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出好学生
老师们都知道: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
无论是应试教育(培训知识为主)还是素质教育(培养思想和能力为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要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都是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只顾灌输知识,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出来的学生层次低。这也是我们反对应试教育的原因。许多老师不设法调动学生情感,只是强制灌知识,这是不对的。
上面是教育一个人的基本策略。我们老师做得最多的是第四、五两步,但缺少了前三步,效果很低下。
有了这个教育的理念,再才有各种教学技巧与能力的施展空间。否则终是无根之木。
教学技巧则是其次了。
Ⅱ 怎样做好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什么
学生,对于我来说,要教好数学,当好一名好老师,就要先培养好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数学不要太死板,要灵活一点,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没意思。还有,老师不能太凶,那样的话,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自然也就会讨厌数学;当然,也不要太“宽容”,因为那样,有些调皮的学生会变本加厉,认为新来的老师好欺负。
老师一定要有责任感,如果不是没办法,那么就千万不要在课堂上做接电话、发短信这类事,因为那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很没责任感,会对老师产生厌恶感。还有老师一定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沛的课前准备,讲课时字音要准,语句要流顺,不要总是讲到一半就打住,这样学生会觉得很没意思,不想再听下去,自然而然,考试也拿不到高分。
老师还要公私分明,学生都一样,没有好坏之分,要平等对待,不能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公私不分、偏袒成绩好的学生的老师,相反,我觉得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应该受到关爱,对于那些学生,你要在他们身上下更多的功夫,对他们要给予一些适当的关心,让他们也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因为现在的很多老师都喜欢偏袒成绩好的学生,继而很容易忽略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作为一位老师,你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要让他们也自信起来,有时间也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参加一些增加友谊的活动,让他们团结起来。
Ⅲ 小学生的老师是一至六年级都是一个班主任的好还是每一年级都换一个班主任的好
我觉得老师还是要换,因为有些老师有一定的偏好,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让其他的同学总是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不被重视,长期这样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Ⅳ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想问如何才能管的好学生。
用“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俗话意示了我们教师:没有坏学生,只有不用心去教育学生的老师。其实当我们面对一些自己认为难管的学生时,我们不防反问自己,到底我们对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找他们谈了几次话、做了几次家访工作、采取过几种教育措施方案、差生的辅导工作计划有没有他们的名单等等,也许我们教师面对所谓难管的学生就是那么一种教育方式——打或骂,因为打和骂既不费脑又省精力,因此没有真正尽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去教育学生。事实证明,用心专一是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只有我们用心去观察学生,用心去思考学生,用心去总结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要知道打和骂会让学生学会自责与攻击,是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用“爱”
实践证明:爱生的教师,总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成绩,不爱学生的教师,则不会自觉地为学生服务,也不可能做出优异的成就。因为爱学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想管好自己的学生,爱学生就是前提。我班原有个学校有名的“调皮大王”,个别教师曾被他的恶作剧搞哭过。因为他很令人讨厌,许多老师不愿提起他的名字,更不愿意去管教他。但我去当他的班主任时,我没有像那些教师们憎恨他,反而很用心去爱他。记得刚当他班主任不久,他生病了,我就带着几个班干部去他家看望他,还给他补回他所缺的课,当时他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且对我们说“谢谢老师能来看我!”。也许这是他上学以来第一次获得老师的真爱吧!从此以后他不但改了调皮的习惯,而且成绩也有了进步。总而言之,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Ⅳ 对小学生来说一个好老师重要还是一个好班级重要
朋友,你好。对于小学生来说,好的老师和班级都是很重要的,这两者,可以说都好,都需要,两个都好是最好。如果说二选一,那么,当然是好的老师最好,有好的老师,才能带出好的班集体!
