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学学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11:22:27

Ⅰ 如何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教研心得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 ”“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明确,要负责任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最佳的、最优的、最基本的算法。曾经看到一些计算课,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十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催问:还有什么方法?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直到临下课时才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班级一些思维慢的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这种教学效益是不是太低了?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在课改中,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情境设置”?“情境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为了降低对小数抽象性理解的难度,教材创设儿童熟悉的情境:商店的商品价格。在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元角分的知识来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样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我们来到数字王国,数字1,2,3踢皮球,一会儿是1跑在前面:1.23,一会儿是2跑在前面:2.13,……有近10分钟的时间停留在数学王国的情境渲染中,才说:这就是小数。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还没理解。这种情境设置是不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么。
但是在某些课堂上曾经看到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例1,小猴分桃,计算12÷3=?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已用平均分和乘法口诀算出,教师又说:分组讨论,用小棒分一分。这时学生对已经会做的题目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多数都在玩小棒。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就有些太形式化了。这种形式化,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怎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是“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给出问题提纲:
1.半径、直径都有哪些特征?
2.怎样验证这些特征?
3.怎样寻找一个圆的圆心?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师: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直径?为什么?
生1: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可以得到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所有直径都相等。
生2:圆上有无数个点,每一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圆的半径,半径就有无数条。
师:怎样找圆心?
生:将圆片按不同方向对折,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师:黑板上的圆,不能对折,怎样找圆心?
生1:在圆内做一个顶点在圆上的长方形,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生2:用直角板在圆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心就是圆心。
生3:我看见家里装修时,师傅对墙上的圆找圆心,是先用水平尺找到圆上的最高点,再在最高点上用“线坠”找直径,之后确定圆心。
生4:连接圆上两点得到线段,在这个线段的中点做垂线得到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Ⅱ 小王在操场上散步,他先向西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又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这样下去,他能不能回到

[教学片段]
师: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知道“周三径一”的意思吗?
生:直径是1份,周长是3份。
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
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
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长应该是直径长度的3倍,不可能是半径长度的3倍。
师:那圆的周长是不是就是直径的3倍呢?你们看老师画图(在已画好直径的圆里再画一条半径,使半径和直径的夹角是60°,并连接成三角形,如图2)。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生: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你在画三角形的时候,是用60°角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
生:图中的两条半径相等,就知道是个等腰三角形,而它的顶角是60°,所以它又是个等边三角形。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随即在圆里画出另外5个等边三角形(如图3)。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
教师在原来的板书“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后添加“多一些”。
师: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到底是多少呢?(介绍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听课教师的声音]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学生是动手操作了,但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充当了一回“操作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像今天的教学,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的本质。从学生课堂倾听的状态与听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是有效的。 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 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关于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思考

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 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一、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主体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行动,这些是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收获的保证。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能够通过学习过程的细节触摸到这种热情: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参与学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正是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学生的想象、思考等等一系列内在思维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具有内隐、单向的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又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实践的形式,更需要重视的是实践的“内在形式”。
二、学习目标的有效性
构成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来开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围绕着这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和交流也时时闪现着思想的火光: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
对于动手实践来说,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只有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否则,那就是浪费时间,从而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三、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是学习目标得到落实的载体,学习目标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体现出来,而这往往是我们日常教学中不太注意的地方。学习过程是一个整体,因而宏观上它的有效性实际上就是一种结构的有效性,在微观上它的有效性又是一种细节的有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清晰的寻找到一个认识和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奥秘”的过程,首先从古代数学著作中关于“周三径一”的记载入手,借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为学生打开了认识和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窗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够在一种有效的学习目标指导下一步一步进行学习攀登,因而,这个学习过程所体现出来的结构应该是适合学生学习的。
从细节有效性来说,学习过程中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上面的案例中这样的教学细节:
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
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
在探索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把半径提出来呢?在对比中学习,在疑问中学习所获得的收获是非常丰硕的,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细节产生关注,关注产生行动。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学习过程的补充,它更应该是学习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只不过这个部分时隐时现,而且形式多样。但不管它以怎样的面目见人,只要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是具有“参与性、目标性和过程性”的,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就是有效的

Ⅲ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 ”“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明确,要负责任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最佳的、最优的、最基本的算法。曾经看到一些计算课,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十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催问:还有什么方法?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直到临下课时才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班级一些思维慢的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这种教学效益是不是太低了?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在课改中,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情境设置”?“情境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为了降低对小数抽象性理解的难度,教材创设儿童熟悉的情境:商店的商品价格。在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元角分的知识来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样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我们来到数字王国,数字1,2,3踢皮球,一会儿是1跑在前面:1.23,一会儿是2跑在前面:2.13,……有近10分钟的时间停留在数学王国的情境渲染中,才说:这就是小数。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还没理解。这种情境设置是不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么。

但是在某些课堂上曾经看到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例1,小猴分桃,计算12÷3=?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已用平均分和乘法口诀算出,教师又说:分组讨论,用小棒分一分。这时学生对已经会做的题目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多数都在玩小棒。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就有些太形式化了。这种形式化,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怎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是“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给出问题提纲:

  1. 半径、直径都有哪些特征?

