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需一篇关于小学数学学科建设策略方面文章,请多支持!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教材的要求,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总结过去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以课程实施为中心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具体制订我校数学学科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课程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学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整合。教学中努力做到两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3、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4、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观,构建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5、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以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树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二、现状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横林实小数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为学校数学学科的再发展奠定了基础。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有32个教学班,一、二年级老师语数包干,三至六年级数学分设,有专职数学老师11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 10人,其中本科5人,5人本科在读。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有5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州市骨干教师1名,常州市教学能手1名,武进区骨干教师1人;数学专职教师的平均教龄达13年(最短的5年),师资队伍基本已进入成熟期。
2、教师的教育理念新。通过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等理念,都付诸实施于课堂中。从教师们的论文、随笔和课堂上得以体现。
3、评价方式趋向多元。我校教师在“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下,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考核外,尝试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如建立学生数学档案袋、引导学生撰写数学反思日记等多种评价方式。
4、扎实的教科研水平。全体数学老师均参与过课题研究,已结题的数学教科研课题有市级《自主建构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获武进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区级《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获武进区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区级《采用尝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研究》。现在研究的课题有《数学反思性学习的研究》和《数学活动化的研究》。每位教师每年都有论文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教师由于缺乏专家的引领和参与,只能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有的教师停滞不前。在这样的状况下,师资培训、新生力量的补充对数学课改发展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学生现有学生1376人,其中外来工子弟316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和自身思维方式差距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学科发展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数学学习主要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目前还是以卷面考试来评价学生为主要评价手段。教师也在尝试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如何把这些评价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4、教与学之间存在的几对矛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匮乏的矛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意识之间的矛盾;缩短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和提优补差不能兼顾的矛盾;急需校本化的数学教材的开发与数学资源库的建设、课程计划的矛盾。
总之,我校的数学学科发展既面对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校数学学科发展,必须全面规划,多方位、多层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并利用教师素质这一能动因素,促进数学教育全面而稳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实施、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教师发展等几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希望通过这些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数学学科基础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实施。
1、正确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对数学课程提出的新需求,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学课程的目标,这几个目标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奠定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与以往课程内容比较,每个领域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各学段的要求不尽相同。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实施,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
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形成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一学段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感悟、掌握数学内容,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初步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第二学段以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结合实际问题,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⑵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侧重于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以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为重要形式,并通过合作交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中应当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①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原型加以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理解数学结论,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②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③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如引导学生测量、简单的社会调查和分析、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运行机制。
⑴形成“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⑵建构致力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低年级:趣味教学模式。
趣味导入—发现问题,亲历学程—自主探究与交流,游戏应用。
中年级:尝试教学模式。流程如下:
启疑
—
尝试活动
—
变式训练
—
归纳总结
—
回授调节
高年级:自主建构性教学模式。流程如下:
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总结归纳——拓展应用,形成技能。
3、优化课外学习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课外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
(1)营造学校数学文化氛围。利用板报,开辟数学活动角。
(2)数学小调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学习活动。
(3)各年级有所侧重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二)课程建设
1、转变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改变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 “忠实取向”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倡导教师走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转变教师唯教材教教材的观念,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加工处理,使教材内容实现“五化”,即心理化、问题化、操作化、结构化、最优化。
2、开发数学校本化课程。
由于生源复杂,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性,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校本化课程,课时设置在校本课时里。
