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浅谈如何落实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新课改革精神的学习与理解,谈一谈我对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开展数学课的几点个人体会:
一、结合教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这不是说计算能力的培养不重要了,其实正相反。《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避免程式化的机械计算和叙述算理”。既然这样,我们怎样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呢?
1、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口算”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也是一种最生活化的基本技能。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计算的学习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要符合计算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
3、不用固定的语言文字来概括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获得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4、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良好数感。
5、笔算与估算结合,加大估算的教学力度。要把估算作为现代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这既能为学生数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符合学生今后的生活需要。
二、结合生活与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估测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索和估测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学习的方法,端正学习的态度,受到各种思想的熏陶,特别是学生的操作、探索和估测能力的提高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索和估测能力。知识离开了生活,就无从验证,能力离开了生活就得不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只有经过学生生活的再次洗礼,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生活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
三、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数学思想的均衡发展
1、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如果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运用就等于不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会知识,更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
2、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均衡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利用教材与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渗透各种思想教育。
四、建立与数学同步的评价机制与体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的信心来自于不断的成功,来自于教师充分的肯定。这就是说,学生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对学生评价的评价体系和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改进的评价机制。
相信“只有无心的教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尚心灵的老师才能心平气和,也才能具有无穷的智慧。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送之以甘泉”,他们会“报之以桃李”,教师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无私奉献必将硕果累累。
B. 新课标中关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11版修复订稿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如下内制容: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C. 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这个学期我们数学老师大都任教两个班的教学工作,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到辅导学生,以及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等等,都感到非常忙碌,其实这所有的忙碌都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作为一所学校,说一千道一万,质量就是发言权。今天我们依据新课标内容再续课堂教学。
一、落实三个点: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整理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时复习巩固。复习前对每位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作细致的分析,以便复习时对每位学生有一个侧重点。同时就知识、技能、情感的情况全班也作一个整体的分析,对这三个方面情况较好、较差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目的是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查缺补漏,尽量使每位学生在复习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 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教师吃透教材,深入浅出,讲究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备好课,吃透教材和学生。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更要揣摩他们的接受能力。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提高数学成绩
1、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
现在我们有不少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说都是他们脑子不好使,最主要的恐怕还是这些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把字写清楚,写干净,作业按时做,及时订正,还有很重要的是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听老师讲应做到“专注”。当老师在讲解或提问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老师身上,目光也应指向老师;听同学的发言,注意力应指向发言者。应静静地听完发言者的发言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习惯似乎不值得一提,但如果这些习惯不抓好,不落实,学生的成绩就很难有起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学生他上课不能专注地听讲,你老师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他而言,也会是“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我们花大力气培养或者说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对待优生的辅导。
“待优生”往往是班级中学习较困难或思想品德较差的学生。但他们并不是不思上进的学生,如果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那么“待优生”也是可以转化的。我们从每一个人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因势利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地关注他们。有的放矢地对待优生进行各个方面的辅导,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力求使待优生掌握基础题和典型题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学生学习有目标,而且教师辅导有方向,待优生的补差工作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四、抓好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一个单元——总复习是一个帮助学生缩小差距,深化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的一个重要时机,抓好、抓紧这个时段的复习,能大大帮助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所以,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值得深思和探讨。
复习课在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弥补过去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漏,能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不能把复习课看成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的重复。这样只会让学生乏味,教师烦恼,弄得师生都身心疲惫。我们应该把复习课看成是教师启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过程。通过系统复习,达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查缺补漏是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在复习前摸清学生的“漏”和“缺”,及时给予补救,这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收获很大。
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练习题不仅仅是只动笔的书面作业,还包括一些动口讨论题以及动手的实际操作题等等。要在众多复习资料中挑选质量高,针对性强的题目。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防止简单机械的练习,防止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课余负担,打疲劳战,那样只能是事倍功半。
教师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把学生掌握得不好的一类解决问题加大力度地训练。精心设计练习题,注意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如:同一道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变换条件和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具有一定层次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辨析能力。
五、注重错题积累。
练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体分析、纠正,对于个别问题要个别指导。还要注重错题积累,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这样的错题,我们老师则站在一边倾听,效果要比我们反复的强调好得多。我对此也做了一些尝试,效果确实很好,学生正确率非常高,尤其是当堂的练习。就如我上周讲的《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就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导入,在前边学习的内容基础上稍加改动被除数的一个数字,就变成了新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学生信心满满地做着,当你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时,你会发现,有的人开始左右看了,这就是那些待优生;再过一会儿,当有向你投来寻求帮助的目光时,是他们遇到困难了,只有依然在继续动笔算的学生,是那些不管对与错依旧保持自信的学生。那就让这部分学生进行讲解,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反驳,当学生谈不到关键点时,老师就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不过在找到正确做法之前呢,我还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通过估算,有的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却不知哪里出错,这时再听小老师的讲解就比较认真了。这种做法不仅充分利用了错题资源,还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我这也是利用了我班孩子特别爱找别人缺点,而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因为这些孩子以前大部分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更别说到讲台上当小老师了。
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认真审题,并能根据题意画图的习惯。并学会找关键的“字、词”, 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遇到困难画图解决。比如《学习乐园》的智慧冲浪上有这样一道题:小猴吃桃,第一天吃了桃子的一半,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后还剩8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有的学生就做错了,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段,学生读完一个条件,我就画一笔,当读完第二个条件,我画出第二笔的时候,有人说话了;“奥,我会了,我会了。”这就是线段图的作用,它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题意。
总之,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说的不到的地方还请老师们多指点!谢谢大家!
D. 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二学段(4----6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E.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中解决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F. 小学数学新课标对计算目的们规定
第一学段(1~3年级)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6.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
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第二学段(4-6年级)
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5.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6.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10.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G. 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解决问题需写答吗
考试时肯定要写答,以后理科基本都要。但不一定非常完整,如果考试难度系数较低,有可能没写不扣分。。。。。。。
H.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I.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应用题有有什么区别
更有利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是紧接着所学的知识出来的
现在的学内生容不是不会做题,重要的是不知道题上是什么类型的。
这样可以得到锻炼,什么知识的题,用什么知识解答
相比较传统的应用题,新课程标准下的应用题对于知识的应用与结合更加灵活一些,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当然,难度也会加大。
J.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列式后带单位及答在新课标还重要吗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算式得数和答必须有相应的单位名称。方程得数(方程的解)后面不带单位,但是在答时也要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