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课程与教学专题

小学课程与教学专题

发布时间:2021-01-12 20:23:45

Ⅰ 《小学语文 课程与教学》(第二版)(江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一、小学生有必要学习快速阅读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它是人类继承祖先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们获取知识、改造世界的基本手段。“一目十行,过目成诵”是历代读书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然而,当今世界上知识总量和图书数量正以几何级数猛进。在急剧膨胀的知识和信息面前,传统阅读方法暴露出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1)潜在的发音影响了阅读速度。(2)阅读的视野狭窄。眼睛所看到的只是两三个字,导致眼睛要做多次不必要的跳动和停顿。(3)无意识地重复阅读。一些读者往往无意识地对所有的文章反复阅读,作无效地劳动。(4)阅读手法单一。不能根据材料难易、阅读目的以及其他因素灵活地改变阅读方法。(5)阅读者注意力不集中。多数读者的读书速度大大低于其思想集中时可能达到的程度。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传统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潜力普遍估计过低,习惯于教学生逐字逐句、咬文嚼字地慢读。许多人对“速读”抱有偏见,将“一目十行”这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与“不求甚解”“似懂非懂”“囫囵吞枣”等同起来。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应有多种方法和技巧,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与所读材料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方法。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二、小学快速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眼脑直映。一般人在阅读时,通常要把文字符号转化发声符号,然后根据声音获取意义。眼脑直映的关键是排除头脑里潜在的发音现象,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到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从而实现阅读速度的飞跃。

扩大视域。视域又称视觉广度,指一个视点所感知的文字范围。视读广度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一般人的无意义数字的视读广度是7±2个单位。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和两个词所需时间几乎是相同,感知同样的字词,把它们组成有意义的句段,其效果明显优于一个个独立地呈现。人的视读广度存在先天差异,但都能经过训练逐渐扩大。

开发右脑。科学研究还发现,大脑两半球各有相对独立的意识功能:左半球主管言语、运算、逻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球主管音乐、空间识别、情感等,是形象思维中枢。不发音的阅读,是一种视觉行为,有利于发挥右脑图形识别、形象记忆功能。阅读过程中左右脑协调,自然会取得出人意料的高效率。

汉语的特性。汉字是世界上四种古老文字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形—义”的直接联结。汉字信息含量大,容易辨识,利于联想,这也为加快阅读速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小学快速阅读教学的实施办法

(一)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小学速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基本技能,在速度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具体地说,经过2至3年累计40~50小时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3000字左右,理解和记忆率在70%以上,阅读效率提高5~10倍。

要实现上述目标,小学阶段必须在掌握下列6项速读技能:

不回视。回视指在阅读时,重复看那些已读过的部分,视线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还不时地停顿。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专心致志,摒弃杂念。要根据学生实际阅读能力,并提出理解要求,并限时训练。

革除唇读、喉诵和心诵。儿童初学阅读都从朗读开始,养成了阅读时文字必定由眼睛到嘴巴,由喉咙发音,再经过耳朵到大脑的习惯。应让学生明白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应尽量摒弃默念习惯,力争眼脑直映,最终达到消除心诵的目的。

扩大视读广度。从学生初学识字起,教师应授以学生正确阅读方法,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阅读切忌用手逐字指读。进而逐步训练用一个视点看清一个词组、句子。学习意群注视法、垂直注视法、面式注视法,提高边缘视觉的灵敏度,使落在视觉边缘上的字由模糊变得清晰。

集中注意。应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使学生能带着平静、愉悦的情绪进行阅读。限定阅读时间,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意志努力排除外来干扰。

回忆要点。边阅读边尝试回忆,记住文章要点。一旦发现某一部分不能被回忆或记忆模糊,可再把全文速读一遍或寻读那些尚未记住的部分。养成以问题为导向,集中注意寻找答案的习惯。

变速读。根据阅读目的以及文体、材料难易,灵活地变换阅读速度。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基本功训练。快速阅读训练之前,必须先要掌握眼球运动技能。眼球运动训练方法主要有:(1)“视点移动法”,即在一定距离内,按规定的方向,快速移动视点,主要有左右移动法、上下移动法、对角线移动法、上下左右移动法及圆形移动法。(2)注视“圆圈图”训练,扩大有效视野。(3)注视“舒尔特表”训练,扩大视读广度,增强大脑快速反应能力。

图片速视训练。图片速视训练可以扩大视野,增强瞬间感受事物的能力。图片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主题要明确,易于儿童理解且合乎其兴趣;大小要适中,全体儿童都能看清楚;色彩要鲜明,画面要清晰;先用单幅图,再用内容相关的几幅图。图片出示的方法有:幻灯投影仪投影,抽拉面闪光,实物反射仪反射,电视屏幕闪示等。

