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全社会的问题:静静的感受艺术变得奢侈了,浮躁的人们都向钱狂奔,艺术内对他们是“没用”的(将来容不能用之赚钱谋权的就没用),当真的艺术是个障碍物(同时当那些假的艺术是救命药)。
先是大多数家长是这么想,小学生难逃被污染,悲乎……
我原来是初中美术教师也教不下去了,心痛啊!
『贰』 美术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本文提出通过重建中学美术教育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等策略改善当前情况。
『叁』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专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属,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新奇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产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例如,“教学解决重叠问题”时,上课开始,教师先从了解班级学生在假期参加音乐、美术等兴趣班的情况入手,让其中一小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下贴上写着自己姓名的卡片(每人两张)。
师: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喜欢音乐的人数比喜欢美术的人数多几人?
生2:喜欢美术的人数比喜欢音乐的人数少几人?
生3:两种都喜欢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
『肆』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困惑
幼儿复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困惑有:
对幼儿特点把握不准。
主要表现:如在集体教学制活动中经常会有一些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们百会“骚扰”周围的小度朋友,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这些孩子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常常知不能很好地完成。
幼儿对家长依赖性太强、幼儿不愿午睡等道等都是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作为管理者,我常常走进教学现场进行观摩,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产生的这些困惑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与集体教学活动不同的是,自主游戏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教师难以应对,缺乏现场观察、指导的经验;第二,教师能捕捉到自主游戏中的一些现象,但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缺乏解读、分析幼儿行为的方法与思路;第三,教师比较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创造性的表现,但仅仅知道等待与观察,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现场互动,缺乏有效互动的方法与策略。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教师的困惑就要从这些原因入手,让教师在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时能做到有思路、有方法、有策略。
一、共体验——走近教师,建立“指标”
对于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现有的一些文本材料给教师提供了参考,如《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就具体提出了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要点及其发展提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教师即便手中拿着这些文本材料,却依然不知道在游戏中该看些什么。因此,管理者首先要对已有的文本材料进行分析,然后走近教师,体验他们的困惑,再来分解目标、细化指标,帮助教师找到具体、可操作的观察点。
案例1:“指标”的产生
游戏活动时间,我进入了游戏现场,发现有的青年教师一直在来回走动,似乎在仔细地观察孩子,但却看不到关键点;也有的青年教师运用“角色介入法”参与孩子的游戏,仔细倾听教师与孩子的对话,发现只是留于形式与表面的对话。教师还是不知道游戏中该看些什么,观察哪些要点。于是,我开始着手重新制订“指标”。
在制订“指标”时,我们重点将观察要点转化为教师能够操作、可执行的显性内容(见下表),帮助教师找到观察的方向,同时为每位教师提供“观察本”,将“指标”贴在上面,起到导向和指引的作用。
当然,“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对其加以完善与充实,在运用“指标”的过程中不断用案例积极地去诠释内容,真正发挥“指标”的效用。
二、共分享——走近现场,寻找方法
游戏中的讲评是提升幼儿经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组织游戏时的一个难点,为了提升教师的讲评能力,积累有效的师幼互动经验,我们特意请来了游戏专家徐则民老师,开展“对话式”讲评,即经过现场观察后,先请青年教师讲评,然后再来倾听徐老师的讲评,并通过“对话”了解讲评中的思路与用意。
案例2:“对话式”讲评
一次大班自主游戏中,孩子开展了“超市打折促销”活动,教师抓住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这一全新内容进行提问:“你们为什么要采用打折促销的方法?”从孩子的各种回答中,教师梳理总结了孩子的游戏经验:当生意不好时,可以采用打折促销这种好方法。徐老师在讲评时则首先问道:“什么叫打对折?打对折是让东西更便宜还是更贵了?”