  2. 2.怎样验证这些特征?

  3. 3.怎样寻找一个圆的圆心?

  4.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5. 师: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直径?为什么?

  6. 生1: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可以得到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所有直径都相等。

  7. 生2:圆上有无数个点,每一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圆的半径,半径就有无数条。

  8. 师:怎样找圆心?

  9. 生:将圆片按不同方向对折,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10. 师:黑板上的圆,不能对折,怎样找圆心?

  11. 生1:在圆内做一个顶点在圆上的长方形,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12. 生2:用直角板在圆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心就是圆心。

  13. 生3:我看见家里装修时,师傅对墙上的圆找圆心,是先用水平尺找到圆上的最高点,再在最高点上用“线坠”找直径,之后确定圆心。

  14. 生4:连接圆上两点得到线段,在这个线段的中点做垂线得到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15.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16.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Ⅳ 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
”“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明确,要负责任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最佳的、最优的、最基本的算法。曾经看到一些计算课,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十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催问:还有什么方法?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直到临下课时才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班级一些思维慢的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这种教学效益是不是太低了?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在课改中,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情境设置”?“情境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为了降低对小数抽象性理解的难度,教材创设儿童熟悉的情境:商店的商品价格。在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元角分的知识来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样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我们来到数字王国,数字1,2,3踢皮球,一会儿是1跑在前面:1.23,一会儿是2跑在前面:2.13,……有近10分钟的时间停留在数学王国的情境渲染中,才说:这就是小数。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还没理解。这种情境设置是不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么。

但是在某些课堂上曾经看到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例1,小猴分桃,计算12÷3=?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已用平均分和乘法口诀算出,教师又说:分组讨论,用小棒分一分。这时学生对已经会做的题目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多数都在玩小棒。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就有些太形式化了。这种形式化,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怎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Ⅳ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正缺乏这样的精神

Ⅵ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
”“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明确,要负责任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最佳的、最优的、最基本的算法。曾经看到一些计算课,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十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催问:还有什么方法?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直到临下课时才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班级一些思维慢的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这种教学效益是不是太低了?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在课改中,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情境设置”?“情境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为了降低对小数抽象性理解的难度,教材创设儿童熟悉的情境:商店的商品价格。在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元角分的知识来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样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我们来到数字王国,数字1,2,3踢皮球,一会儿是1跑在前面:1.23,一会儿是2跑在前面:2.13,……有近10分钟的时间停留在数学王国的情境渲染中,才说:这就是小数。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还没理解。这种情境设置是不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么。

但是在某些课堂上曾经看到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比如,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例1,小猴分桃,计算12÷3=?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已用平均分和乘法口诀算出,教师又说:分组讨论,用小棒分一分。这时学生对已经会做的题目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多数都在玩小棒。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就有些太形式化了。这种形式化,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怎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是“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给出问题提纲:

1.半径、直径都有哪些特征?

2.怎样验证这些特征?

3.怎样寻找一个圆的圆心?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师: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直径?为什么?

生1: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可以得到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所有直径都相等。

生2:圆上有无数个点,每一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圆的半径,半径就有无数条。

师:怎样找圆心?

生:将圆片按不同方向对折,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师:黑板上的圆,不能对折,怎样找圆心?

生1:在圆内做一个顶点在圆上的长方形,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生2:用直角板在圆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心就是圆心。

生3:我看见家里装修时,师傅对墙上的圆找圆心,是先用水平尺找到圆上的最高点,再在最高点上用“线坠”找直径,之后确定圆心。

生4:连接圆上两点得到线段,在这个线段的中点做垂线得到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Ⅶ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反思平时课堂教学,我发现课堂动手操作存在有效性缺失现象。如:有了动手操作就没了数学思考。尤其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比较弱,课堂上动手摆一摆,动一动,做一做,忙着关注身体动作方面的指导和课堂纪律的维持,较少的顾及数学内在的思维活动。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经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有了一些收获。
一、优化教师的语言指导,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和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操作前,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操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探究引向深入;在操作时,教师又要以明确的语言指导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 动手操作时,指导学生先怎样操作,再怎样操作,然后怎样操作,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比如;一年级上册有一课:《整理书包》,教师先准备一个装的杂乱无章的书包让学生观察,师问:“这么乱,应该怎么办?”让学生产生整理的强烈欲望。接着引导学生有序地先把书包里所有书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类动手摆好,速度较快的已有一种摆法的同学可以尝试其他的摆法,然后在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分类基础上,加之亲自动手实践,学生课堂就汇报出了可以按学科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功能分等等,很容易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操作效果。
如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呢?我会耐心地给学生讲:学具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准备学具要认真,操作学具要细心,桌面要整洁,收藏学具要有序等。我在学习新课前一天,就告诉学生应该准备些什么学具,指导学生自制一些学具,比如小棒,用硬纸板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操作中,训练学生认真听老师提出的操作要求,认真看老师的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学会操作,有效地掌握知识。
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9+5=,这样的进位加时,课前会让学生自己准备20根小棒,记得课堂上有孩子带了学具袋里现成的绿色的塑料小棒,有的带了20根同样大小的吸管,有的带了20根牙签、、、、、、一开课就要求学生放在桌角,没有摆一摆的要求不允许随便动,要先静静地听要求,直到老师说“开始”再动手摆,有孩子动手能力强,很快就摆好了,有孩子平日家长包办较多,动手能力弱,摆的比较慢,老师会帮他或请速度较快的同桌帮他。有了小棒这一直观教具,学生很形象地知道了结果是14,关键是通过挪一挪的方式,10个凑成一堆,很形象的理解了凑10法的好处。从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中,我明白: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已经体会到了动手操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收获。最后引导学生轻轻地快速把小棒收下去,后面没有操作需要不允许看或摸,以免影响后面的课堂学习。
三、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在几何知识教学中,过去只重视教师的演示教具,只重视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而匆视了学生的空间概念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比、折折、剪剪、拼拼、画画,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显得重要。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二年级《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之后学生就边操作边汇报。有的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有的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的研究正方形时这样折,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课堂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方法,找出两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明确了两概念间的共性和个性,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让操作与思维同行,发展操作活动的逻辑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操作活动必须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才能促使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直观感知内化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操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知识建构规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应该伴随着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样才能促使操作活动得到提升,成果得到提炼,体现出动手操作的科学性。

