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师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

发布时间:2021-01-10 00:17:07

Ⅰ 如何管理小学音乐课堂纪律

课堂的纪律管理应该怎么做?
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课堂纪律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含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出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一)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在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的新的参照点,结束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焦虑,所以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同伴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并积极地认同和服从它.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三)自我促成的纪律
所谓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四)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教师如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课上,人声鼎沸,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急得直喊“停!停!”但学生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课堂.
[镜头二]:音乐课上,老师正极其认真地介绍“2/4拍的含义就是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学生甲脸上毫无表情,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板,等老师提问它时,一脸茫然.
[镜头三]:音乐课上,老师正在弹奏钢琴,大部分学生在唱着歌曲,学生甲、乙、丙等人在下面偷偷地相互递着小纸条,他们看着、写着还偷笑着,更有甚者还开始打闹、嬉戏、追跑起来,老师见状,立刻停止上课,大声呵斥这些学生,一“吼”就是十分钟……
以上种种情况,都曾经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出现过,老师们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很头痛,尤其是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显得手足无措.究其原因,都是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
课堂纪律的管理相对于课堂信息管理、课堂时间管理、课堂运行调控而言,显得更具基础性、保障性.一堂课的顺利进行,需要良好的纪律做前提;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纪律做支撑.若缺少了纪律,课堂就会如同道路上没有了信号灯和交警一样,秩序混乱.
笔者认为,音乐学科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还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下面就试谈几种音乐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和同行们切磋交流.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
在一节音乐课中,教师如果能始终创设、营造美的音乐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纪律问题就显得非常轻而易举了.简而言之,学生就会很少出现纪律问题了.
笔者在《童谣说唱会》一课的教学中,从好玩的“大肉包”童谣游戏入手,一下子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了童谣的乐趣,并能很快回忆、再现出自己曾经念过、唱过、玩过的童谣.基于这个情境,教师出示了自己创编的四句体童谣,让学生模仿着也来创编,于是学生积极动脑,从自己生活中的铅笔、橡皮、牙膏、脸盆、玩具……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谣段子.老师相机用其中一个小朋友创编的童谣为歌词,配上本册教材中歌曲的旋律,来了个“老歌新唱”,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进行再次创编,结果唱出了一首首非常精彩的童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刻意制作多么复杂的多媒体课件,仅是在课前注重了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的合理编排,因此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方法,“对症下药”.
当前,有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觉,又营造了音乐课的氛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班级中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方法一】:暗示
在教师范唱或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时,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的肩膀,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
【方法二】:树典型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无疑是一剂“兴奋剂”,它会让表现好的学生更好,不守纪律的学生有学习的榜样.例如,老师可以说:“今天的音乐课上,××同学表现可好啦!他唱歌时声音响亮、表情丰富,跳舞时动作优美、感情投入,最重要的是没有随便做小动作、不守纪律……”听到这里,那些不守纪律的小朋友会紧张一下,对照自己的状况,能不能比得上受表扬的同学.
【方法三】:找优点
无论对哪个学生,老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优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老师更要通过找优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优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同学鼓鼓掌好吗?”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好吗?”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了它.
【方法四】:提前拉勾勾
老师在课前可以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只要你有好的表现,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方法五】:适度惩罚
老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不再那么畏惧,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笔者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们如果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时,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五角星!”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老师此时大可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放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

三、调整好教师自身的情绪.
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小学音乐教师更是不仅要完成一周数十节的课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各种艺术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因此遇事切忌烦躁,这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健康,同时也是个人内在品质素养的体现.
要控制好教师自身的情绪,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无私地爱学生,切实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给学生制定目标时应因人而异.

教育不是生产罐头的流水线,不应该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地,面对一个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而是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引导与激励,让学生将遵守纪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Ⅱ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活动课的实效性

(一)对关键概念界定
1、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音乐教学后,学生获得的音乐或与之相关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音乐的所有行为。
3、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方法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小学音乐新课标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关注音乐教学效益,建构有效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总结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体系,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二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方法,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音乐课堂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着力于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考察,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对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对歌曲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很差的特点,使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想取得音乐课堂教学的真正实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学原素,就必须得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摸索出适合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方法,这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Ⅲ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是什么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一、音准问题
在歌唱教学中存在两个较普遍的现象:1、全班齐唱时,总有一些同学的音调不准,听起来很着急。2、学生独唱时,很多学生不够肯定也不够自信跑调的现象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的学生总觉得音找不准,唱完上一句,下一句的起音就找不到了;还有的学生心理清楚怎样唱,但是一唱出声就不对了。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严重,使学生的歌声缺乏美感,音准问题不解决,怎能让歌唱深入学生的内心?怎能让歌唱激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久而久之音准问题还会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二是教师对学生歌唱音准的关注率很低,面对学生歌唱时音不准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认为这么一点音准问题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师则是关注到音准问题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也就跳过去了。在歌唱教学中请学生独唱的机会少,检测少给学生唱歌的时间不够多。导致学生在歌唱时对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能力、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够强。
解决音准问题的对策
(一)、常规聆听。培养学生会聆听、会比较、会评价、会调整的音乐学习习惯。
(二)个别检测。培养学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在歌唱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演唱,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2、学生单独演唱时找出错误并纠正;3、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歌唱知识技能欠缺。
中年阶段(3—6年级)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识由感性到了理性,此阶段的唱歌教学不但要与读谱知识相结合,而且要求学生在唱歌中对呼吸方法、发生技巧等知识逐步的掌握和运用,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在节奏和曲调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解决歌唱知识技能的对策。
(一)呼吸训练形象化
1、用画线条来表示呼吸的强、弱、长、短。
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线条,在画线的同时让学生发出“si”的声音,并引导学生根据线条的粗、细、长、短用线条的走向进行呼吸练习。
2、用手势等动作来指挥学生的呼吸
教师时快时慢做两手掌打开收拢的动作,学生随着教师的动作的变化进行气息控制训练。
(二)读谱与音准训练生动化