词语速读训练。词语速读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一个视点看清并理解和记忆一组词语。为了改变初学者从左到右逐字阅读的习惯,首先用简单图形卡片进行训练,要求一眼看清是什么图形,有几个,然后再用词语进行训练。词语速读一般采用卡片、速读箱或投影闪示的方法。

句子速读训练。句子速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视读广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增强理解记忆能力,为速读文章打基础。训练时,要求学生用一个视点看一个句子,视觉焦点落在文字中心。开始阶段,可速视一句,复述一句。以后要求连续速视一组句子后再复述,让学生掌握“尝试回忆”的方法。

句群速读训练。句群(自然段和意义段的总称)的意思比句子更完整、复杂,读懂句群不仅要读懂每一句话的主要意思,而且要把上下句的意思连贯起来,从而了解句群要表达的主题,所以速读句群比速读句子难度大。句群的训练可采用先“加框式”后“加点式”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1)加框式。在阅读文字前,先注视空框框。把视觉焦点落在框的中间,逐步养成一个视点看一框文字的习惯。(2)加点式。用加小黑点的方法提示视觉焦点的位置,视点落在小黑点下面的文字上,用一个视点读一群字。

猜读训练。猜读是根据上下文预测文章内容和文字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逻辑推理和语感训练。掌握猜读技巧能提高理解力和判断力。在速读时,视线不必掠过每一个字,可跳着读,跳过几个词或几个句子,有时可跳过1/5的文字。

(三)文章速读教学

1.速读文章的五种注视方法

意群注视法用一个视点注视一个词组、一个短句或半行字,对文字整体地加以理解和记忆。此法容易掌握,可用于在快速阅读训练的初期。

垂直注视法阅读时,视线沿着每一页中间的一条假设的垂直线从上到下移动,一个视点看一行文字。适用于阅读短行排列的文字。

斜线注视法阅读时视线的投视呈斜线行进。训练初以两行为一组进行练习,用红笔画上斜线,由教师用教棒指读。以后用一条虚设的斜线,三行、四行为一组进行速读。

波浪式注视法当读物横排的字数超过视读广度,无法使用垂直法时,视点可作波浪形的上下跳动,以弥补余光无法看到的区域。练习时,视点落在第一行的1/3处,自上而下,隔几行作一次波动。

面式注视法这是最先进的注视方法。掌握了此法能达到快速阅读最理想的境界。面式注视法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循序渐进,从横向、纵向扩展视野,先学习用两个视点来视读两行、三行文字,进而用一个视点看半页甚至一页。

2.速读文章的三种基本方式。

(1)整体式阅读。按照简便易行的程序,对文章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一种阅读方法。整体式阅读的程序有分为通用程序和不同文体程序两种。通用程序又称常式程序,指适合各种文体的一般速读程序,由下列项目构成:①文章标题(或书名);②作者;③时间;④主要事件;⑤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不同文体程序指只适用于特定文体速读的程序。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状物及新闻报道四类文体。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速读程序是:①文章标题或书名;②作者;③主要人物、年龄、身份(职业);④主要人物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⑤用几件事(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品质、精神);⑥主要人物特点;⑦其他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⑧写作目的。

整体式阅读法的教学步骤是:(1)记住阅读程序。训练初期,可将程序写在纸上,置于眼前,便于对照。(2)边阅读,边对照程序要求,对内容进行筛选,使内容浓缩并条理化。(3)读完全文后,对照程序,检查是否都已达到了要求。

(2)寻找式阅读。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使用。寻找式阅读的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寻找有关文字。教学寻找式阅读时应注意:①阅读前先把问题看一遍,作尝试回忆,然后再把题目看一遍,检查记忆是否正确。要熟记问题后再阅读。②问题不能过多,一般在6个以内。

(3)浏览式阅读。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程序:①看目录或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②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③整理收获。读后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要点,以形成总的印象。浏览式阅读旨在摄取材料主要意思,所以,采用这种方法需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小学低、中段不适宜。

(四)编制实验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的主要资料,是体现教改思想的重要载体。任何一项教学改革,如果没有自己的特有的教材或教学用书,就不可能在课堂中加以落实,也就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乐连珠快速阅读教学实验一开始就把编写教材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始终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到目前为止已经编写了学生用书、测试材料、教师用书以及配套的教具、教学录像带、电子辅助教材等。实验班师生使用后,普遍反映很好。

四、小学快速阅读教学的实践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1987年春,乐连珠在自己执教的三下年级学生身上开始了为期三年半的快速阅读教学实验。实验班的训练时间累计在100个小时左右,毕业时全班平均读速为2
000~2 200字/分,理解率75~83%,有效读速达1 500~1
600字/分,阅读效率提高5倍以上。1998年快速阅读教学实验班已经发展到全市146个班级。同年9月,舟山市教科所对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的阅读效率作了抽样对比测试,实验班的成绩普遍高出普通班5—8倍。实验证明,任何一名智力正常的儿童,只要经过40多个小时的严格训练,都能掌握快速阅读的基本技能!