3、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
为了努力体现数学“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开发数学综合性学习课程,逐步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第一学段:《我发现了数学》,突出综合活动,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第二学段:《我们动手做数学》,突出数学的综合应用,学会数学的思考。
(三)资源建设。
1、建立核心资源库。核心资源用于配合教师现有的教学工作,内容有:
⑴配合国标版教材的便于使用的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案或课件,提供可操作的主要实践环节的方法和配套材料,符合课标要求、反映课程特点的具有特色的教案。
⑵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体系。建立数学学科网页,每位任课教师尽可能建立起用于教学的个人主页,进行网上辅导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的网络辅助教学活动。
⑶ 提供教学实施的组织和管理过程的质量监控的量化指标体系,提供可供师生自主选择的作业设计、试题、错题分析集锦 。
⑷提供完整的反映课程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的教学文件档案一套。
2、建立拓展资源库。拓展资源库的建设用于提升师生的数学素养,按阶段收集简单的数学史、数学家故事、古代数学成就与有价值的数学古典问题。
资源的建设不仅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除了教师全员参与,更要引领和指导学生参与建设,真正发挥其效用。
(四)课程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首先必须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统一起来。其次,这个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应该是诊断性、形成性的,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而且要对课堂教学增值的途径提出建议。第三,评价者与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应有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因此,从观察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两方面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⑴观察学生的状态。
①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
②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③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④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⑤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续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⑵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①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②注意中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除了观察教师在自己讲授时是否把自己的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还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
③教学机智。必须观察教师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观察他是否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
④教学态度。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
⑤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观察教师对这三者整合发展的关注与自觉性,鼓励教师向更高的教学水平努力进取。其二,把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2、学业评价
⑴积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改革,做到基础性和灵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激励性和启发性相结合。
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个体纵向的比较,强调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着重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
①建立学生学绩折线图。我们提出 “在评估中学习”的理念,准备广泛开展“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测验,将评估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缩短评估周期,边学习边评估,使教师更快地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同时设置形式多样的“折线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定合适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②建立学生展示台。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成果、进步情况等),例如学生数学小日记展示,学习一得展示,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以学生评学生的方式公开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③建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个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汇集在记录袋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依据。
④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和数学学习反思,学会反思性评价。
(五)专业发展
促进学科的发展,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2—3年的努力,所有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出一批区、市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1)40岁以下教师本科率达100%。
(2)有1—2名获得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称号。
(3)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本校学生或教师举办一次学术讲座;
(4)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申报并主持完成一项区市级以上课题;
四、 推进措施
1、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已有一系列的常规管理制度,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备课组、教研组评价制度”、“学科组评价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这些制度进行实践和检验,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我校数学学科规划的实施。
2、教科教研
(1)开展高效、务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
拟定发展性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念先导,能力为本,教学相长,评价科学的目标,使教师能成为一个合乎时代需求、基本把握新课程、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的教师。
(2)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①以钻研教材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备课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一单元内容集体备课一次,总结交流上一单元的经验,并开展下一单元的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
②每位教师在本学期以数学组为单位上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评课交流。有教研组长负责。
③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数学文化节,为全体师生搭建了一个数学文化的大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地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魅力。初步设想以“爱数学,数学有无尽的乐趣;学数学,数学有无穷的奥妙;用数学、数学有无限的未来”为活动主题,力求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凸显个性的数学学习氛围。活动内容包括了讲数学家及数学故事、数学技能竞赛、班级数学特色报展、年级特色实践活动等项目。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数学文化,拓宽数学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让数学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
④学校组织实施“六个一计划”。即是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公开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至少一篇课堂教学教后感,评一节课。
(3)举办教育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①组织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级以上的听课考察交流小组。
②与兄弟学校举办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区域合作,相互沟通课改经验,实现区域联合,资源共享。
③开展中小衔接和幼小衔接活动。
(4)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结合个人申报的课题与问题研究,形成主动反思、自觉实践的意识,提升教科研水平。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课题研究以新课改的理论为依据,以学科专题研究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实实在在进行课堂实践。