Ⅷ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纵观现在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也是教师们越来越认同的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这一可喜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然而,怎样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

一、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二)精心选择实践活动材料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如果教师过多的考虑后者,学具可能就会变成“玩具”,事与愿违,起了消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材料的大小颜色等因素,在研究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提供那些与揭示数学概念、数学道理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材料,让学生放手实践。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一套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然后让学生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深挖操作材料的思维容量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请你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涂色得到的四分之一是完全一致的。即: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吗?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上颜色,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学生的答案却是好几种:

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在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只是“操作工”,正方形纸只是“道具”,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下进行的,“教师的脑,学生的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机会,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仅限于对分数的机械理解与运用。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成了“探究者”,正方形纸也变成他们手中的“金箍棒”,用它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不同的操作中得以绽放。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具有足够的含金量,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先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叙述,建立起事物的表象,特别是低年段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可我们常常能听到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秩序,完成教学任务,课始说类似这样的话:“把……(学具)放在桌角,不让动的时候就不许动,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听话。”学具本应是孩子遇到问题时自觉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现在却变成由老师掌控的道具,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孩子选择的更多的是等待,他们不会主动利用手边的工具去试一试(除非老师有特别的说明),有时教师带领孩子动手实践,基本都是先安排同一时间,教师先提出操作要求,接着便是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表面上看起来有条不紊,学生操作得也蛮起劲的。但仔细一想,为什么要进行操作,是不是学生提出的需要?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的主动探索。整个过程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指令进行简单的操作与计算。所谓的探究,学生只不过充当了操作工的角色。虽然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也很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尺度,点到为止,给学生的探究留有适当的难度,增强学生的挑战意愿,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也十分重要。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教师创设了购物的情境,让同桌二人分别扮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学生利用摆小棒探求计算方法,有的把一捆小棒打开,拿出9根,还剩1根,1根与5根合起来是6根,还剩6根。有的把一捆拆开,拿出4根,与5根凑成9根拿走,最后也剩6根。还有的一根一根的数出9根拿走,最后得到结果。又如在教学认数7时,教师创设了动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两个袋子,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个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我们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使动手实践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四、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宽× 2”和“宽×高×2”。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由此可见,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功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五、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在教学《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十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

六、正确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注重指导,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一)让学生在课前实践,参与知识的构建。

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更应让学生在课前去实践,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教师在课前一周就布置学生主动去银行调查了解有关存款利率的知识。有了课前的实践活动,这节课的学习将由枯燥变得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能力,感受到了课前实践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让学生在课中实践,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例如,教学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圆片、铁丝圈、直尺、彩带等材料,测量圆周长。当学生探讨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后,教师演示(拿着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甩动形式成圆的轨迹),设疑;你们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接着让学生把圆的周长与直径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并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实践探索,学生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由此可见,学生借助学具自主操作亲自去经历、去实践,获得的圆的周长公式,比教师直接灌输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三)让学生在课后实践,不断创新知识。

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用实践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后可布置这样的实践作业:超市想把12盒酸奶包成一包,进行促销,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材料。这样学生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之后,教师在关注活动设计的外在表现方式的同时,应更多地注重活动的内在品质,并将活动不断深化,即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实践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说说从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

七、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图形,最多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还剩几根?然后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形,列出算式,学生兴趣很高。教师又让学生上前面摆图形,他用4根小棒摆了一把伞,在他没有摆完时,教师让其他学生猜想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学生猜想出可能剩下1、2、3根小棒?教师又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快说出剩下的不可能是4根、5根,因为那样就可以继续摆一把小伞了,结果会是小棒正好用完或剩1根。学生很轻松地自己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并明白了道理。

八、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新课标中的首要目标。《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从活动获得自信,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和经验,把“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爱迪生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精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在综合运用练习中深化概念。倡导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已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研究,努力为学生合理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选择恰当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地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正确地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重视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因此,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