Ⅳ 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一些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发生

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一些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发生,使课堂教学
更有效、更高效,值得我们英语教师进行分析与思考。

现象一、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脱离主题

细节
1
有一次举行英语公开课,
内容是
《新目标》
七年级
Do
you
like
bananas?
上课了,老师向学生列举了很多例子,内容如下:

Do you like shopping?

Do you like watching TV?

Do you like swimming?

Do you like reading a book?

细节
2

在另一节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的公开课。授课教师先把与
本单元有关的词汇编成一首
chant
进行热身活动,
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本
课的学习,然后导入与球有关的漫画,呈现给学生,之后,学生针对体
育运动这一话题编写对话,
并互相提出合理的健康活动„„整节课师生
之间实现了多维互动。
但教师所提供的各种运动中都是比较高级的体育
运动。如果授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课
堂活动也会更加有效。

分析与思考:以上两堂课,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教师设计的活动流
于形式,与教学主题缺少必要的衔接。课前的
Warming up
也好,课中
的活动或任务设计也好,教师在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实效性。如果忽视
本课堂的教学主题,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一种花哨。新课程需要的是实
实在在、扎扎实实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因此,只有恰到好处地选择英


chant
或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改进措施:
第一课上的
warming
up
如果能改成朗朗上口的歌曲
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
那么这堂课就会更加联系课文主题,
使整堂课可能会变得更具情趣,更让学生感兴趣。

现象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调,

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常发现有一部分这样的老师,平时观念落
后,基本上是带一本教材,几支粉笔进教学上课的,等到有别的老师听
课时就搬到了多媒体教室上课(用网上下载或别处拿来的课件)。学生
得知他们老师要用多媒体上课,兴奋的不得了,叽里呱啦。一个说老师
给我们听首歌吧,一个又说老师给我们放段片子吧,有几个学生甚至从
座位上窜出来,到媒体上东摸西摸,而老师也在手忙脚乱地开机,这时
鼠标又不听指挥,怎么也播放不出来,课堂一下失去控制。

分析与思考: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
笔者有一种又好气又好笑的感觉。
教学需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不需要耍花样、做秀!《新课程标准》
中向老师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我们就要
认认真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
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县教研部门花
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新课程培训,
培训教师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找资料做
课件,而我们的一部分老师却始终“穿新鞋、走老路”,照样什么都是
老一样套,或者不经自己的思考随便拷个课件来应付一下,这样不是有
悖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吗?改进措施:
平时我们的教师应该多认真
做做课件,多多使用多媒体上课同时也多让学生熟识现代媒体,以上现
象就不会出现。

现象三、板书设计太随意,重点,难点难以区分。

在听课中,我还发现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细节
1

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授课,
但在授课过程中,
如多媒体讲解不清,

师会冷不丁随意地在黑板上写个单词、词组,使学生感到茫然。

细节
2

一些工作时间比较短的新教师在板书时,红、蓝、黄、白、绿几种
颜色相间使用,花花绿绿,令学生眼花缭乱,到下课时学生搞不清楚什
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

分析与思考:板书书写工整、规范,内容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构思巧妙新颖——这些都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一些老师误认为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板书不重要了,
书写时马马虎虎,或歪歪斜斜,或潦潦草草,或五颜六色,课前缺少构
思、缺少精心的设计,随意性很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改进措施:笔者认为如果上多媒体课,有时多媒体讲解不清处,可
以预先设计板书加以配合,但板书设计也应精心严密,突出重点。新教
师在板书时,切忌颜色太杂,书写工整清楚,不能擦了写,写了擦,重
点内容要始终挂在那里,使学生有一目了然的感觉。

现象四、汉语使用太多,缺少英语学习的氛围。

细节
1

有位老师在上复习课介词时,为区分
on

above
两个方位介词的不
同用法,
这位老师用汉语问了一个问题:
“这两个介词有什么区别
?