3、设施建设
我校有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数学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并逐年增加投入和更新,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绩效奖励制度,骨干教师占一定的比例。
4、规划评价
本规划从2006年9月1日起实施,每学期邀请教育局领导和专家开展一次评估活动,对规划实施进行总结评价,我们将对规划进行反思调整和提升。
五、分阶段计划
2006.4—2006.7(启动阶段):
调查分析本校数学学科教育现状,学习前沿教育理论,确定我校数学学科发展目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
实施学科规划,重点放在“课程实施”、“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上。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
实施学科规划,重点放在“资源建设”与“教师发展”上。
第四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反思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发扬优点,弥补缺失。
第四阶段:2008年12月——2008年6月
总结学科规划的实施成果,并计划制定下一轮的学科规划。
『贰』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策略、方式、途径等。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开展学生持续发展的探讨、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传道解惑,更应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持续发展的技术学习是人自身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1、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社会,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术。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意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要使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延续人的一生,动机必不可少。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旧知和所要讲授的知识间的联系,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吸引学生投入学习,还可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规范化的结果。学生不可能天生就具有,也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自发掌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指导和训练。例如,阅读是人类吸取知识和认识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必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按教师辅导学生读、教师提问学生找读、按提纲目由读、放手读、四个阶段以及认读、复述、概括、串读、质疑五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和训练,稳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3、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都不是可以灌输获得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使学生技能逐渐内化,成为学生经常性的行为表现。如在高年级可开展“自我复习,自我考核”,来替代以往的“复习与单元考试”,并鼓励学生从参考书上寻找合适的题目,跳出教科书的范围,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迈进。这样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出题的覆盖面、难度上推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水平,再作针对性的辅导。在自我复习与考核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全面的训练。
二、让学生善于合作,给予持续发展的保证当今世界已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知识也正以成倍的速度增长,竞争亦日益激烈。
1、个人奋斗的方式将极大地限制个体的发展,交往、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学会合作,应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创设机会,培养合作精神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并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要巧设障碍,让要独立完成的学生体验脱离小组合作而失败的痛楚,积极进行小组合作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认识到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独立完成的,从而使学生自愿融合于小组活动中,并能迅速完成。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改掉自私、封闭、不懂合作等性格弱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学习交往,掌握合作技巧学生间的交往、合作是否顺利、融洽,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交往合作技巧,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学会听和学会讲。学会听,包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记住别人发言要点,不随便插嘴。学会讲,包括要围绕讨论的主题讲自己的想法;讲之前要有所准备,讲得完整、简洁;讲时嗓音要适中;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
3、创设条件,保证合作时间从课堂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小组合作时间不够,往往使合作当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地压缩教师讲解的时间,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面对面地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合作做实验,热烈讨论辨别是非,千万不要忘记这正是学生思维火花最闪现的时候。
三、让学生敢于创新,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实施创新教育就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开发潜能,小学生的创新教育并不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创造人类尚未发现、创造的东西,而是要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1、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创设良好氛围,保护创新冲动儿童天生好奇,喜欢发问,他们都具有对问题敏锐的火花,但由于知识经验、思维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幼稚,或者说根本不像个“问题”。此时,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置自己为学生中的一员。尽量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无惧怕、自由地思考,有话敢说,有话敢问,保护了学生的创新冲动,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有快乐、有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涌现,并获得有效发展。
2、提供探究机会,激发创新热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的教学,只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拥有主动发展的机会,这样必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为学生新知识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施展才能,满足其探索欲望,激发创新热情。
3、训练发散思维,给予创新空间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基本生理活动方式。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指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训练发散思维可防止思维的定势,调动认知的内驱力,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和反映事物的能力,促使求异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寻求不同解法的过程中,表现出其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和创新性。同时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发展个性,增强学习自信心,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
『叁』 小学数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和学科作用怎样诠释
该学科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在大学,也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数学都会息息相关。从学生角度来说,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石,譬如化学物理生物等等。
学科性质应该是理科。但是不管文理都要学好数学。
学科作用,说的直白点儿,就是你日常生活中怎样计算商家给的找零,游玩一天下来,自己的花费是否正确。作用很大,和生活息息相关。
『肆』 小学数学如何打造学科特色
我觉得要想打造学科特色,应该这样子:第一,先看名师视频,然后将视频里版面你认为好的而且权你现在还没有用到的逐步穿插到你的教学中,其实把这干好并不容易,等你习惯了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好几个名师的有点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这是你的教学就会成为特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