(二)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快速阅读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右脑潜能的开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实验班学生不仅阅读速度快,知识面广,而且思维敏捷,理解、记忆、口头表达、写作能力也比其他班的学生强,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优于普通班。快速阅读训练还对学生的立身处世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认识到做事就和阅读一样,要积极投入,全神贯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显著的成绩。一位学生说:“如果说原来的阅读是让我们在知识的王国里爬行的话,那么学会速读就是从爬到跑乃至飞,速读甚至能延长我们的生命。”

(三)提高了语文的教学效率

快速阅读教学实验把速读教学列入阅读课程,完善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系统,填补了我国小学速读教学方面的空白。快速阅读教学把速读方法的掌握和速读能力的形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理解文章内容为主要目的、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了精读与速读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适时指点相结合的新模式。速读教学的研究成果还为构建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沟通的大语文教学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Ⅱ 简述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标准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专应当以能够激发属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Ⅲ 小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创新工作主要成绩怎么写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的价值的弊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新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充分汲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明确了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科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今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研究二、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区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研究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1.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认识和理解,探索、形成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2.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数学过程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通过本课题研究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方面能进一步提高。4.完善数学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数学教学的评价观是“以教师评价为中心,以结果评价为中心。”这种评价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制约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指出评价的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因此,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数学评价体系,这是一项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工作。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完善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方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针对我区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环境,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加于实践研究,总结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区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含研究能力、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领导态度、经费保障等)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共有9人,其中课题负责人帅琼为全国优秀教研员和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省、市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中级职称。在一线教学工作15余年,曾担任过学校教务处主任、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及组织课题研究的能力。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数篇,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以来,有30余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佳奖。自从2004年开始担任数学教研员职务以来,从事教研科研工作已8余年,因此有的精力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当中。承担该课题研究的其余八位教师都是新区数学中心组成员和各校数学学科教研组长。他们年轻好学,教学功底扎实,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是我区数学教学一线的中尖力量,为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区研发中心将对现有的图书、资料等资源进行整理,统一调配,妥善安排实验学校,充分发挥基层教学实验田的作用。课题负责人、研究人员积极参加多途径、多形式的教科研培训,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如参加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课题知识培训、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网上学习等。教体从新区的教育长远发展考量,制定了以课题研究带动全区教育发展,从制度上保证对课题研究的财力支持,区管委会及财政部门将大力支持课题研究经费。三、指导思想本课题的研究将严格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教育科研动态,加强专著和核心期刊的学习,加大现代教育理念转化成具体教学行为的力度。重点研究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四、课题的总体目标以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国标本教材为依托,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课标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维度为总体目标,以学段目标为具体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其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生成数学意识、产生数学情感等。

Ⅳ 你认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人文科学么为什么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和教学论这两个相互独立又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必须整合的产物。
2、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法: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联系实际,学思结合;注意扩展学习。
3、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的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的基本专业工作,学好它帮助你在今后更好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识记:
1课程: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产物。
2:学科课程: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又称为分科课程。
3:活动课程: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4: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过程。
5:隐性课程: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形式或全部的教育活动。
6: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7:课程标准:既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二、理解
1、简要回答课程与学科的关系?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术意义上的学科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是现代课程知识的主要里来源,课程意义上的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是一种与活动管理相对应的课程类型。
2、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外部因素:社会:社会的性质决定课程的性质:社会政治领域决定着课程的政治立场和育人方向;社会经济领域决定课程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和效果;文化状况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特色。
儿童:儿童观又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里逻辑;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知识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内部因素:学制:学制的规划与课程的规划往往相伴而生;

Ⅳ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简述教师价值引领的基本要求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价值引领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小学教师,一定要熟悉小学的课程,既要懂云和数学,同时还要掌握其他学科。这样才能胜任小学的教育。

Ⅵ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人文学科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人文学
科吗?不是人文学科,因为小学课程就是只要读书,他就是要学的课程,而教学论是小学,可学可不学的东西

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二、简答抄题

1、简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内涵.
2、简述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课件第十讲)

3、简述阅读对作文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第六讲)

4、简述课堂提问的技巧。(《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章)

5、简述语文课外阅读的措施。(课件第五讲)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你是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

2、你认为应如何加强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课程与教学专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