Ⅵ 新小学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建议:
1
做好心理调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初任教师,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受教育者——学生变成了教育者——教师。这一质的改变使得两种角色的自我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其主要表现在担当学生角色的主导意识是班集体中的被领导者,而教师角色的主导意识则是班集体中的领导者。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反差迫使新教师必须扭转过去担当学生角色时的自我意识,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从心理、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承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2
作为新教师,上课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①对一位新教师来讲,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心。
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③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
④主动深入班级,了解所任年级、班级学生班风、学风、知识基础等,与学生建立感情。
3精心备好第一堂课,以便打好“第一仗” 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应精心备好课。备好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深入研究大纲教材。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教学语言来说,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趣,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从教学形式来说,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启发得当,教学步骤严密,紧凑等等。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新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学生,否则课就备不好,你的第一堂课也必然上不好。要了解学生的什么实际情况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况,就是学生想不想学你的课?愉不愉快?为什么?二是学生学习的科学性情况,学生会不会学?是怎么学习的?存在什么问题?三是学生的有关预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讲新课要用的有关预备知识是否掌握?有关能力如何?老师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上课必然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因为老师讲的听不懂或者讲的太容易,而对你所讲的课失去信心或不感兴趣。不知有多少老师因为上课前没有好好去备学生,结果第一堂课就因为不了解学生而败下阵来,后悔莫及。了解的途径很多,如,看材料、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搞摸底测验、家访等等,如果对学生的情况摸的很透,还没上课,学生的名字都能叫出来,这就为上好第一堂课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4
反复“试教”,总结优点和缺点
上课之前做好认真的试教是保证上好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新教师对第一堂课的教材内容,组织教法,教学手段,教学器具等都要进行周密的研究与准备,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演”,提前模拟进入角色,要想上好第一堂课,教案一定要掌握的特别熟练,这是上好第一堂课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预演”,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逐个进行纠正。一份精彩的教案写好以后,老师就要不断地去熟悉教案,熟悉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熟悉到讲课时不用看教案最好。如果教案很熟,上课就有了余力,就可以更好地做到随机应变了。上课时不看教案,又能把课讲的特别好的老师,最受学生的欢迎,也最让学生佩服。因为学生从老师讲课的熟练程度上,看到了老师的工作负责,业务精湛,精益求精。那些上课时不断地看教案,讲课时结结巴巴的老师,威信很快就会一落千丈。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备好课就来上课了,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
5
重视课后小结
课后认真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新教师认为上完课就没事了,很少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于总结、结累、借鉴和提高,势必影响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教师在上完第一堂课后,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课后都要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过程,分析在本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定计划,还有什么不足;课上发生的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自己是如何应变处理的,并进行分析;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堂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等等。分析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的参考,这样做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6
充分发挥新教师的“首因效应”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美好的印象。为此,新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应设计好自已的仪表,要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关心、体贴,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从而为自己的后继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7
注重感情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知识传播中蕴含着师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夫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幽默风趣。实践证明,亲切和蔼的笑容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活跃、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想用板着面孔。不苟言笑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其结果是使学生对教师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灵的窗户——眼睛与学生交流信息、感情,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相结合的办法。环视使得每个同学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课;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他同学,一举两得,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新生进入学校后人生地不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指导、帮助。在第一堂课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及时把自己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出来,取得学生的认可,为建立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8
注重业务水平的发挥,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信老师
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精心设计板书,处理好语言的叙述与板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致于使课堂沉闷、单调。其次是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讲活,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
Ⅶ 如何做一名小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一、要有满腔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知者不如乐知者。教与学的过程都需要充满热情,即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能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对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能够把上课当做一种事业。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热情,把上课当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讲台上尽情挥洒、展示自己的水平,把学生当作是最忠实的观众,真正把讲台当作人生的舞台;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模式切入,如何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选择怎样的经典案例等,既要保证课程严谨、逐步开展,又要保证师生间有充足的互动,确保教师与学生充满热情。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要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也将对这样的教师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很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不论哪一学科,它都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学科之外的知识。我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计算机、教育教学理论等各种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永远矗立于新知识的潮头。
三、教师的个人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成熟、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方向,就会很容易走上生活的弯路,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的责任是任重道远,而且作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是特别“信任”老师,模仿能力极强的。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为人师、以身作则。作为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可以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样道理,我们在教学生要注意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一些社会道德常识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呢?作为一个教师,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要想“教书育人”,要想你的理论在讲台上有说服力,我们是否应该从小处着眼,处处注意一下个人行为,做到真正为人师表,以身作责,而非学生们戏谑的“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道貌岸然的,披着羊皮的狼。”虽然学生的评价有些过火,但是并非无所指的,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如果他的道德品质恶劣,不能“身正为范”,又有什么用呢?
