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吨小学教案

吨小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14 05:33:54

『壹』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4蠹蚁氩幌胗谜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错吧

『贰』 求小学奥数标准教案一份(做公开课)

一、 复习:
小胖每顿饭吃5个包子,一天三顿能吃多少个?
一只蜗牛1分钟爬2分米,10分爬多少米?
二、 导入:已知几个量,一个量变化,另外量也随着发生同样的变化,这样的问题是归一问题。
三、 新课:
例1.小白兔6天挖90根萝卜,照这样计算,小白兔18天能挖多少根萝卜?
#——6天——90根 归一法:90÷6×18=270(根)
#——18天——?根 倍比法:18÷6×90=270(根)
练习:一只蜗牛6分钟爬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爬多少米?
练习:小乌龟3分钟能走10米,照这样计算,它1小时能走多少米?
练习:一台碾米机2小时碾米1000千克,照这样的效率,再碾米5小时,一共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小结:先求单一量,再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正归一。
例2.王大伯4天编了24个竹篮,照这样计算,编120个竹篮一共需要多少天?
#——4天——24个 归一法:120÷(24÷4)=20(天)
#——?天——120个 倍比法:120÷24×4=20(天)
练习:一台织布机8分钟可织布24米,求这台织布机织234米布要用多少分钟?
一台织布机8分钟可织布23米,求这台织布机织253米布要用多少分钟?
一台织布机8分钟可织布24米,求这台织布机织15米布要用多少分钟?
小结:先求单一量,再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反归一。
例3.王师傅2小时加工6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如果要加工372个零件要多少小时?
#——2小时——62个 62÷2×8=248(个)
#——8小时——?个 倍比法:8÷2×62=248(个)
#——2小时——62个 372÷(62÷2)=12(小时)
#——?小时——372个 372÷62×2=12(小时)
练习:改题 3小时加工42个,8小时多少个?加工210个零件要几小时?
例4.一个修路队要修一个长75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25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还要几天?
#——5天——250米 (750-250)÷(250÷5)=10(天)
#——?天——(750-250)米 (750-250)÷250×5=10(天)
750÷(250÷5)-5=10(天)
750÷250×5-5=10(天)
练习:改成600米
练习:一个粮食加工厂要加工6000千克大米,前2小时加工了1200千克,照这样计算加工完剩下的大米还要几小时? (8小时)
例5.5只小猴一顿吃掉20个桃,现在有60个桃,要增加几只小猴来吃?
60÷(20÷5)-5=10(只)
(60-20)÷(20÷5)=10(只)
(60-20)÷20×5=10(只)
60÷20×5-5=10(只)
练习: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酿300千克蜂蜜要增加几箱蜜蜂?
铺垫:一个台机器一天生产15个零件,求5台机器3小时能生产多少个零件?4台机器6小时?
例6. 4台机器2小时能生产14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5台机器4小时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疑问:现在的一份量是什么?
小结: 二次归一问题
练习:织布厂一车间用3台织布机5小时织布450米,照这样计算,5台、8小时可织布多少米?
#——3台——5小时——450米 450÷3÷5×5×8=1200(米)
#——5台——8小时——?米
拓展:改增加5台 450÷3÷5×(3+5)×8=1920(米)
例7.3台车床4小时可以加工零件180个,照这样计算,6 台5小时可加工多少个?5台要加工600个要几小时?3小时加工630个要几台?
#——3台——4小时——180个 正归一 180÷3÷4×6×5=450(个)
#——6台——5小时——?个
#——3台——4小时——180个 反归一 600÷(180÷3÷4×5)=8小时
#——5台——?小时——600个 630÷(180÷3÷4×3)=14(台)
#——?台——3小时——630个
练习:7辆车5小时运货700吨,照这样计算,3辆汽车几小时能运540吨的货物?
例7.工程队计划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照这样计算,增加15人实际几天修完?
#——60人——5天——4800米 4800÷[4800÷60÷5×(60+15)]
#——(60+20)人——?天——4800米 =4800÷4800×60×5÷75
练习:改6000米 =4(天)
例8.7辆卡车6趟运走336吨沙土。现有沙土560吨,要求5趟运完,需要同样的卡车多少辆?
1辆卡车1趟运走多少吨沙土:336÷6÷7=8(吨)
①先求所需卡车1趟运走多少吨沙土:560÷5=112(吨) 112÷8=14(辆)
②先求运走560吨沙土所需多少趟: 560÷8=70(趟) 70÷5=14(辆)
③先求1辆卡车5趟运走多少吨: 8×5=40(吨) 560÷40=14(辆)
练习:5只小猫5天能抓住50只老鼠,10天抓住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小猫?
拓展:①5只小猫5天能抓住50只老鼠,10天抓住180只老鼠需要增加多少只小猫?
②4台机器2小时能生产14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5台机器生产360个零件需要增加几小时?
例9.有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天生产8个,3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生产6个零件几天可以完成?
疑问:不变的量是什么? 小结:
练习:发电厂运进一些煤,如果每天烧6吨煤,10天烧完,如果每天烧4吨,多少天烧完?
例10.修一条马路,如果每天修5千米,24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多修1千米,几天可以修完?
练习:有一包糖,如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20块,如果减少3个小朋友,每人可分到多少块?(32)
拓展:有一本故事书,小强计划每天看24页,5天可以看完,如果要提前2天看完,平均每天要多看多少页?(16)
例11.加工一批零件,计划14人,每天工作6小时10天完成任务。现在增加1人要求8天完成,求每天加班几小时?(1)
例12.甲乙两个打字员4小时共打字3600个,现在二人同时工作,在相同时间内,甲打字2450个,乙打字2050个,求甲乙每小时各打字多少个?
甲乙每小时打字个数的和:3600÷4=900(个)相同时间内共打字:2450+2050=4500(个)
相同时间:4500÷900=5(小时) 甲:2450÷5=490(个) 乙:2050÷5=410(个)

四、总结:归一问题归一对应法、先求单一量。

『叁』 小学数学一吨有多重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工作单位:华侨小学
学科:数学
姓名:韩向东

教学内容:吨的认识
教材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吨” ,对于千克和克这类较小的质量单位,学生可以通过拎一拎,称一称来感知,但“吨” 是一个较大的很难直接感知的质量单位,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学生对于“吨” 这样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是一吨的质量,这个有些困难,误差较大。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前查查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举出的例子作出准确的评价。
课时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
2、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突破重难点
重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建立吨的质量观念。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及时的巩固和练习。
难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突破方法:通过抬一抬100千克沙袋感知、推算出1吨有多重,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象,去推算,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
教法:采用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抬一抬100千克的沙袋间接感知1吨的质量;运用集体交流的方法探讨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学法:学生运用实验法、讨论法开展活动,自主探讨,根据已有知识类推出吨与千克间的换算方法。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1袋重100千克的沙子。
学生:常规的学习用品。

阅读全文

与吨小学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