徐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基于对孩子行为的深入分析,孩子们在生活中虽然常常见到“打折促销”,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什么是“打折”,徐老师的讲评让孩子们在获得游戏经验的同时丰富了知识经验,也拓展了青年教师的思路。
这种基于现场的指导,能够直面教师的问题,帮助教师找到有效讲评的思路与方法,体会如何在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及时跟进与加强互动,从而形成一些有效的策略。
三、共推进——走近故事,提升能力
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每天遇到的现象不同,他们对此的感受也就不同,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他们的指导应该是个性化的。为此,我们确定了每月一次的“约定日”,请每位教师在这一天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看到的故事,谈谈自己的体会、困惑与方法,鼓励所有教师共同分析和思考,并采用“专家坐堂”的形式帮助每位教师解决困惑。
案例3:约定日
小班教师的问题:小“医生”连续给娃娃打了十几针,看到孩子如此投入到游戏中,教师应该怎么办?——说明这个孩子已具有角色意识,但缺乏角色认知,需要教师的帮助。
中班教师的问题:个别孩子在游戏时总是心不定,怎么办?——先得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的习惯问题,还是游戏的内容对他没有吸引力,然后据此采取不同的对策。
大班教师的问题:“摄影棚”“花店”都没有生意,孩子们又不想撤,怎么办?——考虑形式、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可以更换材料,如尝试在“摄影棚”里投放一些别的器材。
每一次的“约定日”我们都会听到许多小故事,由于这些故事是每个教师都可能会遇到的,更能引发教师的共鸣,在集思广益中寻找解决对策,每位教师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我们还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这些案例进行点评、归纳,帮助教师学会分析、解读案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感到只有走近教师、走近现场、走近故事才能发现教师的真问题、真困惑,只有和教师一起共体验、共分享、共推进,才能给予教师真帮助,从而实现教师的真发展。幼儿自主游戏观察指标
幼儿自主游戏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 具体指标
看整体
1. 进入游戏的人数。
2. 幼儿的兴趣点(人多与人少)。
3. 幼儿的游戏状况(是否有兴趣)。
看角色意识
1. 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
2. 表现角色的行为。
3.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看角色行为
1. 行为与角色的对应。
2. 游戏的投入度。
3. 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看角色认知
1. 经验的丰富程度。
2. 知识的运用。
看社会行为 规则意识、交往方法、合作意识与能力、情绪情感表现。
『伍』 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顾实际教要求美术欣赏课专业课或故事 析美术作品特别绘画作品主要作品构图、造型、色内彩、笔触、肌理些角容度进行欣赏课着群没受专业训练讲构图谈三角形S形讲色彩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着光溜溜印刷品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种欣赏课能美术特才听津津味于般即使教师析道懈击听云雾索味种忽视实际接受水平教实放矢久久美术作品眼变深测、高攀势必挫伤欣赏课积极性影响教效与相反教师低估高自眼光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能力教程艺术家平津津乐道甚至些秘闻轶事招徕笑声哗众取宠;作品本身析却三言两语笔带种主、求质量、求热闹故事式教能让走近作品没剖析发表作品见解获欣赏作品能力 (二)顾教目标主要任务美术课历史课或语文课 美术作品必与历史背景或文作品关于部教师喧宾夺主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处、文特性等等忘记或淡化美术作品本身情与认识、受与理解种历史课或语文课式美术欣赏课即使课内容再充实提高美术作品审美能力种教偏离美术作品使发现美、鉴赏美教目标主要任
『陆』 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该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柒』 如何解决小学美术中高段美术教学的困惑
一方面是高年级学生的年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低年级学生形版象思维占权主导地位,其儿童画创作主要凭感觉绘画,空间知觉较弱。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知水平逐渐加强,观察力逐渐提高,已不屑于低年级时候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方式。但高年级学生自身的绘画技能又不能满足认知水平的需要,难以用绘画语言表达情感。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与绘画技能的相对滞后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了高年级学生“绘画困难期”的形成。
另一方面是兴趣转移的问题,目前,高年级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实际上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变化而减弱,它以逐年递增的形式通过老师、家长最后集中到学生身上,在衡量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性的基础上,学生将大量时间放到这些学科的学习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对美术的兴趣。导致对美术学科的轻视和兴趣的减弱。
第三,从客观上说,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的重视程度、对学生作品的外部评价等多方面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美术兴趣。
『捌』 如何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薄弱环节建设
内容摘要: 多年来美术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惨淡经营,气氛沉闷,以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的新课程改革给各学科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课怎样才能走出过去的泥沼,恢复它应有的面目?需要我们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尺度对传统美术课教学重新审视,纠其偏失,对新时期美术课程的目的任务及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定位,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措施手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改革美术教学
正文: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 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国历史上千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当前高考制度的现实存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深入人心,并且仍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仍然始终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和口头上而未能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考试成绩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衡量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笼罩下,各学科自然以其与高考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美术学科也必然难逃边缘化的命运。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美术课为主课让路,成了自习课或机动课,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内容单调枯燥,重技法轻素养,缺少人文关怀;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以个别掩盖整体,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我这里只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进行改革谈一些个人见解。
