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总结
一学年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
一、师德表现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清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㈡ 小学校本研修需要做什么
校本研修计划
一、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是立足学校教学实际,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科组为单位,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以以合作交流为渠道,针对学校实际、教学实际、个人实际,促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英语学科成绩。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目标
1、坚持以校为本,加强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有特长、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2、积极探索听力教学模式。
3、进一步宣传和确立校本研修的新理念。加快教师的角色转变。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科学教学观、终身的学习观、和谐的职业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由单纯的教学执行者转变为文化知识的优选者、教学的研究者;由教人者转变为学习者;由说教者转变为生活示范者。
4、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工作,着手规划下一轮课题研究。
三、校本研修的保障及措施
校本教研要着眼于课堂教学,以集体备课活动为重要载体。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教学智慧,形成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共同提高。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适用的校本研修之路。校本教研的主要是学校大力支持,保障研修。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学校成立监督小组,组织教研,提供所需的听力设备。
1、自我反思
教师在研究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中,应加强教学反思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重视案例的积累。为了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我认为应该:A、每期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教学经验总结;B、每月完成一篇经课后反思重新调整的教学设计;C、强化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反思;D、每期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典型案例;E、认真作好读后反思。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了一体,使教师逐渐成长。
2、同伴互助
倡导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反思、案例及时交流。在校本研修活动时间里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探讨解决办法,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实现经验共享。充分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开展同组同伴互助。每次活动各组、各教研协作区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反思、案例、困惑、示范课、研究课、优秀课或集体备课中涉及问题作为研讨内容,要指定中心发言人,大家集思广益,平等交流,求异求新,互相启发,实现经验共享。
3、专业引领
学校业务指导小组采取业务指导。学校组织听课、评课、参加研讨,评价案例、反思,帮助指导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作用。
四、研修活动安排
八月:1、校本培训;2、组织教师参加远程教育; 3、加强课例和案例的研修;4、收集班级工作小结、个人研修小结。
九月:1、教研组研修计划中,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校本教材编写计划;3、配合校本教材编写,组织各年级测试研讨会;6、落实课题组工作;7、组织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十月:1、检查组研修工作落实情况;2、组织教师交流学习;3、全面展开研修评议活动。
十一月:1、检查研修工作落实情况;2、研修组举行示范课教学评议学习活动;3、组织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十二月:1、全面开展评价活动;2、研修组学期小结;3、寒假备课布置;4、读书笔记及反思日记收集汇总。
㈢ 小学校本培训资料
师徒结对
班主任培训
特色课堂
师德建设
信息技术培训
书法板书培训
科研
研究课展示课
……
㈣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1.理论学习。
2.集体备课。
3.教材培训。
4.课题研究。
5.沙龙研讨。
6.课例研究。
7.教学反思。
8.总结提炼我们学校大致就这些内容
㈤ 2011---2012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是什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加快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我镇教师实际,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狠抓教学内部管理、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致力课改实验的研究,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合专业水平,形成“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推动学校校本培训特色。
二、学校发展目标
结合我镇教师发展实际,逐步探索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探索制定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式。通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目标和理念的培训,逐步树立建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和评价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寻找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能够承担执行、管理、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借鉴先进学校培训经验,不断总结和积累培训成果,建立一个动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课程改革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并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每个教师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及中高级教师进行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镇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
(3)青年教师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我镇资教新教师1年内顺利上课,3年内胜任教师工作,5年内成为教师骨干。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一支适应我镇学校发展的班主任骨干力量。
(5)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学科组长培训,确实形成学科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学科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
四、培训类型及任务
(一)通识培训
主要任务: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特点和解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干部、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和校本培训的开发与规划等。
(二)学科培训。任务解读和掌握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评价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技术与有效策略,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等。
(三)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主要任务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探讨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积极倡导按照国家规定开发我校各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五、培训对象及内容要求
1、校长培训
培训内容:积极组织校长参加各级培训班,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趋势和任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课程改革与领导角色的转变》、《程改革与教学实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2、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内容:学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调研,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技术的研讨,新课程评价内容与方法,信息技术的实用技能培训。
3、学科教师全员培训
各学科教师,分学科进行,结合学科特点和基本要求探讨新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
学科培训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课标介绍,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2)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
(3)教材具体内容的解析,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与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等。
(4)教学实施技术与方法研讨,包括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等。
(5)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和实验进展情况,组织课例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
(6)学科中考评价内容、方法与应对策略的研讨。
六、校本培训的途径
1、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学习考察
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
4、自我研修
鼓励教师报考学历培训;建立教师研修激励机制,促进个体学历进修和素质提高研修。
5、以研促训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步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发挥以研促教,研为学用的目标。
6、以训促研
中心学校规定:凡是公费参加各级学习培训、考察的教师,回来后一定要结合所培训的内容讲一堂汇报课、并撰写一篇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发送到县教研网以供交流。
7、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一帮一、结对子”的师徒式培训方式,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8、网络培训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质课改资源的作用,采取集中收看,看后讨论的方法,推动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取之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中。
七、培训主要形式及要求
1、专题讲座形式
聘请镇内、外培训指导教师进行各类讲座。
2、自学—反思形式
自学是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上网浏览教育文献(每周保证两小时),系统学习教育专著(每学年两本)、教学杂志(每学年一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每学年不少于两次)
(2)开展相互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每个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次)。
(3)开展师徒结对、技能竞赛、理论学习、论文评比等活动。
(4)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