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课堂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课堂上的所悟所感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知与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要使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落实到指导生活上,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就要防止课堂内外脱节、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相脱节、认知与品行相分离。要使品德课程真正发挥指导儿童生活的作用,品德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拓展教学活动。

1、有针对性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时,需要观察学生真实的表现,体察学生真实的感受,并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为的过程。

2、评价促进。评价可以加强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促进良好品德的内化。以上面的课为例,课后教师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和引导,通过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延续自己在课堂上的积极体验,矫正自己不好的心态和行为,逐渐形成愉快、开朗的性格。

3、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对品德课程而言,课堂教学活动绝不是课程的全部,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绝不是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

品德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行为变化的指导和检查。教师在课后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性、体验性的作业,让儿童由“知”走向“行”,进一步内化道德认知,建构良好品德。

4、家校联系。教师可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互动合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总而言之,品德课程要实现育人的功能,教师必须从教材中引发、从儿童生活世界中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沟通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生活中来”;又要关注学生需求,引领儿童自主建构良好品德,使品德课服务于儿童的生活,实现“再回到生活中去”。

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⑺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验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如何让生活能真实地走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凝聚着多少老师的智慧和关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美丽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情感,感悟道理。体验式学习像生活中的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有趣的活动亲身体验、感悟道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给予关注,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感动,触动心灵,所以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我们的品社课堂,引入生活之水,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以及网络资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人间自有真情在》一课时,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给出的唐山地震图片和事例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教材中1976年发生的唐山地震的内容换成学生亲身体验了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个鲜活的教学资源。对于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对1976年唐山地震距离较远,感情淡漠。巧用资源,选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孩子们都亲身经历了募捐活动,有体验,有感受,易激起情感,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段影片、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照片,一段感人的视频,由总理到普通老人,由成人到儿童,由国内到国际层层渗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不让同学们感悟到大灾有大难,人间有大爱,体验真情。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品德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使之散发德育魅力,绽放成长足迹。人间有大爱,体验真情。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品德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使之散发德育魅力,绽放成长足迹。二、获取经验,提高学习实效性在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了《生活中也有灾难》、《当灾害来临时》、《人间自有真情在》、《灾难后的思考》等章节,在学生积累了一定自救自护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更深一层地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对自己以及他人生命负责的意识,逐步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进一步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一堂生动并且有实效的品德与社会的主题教育课,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上活品德与社会课,积极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等方面具体而真实的感知,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规范,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所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善于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多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力,多一份判断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⑻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走进课程

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走进课程
本课题从生命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对生活体验、品德养成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系统论述了生活体验、品德养成的基本理念。在对生活体验与品德养成关系论述的基础上,本论文又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法、观察法、教育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力图把生活体验、品德养成与小学品德课教学的实际相结合,试图解决小学品德课实效性低的问题。全文着重探讨生活体验教学中凸现品德养成的具体运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的目的。二是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通过课前生活体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课中生活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后生活体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来进行实证的研究。关键词:生活体验,品德养成,品德课,小学品德课教学一、关于课题提出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对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进行批评与反思,开始关注体验式学习,并进行初步研究;90年代后,人们在对接受性学习研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关注学习内容及其对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的影响,并不断地以各种教育改革与实验为依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主体性教育、情境教育、创新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理解教育和体验教育等。因此,小学品德课教学中需要“生活体验”之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提高小学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途径,是儿童品德养成的关键所在。纵观目前小学品德课教学普遍的情况是,教师重视课内教学,忽视课外延伸;重视自己说教,忽视学生体验;重视“认知”环节,忽视“践行”环节。于是品德课教学的“四环节”(学文、晓理、激情、导行)就互相脱钩,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其教学结果是,学生所得到的道德认知只是一种肤浅认识,即只停留在对道德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而无法做到相应的知行统一。而缺乏体验的道德能力是不持久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医治品德教学缺乏实效性的良方应是“生活体验”。由此可知,生活体验教学对目前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坐而论道、包办代替,“目中无人、有口无心”的“人灌”教学方式的反叛;是与“做中学”、“做中悟”等生活教育、实践教育息息相通的;是一剂医治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性的良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二、生活体验的界定生活体验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生活体验是在生活中了解、掌握生活的真谛。即包涵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亲身参与、感受、体味、领悟和发现生活,在生活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学会生活,进而创造美好的生活。三、生活体验教学中凸现品德养成的具体运作小学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青少年进行“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而品德养成的规律表明,小学生的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主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因此,品德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通过生活体验,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世纪之交,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根据《品德课程标准》,在实际的教学时,我们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的方方面面,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一)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的目的“品德课闷,品德课干,品德课不实用”,这是大多数小学生对品德课的评价。小学品德课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形成良好品德的必修课,何以“落魄”到这种地步?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学和教学形式落后或不当造成的。在教学上,长期以来存在以下弊端: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等待加工的“产品”,“知识的容器”,眼中无“人”,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只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轻视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高及品德的养成。在教学形式上,存在强制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远离社会生活,远离学生实际,“满堂灌”,“一言堂”等窒息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生命力”。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中理论与实践割裂、认识与情意脱节、学习兴趣下降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影响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小学品德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品德课的“形象”。变“闷、干、不实用”为“清新、活泼、管用”现已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小学品德课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活动教学是一种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阅读全文

与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生活体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