1.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首先,美术课堂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例如在设计制作课单元,可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或电视片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一下,重新设计并画下来;为自己的亲友同学制作新年贺卡,并鼓励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各种新技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此外,美术课还可以将当地乡土民间美术搬进课堂,如蛋壳画、葫芦雕、剪纸等,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红、黄、蓝。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野外果园、农贸市场、山麓湖畔,描绘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鸟兽人物。手工制作课不妨带学生去放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带、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环境,做到学以致用。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2.美术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的过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有的喜爱工笔,有的偏向写意,有的追求厚实,有的欣赏飘逸,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
美术学科还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要创造,有成功就有失败,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百变团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因此,学生的作业中有剪纸,也有纸贴画,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有通过展示一些个性鲜明的图例,帮助学生了解和区分纸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认学生的作业,要帮助受挫的学生树立自信,否则,学生的表现受到老师的指责,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丧失,从此可能对学美术失去兴趣。而对美术学习来说,兴趣要比学到一些知识技法重要千万倍!
zz转载
『玖』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及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 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国历史上千年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对人们思维习惯的影响和当前高考制度的现实存在,应试教育思想还深入人心,并且仍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仍然始终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和口头上而未能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考试成绩仍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衡量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笼罩下,各学科自然以其与高考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美术学科也必然难逃边缘化的命运.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少投入;美术课为主课让路,成了自习课或机动课,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学生学得乏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内容单调枯燥,重技法轻素养,缺少人文关怀;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以个别掩盖整体,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我这里只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进行改革谈一些个人见解.
1.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首先,美术课堂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例如在设计制作课单元,可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或电视片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一下,重新设计并画下来;为自己的亲友同学制作新年贺卡,并鼓励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各种新技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此外,美术课还可以将当地乡土民间美术搬进课堂,如蛋壳画、葫芦雕、剪纸等,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红、黄、蓝.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去野外果园、农贸市场、山麓湖畔,描绘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鸟兽人物.手工制作课不妨带学生去放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带、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环境,做到学以致用.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2.美术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的过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有的喜爱工笔,有的偏向写意,有的追求厚实,有的欣赏飘逸,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
美术学科还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要创造,有成功就有失败,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百变团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因此,学生的作业中有剪纸,也有纸贴画,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有通过展示一些个性鲜明的图例,帮助学生了解和区分纸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认学生的作业,要帮助受挫的学生树立自信,否则,学生的表现受到老师的指责,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丧失,从此可能对学美术失去兴趣.而对美术学习来说,兴趣要比学到一些知识技法重要千万倍!
『拾』 议谈谈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美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一)美术大师的爱国情操传承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用美术大师的爱国事迹来教育学生。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齐白石辞去一切教职,闭门家居。第二年,画《超览楼禊集图》。1939年,为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的纠缠索画,齐白石在大门上贴出两张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1944年,他停止卖画,并以“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的诗句,表示宁可挨饿,也不取媚于恶人丑类。徐悲鸿投身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1938年底再次到我国香港举办个人画展,然后赴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宣传抗日救亡。并将所卖全部画款捐献给祖国以救济难民。司徒乔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夫人冯伊湄说:“我感到那一笔笔蘸着的不是油色,而是画家对祖国深深的怀念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爱国美术家的事迹讲解引导学生从一些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
(二)经典作品的流失与思考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当然,这不全是流失文物。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认为:“准确地讲,应称为海外藏中国文物。流失文物应该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具体数量难以统计。”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