四、教师应该是一名无私奉献的人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体现了人民教师一颗报效党,报效国家,报效人民的赤诚的心。做为教师,献身教育事业,为四化培养人材,就是为国尽力,为民造福的崇高境界的具体体现。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以己之材,哺育花朵是教师奉献精神的突出体现,是教师甘当人梯,扶生成长的集中反映。他们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教育事业,为培养青少年日夜操劳,操白了乌发,操碎了心。十几个年头过去了,我的根基牢牢的扎在这三尺讲台,从没动摇过。看着曾经教过的孩子们长大成材,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为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欣慰了,天底下哪有比这更值得欣慰和自豪的职业啊。这平凡的工作使我品味到:“春蚕”也好,“蜡烛”也罢,无怨无悔的爱着每一个孩子,用自己智慧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就是无私,这就是人民教师的光荣之所在,教师的伟大形象之所在。
五、关心每一位学生
做一名好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学困生,均应一视同仁。记得我班上的罗昊旻同学,它的性格很内向,胆子小,成绩也不好,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我提的问题很简单,就特意叫他来回答,那一次他回答正确了,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说:只要你大胆的举手来回答,其实你也很棒的。平时有简单的任务,就试着让他去做,当他完成以后,给予肯定,这样他就有了自信,从那以后,他开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参与到同学们的谈话中,有了明显的转变。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多用一些激励的话给予表扬,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动作,抚摸一下他的头、一个眼神,也就给了他莫大勇气。又如:班上的李道海同学,父母离婚,爸爸常年在外不回家,他家的三兄妹分别寄养在三个姑妈家。像他这种情况,很特殊,因为缺乏父爱母爱,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心里就特别自卑,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与同学交流困难,经常惹是生非,也不听姑妈的话。我经过与其家长联系,了解他在家的情况,一起督促。要更加关心他,多找他谈心,让他知道,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了,你并不孤独,你有姑妈、有老师、有同学,我们都很关心你。你有什么心里话,可以跟老师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尽全力帮助你。经过我们师生的努力,他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愿意跟我说心里话,也开始变得主动学习了,期末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了。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做一名好老师,关心学生,不能只表现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就具有了凝聚力的。
六、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作为一个教师,今天能够站在讲台称作教师,那么他必定是从昨天的学生时代走过,从学生转换到老师,只是一个身份的转变,同样经历了学生时代,那么我想对于学生在这时期和阶段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应该是很能了解和体会的,所以对于学生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应该感到不可思议,很稀奇,而是应该抱着一颗理解的心去接受、包容,去处理和解决。现在仍然崇尚理解万岁,而那种“棍棒底下出秀才”的体罚式教育法是应该杜绝的。在我上课时,我提倡民主、自由,给每个学生充分自由,把学习、回答、反馈的权力从老师手中转接给学生,同时给予精神鼓励,言语表扬,比如“请大家勇敢站起来,亮出自己来,充分展示你们的‘领袖’风范”,结果首先从英语课,再到语文课等其他科目,学生都有了回答问题的主动、积极意识。相同的事件,不同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不是很好。同时青少年出现早恋现象应该说是正确的,然而有的教师一开始就采取高压,强制措施,而不是说服教育、正确引导,反而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我想,作为教师,他们应该很容易体会学生的某种逆反心理,那么为什么让其产生,促其发展呢?我觉得是缺乏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七、好老师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等等。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估计错了,估计少了,估计小了。孩子们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他们的事在老师心中应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做好了我们会感觉活的很有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好老师的典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八、有责任心
责任是一种能力,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反省自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反复吟唱着这诗一样的却发人深省的语言,告诫自己要尽职尽责。只有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一个老师本领再大,能力再强,如果不愿付出、不愿努力,不愿对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心,也就不会取得成功,就不会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不会为社会创造出价值。是的,干事业需要能力,更需要责任感。我的能力也许并不高,但只要我有一颗负责任的心,我的工作就不会做得很差,我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勇敢地扛起自己的责任,不推诿、不扯皮,投入热情,投入真心,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总之,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做人的典范,是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精通文化业务,开拓创新的人。社会的发展要求这样的好教师多些,更多些。“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Ⅷ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直不明白:是学生不好教,还是自己真的不会教。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同样也没有学不会如何教学的老师
有的时候我们总回觉得已经很用答心的在教一个孩子,但孩子似乎就是不开窍
我们努力过,我们尝试过,但却毫无效果
这会令我们非常感到非常沮丧
但实际上我们的问题可能出在了两个地方
第一,我们以己度人,自认为孩子应该会,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所以我们对此很失望
第二,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高过了他的能力,和他的情况不匹配
是否是第一种,我们可以用测试的方式来排查。在测试中,我们要从最简单的题目开始。
千万不要想当然,比如,如果是小学生,一定从最简单的知识点(加减乘除,双位数计算,两则混合运算,三则混合运算,四则运算。。。。)了解孩子知识点的断层到底是哪里,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
第二种是老师和家长最长违反的一条,而大部分的原因是--比较
我们认为一个孩子考了50分,我们会认为这个娃娃学习不好,因为别人可能都是100分
但如果一个班的孩子最高分就是50分,我们会不会认为是老师题目出的问题呢?
考试是为了了解孩子的不足,而不是和其他人进行比较。
尝试解决这两点,问题应该就有解决的机会了
当然了,别忘了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看看心里上有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