了几位学生,都回答不出。于是这位老师就拿一本书贴在桌子上又用手
托着书在桌子上,用汉语汉语说,两物接触就用
on,
两物不接触就用
above


分析与思考:以上这堂课,教师讲得清楚,就是教学用语使用了太
多的汉语,致使学生英语课用汉语思维,用汉语讨论,没有了英语学习
的氛围。教师能否恰当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合理利用汉语,即使用的语
言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英语课用英语组织教学是理所当
然的事情,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好度,学生
用汉语漫谈的话,一定会既浪费时间又缺少英语学习的气氛,达不到预
期的效果。

改进措施:笔者认为这位老师平时应该多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用英语讲清一些课外知识,就再好不过了。

Ⅳ 怎样突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艺术特点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方向。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特点
现在的音乐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重视。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智慧的启迪开拓乃至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可见音乐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思想刚刚开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获得音乐知识,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他在几十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独创了儿童音乐教学体系,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主旨是,力图通过音乐实践形式一一即兴演奏,利用动作与节奏的结合,以唤起人们潜在的音乐本能,要求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在所有的创编动过程中,不能出现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这样学生会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这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突出音乐的情绪性
在音乐课堂中我们的学生应该从聆听音乐作品中了解作品的整体情绪发展。学会在音乐中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受作品的情绪。在欣赏中感觉音乐情绪的波动。例如《灵隐钟声》这是一样瘦构思巧妙、形象鲜明的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在聆听中让学生充分发展情绪,用自己的情绪、情感去体验作品,设身处地的感觉,会让人不知不觉中融入音乐的世界。
三、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音乐的体验性
音乐比任何一种方法都更能够体现感性与心灵所体验的印象。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的音乐课非常简单,一台录音机,一盒磁带,或是一台电子琴,外加教师的一双手,就认为是完成了现代化的音乐教育。音乐的特性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无从展现,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开发。无法发挥想象力,更别提是创造力。既然音乐是感性的艺术,那么,音乐课必将是充满感性的。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感性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实现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改善自身的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教育,发挥音乐的特殊功能,发挥音乐教学的意义。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培养想象力,通过欣赏课与表演课尽可能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的开发、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各个方面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手段体现音乐的艺术特点。

Ⅵ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这首先表现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的、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在理论上,虽然近年来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音乐教学原则,但其中的一些原则也同样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因而很难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总之,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体验,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轻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好。以至于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认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非艺术性,必然地使音乐教育中掺杂了一些非音乐、非艺术的成分,其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作为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创作主体的那种主体地位。因此,音乐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归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确立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音乐课是活动性、实践性课程,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学术性的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音乐教学,即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如果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照样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证,音乐教学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和成功的满足。因此,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人。

Ⅶ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人的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比如,在音乐的熏陶中,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升华思想境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审美能力等。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时期,小学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听音乐、欣赏音乐做铺垫。这些都是学生素质培养的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音乐一直被视为副课,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高度重视起来。教师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又不和升级、升学考试有联系,让学生会唱几首儿歌就行了,对学生也没有系统、严格的学习要求,音乐课变成了非常自由的课。教师既便教一些乐理知识,教得也非常死板,教学内容单一,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不相符合,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找准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彻底纠正这种局面,以利于素质教育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创造基本条件。
二、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条件
1.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在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下,素质教育被放到了教学的首位,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在其他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利用音乐课进行思想道德的渗透。在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在思想上受到熏陶。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学唱《学习雷锋》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雷锋的光荣事迹,使他们学习雷锋的精神。道德观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我们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制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2.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为进行音乐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学校要给学生和音乐教师配备音乐课专用的教室和教学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
3.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要定期组织培训,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和教学技能,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发挥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例如,安排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继续进行深造,与外校联合组织教师音乐技能大赛,召开教师经验研讨会等等,提高教师的音乐素质和教学水平。
4.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与艺术实践活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外,还要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所制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已经不适应了,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追求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努力寻找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点,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不仅能掌握音乐知识,还要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进度。在这种课堂“主人翁”精神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音乐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让他们通过音乐课的课外活动,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
三、音乐教育要体现个性化
从教育学角度看,个性实际上指的是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内在本质特征为主体性和独特性。教育的个性化是基于对个体独特性尊重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没有理由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限制本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人的发展,因为那样意味着对个体发展的不公正。基于主体性基础上的独特性是衡量个体个性发展的标准,在充分发挥了个体主体性基础上体现的独特性,亦即说明个体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潜能。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教育的共同趋势,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体现。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宗旨。为此,教师要着力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的改革,以适应个性化的要求。
四、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音乐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多方位地增强音乐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组织的课外音乐活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迎接某个节日进行的临时排练的活动。例如,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音乐和舞蹈的排练。这种短期的音乐活动不能很好地维持和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

阅读全文

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